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通院:全球數字經濟白皮書-疫情沖擊下的復蘇新曙光(98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國信通院:全球數字經濟白皮書-疫情沖擊下的復蘇新曙光(98頁).pdf(98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美國政府非常注重前沿性、前瞻性研究,通過資金投入、項目計劃、戰略合作、機構設置、人才吸引等方式,積極推進芯片、人工智能、5G 通信及下一代通信、先進計算機等數字技術研發。在資金投入方面,2015-2020 財年,美國國防部共申請 22.4 億美元預算經費用于人工智能技術科研活動,2021 財年預算中向人工智能、5G、微電子等關鍵領域投入 70 億美元研究經費,今年 6 月參議院投票通過2021 美國創新和競爭法案,承諾在 5 年內投入約 2500億美元用于芯片、人工智能、量子計算、半導體等關鍵科技研究領域,此前 3 月公布的 2 萬億美元基建計劃中也包含 1800 億用以支持關鍵領域技術投資。
2、在項目計劃方面,美國國防部為促進電子行業創新發展,于 2018年推出“電子復興計劃”,之后又推出針對數字芯片科技的 ERI 計劃和JUMP 計劃,太赫茲通信和傳感融合研究中心等機構抓緊推動 6G 通信項目。在戰略合作方面,美國與英國簽署人工智能研發合作宣言,促進兩國在人工智能發展方面的合作;與希臘簽訂科技合作協定,著手在數字基礎設施、云技能教育等方面推動兩國科技合作;與日本簽署量子合作東京聲明,旨在促進兩國量子信息科學和技術(QIST)發展;與波蘭等國簽訂 5G 協議,以推動本國 5G 電信基礎設施發展等。在機構設置方面,美國白宮 2021 年 1 月成立國家人工智能倡議辦公室,專門負責監督和
3、實施國家 AI 戰略,并作為聯邦政府在 AI研究和決策過程中與政府、私營部門、學術界和其他利益相關者進行協調和協作的中心樞紐。在人才吸引方面,美國國會正推動國防部改善其專業量子計算領域的勞動力供給質量,量子網絡基礎設施和勞動力發展法案為國防部和私營部門更好地吸收量子相關學位的畢業生建立渠道。美國將先進制造視為國家的優先事項之一,先后發布先進制造伙伴計劃先進制造業美國領導力戰略等,提出依托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加快發展技術密集型的先進制造業,保證先進制造作為美國經濟實力引擎和國家安全支柱的地位。經過多年探索,美國先進制造發展取得顯著成效。一是建設一批先進制造創新中心。從 2012 年開始,美國發布國家
4、制造業創新網絡計劃,提升本國制造業創新能力。2012 年 8 月,首個試點性的國家增材制造創新研究院成立,隨后 5 年,美國陸續組建了 14 個制造技術創新中心,覆蓋了先進制造所涉及的芯片、柔性電子、生物制藥、機器人等各個領域,包括國家增材制造創新研究中心、數字化制造時代研究中心、輕量材料和技術創新研究中心、下一代電子制造創新研究中心、先進復合材料制造創新研究中心、美國集成光子制造研究中心、美國柔性混合電子制造研究中心、美國先進功能纖維制造研究中心、清潔能源智能制造創新研究中心、先進再生制造研究中心、先進機器人制造研究中心、國家生物制藥制造創新研究中心、化工過程強化應用快速發展研究中心、綠色制
5、造研究中心等。二是開展數字化轉型探索。GE 以工業數據為核心,通過 GE Proficy 軟件整合 IT 行業最新的先進技術,將工廠設備數據與企業業務數據進行整合,進行數據挖掘、采集、分析、展示和優化,幫助企業應對生產領域各種難題。 PTC 面向平臺需求端,將 ThingWorx 工業物聯網與 Vuforia 增強現實(AR)平臺整合到智能工廠架構中,緩解制造業客戶日益增長的宏觀經濟壓力和成本壓力,開拓新的工作方式加速數字化轉型。美國政府推動先進制造業回流。自金融危機以來,為緩解國內經濟壓力,美國提出了制造業回流計劃,希望重塑以新能源、新技術、新材料等為重點的先進制造業發展優勢。奧巴馬政府提出
6、重振本土制造業,先后推出出口倍增計劃美國制造業促進法案重振美國制造業政策框架先進制造業伙伴(AMP)計劃等一系列措施,鼓勵企業在本國建廠。特朗普政府秉承“美國優先”原則推動制造業發展,發布了國家先進制造業戰略計劃,旨在改變美國制造業空心化現狀,提高制造業就業率,建立牢固的制造業和國防產業基礎。拜登政府運用稅收手段促進制造業回流,通過區分美國公司國內外的關稅征收方式,將美國公司的外國子公司賺取的收入稅收從 10.5%提高到 21%,促使制造業回流美國,激勵公司將分支轉移回國內。(三)歐盟模式:強化數字治理規則領先探索,打造統一的數字化生態長期以來,歐盟依靠一體化模式和多邊機制,實現穩定較快發展。
7、在新形勢下,歐盟制定數字發展戰略,提出構建數字單一市場,推動前沿關鍵領域發展,全面推進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歐盟不斷迭代完善隱私保護規則。一方面,隱私保護根植于歐盟各國文化。歐洲國家把個人隱私當成人權的一部分,并建有專門的國家機關來強制實施隱私保護。如,瑞典 1973 年就通過了數據庫法,規定建立“瑞典數據監督局”作為專門的國家行政機構,負責對要設立或繼續經營個人信息系統的個人及組織進行審查和批準,此外,還規定未在該局的核準和監督下,任何人不得非法擁有他人的個人數據,并在數據庫資料的收集、利用、保管等方面都有詳細的規定。另一方面,歐盟順應時代發展及時更迭隱私保護相關規則。2002 年,歐盟開始實行電子隱私指令,但隨著數字技術、數字平臺以及通信軟件的發展,原有電子隱私指令已不足以對現有電子通信服務進行監管。為此,歐盟正在加快制定電子隱私條例,試圖增加新的隱私監管對象,為歐盟范圍內的所有企業和個人提供隱私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