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養老金展望:變革、多元化和價值鏈融合(17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國養老金展望:變革、多元化和價值鏈融合(17頁).pdf(17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資產配置日趨成熟中國養老金制度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是資產收益率低。其最大的一部分資金由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持有,在2011年至2016年期間平均收益率僅達2.5%。由于同期的平均通貨膨脹率為2.7%,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基金的購買力實際上是在下降。社?;鹄硎聲谋憩F較好 - 在相同的五年期間平均回報率達7.1%,好過美國等發達市場。但是,由于中國一直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因此這一數據應有更大的上升空間,而且這個回報率對養老金赤字的改善作用較小。中國養老金資產的收益有限主要歸因于只允許將資金投向低風險、低回報資產的投資限制,以及對某些資產類別設置的配置上限。2014年,第一支柱的大部分資產未
2、被投資于證券,約66%以現金或存款形式持有。公共養老金的限制是最嚴格的,它只被允許投資于中國政府的債券和現金。并非只有第一支柱采用保守的資產管理策略,第二支柱也傾向于使用風險規避策略。由于低回報容易造成養老金缺口,政府正在放寬養老金可投資的資產范圍并放松資產限制。例如,人們預期第一支柱將被允許將資金分配到另類資產中,從而提高回報。另類資產(如房地產和私募股權)因各種原因對養老基金具有吸引力。它們不僅具有更好的回報潛力,而且還可以實現資產配置多元化,獲得更長期的投資。這種開放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這個過程已經進行了幾年。策略是在長期內尋求絕對收益和相對收益之間的平衡,而不是關注易受市場波動影響的短期收益最大化。社?;鹄硎聲罱谋憩F顯示出減少波動回報的重要性。 2016年,該基金回報率僅為1.7%,而前一年同期卻高達15.2%。社?;鹄硎聲硎麻L樓繼偉在近期的一次講話中提出這一波動主要由國內股市低迷引起。他接著概述了來年的五個優先領域,為資產管理者如何定位未來的任務提供了明確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