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屬行業深度研究:稀土供需重構中價值迎重估-210822(21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有色金屬行業深度研究:稀土供需重構中價值迎重估-210822(21頁).pdf(21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出口政策是我國稀土管理政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政策工具有兩個,一是出口關稅,二是出口配額?;仡櫸覈隹谡吒母锏膸讉€階段: 第一階段1985 年-2004 年:鼓勵稀土出口、規范開采程序、出口附加值低廉。國內經濟基礎薄弱,采取了出口換外匯政策,大量資本的涌入導致國內產能盲目擴張、違法開采猖獗、污染嚴重,最終供過于求拉低了稀土產品出口均價,從 1991 年的1.25 萬美元/噸降到2004 年的0.93 萬美元/噸。同時日本歐美等國家申請了大量的稀土方面專利,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空間被壓縮,出口附加值長期低廉。2001 年中國正式加入WTO 后外匯收入大量增加,國家開始加大稀土行業的管控。 第二階
2、段2005 年-2010 年:實行出口數量管理、提升出口定價權、均價回升初見成效。此階段稀土粗獷擴產模式仍未改變,嚴重的非法開采和走私導致我國稀土出口數據和國外稀土進口數據每年差2-3 萬噸,國家隨即出臺了加征關稅、削減出口配額、打擊稀土走私等力度稍大的政策,我國稀土出口配額由05 年的6.56 萬噸減少至10 年的3.03萬噸,下降了53.8%,10 年稀土年出口量較05 年下降06 萬噸/年,出口均價較05 年提升了210%。 第三階段2011 年-2014 年:行業秩序治理和組織結構調整、重點打擊稀土走私。11 年稀土出口量的暴跌引發全球市場恐慌,11 年的中國稀土的出口均價較10 年上
3、漲了5.53 倍,稀土價格暴漲引發了更嚴重的走私,11 年國外海關統計的稀土進口量是中國海關統計的出口量的2.2 倍,非法出口量為合法出口量的1.2 倍?!笆濉眹覒鹇园l展規劃的出臺促進了稀土行業加速頒布環境治理、結構調整、秩序整頓的政策,在壓縮落后產能、 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優化產業結構、提升下游應用水平和綠色生產水平等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但改革仍不徹底。 第四階段2015 年至今: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稀土供給多元化、我國產業升級帶來供需缺口。12 年美日歐以中國違反WTO 協議為由提起貿易訴訟,15 年中國敗訴后被迫取消稀土出口限額,再次出現量增價跌局面。16 年、17 年格林蘭和越南陸續發現稀土礦,稀土市場進入多元供給格局。17 年日漸繁榮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對稀土需求提升,但國家仍在進行較嚴格的開采和生產限制,18 年供需缺口達6 萬噸,雖然中國在稀土中上游環節仍處于全球主導地位,但在高端應用環節仍與發達國家存在差距,下游應用技術上的專利布局較窄較弱。政府大力推進稀土國際標準的制定,力圖將非法走私排除在外,同時積極進行海外并購,參與了美國Molycorp 公司的收購,并投資格陵蘭礦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