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FD:2024年度股票市場報告——政策刺激促股市回升 重組概念股波動加大(14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NIFD:2024年度股票市場報告——政策刺激促股市回升 重組概念股波動加大(14頁).pdf(14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2022 年 4 月股票市場NIFD季報主編:李揚尹中立韓寧遠2025 年 1 月 NIFD 季報是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要的集體研究成果之一,旨在定期、系統、全面跟蹤全球金融市場、人民幣匯率、國內宏觀經濟、中國宏觀金融、國家資產負債表、財政運行、金融監管、債券市場、股票市場、房地產金融、保險業運行、機構投資者的資產管理等領域的動態,并對各領域的金融風險狀況進行評估。NIFD 季報由三個季度報告和一個年度報告構成。NIFD 季度報告于各季度結束后的第二個月發布,并在實驗室微信公眾號和官方網站同時推出;NIFD 年度報告于下一年度 2 月份發布。I 政策刺激促股市回升 重組概念股波動加大 摘摘
2、要要 美聯儲降息刺激全球股市上漲,A 股市場在政策刺激下觸底反彈。2024 年年末,美聯儲降息節奏放緩推高了市場的長端利率,美債收益率上升吸引全球資金回流美國,新興市場出現資本外流和貨幣貶值。監管部門鼓勵上市公司重組的新政策刺激小市值股票集體上漲,12 月份有關部門重新強調不鼓勵借殼重組和跨界重組等投機行為,引導市場回歸理性。被動投資基金增長份額超過主動投資基金,全年 ETF 份額增加 6817.07 億份。2025 年股市展望: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增加了股市的不確定性,中美利差進一步擴大制約 A 股市場;房地產市場是否能夠止跌回穩仍然是股票市場反彈的決定性因素。本報告負責人:本報告負責人:尹中
3、立 本報告執筆人:本報告執筆人:尹中立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高級研究員 韓寧遠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碩士研究生 【NIFD 季報季報】全球金融市場 人民幣匯率 國內宏觀經濟 宏觀杠桿率 中國宏觀金融 中國金融監管 中國財政運行 地方區域財政 房地產金融 債券市場 股票市場股票市場 銀行業運行 保險業運行 機構投資者的資產管理 目 錄 一、2024 年度股市運行回顧.1(一)全球主要股票市場基本呈現普漲態勢.1(二)中美國債走勢出現背離,市場隱憂仍在.3(三)并購重組新規導致“殼價值”大幅度波動.5(四)被動管理型基金增長規模超過主動管理型基金.6 二、2025 年市場展望.8(一)美聯儲降息放緩
4、,中美利差進一步擴大.8(二)實際利率偏高影響貨幣政策效果,商業銀行業績承壓.8(三)政策持續發力才能實現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目標.9 1 一、2024 年度股市運行回顧(一)(一)全球主要股票市場基本呈現普漲態勢全球主要股票市場基本呈現普漲態勢 2024 年全球主要股指多數呈現上漲趨勢,A 股市場表現較為強勁。我國主要股指年度漲幅均為正值,其中:滬深 300 指數上漲 14.68%,創業板指上漲13.23%,上證綜指上漲 12.67%,深證成份指數上漲 9.34%,香港恒生指數上漲17.79%。對比來看,美國道瓊斯工業指數上漲 12.88%,標普 500 指數上漲 23.31%,納斯達克指數上
5、漲 28.64%。圖圖 1 2024 年度全球主要股指漲幅年度全球主要股指漲幅(%)數據來源:Wind。美國納斯達克指數繼 2023 年之后繼續領跑全球。2024 年全年,美股“七姐妹”上漲勢頭不減,英偉達上漲 171.25%,臉書上漲 66.05%,特斯拉上漲 62.52%,亞馬遜上漲超 44%,谷歌上漲約 36%,蘋果上漲超 30%,微軟上漲近 13%。受益于 2024 年人工智能的不斷進步以及相關巨頭的持續布局,美股市場繼續吸引著全球熱錢的追逐,這些龍頭科技公司股價的積極表現也為美股主要指數的上漲提供了極大動力。2024 年 A 股市場的銀行板塊指數上漲 34%,名列第一位。緊隨其后的是
6、非銀金融行業指數和通信行業指數。關于銀行股的強勢表現,主要原因有:一是銀行股的低估值、高分紅吸引資金關注。2024 年初以來,我國的長期國債收益率持續走低,3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破2%,使得長線資金配置高分紅股票的需求增加。二是維穩資金的作用。為了穩定市場,匯金等政府背景的資金買入銀行股。非銀-9.63%-8.89%-2.15%5.70%7.55%8.17%9.34%12.67%12.88%13.23%14.68%17.53%17.79%18.85%23.31%28.47%28.64%-15.00%-10.00%-5.00%0.00%5.00%10.00%15.00%20.00%25.00%30
7、.00%35.00%2 金融則受益于 2024 年下半年政策刺激,券商及保險類股票普遍上漲。通信行業繼續伴隨人工智能的發展及相關企業的 AI 資本開支增加而持續上漲。另外,中國移動、中國電信是超級藍籌股,也是主力機構重點關注的對象。圖圖 2 31 個申萬一級行業個申萬一級行業 2024 年漲跌幅排名年漲跌幅排名 數據來源:Wind。醫藥生物、農林牧漁、美容護理等行業則全年領跌。2024 年度下跌幅度最大的 20 只股票中,醫藥生物和農林牧漁行業股票占比過半。表表 1 2024 年年全年全年下跌幅度最大的下跌幅度最大的 20 只股票(退市的股票除外)只股票(退市的股票除外)跌幅跌幅 排名排名 證
8、券證券 簡稱簡稱 季度漲跌幅季度漲跌幅(%)跌幅跌幅 排名排名 證券證券 簡稱簡稱 季度漲跌幅季度漲跌幅(%)1*ST 博信-79.67 11 金博股份-69.87 2*ST 大藥-79.63 12 固德威-68.68 3*ST 龍津-78.10 13 卡萊特-67.67 4*ST 農尚-74.65 14 坤彩科技-67.39 5 華恒生物-74.42 15*ST 卓朗-67.37 6 ST 旭藍-74.18 16 石英股份-66.93 7 高測股份-71.33 17 深科達-66.60 8 ST 元成-70.69 18 鉑力特-65.98 9 奕瑞科技-70.62 19 天宜上佳-65.98
9、 10 普利制藥-69.89 20 ST 英飛拓-64.78 數據來源:Wind,2024 年以來退市的已剔除。值得強調的是,本年度房地產行業指數下跌了 2%,這是該指數連續四年下跌。至 2024 年底,按揭貸款的利率已經降至 3%左右,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的首付比例降至 15%,在政策強刺激之下,房地產市場的主要指標出現回升。30 個-20.00%-10.00%0.00%10.00%20.00%30.00%40.00%醫藥生物農林牧漁美容護理食品飲料輕工制造建筑材料紡織服飾社會服務基礎化工房地產鋼鐵環保傳媒電力設備有色金屬綜合煤炭計算機機械設備建筑裝飾石油石化國防軍工公用事業交通運輸商貿零售汽
10、車電子家用電器通信非銀金融銀行3 城市的房地產數據顯示,2024 年 10 月至 12 月,商品房成交面積持續回升,10月為 1010 萬平方米、11 月為 1171 萬平方米、12 月為 1545 萬平方米,同比增速從-3.8%加快至 19.8%,12 月成交面積已經刷新了 2022 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在房地產交易活躍的背景下,房地產行業的股價表現仍然偏弱,尤其是 12 月 13 日之后股價出現連續下跌走勢。2024 年漲幅最大的 20 只股票中,除泛科技、非銀金融等相關股票外,金融與低空經濟概念股亦表現不俗,產業重組相關概念股也占有一定比重,延續第三季度資金熱度,繼續吸引著市場關注。表表
11、2 2024 年年全年全年上漲幅度最大的上漲幅度最大的 20 只股票(上市的新股除外)只股票(上市的新股除外)漲幅漲幅 排名排名 證券證券 簡稱簡稱 季度漲跌幅季度漲跌幅(%)漲幅漲幅 排名排名 證券證券 簡稱簡稱 季度漲跌幅季度漲跌幅(%)1 寒武紀-U 387.55 11 沃爾核材 234.44 2 匯金科技 365.76 12 榮科科技 234.15 3 正丹股份 340.43 13 潤欣科技 230.55 4 艾融軟件 284.85 14 光啟技術 223.41 5 萬豐奧威 283.60 15*ST 同洲 220.62 6 宗申動力 275.57 16 南京化纖 208.33 7 美
12、之高 270.62 17 中信海直 199.55 8 贏時勝 255.15 18 中百集團 199.31 9 生益電子 245.29 19 艾布魯 190.38 10 神宇股份 244.97 20 聯迪信息 182.75 數據來源:Wind,2024 年以來新上市的已剔除。(二二)中美國債走勢出現背離,市場隱憂仍在中美國債走勢出現背離,市場隱憂仍在 特朗普再次當選美國總統增加了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其對內的寬財政政策可能推高通脹,對外的孤立主義政策也可能沖擊供給。市場預期在特朗普重返白宮后,其主張的一系列政策可能繼續推高通脹,進一步加劇收益率上行壓力。與此同時,美國國債規模正式突破 36 萬億美
13、元,其過快的膨脹速度引發了市場擔憂。盡管美聯儲已經正式開始降息,但其主要官員的鷹派立場推高了市場的長端利率預期,10 年期美債收益率從 2024 年 9 月的低點 3.6%升至 12 月的 4.5%。而中債 10 年期收益率則繼續下探,結束第三季度以來中債和美債的同向趨勢,利率基差繼續拉大。美債收益率上升吸引全球資金回流美國,可能導致新興市場資本外流和貨幣貶值。4 圖圖 3 中美中美 10 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數據來源:Wind。2024 年度中國的國債市場走勢持續上揚,收益率不斷創新低。2024 年 8 月,10 年期國債收益率已跌破 2.1%,創下數十年來新低。12
14、 月,10 年期國債利率下行幅度創下了美國次貸危機以來的單月紀錄,10 年期國債利率已經突破 1.7%,30 年期國債利率已經突破 2%。至 2025 年 1 月 3 日,10 年期國債收益率繼續推至歷史新低的 1.6%。面對國債收益率的持續走低,人民銀行曾經數次預警或窗口指導。2024 年 8月,人民銀行提醒債券市場的突然逆轉可能給搶購債券的小型金融機構造成巨額損失,債券收益率“明顯偏離合理中樞水平”,但國債價格只在出現短暫的調整之后再次上漲。12 月,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發布消息稱,該機構已查實四家農商行存在“對交易員激勵過度,導致部分交易員交易行為扭曲”的行為。2024年底,人民銀行
15、集中約談一些激進購買國債的機構,在提示風險之外,還對下一步的交易行為提出嚴肅且明確的要求。國債市場的走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金融市場對經濟增長的預期。伴隨著 2024 年 9 月一系列利好的出臺,A 股市場也迎來了一波強力上漲。從融資融券的角度來看,全市場的融資余額從 9 月末到 11 月中旬快速增加近4000 億元,隨后融資余額增長速度減緩,進入平臺期。2024 年全年融資增加額最多的股票是東方財富,增加額為 152 億元,遠超第二名江淮汽車的 55.6 億元,顯著高于往年同期水平。2024 年融資余額增加最多的 20 只股票主要集中于大金融、大科技行業。3.003.504.004.505.0
16、05.5011.522.533.52023-01-032023-01-292023-02-172023-03-102023-03-312023-04-232023-05-162023-06-062023-06-282023-07-192023-08-092023-08-302023-09-202023-10-172023-11-072023-11-282023-12-192024-01-092024-01-302024-02-232024-03-152024-04-082024-04-282024-05-212024-06-122024-07-032024-07-242024-08-14202
17、4-09-042024-09-262024-10-222024-11-122024-12-032024-12-24中債收益率:10年(%)(左)美債收益率:10年(%)(右)5 圖圖 4 融資融券余額變動情況融資融券余額變動情況 數據來源:Wind。表表 3 2024 年融資余額增加最多的前年融資余額增加最多的前 20 只股票只股票 排名排名 證券簡稱證券簡稱 融資增加額融資增加額(萬元)(萬元)排名排名 證券簡稱證券簡稱 融資增加額融資增加額(萬元)(萬元)1 東方財富 1523233.88 11 中際旭創 266088.64 2 江淮汽車 555620.23 12 中科曙光 250695.
18、12 3 中芯國際 538301.58 13 華泰證券 246842.55 4 光啟技術 444424.63 14 工業富聯 229504.43 5 中信證券 373170.35 15 中國平安 224679.92 6 同花順 347662.47 16 長江電力 213272.07 7 瀾起科技 340873.37 17 中微公司 205741.02 8 中興通訊 333033.35 18 羅博特科 200816.78 9 寒武紀-U 293587.46 19 賽力斯 194294.55 10 東山精密 280959.61 20 協創數據 184159.85 數據來源:Wind。(三三)并購重
19、組新規導致“殼價值”大幅度波動并購重組新規導致“殼價值”大幅度波動 2024 年 9 月 24 日,作為活躍股票市場的一攬子政策的組成部分,證監會發布關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市場改革的意見,通過六個方面助力企業并購重組。備受市場關注的是,監管部門提出支持跨行業并購、支持上市公司收購未盈利資產。股票市場也對此政策反響強烈,并購概念板塊在文件發布之后僅一個月便上漲超過 40%,多只個股股價翻倍,“科技并購”成為 A 股企業并購的主要方0.0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12,000.0013,000.0014,000.0015,0
20、00.0016,000.0017,000.0018,000.0019,000.0020,000.002024-01-022024-01-122024-01-242024-02-052024-02-232024-03-062024-03-182024-03-282024-04-112024-04-232024-05-082024-05-202024-05-302024-06-122024-06-242024-07-042024-07-162024-07-262024-08-072024-08-192024-08-292024-09-102024-09-242024-10-112024-10-23
21、2024-11-042024-11-142024-11-262024-12-062024-12-182024-12-30融資余額(億元)(左)融券余額(億元)(右)6 向。重組概念股一度成為市場資金關注的主要熱點,“炒小”“炒差”再次成為熱點話題,業績與股價明顯的背離反映出市場短期情緒的非理性。2024 年 12 月,有關部門重新強調:重點鼓勵產業重組,注重并購重組的質量和產業協同效應,鼓勵上市公司圍繞自身主業和產業鏈進行整合,以實現產業升級和優化資源配置,推動實體經濟的發展。不鼓勵借殼重組和跨界重組等投機行為,從嚴監管盲目跨界并購交易、嚴厲打擊“重組套利”市場亂象,引導市場回歸理性投資,避免
22、過度投機的情況出現,維護市場的穩定健康發展。在此基礎上,市場投機氣氛逐步消散。2024 年 12 月 12 日至 2025 年 1 月 6日,微盤股指數下跌 22%。同樣的場景在 2023 年末和 2024 年初也曾經上演。2023 年末,微盤股指數在單邊上漲后也同樣迎來一波急速暴跌。但是二者的漲跌原因有所不同。2023 年第四季度微盤股上漲主要是由于暫緩 IPO、“殼價值”升值。各大量化機構在小盤股上趨同交易嚴重,在交易擁擠的情況下,微盤股流動性危機的出現使得交易出現踩踏,進一步加劇拋售行為。2024 年第四季度微型股快速上漲的直接原因是重組新規的出臺,當市場出現過度投機之后,監管部門采取了
23、正確引導措施,微型股普遍出現了大幅度修正。表表 4 2024 年第四季度股票漲跌情況(按照年初市值排序)年第四季度股票漲跌情況(按照年初市值排序)市值分組市值分組 10.07-12.12 市值漲跌幅市值漲跌幅 12.13-12.31 市值漲跌幅市值漲跌幅 2000 億以上億以上-0.57%1.68%1000-2000 億億-0.92%-2.22%500-1000 億億 4.64%-3.62%300-500 億億 3.82%-4.94%100-300 億億 8.49%-6.86%50-100 億億 19.66%-10.15%30-50 億億 23.99%-11.70%30 億以下億以下 30.8
24、4%-13.23%總計總計 5.64%-3.85%數據來源:Wind。(四四)被動管理型基金增長規模超過主動管理型基金被動管理型基金增長規模超過主動管理型基金 2024 年 A 股市場主要類型基金的年度平均漲幅均為正值,QDII 基金全年平均收益率超 12%,居漲幅榜首,股票型基金受益于市場行情推動,全年平均收益率超 8%。偏債混合型、平衡混合型以及偏股混合型基金等混合型基金的全年平均收益率均錄得 4%左右。7 圖圖 5 2024 年年 A 股市場主要類型基金平均收益率(股市場主要類型基金平均收益率(%)數據來源:天天基金網。股票型基金管理規模在 2024 年繼續穩步擴張,其發行節奏仍能保持相
25、對活躍狀態。而混合型基金管理規模下行至 3.5 萬億元左右,相較于 2023 年初的 4.8萬億元以及 2024 年初的 3.7 萬億元,已連續 2 年呈現縮水趨勢。以股票型、混合型以及 FOF 型基金為代表的主動管理型基金的資產規模擴張出現乏力,而 ETF 基金規??焖贁U張。自 2023 年 6 月以來,主動管理型基金資產規模最低點較期初縮水超 8000 億元,資產規模在 2024 年的較長一段時間內進入平臺期,直至 2024 年 9 月,資產管理規模才開始出現較大漲幅。相比之下,ETF 資產作為被動管理型基金逐漸成為市場新的“寵兒”,即使是在 2024 年初處于調整狀態的市場,ETF 資產
26、規模依然逆勢擴張,截至 2024 年底,其資產管理規模相較于 2023 年 6 月擴張超 100%,且仍然處于積極擴張的狀態。圖圖 6 主動管理型基金和主動管理型基金和 ETF 基金管理規模變化基金管理規模變化 數據來源:Wind。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偏債混合型股票型QDII73426.22 80975.54 18115.48 37439.47 15000.0020000.0025000.0030000.0035000.0040000.0060000.0065000.0070000.0075000.00800
27、00.0085000.0090000.002023年06月2023年07月2023年08月2023年09月2023年10月2023年11月2023年12月2024年01月2024年02月2024年03月2024年04月2024年05月2024年06月2024年07月2024年08月2024年09月2024年10月2024年11月2024年12月主動管理型基金資產凈值(億元)(左)ETF基金資產凈值(億元)(右)8 二、2025 年市場展望(一)(一)美聯儲降息放緩,中美利差進一步擴大美聯儲降息放緩,中美利差進一步擴大 美國的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是全球資產定價之錨,中美利差影響股市的資金流動,
28、這是美國貨幣政策影響中國股市的基本邏輯。美聯儲于當地時間 2024 年 12 月 18 日宣布降息 25 個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調整為 4.25%4.5%。然而,在此次會議上,美聯儲釋放了明顯的鷹派信號。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美聯儲今后考慮調整政策利率時應該會更加謹慎。該言論發布之后,美元指數快速上漲,離岸人民幣、日元等貨幣紛紛貶值,黃金和比特幣價格均出現下跌。特朗普的對內減稅和對外加稅政策無疑會推高美國的通脹,利率的走高將使美國的財政赤字進一步加劇,其政策主張能否實施有待進一步觀察。2025 年我國的貨幣政策基調是適度寬松。市場預期人民銀行將繼續降息、降準,我國的長期國
29、債收益率快速走低,至 2025 年初,我國的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跌至 1.6%左右,比美國的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低約 300 個基點。中美利差進一步擴大增加了人民幣匯率的壓力,不利于國內資產價格的穩定。(二)(二)實際利率偏高影響貨幣政策效果,商業銀行業績承壓實際利率偏高影響貨幣政策效果,商業銀行業績承壓 2024 年 9 月以來,我國通過降準降息、創設新的貨幣政策工具引導利率下行,降低上市公司的融資成本,提升了機構的資金獲取能力和股票增持能力,改善了上市公司的融資環境。但是,當前消費物價走低,實際利率偏高,影響著貨幣政策的效果。盡管當前的名義利率為歷史最低,但實際利率卻處高位,其結果
30、是居民儲蓄意愿上升,而貸款與投資意愿下降。最近 10 年,我國實際存款利率大多年份是負數,存定期存款意味著財富的縮水,其政策效果是刺激投資和消費。但最近兩年,隨著消費物價的走低,實際存款利率已經是正值,其政策效果是刺激儲蓄的快速增長,2023 年我國居民儲蓄存款增加了 16.67 萬億元,2024 年前 11 個月我國居民存款增加了近 19.39 萬元。居民儲蓄存款大幅增加的同時,按揭貸款余額卻出現減少。存款增加的同時必然出現居民消費下滑,經濟循環受阻。盡管 2024 年出現降息,但當前的實際貸款利率卻處于 10 年的較高位。2025年的貨幣政策基調是適度寬松,利率有望進一步降低。在消費物價持
31、續處于低位9 的背景下,實際貸款利率一直居高不下,影響了企業和居民的信貸需求,商業銀行的存貸款利差持續收窄,商業銀行的盈利增長難以與股價保持同步。表表 5 最近最近 10 年我國的實際存貸款利率年我國的實際存貸款利率 年份年份 CPI 1 年期存款利率年期存款利率 1 年期貸款利率年期貸款利率 實際存款利率實際存款利率 實際貸款利率實際貸款利率 2015 1.4%1.50%4.35%0.10%2.95%2016 2.0%1.50%4.35%-0.50%2.35%2017 1.6%1.50%4.35%-0.10%2.75%2018 2.1%1.50%4.35%-0.60%2.25%2019 2.
32、9%1.50%4.15%-1.40%1.25%2020 2.5%1.50%3.85%-1.00%1.35%2021 0.9%1.50%3.80%0.60%2.90%2022 2.0%1.50%3.65%-0.50%1.65%2023 0.2%1.10%3.45%0.90%3.25%2024 0.2%1.10%3.10%0.90%2.90%數據說明:2024 年 CPI 采用 11 月數據,其余年份 CPI 數據均為年底數據;1 年期定存利率來自中國人民銀行,1 年期貸款利率由 2019 年 8 月改革為 LPR,之前為基準利率 4.35%,之后 1 年期 LPR 浮動變化。(三)(三)政策持續
33、發力才能實現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目標政策持續發力才能實現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目標 從股票走勢來看,2024 年 12 月 13 日至 2025 年 1 月 6 日,房地產行業指數下跌了 19%,而同期上證指數只下跌了 7%。股票市場的投資者非常關注房地產行業的高頻數據,股價走低反映了房地產行業的數據正在走弱,2024 年 9 月末的一攬子刺激政策效果正在消退。當前,房地產市場面臨的主要挑戰和矛盾是房地產開發商的債務風險,而迄今為止的房地產政策著力點是以刺激需求為主,在未能化解主要房地產企業債務風險的背景下,房地產市場難以企穩。當前,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債務風險有以下兩個特點。第一,民營控股的龍頭企業陷
34、入債務危機。第一,民營控股的龍頭企業陷入債務危機。在資產負債規模排名前十的房地產企業中,恒大、碧桂園、融創、綠地這四家企業已經出現債務違約,到目前為止,只有保利發展、中海地產、招商蛇口和華潤置地四家國有控股企業沒有出現債務違約。資產負債規模排名前 50 強的房地產開發商已經有 70%出現了公開債務違約。第二,龍頭房地產企業事實上已經存在“大而不能倒”的難題。第二,龍頭房地產企業事實上已經存在“大而不能倒”的難題。債務規模最大的 10 家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債務余額超過 10 萬億元。房地產企業如此大規模的負債在國際上沒有先例,在國內也沒有其他非金融行業存在類似的情形。如果不10 能采取有效措施化解
35、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債務風險,僅刺激住房需求是難以扭轉市場預期的。黨中央和國務院高度關注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債務風險,并且采取了一系列行動。為了推動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落地見效,人民銀行等部門出臺了房地產項目“白名單”融資政策。根據住建部公布的數據,納入“白名單”的項目融資總額將達到 4 萬億元,但這只是融資計劃,并不意味著納入“白名單”的項目就能夠獲得融資支持,商業銀行不敢放貸的原因是這些項目的母公司存在債務風險。我們認為,當前影響我國房地產市場穩定的因素有很多,當務之急是要采取措施緩解房地產企業的債務風險。房地產走勢影響的不僅是房地產行業及其相關產業上市公司的股票表現,更對經濟全局都產生重要影響。版權公告:【版權公告:【NIFD 季報】為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版權所有,未經版權所季報】為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版權所有,未經版權所有人許可,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上網和刊登,如有違反,有人許可,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上網和刊登,如有違反,版權所有人保留法律追責權利。報告僅反映原文作者的觀點,不代表版權所有人版權所有人保留法律追責權利。報告僅反映原文作者的觀點,不代表版權所有人或所屬機構的觀點?;蛩鶎贆C構的觀點。制作單位: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制作單位: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