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2021數字孿生城市白皮書(21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華為:2021數字孿生城市白皮書(21頁).pdf(21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2019 年 3 月,Z 區大數據實驗區管委會與華為公司聯合打造基于現實、面向未來的城市全景實驗室。將華為數字生態與 Z 區資源開放相結合,利用數字孿生、5G、人工智能等新 ICT 技術,全面數字化標識;利用二維碼、GIS、移動互聯等技術手段,對中央商務區城市公用設施、交通設施、園林設施、特種設備等實體城市部件進行唯一數字化身份標識;以大數據為基礎,打造基于 GIS+BIM+IOT+AI 打造 1:1 的數字孿生體系,為 Z 區的規劃、建設及運營提供決策支撐,搭建起面向未來的城市全景實驗室。智能終端,城市之“眼”Z 區通過無人機、無人售貨車、AR 眼鏡、智能巡檢機器人、高空瞭望監控
2、攝像頭,智能交通高清視頻監控攝像頭等智能終端建設城市之“眼”,快速發現關于人、地、物、事、組織的多維度信息和城市問題,實時監測城市狀態。典型場景:通過采集區域內及周邊 28 個路口 136 路 AI 視頻數據,基于 AI 集群進行區域協同分析,快速完成路口紅綠燈的配時策略,通行效率有效提升 15%。5G“新聯接”,創新風向標基于 5G 基礎網絡,Z 區建設了 Z 區 5G 智能公交 ( 載人 )、5G 無人售貨車 ( 載物 )、高點5G 網絡高清監控圖像回傳、5G AR 眼鏡人臉身份識別、5G 無人機無人船自主巡邏、5G 地面機器人智能巡檢,極大提高了 Z 區無人值守的城市服務水平。典型場景:
3、天、地、空立體化安防。包含四個應用,高空智能巡航、地面機器人智能巡檢、高清視頻回傳、AR 智能眼鏡四個 5G 示范應用。無人機負責高空巡航、高清視頻回傳負責城市高點、地面機器人負責路面巡檢、AR 眼鏡負責重點安保區域,四類場景構建立體化安防體系,將高清視頻回傳給智能管理中心。智能管理中心對高清影像進行智能分析,識別敏感人群、城市敏感事件、違章違法事件并自動預警。智能中樞,核心載體按照 Z 區城市發展需要和一期項目規劃內容,打造城市智能中樞。完成數字孿生底座建設,包括 370 平方公里的數字影像,11 萬平方米 BIM 精細化樓宇建模等,基于華為OceanStor 海量數據存儲的 BIM+GIS
4、 形成了與物理世界 1:1 的數字孿生世界,通過 GIS 數據 + 小場景的 BIM 數據 + 物聯網的有機結合,以城市信息數據為基數,建立起三維城市空間模型和城市信息的有機綜合體建立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的映射關系?;诖髷祿脚_、物聯網平臺、融合通信平臺、視頻云平臺、人工智能平臺和能力開放平臺,實現大數據資源、物聯網資源、融合調度資源、視頻資源、地理信息資源的統籌管理,針對城市管理、企業及市民服務提供基礎的應用算法支撐能力,城市智能中樞各專項能力通過能力開放平臺對外開放,大數據企業、應用開發企業等,都可以通過標準化接口調用數字孿生平臺各項能力,直接驗證、開發、測試、上線業務應用,大大節省基礎資源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