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茖W技術情報研究所:2024年量子計算專利態勢報告(30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上??茖W技術情報研究所:2024年量子計算專利態勢報告(30頁).pdf(30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12024 年年第第 09期期1量子計算專利態勢量子計算專利態勢編者按編者按量子計算作為一種能夠高速計算、存儲和處理信息的新計算技術,有望克服計算限制,給現有經典計算機的計算能力帶來質的飛躍。量子計算作為該背景下的前沿技術,也日趨成為世界各國搶占的戰略制高點,目前全球已有 40 多個國家制定了頂層量子戰略,競爭十分激烈。歐專局報告顯示,量子計算和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的動態發展在最近十年才開始;量子計算專利成倍增長,發展勢頭強勁。美國為量子計算專利布局的最重要市場,其次為日本、歐洲和中國。美國在量子硬件研發活動中處于領先地位。在量子計算專利前 100 名企業榜單中,美國占比 40%,中國占比 15
2、%,日本占比 11%。其中來自美國的科技公司 IBM 位列第一,其次為美國 Google 和加拿大量子計算公司D-Wave。雖然美國在量子計算研發活動上處于領先地位,但中國在量子計算整體專利布局數量上領先,專利活動相當活躍。本源量子作為國內量子計算龍頭企業,在專利布局上脫穎而出,專利布局數量甚至超過了英特爾。此外,我國成立了首個“量子計算產業知識產權聯盟”,為中國量子知識產權發展構建堅固護城河,牽引整個量子產業2高效發展。在量子計算發明申請日益增多的同時,量子計算的相關算法是否具備專利適格性成為了法律界廣泛討論的話題,美國法律界和英國法律界均在呼吁給出明確的解釋,就目前形勢來看,圍繞軟件和計算
3、技術可專利性的判定很可能同樣適用于量子計算。筆者梳理了全球量子計算專利態勢、我國量子計算專利動態和有關學者對于量子計算的專利適格性的討論,供讀者參考。3目 錄目 錄全球量子計算專利態勢全球量子計算專利態勢.4歐洲專利局發布量子計算專利洞察報告.4IPWatchdog 發布量子計算的物理實現專利全景報告.8全球量子計算技術發明專利TOP100 榜單.12韓國知識產權局發布量子計算機安防專利統計報告.14中國量子計算專利態勢中國量子計算專利態勢.17中國量子計算專利申請表現突出,本源量子脫穎而出.17我國首個量子知識產權聯盟成立.18量子計算與專利制度量子計算與專利制度.19量子密碼技術與美國專利
4、制度:一個尷尬的關系.19量子算法與英國專利制度:量子算法具有可專利性嗎?.214全球量子計算專利態勢全球量子計算專利態勢歐洲專利局發布量子計算專利洞察報告歐洲專利局發布量子計算專利洞察報告2023 年 1月23 日,歐洲專利局(EPO)發布了一份關于量子計算的專利洞察報告。根據公開的專利信息,該報告概述了整個量子計算和以下子技術:量子計算的物理實現、量子錯誤糾正和緩解,以及與量子計算和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相關的技術。這項研究是由歐洲專利局(EPO)和歐洲空間政策研究所(ESPI)與歐洲航天局(ESA)合作,審查了量子技術空間應用領域的全球專利申請趨勢(2001-2020 年)。該報告基于國際專
5、利家族數量進行統計分析。國際專利家族是指至少 2 個專利機構公布的基于相同或類似發明相關的專利文件。一般認為,專利申請人將更大的經濟潛力歸因于這些專利家族的基礎發明,并且從地理角度來看,他們傾向于尋求更廣泛的商業化。一、一、量子計算專利成倍增長,量子計算量子計算專利成倍增長,量子計算+ML 布局勢頭強勁布局勢頭強勁近年來,量子計算領域的發明數量不斷增加。圖 1 展示了量子計算領域發明國際專利族數量隨最早公開年的變化趨勢,在過去十年中,該領域的發明數量成倍增長,遠遠超過了所有技術領域普遍觀察到的增長?!傲孔佑嬎愕奈锢韺崿F”、“量子糾錯/緩解”和“量子計算和人工智能/機器學習”,這些子領域的發明數
6、5量在過去幾年中也成倍增長?!傲孔佑嬎愫腿斯ぶ悄?機器學習”的動態發展在最近十年才開始,其增長態勢高于其他細分領域甚至是整個量子計算領域。圖 1.量子計算專利族歷年變化趨勢二二、美國為量子計算專利布局的最重要市場美國為量子計算專利布局的最重要市場量子計算領域的專利申請人在全球 150 多個國家包括美國、日本、歐洲、中國等地區尋求國際專利申請。量子計算領域的國際專利申請占所有技術領域的國際專利申請比例超過 20%,該技術領域的國際專利申請所占比例明顯高于6平均水平??梢?,專利申請人對量子計算技術具有高經濟期望以及跨國商業布局計劃。過去幾十年來,美國專利申請的占比一直很高,反映了美國在量子計算領域
7、的重要性,無論是在該領域的技術發展方面,還是作為這些技術的重要市場。同樣值得注意的是,歐洲專利申請的比例持續居高不下,中國專利申請的比例也在不斷增加。圖2.量子計算專利族區域布局變化趨勢三三、企業為量子計算專利申請主力,企業為量子計算專利申請主力,IBM 最為活躍最為活躍量子計算領域最活躍的申請人中,企業占比很高,這些企業主要來自美國和日本,少數是美國大學和一家與美國大學保持關系的非營利組織。最活躍的申請人是IBM,其次是東芝(包括Nuflare Technology)、英特爾和微軟。7圖 3.量子計算專利申請排行榜(前十名)縱觀幾十年中的申請人歷年變化發現,在 2000-2009 年代,加拿
8、大的 D-Wave 系統公司在該領域非?;钴S,專注于絕熱量子計算。在這十年中,只有企業進入了最活躍申請者的前 10 名。相比之下,在 2010-2019 年代,最活躍申請人榜單還是由大公司主導,麻省理工學院(MIT)和哈佛大學這兩所大學成為了最活躍申請人之一。8圖 4.量子計算專利申請排行榜(2000-2009 年和2010-2019 年)四四、量子計算專利合作申請傾向于同一地域的合作量子計算專利合作申請傾向于同一地域的合作13,000 多個國際專利族中,超過 6,000 個專利族至少有 1 個 EP 家族成員。在這些專利族中,超過 500 個專利族有一個以上的專利申請人,即為合作申請專利,在
9、這些專利中,約有三分之二的專利族中有另一個申請人也來自EPC 締約國,約有四分之一的專利族中有來自北美的申請人。這些結果表明,同一區域內的合作相對密切,而不同大洲申請人之間的合作較弱。五五、量子計算結合人工智能技術是專利布局熱點技術量子計算結合人工智能技術是專利布局熱點技術“量子計算和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子領域的專利申請與其他子領域甚至整個量子計算領域顯示出明顯的不同。雖然在 2000 年代,該領域的專利申請出現9了上升,但真正的動態發展是在最近的十年才開始的。該子領域目前的專利占比是 15%,其發展速度甚至高于其他子領域或整個量子計算領域?!傲孔佑嬎愫腿斯ぶ悄?機器學習”這個子領域的申請人活
10、躍度也很特別。雖然整個量子計算領域和子領域量子計算的物理實現和量子糾錯/緩解中最活躍的專利申請人由 IBM 和部分美國公司領導,但在量子計算和人工智能/機器學習中,其近十年的申請人更加具有多元性。圖 5.量子計算和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專利族歷年變化趨勢量子并行已經證明,量子計算特別適用于實現人工智能/機器學習(AI/ML)技術。神經網絡和量子計算這兩種新興技術之間的聯系超出了預計,例如,圖形模型(如生成神經網絡)和基于自旋的模型(如 Ising 或 Pott 模型)之間的等價性在統計物理學中早已廣為人知,并且有充分的研究,這使得量子計算更直接地適應 AI/ML。10鑒于量子計算領域的發展勢頭強勁
11、,而量子計算的專用 CPC 分類領域將在中期內全面建立,EPO 考慮在未來更新本報告,并更仔細地研究本報告所涵蓋的子行業和量子計算領域的其他子領域將如何發展和變化。資料來源:資料來源:EPO 2023-1 報告報告IPWatchdog 發布量子計算的物理實現專利全景報告發布量子計算的物理實現專利全景報告2023 年是量子計算技術快速發展的一年,在可擴展量子計算和量子糾錯等關鍵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用于創建量子比特(量子位)的多種物理實現方法或模式正在開發中,它們在性能指標(如量子位計數、錯誤率、退相干時間和門速度)方面提供了不同的權衡。該報告從專利布局的角度探討量子計算行業的最新發展重點和趨勢,
12、并討論在這個快速發展的領域申請專利的戰略考慮。一一、量子計算專利數量呈指數增長,中國在數量上領頭量子計算專利數量呈指數增長,中國在數量上領頭量子計算專利申請量在近五年呈現指數式增長,2023 年申請量達到新的高峰。中國量子計算專利申請數量方面處于領先地位,美國、歐洲和日本緊隨其后。韓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臺灣和以色列也公布了大量的量子計算專利申請。雖然企業可以選擇在全球范圍內申請專利,但它們傾向于優先在本國申請專利,然后在關鍵的國外市場進行戰略性申請。這種專利申請的地域布局表明,中國、美國、歐洲和日本在量子計算研究和投資方面處于領先地位,但也反映了它們巨大的市場規模和成熟的專利制度。11
13、圖6.量子計算專利申請歷年趨勢圖7.量子計算專利公開地分布情況二二、超導量子計算專利數量占比顯著,增長放緩超導量子計算專利數量占比顯著,增長放緩針對量子計算機各類物理實現方法或模式的專利申請進行統計,可知超導量子計算的專利申請數量幾乎與其他模式的總和相當。這表明超導量子計算是商業上最成熟的方法,反映了領導該領域的大公司的影響力。繼超導量子計算12之后,專利申請數量最多的是分別是基于光子、量子點、離子阱和拓撲方法的技術。中性原子、核磁共振和氮空位量子計算的專利申請相對較少,這表明這些技術處于早期研發狀態。圖8.量子計算各物理實現方法的專利分布情況量子計算不同物理實現方法的專利申請活動趨勢如圖 9
14、 所示。雖然超導量子計算專利申請數量總體呈增長趨勢,但到2023 年將出現明顯的小幅放緩。13圖9.超導量子計算專利申請歷年趨勢三三、光子和離子阱專利增長迅速,中性原子量子計算具備增長潛力光子和離子阱專利增長迅速,中性原子量子計算具備增長潛力光子和離子阱量子計算的專利申請量都在快速增長。2023 年,拓撲量子計算的專利申請量略有下降。值得注意的是,量子點技術的專利申請在 2019年達到頂峰,隨后呈下降趨勢,可能表明人們對該領域的興趣正在減弱。14圖 10.量子計算專利申請歷年趨勢盡管數量不多,但近年來中性原子、核磁共振和氮空位量子計算的專利申請迅速增加。值得注意的是,中性原子量子計算的增長模式
15、與光子和離子阱量子計算的增長模式非常接近,但有三年的延遲。這一趨勢表明中性原子量子計算有可能成為一種主流方法。15圖 11.中性原子、核磁共振和氮空位量子計算歷年趨勢四四、美國在量子硬件研發活動中處于領先地位美國在量子硬件研發活動中處于領先地位圖 12 公布了各主要專利公開地的每種主流量子計算物理實現方法的專利申請數量。值得注意的是,盡管中國的量子計算專利申請總量最高,但美國在每種主要物理實現方法的專利申請數量方面處于領先地位。這可能表明,美國在量子硬件的研發活動中處于領先地位,而中國則更關注量子軟件和量子計算機的應用。16圖 12.各主要專利公開地的量子計算各物理實現方法的專利分布情況本報告
16、還研究了量子計算的物理實現在專利申請中被引用的程度。在提及至少一種物理實現方式的專利申請中,發現 24%的這些申請在其獨立權利要求中包含與至少一種方式相關的關鍵詞,這可能將專利的范圍限制在特定的方式上。與此同時,54%的專利在從屬權利要求中包含了一種模態,但在獨立權利要求中沒有,這表明該技術可能適用于各種量子計算類型,而不會將專利限制在單一模態上。最后,22%的申請在說明書中討論了物理實現,但在權利要求書中省略了它們,這表明這些專利關注量子計算機物理實現以外的領域,并主要將其作為背景信息或使能公開。資料來源:資料來源:IPWatchdog 2024-2-13 報告報告17全球量子計算技術發明專
17、利全球量子計算技術發明專利TOP100 榜單榜單incoPat 創新指數研究中心對截至 2022 年 10 月 18 日,在全球公開的量子計算領域發明專利申請數量進行了統計分析,并發布了全球量子計算技術發明專利 TOP100 榜單。本排行榜中量子計算技術領域限制在量子計算處理系統及方法、量子線路的運行方法及裝置、量子態層析方法及裝置、量子程序的轉化方法及裝置、量子邏輯門的操作優化方法、超導量子處理器及量子測控等技術領域;未包含量子密鑰加密、抗量子計算密碼等技術領域。入榜前 100名企業主要來自 18 個國家和地區,美國占比 40%,中國占比15%,日本占比 11%。其中來自美國的科技公司 IB
18、M 以 1323 件專利位列第一,美國科技公司 Google 和加拿大量子計算公司 D-Wave 分別以 762 件專利、501件專利排名第二位和第三位。表1.全球量子計算技術發明專利TOP100 榜單(前20名)排序企業簡稱國家/地區全球公開的量子計算技術發明專利申請量/件1IBM美國13232Google美國7623D-Wave加拿大5014Microsoft美國4965Northrop Grumman美國2626本源量子中國2347Intel美國2218百度網訊中國1869IonQ美國16410Rigetti美國11011Zapata Computing美國10212NSI澳大利亞961
19、31浪潮中國9514騰訊科技中國93151QBit加拿大901816Toshiba日本8517Honeywell美國8218NEC日本7819IQM芬蘭7620NTT日本73數據來源:IPRDaily,上??萍记閳笱芯克韽娜氚袂?100 名企業地域分布來看,百強企業主要來自全球 18 個國家/地區。其中美國占比 40%,中國占比 15%,日本占比 11%,其次為加拿大占比7%、英國占比 6%、澳大利亞占比 4%,德國占比 3%,瑞士、以色列和芬蘭各占比 2%,奧地利、愛爾蘭、西班牙、韓國、法國、瑞典、波蘭以及馬耳他分別占比1%。從全球專利技術來源地來看,截至 2022 年10 月 18 日
20、在全球公開的量子計算領域發明專利技術,同樣主要來源于美國、中國、日本和加拿大。其中54.18%的專利技術來源于美國,占所有來源國家/地區的首位;16.68%的專利技術來源于中國,7.94%的專利技術來源于日本,7.04%的專利技術來源于加拿大。從入榜前 100 名企業專利被引證數量來看,全球量子計算領域發明專利被引證數量前十名企業主要來自美國、日本、中國和加拿大。其中美國 IBM 公司和加拿大 D-Wave 公司在該領域專利被引證數量最多,一定程度上反應兩家企業在該領域的發明專利質量較高,且專利影響力略大于其他企業。表2.全球量子計算技術發明專利被引證數量 TOP10榜單排序企業簡稱國家/地區
21、全球公開的量子計算技術發明專利被引證數量/件1IBM美國6302D-Wave加拿大5753Google美國2754Rigetti美國262195Microsoft美國2476Hitachi日本1717Intel美國1538NTT日本1489Toshiba日本14310本源量子中國133數據來源:IPRDaily,上??萍记閳笱芯克碣Y料來源:資料來源:IPRDaily 2022-10-26 報告報告韓國知識產權局發布量子計算機安防專利統計報告韓國知識產權局發布量子計算機安防專利統計報告2023 年 1 月 9 日,韓國知識產權局(KIPO)發布量子計算機安防專利調研。后量子密碼相關專利申請
22、2011 年以后年均增長率 17.3%,10 年間增加了 4.2 倍(2011 年52 件2020 年219 件)。預計到 2026 年,全球后量子密碼技術的經濟價值將達到 27 萬億韓元,占整個安防市場規模(247 萬億韓元)的 11%。從各國申請量占比來看,美國以 31.6%居首位,日本(16.2%)和中國(13.2%)緊隨其后,韓國以 10.2%位居第 4。日本的申請量呈現下勢,中國(43.6%)和韓國(40.3%)的申請年均增長率相對較高。20圖 13.全球后量子密碼專利申請趨勢后量子密碼領域以格密碼為基礎的專利申請量最多,占比 32.0%。2011至 2020 年,韓國以格密碼為基礎
23、的技術專利申請量為 69 件,落后于美國(90 件)和日本(76 件),但最近 5 年的申請量卻排在第 2(59 件),與排名第 1 的美國(62件)差距較小。從申請人來看,全球后量子密碼技術的開發主要由企業(企業申請人占比80%)主導。而韓國則主要由政府主導,韓國大學(38.8%)和研究所(10.1%)的占比較高。后量子密碼申請人中,申請排名第 1 是荷蘭飛利浦(73 件),其后為索尼(72 件)、英特爾(63 件)、IBM(43 件)、富士通(35 件)。韓國申請人 Cryptolab(25 件)排名第 9、三星(18 件)排名第 16。韓國申請人在基于格密碼的專利申請表現更為突出,Cry
24、ptolab(25 件)排名第 4、三星(14 件)排名第6。21圖 14.全球后量子密碼申請人排名資料來源:河南省知識產權事務中心 資料來源:河南省知識產權事務中心 2023-2-17報道報道中國量子計算專利態勢中國量子計算專利態勢中國量子計算專利申請表現突出,本源量子脫穎而出中國量子計算專利申請表現突出,本源量子脫穎而出IPWatchdog 的專利全景報告顯示,中國量子計算專利申請數量方面處于領先地位,美國、歐洲和日本緊隨其后。此外,根據 IPRdaily 與 incoPat 創新指數研究中心聯合發布的 2022 年全球量子計算技術發明專利排行榜(TOP100)。從 2020 年到 202
25、2 年,中國公司的量子計算技術發明專利由137 件增長至 804 件,實現約五倍增長。排行榜前 100 名企業主要來自 18 個國家和地區,美國占比 40%、中國占比 15%、日本占比 11%。其中來自美國的科技公司 IBM 以 1323 件專利位列第一。而中國則有本源量子、華為等 1522家企業入圍榜單。其中,本源量子以 234 件量子計算專利數量排名中國第一、世界第六,超越排名世界第七的英特爾公司。本源量子是國內量子計算龍頭企業,2017 年成立,團隊技術起源于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本源量子聚焦量子計算產業生態建設,打造自主可控工程化量子計算機,圍繞量子芯片、量子計算測控一體機、量子操
26、作系統、量子軟件、量子計算云平臺和量子計算科普教育核心業務,全棧研制開發量子計算,積極推動量子計算產業落地,聚焦生物科技、化學材料、金融分析、輪船制造、大數據等多行業領域,探索量子計算產業應用,爭搶量子計算核心專利。截止 2024 年 2 月 23 日,本源量子一共公開了 1400 個量子計算相關的專利族,其中中國專利占比 92.7%,美國專利占比 0.9%,歐洲專利占比1.4%。2023 年,本源量子計的“一種量子芯片測試結構及其制備方法和測試方法”專利榮獲第十屆安徽省專利金獎。資料來源:中科大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 資料來源:中科大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 2023-10-13 報道報道我國首個
27、量子知識產權聯盟成立我國首個量子知識產權聯盟成立2023 年 3 月 23 日,國內首個“量子計算產業知識產權聯盟”正式成立。首批成員單位共計 8 家,覆蓋了從量子硬件,包括超導、離子阱、光量子,到量子軟件、量子應用等量子計算全產業鏈。業內人士認為,聯盟成立標志著中國量子產業核心“朋友圈”初步形成,進一步夯實了北京區域量子科技的發展凝聚力。23據了解,聯盟將為中國量子知識產權發展構建堅固護城河,推動高價值專利培育、專利交叉授權許可、創新主體向行業標準靠攏,并向關鍵量子專利領域布局,牽引整個量子產業高效發展。聯盟由北京市知識產權局任指導單位,百度、北京量子院任理事長單位,其他創始成員包括中國信通
28、院、中國移動、啟科量子、玻色量子、華翊量子,北京知識產權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擔任顧問單位。聯盟還設置了標準與知識產權工作組等 4 大工作組,并成立國內首個“量子計算專利池”,填補了行業空白。據悉,由于我國在量子領域起步較晚,目前大多數的研究機構和企業在量子方面的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相較國際同行仍有一定差距。專利池的成立,一方面可以為聯盟成員搭建合作橋梁,從而推動量子產業行業標準的制訂與標準必要專利的布局,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聯盟成員通過專利池統一發聲,構建有利于量子計算產業健康發展的知識產權環境。后續,專利池將重點布局量子測控、量子安全與加密、量子架構與軟件、量子糾錯、量子算法與應用等7 大量子產業領
29、域。作為國內重要的量子產業創新中心和戰略高地,北京發展量子產業優勢明顯。北京的量子產業化創新主體在量子領域的發明專利申請量位居全國首位,而聯盟成員在量子領域的發明專利申請總量在北京占比達70%。聯盟理事長、北京量子院量子計算執行部長徐洪起提到,量子信息科技具有高門檻、高投入、高風險的特點,同時回報也高,1 臺 100 個邏輯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的計算能力,大于現在全球所有經典計算機的計算能力。目前全球已有 40 多個國家制定了頂層量子戰略,競爭十分激烈。資料來源: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 資料來源: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 2023-3-29報道報道24量子計算與專利制度量子計算與專利制度量子密碼技術與美
30、國專利制度量子密碼技術與美國專利制度:一個尷尬的關系一個尷尬的關系在美國,軟件和計算技術的專利適格性(可專利性)一直是廣泛討論的法律問題,而這個法律問題也適用于量子密碼學技術。2013 年,最高法院對愛麗絲訴 C.L.S.銀行案(Alice v.C.L.S.Bank)的判決使得計算機程序的可專利性的判定產生了重大變化,由此形成了“Alice 測試法”,即兩步測試法。兩步測試法包括:a、判斷權利要求是否指向法定例外事項(judicial exceptions),即自然規律、自然現象(自然產物)和抽象概念。如果不是,則滿足專利適格性;如果是,則判斷 b、權利要求是為明顯超出(significant
31、ly more)法定例外事項的其他元素。如果是,則通過兩步測試法,判定其滿足專利適格性;如果不是,則沒有通過兩步測試法,判定其不滿足專利適格性。整體上看,抽象概念例外原則與兩步測試法結合在一起,是美國司法實踐中用以檢驗計算機程序的專利適格性的完整評判方法。計算機程序可專利性通常受制于美國法典第 35 編第 101 條中的“抽象概念”例外。量子計算機系統的可專利性問題通常也通過抽象概念例外和“Alice測試法”來判斷,但量子安全加密技術的可專利性問題還存在不同,因為公眾就專利制度對加密技術的大規模應用是否會形成難以逾越的障礙的擔憂更為嚴重。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院(CAFC)于 2020 年 6 月
32、 19 日判決的 Dropbox,Inc.,Orcinus Holdings,LLC 訴 Synchronoss Technologies,Inc.一案很好地說明了密碼學專利的問題。有趣的是,CAFC 在口頭辯論中總結出該專利25的方法步驟與使用不同鑰匙卡進入政府機構辦公室的實際行為之間具有相似之處。然而,它似乎忽略了該專利的權利要求的實質內容,在給定用戶的文件訪問路徑上消除不必要的身份驗證過濾器。通過從權利要求中消除通用計算組件,來設想與這些專利加密技術并行的可能的模擬或“實體”。但如果沒有這些計算組件,這種方法是否可行呢?量子解密系統的可專利性取決于“通用”量子計算是否會被法院以與在“通用
33、”計算機上實現的發明相同的方式對待。我們可以從實體法或現實實踐的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就實際情況而言,美國專利商標局和法院傾向于依據公共利益和可能的“技術價值”來解決專利適格性問題,即用“硬技術而不是純軟件”來解釋發明技術。此外,有實證研究表明,在美國提交的專利申請聽起來像“硬技術”,更有可能避免 35 U.S.C.101 的專利適格性判定陷阱。然而,目前的形勢來看,量子安全加密技術是否能申請專利的問題沒有得到確切的答案。因此,人們強烈要求改革美國的法律體系。最近,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發布了一項征求意見的呼吁,討論該局應如何應對最近判例法和專利起訴結果所造成的混亂。例如,在抽象概念例外的
34、情況下,CAFC 以超過80%的比率使已授權的專利無效,并且每年都在繼續審理更多的此類案件。圍繞軟件和計算技術可專利性的法律判定很可能同樣適用于量子計算。至關重要的是,這些量子計算發明的相對“技術價值”有助于它們在美國專利商標局獲得許可,但在 10-15 年后,當針對相同專利的訴訟成熟時,考慮到該技術的未來前景,相同的制度設計是否還會適用?資料來源:資料來源:IPWatchdog 2021-8-29 報告報告26量子算法與英國專利制度:量子算法具有可專利性嗎?量子算法與英國專利制度:量子算法具有可專利性嗎?英國專利法特別指出,計算機程序是不被視為發明的,因而不授予發明專利。然而,英國專利局也確
35、實經常對軟件發明授予專利。這是因為英國專利法還規定,只有當專利要求涉及計算機程序本身時,即當權利要求僅僅涉及計算機程序的時候,才不具備授予發明專利適格性。在評估一條權利要求是否只與計算機程序有關時,專利局將考慮軟件發明的整體背景及其目的和整體效果。如果可以確定該計算機程序對技術水平的貢獻是技術性的,那么它就具備專利適格性。舉例來說,在專利權利要求中簡單地敘述幾行代碼很可能會導致該發明不具備技術貢獻,但如果闡明該代碼更精確地控制無人駕駛飛行器的導航的話,就可能足以確定其具備的技術貢獻。因此,在考慮一條軟件權利要求具有可專利性的可能性時,很重要的一點是軟件在運行時將做些什么,以及這是否可以被認為是
36、“技術性的”。英國法院尚未發布任何著眼于現行做法對具體量子算法的適用性的判決,在英國法院作出相反的裁決之前,建議專利申請人對其發明的量子算法采用現有的經典算法的做法。首先,“計算機程序”一詞的范圍很廣,足以涵蓋經典和量子算法。其次,上述關于“技術貢獻”的測試并不只適用于計算機程序,它適用于法規所定義的每一類“排除事項”,包括智力活動的計劃、規則或方法、科學理論和數學方法。雖然量子算法與經典算法不同(由于其執行算法的技術更先進),但它們在不同的數學方法和利用物理學規則中都能找到基礎。根據英國法律,任何將量子27算法擴展到經典算法之外的行為都不太可能被認為是表面上看起來是“技術性的”。此外,英國專
37、利局一直非常愿意將現有的做法適用于其他尖端的算法。例如,英國專利局認為人工智能程序是“計算機的程序”和/或“數學方法”的一個例子。英國專利法沒有定義什么是“技術性的”,在相關的案例法中也找不到定義。事實上,一個軟件是否具有技術貢獻,可以成為發明人和專利局(或法院)之間的一個爭議點。然而,縱觀英國法院過去的判決,可以找到一些可能表明計算機程序權利要求存在的技術貢獻的考慮因素,如下:第一、所要求的技術效果是否對在計算機外進行的過程產生技術效果;第二、所要求的技術效果是否在計算機架構層面上運作;也就是說,該效果是否產生于正在處理的數據或正在運行的應用程序;第三、所要求的技術效果是否導致計算機以新的方
38、式運作;第四、該程序是否使計算機成為更好的計算機,即作為計算機更有效地運行,或者是否提高了計算機的速度或可靠性;第五、所聲稱的發明是否克服了所認定的技術問題,而不是僅僅規避該問題。如果計算機程序控制一個外部系統(如汽車制動系統)的運行,那么就可以滿足第一條的因素。如果一個計算機程序在運行時能更快或更有效地將數據存儲和加載到存儲器中,就可以滿足第四條因素。上述考慮因素是可能同樣適用于量子算法。因為上述考慮因素都是針對“計算機”這個概念,不一定局限于經典計算機。例如,第一條因素評估了計算機程28序在計算機外部的影響,這對量子計算機同樣適用。同樣,第二個因素討論了“架構”,可以解釋為同樣涵蓋了量子比
39、特。上述關于計算機程序的專利適格性判斷似乎確實與英國專利審查員目前采取的方法一致。聽證官在 O/130/22 聽證會中中明確聲明了目前對軟件發明的測試可以適用于量子算法:“在聽證會上有一些討論,即是否應該對量子計算機與經典計算機在專利適格性判定上采取不同的方法。我認為,現有的專利適格性考慮因素對量子計算機一樣有效。此外,鑒于專利中所描述和要求保護的“計算機程序”的抽象程度,重要的是要考慮所要求保護的發明,或者說它的貢獻,是否與提供給計算機的指令有關,從最廣泛的意義上說,是為了指導它如何運作。如果貢獻確實只與這些指令有關,那么要確定的問題是,這些指令是否導致了某種形式的貢獻,而這種貢獻超出了計算機程序本身,我不認為計算機是量子計算機或具有量子元素這一事實會對這一審議產生任何實質上的區別?!辟Y料來源:資料來源:Marks&Clerk 2023-2-16 報道報道29地址:上海市永福路265號郵編:200031編輯:蔣潔如責編:路煒編審:林鶴電話:021-64455555郵件: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