《中國聯通:太赫茲通信技術白皮書(2020)(42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國聯通:太赫茲通信技術白皮書(2020)(42頁).pdf(42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由于太赫茲波衰減較大,多徑少,且趨于光學特性,信道傳播路徑稀疏性較強,未來太赫茲頻段可能更適合使用確定性信道建?;騾祷氪_定性信道建模方法,比如射線追蹤方法,以及結合確定性和統計特性的數字地圖混合建模方法等。無論是哪種類型的建模方法,都需要以大量的的信道實測試驗為基礎。但目前尚未有針對全面的應用場景、支持太赫茲全頻段的充分實測數據支撐的太赫茲信道建模工作。對太赫茲波傳播特性的分析和信道的準確建模是提高頻譜利用效率,實現無線通信網絡優化部署的前提,也是實現太赫茲通信技術有效應用的前提,因此太赫茲傳播特性和信道建模是太赫茲通信亟待深入研究和進行廣泛測試驗證的基礎技術方向。未來太赫茲通信可能會用于
2、空天地海多維度、宏觀到微觀多尺度的多樣化應用場景,太赫茲通信信道建模需要分析研究多種應用場景下的信道模型,用于指導未來實際的應用方案部署。4.3 太赫茲通信空口技術4.3.1 超大規模陣列天線與5G 高頻使用的毫米波段相比,太赫茲信號頻段更高,空間傳播損耗和穿透損耗也明顯變大?;谕ㄐ鸥采w的需求,多數大尺度通信應用場景下,太赫茲通信設備極有可能會繼續采取一體化的超大規模天線陣列方案,用以保證發射和接收的波束增益,實現有效通信。太赫茲通信超大規模天線技術未來涵蓋的技術內容與 5G大規模天線技術之間存在較強的演進關系,包括信道建模、多天線傳輸方案、參考信號設計,信道狀態估計、Massive MIMO 混合預編碼、模擬波束管理以及波束協作技術等等。太赫茲電磁波的繞射能力非常差,在遮擋時很難實現可靠的通信,因此需要考慮分布式接入節點以及新型反射體/反射材料的部署來改善信道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