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車研究院:車企汽車保險洞察報告(2021)(25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易車研究院:車企汽車保險洞察報告(2021)(25頁).pdf(25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2011-2020年,中國車險保費收入持續壯大并突破8千億元,但市場份額始終高度聚焦于人保、平臺、太保等傳統保險機構,TOP3的份額始終維持在近70%的高位,車企長期處于邊緣地帶; 基于持續壯大的汽車保險行業,以及用戶強烈的呼聲,車企破局保險行業迫在眉睫。 在本世紀初,當私人汽車消費剛剛崛起的時候,東風、一汽、上汽等車企,就開始積極布局汽車保險業務,但受制于規模、服務、渠道等,始終沒把保險業務做大做強。近幾年,吉利、長城等新一波車企積極嘗試汽車保險業務,費勁九牛二虎之力才獲得保險牌照。特斯拉、小鵬等新能源車企布局汽車保險的欲望更強烈; 截至目前,車企整體上還是按照保險公司的傳統思維,布局汽車
2、保險業務,同樣面臨定損、理賠等傳統挑戰,尚未形成有車企自身特色的保險業務新生態。助力車企發展保險業務的內外因逐步增多:車險綜合改革指導意見,以“保護消費者權益”為主要目標,將車險示范產品的準入方式由審批制改為備案制,大幅降低車企進入門檻;2021-2030年保費有望進一步提升;壯年、大城、女性、單身、高學歷、高收入等未來主流和新興用戶,選購車企直營保險的意愿更強;技術進步等不斷降低車企與用戶的信息不對稱分布,降低車企保險業務的市場風險;蓬勃發展的車企金融,為車企發展車險儲備了人才、鍛煉了團隊、構建了配套工程;(準)直營店等加速普及,助力車企更好解決定損、維修與理賠等行業核心痛點廣大車企在華布局
3、保險業務,鮮有成熟案例借鑒,因為電動車、智能網聯、高級輔助駕駛、云計算、云儲存等,不僅是中國的新趨勢,也是全球的新趨勢。廣大車企要有摸著石頭過河的改革勇氣,也要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樂觀精神,因為沒有借鑒,才有可能滋生出新生態,培育出新勢力。 目前車企還處于保險行業的邊緣化地帶,但基于內外因素分析,基本預判2021-2030年車企將迎來車險業務的黃金發展期,不僅保費收入有望快速提升,而且有能力構建起有車企自身特色的新生態,成為保險行業的新勢力; 面對新機遇,車企要努力做好自己,盡量擺脫傳統思維與唯技術論。易車研究院通過調研發現,在用戶有意愿購買車企直營保險產品的原因排序中,車企品牌更值得信賴名列前茅,緊隨其后的是保費比保險公司便宜、保費更透明與統一等,充分體現了用戶對信賴、透明、實惠、簡單等的強烈訴求。上述訴求是缺失技術優勢的傳統保險公司無法充分滿足的,理應成為車企保險新生態的核心內涵,避免淪為“純技術生態“,滋生殺熟等不良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