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永:中國互聯網醫療——曙光初現(26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安永:中國互聯網醫療——曙光初現(26頁).pdf(26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互聯網醫療經歷了十年的浮沉,從2010年萌芽,到2013年起步,再到 2016年達到第一個高點。當時進入的互聯網企業認為,“互聯網+醫療”能夠打破醫療信息不對稱以及資源配置不合理的困局,改變中國看病難、看病貴的現象;巨頭們躍躍欲試,試圖通過互聯網引導終端需求,打破公立醫院的壟斷,重塑醫療行業,實現醫療資源的最佳配置,同時也在各自的版圖上添上最后也最難的一塊拼圖:醫療。然而隨著政策不如預期,技術突破緩慢,優質醫療資源欠缺,患者導流成本昂貴而且付費意愿低下,互聯網醫療企業在各自生態搭建的過程中燒完了第一波資本市場的熱情和資金,盈利卻依然遙遙無期。資本隨之進入冷靜期,中小企業黯然離場,留下獨角獸們,
2、艱難突圍。面對中國14億人口以及日益嚴重的老齡化,高質量醫療服務的供給存在極大的缺口,而資源錯配和結構不合理使得醫療效率愈加低下,互聯網的屬性可以增加效率,緩解資源配置的難題。隨著監管越來越成熟,自2019年起相關政策陸續出臺,從明確定義互聯網醫療的輔助定位,再到2020年新冠疫情下,細化政策全方位落地,包括網售處方藥有條件放開,以及符合條件的互聯網醫療可納入醫保覆蓋,行業的發展路徑正在逐漸清晰。公立醫院積極開展線上服務,終端用戶線上診療行為和購藥數量激增。傳統的互聯網醫療企業抓住機會加大投入,互聯網醫療是否真的已經進入快車道?未來,掌握優質資源的公立醫院將會扮演怎樣的角色,藥企對未來商業模式
3、如何思考,這場史無前例的新冠疫情是否會帶來中國醫療健康生態的巨變?安永咨詢團隊通過數月的研究,推出中國互聯網醫療 曙光初現。我們希望報告對關注互聯網醫療的同行者們有所借鑒?;ヂ摼W醫療近年來高速發展,在我國衛生醫療總支出中的比重也不斷提高 2015年至2019年,互聯網醫療行業的年復合增速為44%,處于超高速發展狀態,根據IQVIA的預測,未來三年內互聯網醫療規模將以高于20%的年復合增長率擴張 2015年以來,互聯網醫療行業收入在我國衛生總支出中的占比不斷提高,2019年互聯網醫療占比為1%,雖然占比在不斷提升,未來仍有很大的潛在發展空間 2020年,新冠疫情對互聯網醫療的全方位推動,線上診療、醫藥電商、線上支付等環節均受到政策大力扶持,行業發展前景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