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茖W技術情報研究所:2024年綠色低碳專利態勢報告(34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上??茖W技術情報研究所:2024年綠色低碳專利態勢報告(34頁).pdf(34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12024 年年第第21 期期2綠色低碳專利態勢綠色低碳專利態勢編者按編者按綠色低碳專利是指以綠色低碳技術為主題的專利。綠色低碳技術包括化石能源降碳、節能與能量回收利用、清潔能源、儲能和溫室氣體捕集利用封存等五個技術領域?!熬G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積極實踐者。當前我國綠色低碳產業發展迅速,綠色低碳技術創新是實現“雙碳”目標的基礎和關鍵,而知識產權制度對智力創新成果歸誰所有、有何權利、如何使用、怎么保護形成了明確規則,為激勵和推動綠色創新持續前行,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和技術供給。筆者從知識產權的角度
2、,梳理了全球綠色低碳專利動態、國內綠色低碳專利動態、綠色低碳專利創新與發展,供讀者參考。3目目4錄錄全球綠色低碳專利態勢全球綠色低碳專利態勢.4全球專利申請公開量呈持續上升趨勢.4專利公開量前五十的申請人中日本和中國企業占比最高.5儲能技術領域的專利量年均增速居首位.6中美歐日韓五局專利量在全球總量中占據絕對優勢.9國內綠色低碳專利態勢國內綠色低碳專利態勢.11國外來華專利申請人主要來自日美韓三國.11節能與能量回收利用領域是中國專利技術重心.14企業申請人在中國專利創新主體中占比超七成.16綠色低碳專利創新與發展綠色低碳專利創新與發展.18圍繞產業核心技術攻關,加強高價值專利創造.18組建知
3、識產權運營中心,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20開展知識產權普惠共享,推廣碳中和智慧方案.21全球綠色低碳專利態勢全球綠色低碳專利態勢全球專利申請公開量呈持續上升趨勢全球專利申請公開量呈持續上升趨勢2023 年,全 球 綠 色 低 碳 專 利 申 請 公 開 量 19.3 萬 件,同 比 增 長513.0%。2016-2023 年,全球綠色低碳專利申請公開量累計 127.6 萬件,呈小幅增長態勢,年均增長 4.7%。全球綠色低碳專利申請公開量占當年全球專利申請公開總量的比重保持平穩,在4.7%-5.6%之間。圖 1 2016-2023 年全球綠色低碳專利申請公開趨勢(單位:件)2023 年,全球綠色低
4、碳專利授權量 9.5 萬件,同比增長 5.2%。2016-2023 年,全球綠色低碳專利授權量累計 64.9 萬件,呈持續上升趨勢,年均增長 4.8%。從同期占比來看,全球綠色低碳專利授權量占當年全球專利授權總量的比重保持平穩,在4.8%-5.2%之間。6圖 2 2016-2023 年全球綠色低碳專利授權趨勢(單位:件)資料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資料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綠色低碳專利統計分析報告(綠色低碳專利統計分析報告(2024).2024-07-312024-10-31https:/ 年,全球綠色低碳專利申請公開量位于前五十的申請人中,年,全球綠色低碳專利申請公開量位于前五十的申請人
5、中,企業占企業占 46家,其中日本家,其中日本 17家,中國家,中國 10 家,美國和德國各家,美國和德國各 6家家,韓國 3 家,法國、丹麥、荷蘭和沙特各 1 家;高校院所 4 家,其中中國 3 家,法國 1 家。中國的上榜企業為國家電網(第 3 位)、寧德時代(第 7 位)、南方電網(第13 位)、中國石化(第 17 位)、華為公司(第 18 位)、中國華能(第 22位)、中國石油(第 31 位)、寧德新能源(第 35 位)、比亞迪(第 37 位)7和歐珀移動(第 41 位);上榜高校院所為中國科學院(第 11 位)、清華大學(第 42 位)和浙江大學(第 50位)。表 1 2016-20
6、23 年全球綠色低碳專利申請公開量位于前五十申請人(單位:件)從 2016-2023 年全球綠色低碳專利申請公開量位于前十的申請人變化來看,韓國樂金集團自 2017 年起連續七年穩居第一,寧德時代 2023 年躍升至第二,國家電網從 2016 年的第六上升至 2023 年的第三,南方電網從 2021 年的第七上升至 2023 年的第四,三星公司從 2016 年的第三下降至 2023 年的第六,8豐田公司由 2016 年的第一下降至 2023 年的第七。三菱公司、西門子公司、通用電氣、日立公司、飛利浦公司等在2023 年跌出前十。圖3 2016-2023 年全球綠色低碳專利申請公開量位于前十申請
7、人變化(單位:件)資料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資料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綠色低碳專利統計分析報告(綠色低碳專利統計分析報告(2024).2024-07-312024-10-31https:/ 年,節能與能量回收利用專利申請公開量最多,為 44.3 萬件,占總量的 32.9%。其后依次是儲能(39.4 萬件,占比 29.2%)、清潔能源9(28.7 萬件,占比 21.3%)、化石能源降碳(12.8 萬件,占比 9.5%)和溫室氣體捕集利用封存(9.6萬件,占比7.1%)。圖 4 2016-2023 年全球綠色低碳技術領域專利申請公開占比2016-2023 年,從趨勢來看,儲能專利申請公開量自
8、年,從趨勢來看,儲能專利申請公開量自 2016 年起保持較年起保持較快增長,年均增速最快,為快增長,年均增速最快,為 13.8%;溫室氣體捕集利用封存、清潔能源專利申請公開量呈小幅增長趨勢,年均增速分別為3.1%和2.2%;節能與能量回收利用、化石能源降碳專利申請公開量整體變化不大,年均增速分別為 0.7%和0.2%。10圖 5 2016-2023 年全球綠色低碳技術領域專利申請公開趨勢(單位:件)2016-2023 年年,專利授權量最多的是節能與能量回收利用領域,專利授權量最多的是節能與能量回收利用領域(24.4萬萬件),占總量的件),占總量的 35.7%。其后依次是儲能(17.5 萬件,占
9、比 25.7%)、清潔能源(14.6 萬件,占比 21.3%)、化石能源降碳(7.0 萬件,占比 10.2%)和溫室氣體捕集利用封存(4.9萬件,占比7.1%)。圖 6 2016-2023 年全球綠色低碳技術領域專利授權占比11圖 7 2016-2023 年全球綠色低碳技術領域專利授權趨勢(單位:件)2016-2023 年,從趨勢來看,儲能專利授權量自年,從趨勢來看,儲能專利授權量自 2016 年起明顯增加,年起明顯增加,年均增速(年均增速(12.4%)居首位)居首位;溫室氣體捕集利用封存專利授權量 2017 年出現小幅下降,自 2018 年起逐漸回升,年均增速為 4.5%;節能與能量回收利用
10、專利授權量呈先升后降再升趨勢,年均增長 3.1%;化石能源降碳呈小幅增長趨勢,年均增速為 2.1%;清潔能源在 2023 年呈現明顯反彈上升趨勢,同比增長 11.6%,年均增速為1.4%。資料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資料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綠色低碳專利統計分析報告(綠色低碳專利統計分析報告(2024).2024-07-312024-10-31https:/ 13.8%。其中,CNIPA 申請公開量最高,為9.7萬件,同比增長14.5%,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位居第二,申請公開量為 2.2萬件,同比增長7.0%,其后是EPO(1.5 萬件,+27.6%)、JPO(1.3萬件,+10.
11、2%)、韓國專利局(KIPO)(1.2萬件,+10.8%)。2016-2023 年,中美歐日韓五局綠色低碳專利申請公開量累計100.2 萬件,占全球綠色低碳專利申請公開總量的78.6%。其中,CNIPA綠色低碳專利申請公開量最多(57.3萬件),占五局申請公開總量的57.2%,其次是 USPTO(15.5萬件),占比15.5%。從趨勢看,中美歐日韓申請公開量年均增速分別為10.0%、2.3%、6.9%、-2.0%、3.4%。2023年,中美歐日韓五局綠色低碳專利授權量年,中美歐日韓五局綠色低碳專利授權量8.7 萬件,較萬件,較2022 年年(8.3 萬件)增長萬件)增長4.1%。2016-20
12、23 年,中美歐日韓五局綠色低碳專利授權量累計 56.9萬件,占全球綠色低碳專利授權總量的87.8%。其中,CNIPA 綠13色低碳專利授權量最多(24.8萬件),占五局專利授權總量的43.6%,其次是 USPTO(12.2萬件),占比21.5%。從趨勢看,CNIPA 綠色低碳專利授權量整體呈增長態勢,2016-2023 年年均增長9.7%。EPO、KIPO 和JPO 綠色低碳專利授權量呈波動態勢,2016-2023 年年均增速分別為5.6%、3.8%和-0.2%;USPTO呈先升后降態勢,2016-2023 年年均增長1.6%。圖 8 2016-2023 年五局綠色低碳專利申請公開趨勢(單位
13、:件)14圖 9 2016-2023 年五局綠色低碳專利授權趨勢(單位:件)從從 2016-2023 年中美歐日韓五局間綠色低碳專利技術流向來看,年中美歐日韓五局間綠色低碳專利技術流向來看,USPTO受理其他四國(地區)申請人提交的專利申請公開量最多,為9.9萬件,其次是 CNIPA(8.2 萬件)、EPO(4.9萬件)、JPO(2.8萬件)和KIPO(2.8萬件)。中國申請人除了在本國申請外,主要向USPTO和 EPO 進行專利申請。美國申請人重視在CNIPA 和EPO進行專利申請。歐洲、日本和韓國申請人重視在 USPTO和CNIPA 進行專利申請。從 2016-2023 年中美歐日韓五局綠
14、色低碳本國專利權人專利授權量所占比重情況來看,CNIPA 所授權的綠色低碳專利授權量中,有77.6%來自中國專利權人,本國專利權人專利授權量所占比重最高。JPO本國專利權人專利授權量所占比重為74.1%,KIPO為68.0%,EPO 為 65.6%,USPTO 為34.6%。15圖 10 2016-2023 年五局間綠色低碳專利技術流向(單位:件)圖11 2016-2023 年五局綠色低碳專利本國專利權人專利授權量占比(單位:件)資料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資料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綠色低碳專利統計分析報告(綠色低碳專利統計分析報告(2024).2024-07-312024-10-31ht
15、tps:/ 年,中 國 綠 色 低 碳 專 利 申 請 公 開 量年,中 國 綠 色 低 碳 專 利 申 請 公 開 量 9.7 萬 件,同 比 增 長萬 件,同 比 增 長14.5%。2016-2023 年,中國綠色低碳專利申請公開量累計年,中國綠色低碳專利申請公開量累計 57.3萬件,呈萬件,呈增長趨勢,年均增速為增長趨勢,年均增速為 10.0%。從專利申請公開量同期占比來看,中國綠色低碳專利申請公開量占當年中國專利申請公開總量的比重整體呈上升趨勢,從2016 年4.7%上升到2023年5.5%。從國外來華專利申請公開情況來看,從國外來華專利申請公開情況來看,2023 年,國外來華綠色低碳
16、發明專年,國外來華綠色低碳發明專利申請公開量為利申請公開量為 1.2 萬件,同比增長萬件,同比增長 0.6%。2016-2023 年,國外來華綠色低碳專利申請公開量累計 8.6 萬件,呈現波動增長趨勢,年均增長 2.3%。從從國外來華專利申請公開占比來看,國外來華綠色低碳專利申請公開占比呈下降國外來華專利申請公開占比來看,國外來華綠色低碳專利申請公開占比呈下降趨勢趨勢,從2016 年的19.8%下降至2023年的 11.9%。17圖12 2016-2023 年中國綠色低碳專利申請公開趨勢(單位:件)圖13 2016-2023 年國外來華綠色低碳專利申請公開趨勢(單位:件)18圖 14 2016
17、-2023 年國外來華綠色低碳專利申請人國別分布趨勢(單位:件)2023 年,國外來華綠色低碳專利申請人來自 57 個國家,較 2022 年增加3 個。2016-2023 年,國外來華綠色低碳專利申請人來自年,國外來華綠色低碳專利申請人來自 96 個國家,其中個國家,其中專利申請公開量居前三位的依次是日本(專利申請公開量居前三位的依次是日本(2.7 萬件)、美國(萬件)、美國(1.8 萬件)和韓萬件)和韓國(國(1.3 萬件),分別占國外來華發明專利申請公開總量的萬件),分別占國外來華發明專利申請公開總量的 31.1%、21.2%和和 14.7%。居前五位的日本、美國、韓國、德國和法國申請人來
18、華綠色低碳專利申請公開量占國外來華綠色低碳專利申請公開總量的 82.3%。從趨勢上看,2016-2023 年國外來華申請公開量居前十位的申請人中,瑞典、韓國、丹麥和英國申請人來華綠色低碳專利布局明顯加快,其來華發明專利申請公開量年19均增速分別為10.5%、10.3%、9.9%和8.9%。2023 年,中國綠色低碳專利授權量年,中國綠色低碳專利授權量 4.5 萬件,同比增長萬件,同比增長 8.0%。2016-2023年,中國綠色低碳專利授權量累計年,中國綠色低碳專利授權量累計 24.8 萬件萬件,2020年起上升勢頭明顯,2016-2023 年年均增速為 9.7%。從專利授權量同期占比來看,中
19、國綠色低碳專利授權量占當年中國專利授權總量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趨勢,從 2016 年5.6%下降至2023 年4.8%。圖15 2016-2023 年中國綠色低碳專利授權趨勢(單位:件)從國外在華專利授權情況來看,從國外在華專利授權情況來看,2023 年,國外在華綠色低碳專利授權量年,國外在華綠色低碳專利授權量為為 6689 件,同比下降件,同比下降 8.5%。2016-2023 年,國外在華綠色低碳專利授權量累計 5.6 萬件,整體呈波動趨勢,年均下降 2.6%。從國外在華授權占比來看,國外在華綠色低碳專利授權占比整體呈下降態勢,由 2016 年的 34.5%下20降到 2023 年的15.0%
20、。圖16 2016-2023 年國外在華綠色低碳專利授權趨勢(單位:件)資料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資料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綠色低碳專利統計分析報告(綠色低碳專利統計分析報告(2024).2024-07-312024-10-31https:/ 年,中國綠色低碳專利申請公開量累計年,中國綠色低碳專利申請公開量累計 57.3 萬件,其中節萬件,其中節能與能量回收利用領域專利申請公開量最多,為能與能量回收利用領域專利申請公開量最多,為 21.1 萬件萬件,占中國綠色低碳專利申請公開總量的 34.9%;其后依次是儲能(16.3 萬件)、清潔能源(12.4 萬件)、化石能源降碳(6.9 萬件)和溫
21、室氣體捕集利用封存(3.9 萬件),專利申請公開量占比分別為26.9%、20.5%、11.4%和 6.4%。21圖 17 2016-2023 年中國綠色低碳領域專利申請公開占比從趨勢上看,節能與能量回收利用領域一直是中國綠色低碳技術重心節能與能量回收利用領域一直是中國綠色低碳技術重心,2016-2022 年專利申請公開量始終位于第一位,2023 年被儲能領域趕超年被儲能領域趕超,2016-2023 年年均增速為 7.0%。儲能領域專利申請公開量自儲能領域專利申請公開量自 2016年起快速年起快速增加,增加,2023 年達到年達到 3.5 萬件,較萬件,較 2016 年增長年增長 244.4%,
22、2016-2023 年年年均增長年均增長 19.3%。清潔能源領域專利申請公開量也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2016-2023 年年均增速為 8.7%。溫室氣體捕集利用封存和化石能源降碳領域同樣呈增長態勢,2016-2023 年年均增速分別為7.8%和 4.9%。22圖18 2016-2023 年中國綠色低碳細分領域專利申請公開趨勢(單位:件)2016-2023 年,中國綠色低碳專利授權量累計 24.8 萬件,其中節能與能量回收利用領域專利授權量最多,為 9.4 萬件,占中國綠色低碳專利授權總量的 35.8%;其后依次是儲能(6.9 萬件)、清潔能源(5.1 萬件)、化石能源降碳(3.2萬件)和溫室
23、氣體捕集利用封存(1.7 萬件),專利授權量占比分別為 26.2%、19.3%、12.2%和 6.6%。圖 19 2016-2023 年中國綠色低碳領域專利授權占比從趨勢上看,節能與能量回收利用領域占比最高,2016-2023 年專利授權23量始終位于第一位,呈穩定增長態勢,年均增速為 8.7%。儲能領域專利授權量自 2016 年起快速增加,2022 年達到 1.4 萬件,2023 年保持持平,2016-2023 年年均增長 15.9%。溫室氣體捕集利用封存、清潔能源和化石能源降碳領 域 專 利 授 權 量 也 呈 現 增 長 趨 勢,2016-2023 年 年 均 增 速 分 別 為9.6%
24、、7.1%和6.3%。圖 20 2016-2023 年中國綠色低碳細分領域專利授權趨勢(單位:件)資料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資料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綠色低碳專利統計分析報告(綠色低碳專利統計分析報告(2024).2024-07-312024-10-31https:/ 年,中國綠色低碳技術創新主體中,企業申請人占比超過七年,中國綠色低碳技術創新主體中,企業申請人占比超過七24成,其次是高校院所,占比為成,其次是高校院所,占比為22.5%。圖 21 2016-2023 年中國綠色低碳專利申請人類型分布2016-2023 年,中國綠色低碳專利申請公開量位于前二十的申請人中,中國申請人為 14
25、 家,包括 8 家企業和 6 家高校院所。國外申請人為 6 家,分別是韓國樂金集團(第 6 位)、日本豐田公司(第 7 位)、日本松下公司(第 10位)、韓國三星公司(第 12 位)、美國福特汽車(第 17 位)和德國博世公司(第 20 位)。2023 年,國家電網以 5468 件綠色低碳專利申請公開量連續第八年蟬聯第一。南方電網(2254 件)居第二位,位次較 2022 年上升一位。寧德時代(2134 件)居第三位,位次較2022年上升二十一位。表2 2016-2023 年中國綠色低碳專利申請公開量位于前二十申請人25表 3 2016-2023 年中國綠色低碳專利申請公開量位于前十申請人變化
26、從從 2016-2023 年長三角、京津冀和粵港澳大灣區綠色低碳專利申請公開年長三角、京津冀和粵港澳大灣區綠色低碳專利申請公開量來看,長三角地區數量最高,是京津冀和粵港澳大灣區的兩倍左右,京津冀量來看,長三角地區數量最高,是京津冀和粵港澳大灣區的兩倍左右,京津冀專利申請公開量與粵港澳大灣區基本相當。專利申請公開量與粵港澳大灣區基本相當。從 2016-2023 年綠色低碳專利申26請公開趨勢來看,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和長三角整體都呈上升趨勢,年均增速分別為14.7%、10.0%和 9.5%。圖22 2016-2023 年長三角/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綠色低碳專利申請公開趨勢(單位:件)資料來源:國
27、家知識產權局官網資料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綠色低碳專利統計分析報告(綠色低碳專利統計分析報告(2024).2024-07-312024-10-31https:/ 年至 2022 年中國專利權人獲得授權占比達31.9%,年均增速達 12.5%,明顯高于全球 2.5%的整體水平。但值得注意的是,數據顯示,我國綠色低碳專利海外布局仍顯薄弱。但值得注意的是,數據顯示,我國綠色低碳專利海外布局仍顯薄弱。2016年至 2021 年,我國專利權人在海外獲得綠色低碳專利授權 1.5 萬件,遠低于歐洲的 7 萬件,日本的 4.8 萬件、美國的 4.5 萬件。從綠色低碳技術多方專利族數量來看,中國申請人為 0
28、.6 萬項,不到歐洲的 1/5、日本的 1/4 和美國的1/3。中關村創藍清潔空氣產業聯盟主任解洪興對此深有體會。在一次“創藍獎”評選中,他評估了22 個國家 300 多項清潔技術后發現,我國環保領域專利在質量上與國外相關專利相比,不管是權利要求的數量上,還是專利布局的系統性28上都有明顯差距。在實踐中,我國創新主體要圍繞我國現階段的發展特點和現實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綠色低碳專利創造。對于我國擁有綠色低碳技術的“走出去”企業,要更加注意知識產權的海外布局。近年來,我國重視綠色發展,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的發展目標。在政策導向和經濟引導的雙重加持下,我國綠色低碳專利數量快速增長,契合了高質量發展的必然
29、趨勢。未來要進一步加強綠色低碳技術發展與專利的協同聯動,實施未來要進一步加強綠色低碳技術發展與專利的協同聯動,實施重大專項、重大工程專利導航項目重大專項、重大工程專利導航項目,編制關鍵核心技術專項知識產權規劃,加強自主知識產權創造和儲備;著眼產業長遠發展需要,通過產業信息和專利信息的挖掘、利用和深度融合,明確產業發展方向與路徑;通過國家專利導航綜合服務平臺,推動構建產業專利導航資源共享機制,支持產業鏈上下游創新主體提高研發起點、加強海外布局、規避知識產權風險,培育和發現一批彌補共性技術短板、具有行業領先優勢的高價值專利組合,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資 料 來 源:資 料 來 源:1 中 國 知
30、識 產 權 網中 國 知 識 產 權 網.綠 色 低 碳 專 利 映 出 綠 色 家 園綠 色 低 碳 專 利 映 出 綠 色 家 園.2023.01.162024-10-31.http:/ 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加快綠色低碳技術專利轉化運用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加快綠色低碳技術專利轉化運用助力實現“雙碳”目標.29 2023.11.152024-10-31.https:/ 年 10 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5 年)(簡稱行動方案),為綠色低碳產業大力推動專利產業化,加快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指明了工作方向,對支撐我國高質量發展、加快占領全球
31、綠色低碳技術和產業高地具有重要戰略意義。與知識產權創造數量相輔相成的是,綠色低碳技術專利運用逐漸得到更多關注。我國雖然綠色低碳專利數量增長較快,但是在轉化實施方面還有較大的我國雖然綠色低碳專利數量增長較快,但是在轉化實施方面還有較大的改善空間,這也是接下來需要重點關注的工作方向。改善空間,這也是接下來需要重點關注的工作方向。以綠色低碳技術創新為例,我國已成為全球綠色創新的重要帶動力量,尤其在以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這“新三樣”為代表的新能源領域,相關技術和產業在國際上初步形成比較優勢,但是在知識產權布局和轉化方面,仍有較大改善空間。我們要充分發揮綠色低碳產業龍頭企業作用,集聚產業鏈優質資
32、源,以知我們要充分發揮綠色低碳產業龍頭企業作用,集聚產業鏈優質資源,以知30識產權為紐帶促進產業鏈和創新鏈深度融合,助推綠色低碳產業高質量發展。識產權為紐帶促進產業鏈和創新鏈深度融合,助推綠色低碳產業高質量發展。奔流的長江水成就了三峽工程這一當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以三峽工程為例,三峽集團聚焦海上風電柔性直流送出技術、智慧能源、大型水電等領域達成知識產權許可超過10 項,金額近千萬元。同時,該集團與清華大學、華為、中國銀行、中國移動、金風科技、隆基綠能等近50 家“產學研用金”核心企業共同成立碳中和創新與知識產權聯盟,通過知識產權強鏈護鏈促進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性。三峽集團僅三峽工程
33、就擁有700余件發明專利,其正在建設的“碳中和”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為全球氣候治理貢獻著中國智慧和方案。因此,在知識產權運營層面,未來要進一步發揮綠色低碳龍頭企業引領作因此,在知識產權運營層面,未來要進一步發揮綠色低碳龍頭企業引領作用,高標準建設和運行國家級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用,高標準建設和運行國家級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集聚和運營全球綠色低碳產業創新資源;組建綠色低碳產業知識產權創新聯合體,推進產業鏈上下游知識產權協同運用,按照市場規則建設運營專利池,促進“強鏈”“護鏈”;開展專利可持續發展價值研究,建立碳中和高價值專利評估體系,推動企業增強核心31競爭力、提升價值創造能力,助力企業不斷提升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管理水平;用好國家專利密集型產品備案認定平臺,加強對綠色低碳專利密集型產品(技術)的推廣應用,促進專利價值實現,推動產業加快向技術主導轉變。資料來源:資料來源:1 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加快綠色低碳技術專利轉化運用助力實加快綠色低碳技術專利轉化運用助力實現“雙碳”目標現“雙碳”目標.2023.11.152024-10-31.https:/ 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綠色創新向未來綠色創新向未來.2024.04.092024-10-31.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