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行業專題:人形機器人產業梳理之二爆發元年空間無限-250221(60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人形機器人行業專題:人形機器人產業梳理之二爆發元年空間無限-250221(60頁).pdf(60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2022025 5年年0 02 2月月2121日日人形機器人行業專題人形機器人行業專題人形機器人產業梳理之二:爆發元年,空間無限人形機器人產業梳理之二:爆發元年,空間無限行業研究行業研究 深度報告深度報告 投資評級:投資評級:優于大市優于大市證券分析師:吳雙證券分析師:杜松陽0755-819813620755-S0980519120001S0980524120002證券研究報告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核心邏輯核心邏輯2 人形機器人趨勢明確且進展迅速:國內外政策發力疊加產業基金,人形機器人量產將近人形機器人趨勢明確且進
2、展迅速:國內外政策發力疊加產業基金,人形機器人量產將近 潛在兆億賽道,人形機器人行業發展的確定性高:潛在兆億賽道,人形機器人行業發展的確定性高:人形機器人是有望超過新能源汽車/智能手機市場規模的兆億級賽道,有極大解放生產力和改善人類生活的應用潛力。短期來看,海外的特斯拉Optimus過去三年進展迅速且即將量產,國內宇樹科技、智元機器人、優必選等創新企業人形機器人產品快速迭代、蓬勃發展,人形機器人已經成為未來最確定的方向之一。國內外政府高度重視人形機器人發展,各國支持政策頻出:國內外政府高度重視人形機器人發展,各國支持政策頻出:我們梳理了我國國家層面和地方層面的人形機器人相關政策和動態:2015
3、年以來我國在算力、具身智能、硬件等方面給予多項支持性政策;各大城市跟進出臺相關政策,并成立了多個產業聯盟和基金,僅2024年成立的產業基金總投資規模就達數百億元。海外發達國家的人形機器人發展歷史較長,具有先發優勢。我們梳理了美、加、日、韓共4個國家的人形機器人相關政策:美國通過專項研發補貼、稅收優惠等舉措,吸引大量資本涌入人形機器人賽道,加拿大通過制定針對性政策助力國內人形機器人的大腦和硬件發展;日韓圍繞自身的核心技術進展戰略布局。我們認為在全球政府積極推進人形機器人行業發展的背景下,產業快速發展的趨勢已定。國內外人形機器人企業百花齊放,多類型企業合力推動人形機器人發展:國內外人形機器人企業百
4、花齊放,多類型企業合力推動人形機器人發展:海外人形機器人企業以特斯拉、Agility、Figure為代表,在技術研發和商業應用上的先行探索,為人形機器人行業發展提供了重要參考。我們將國內人形機器人企業劃分為四類,并對主要公司進行了梳理:初創企業:以宇樹科技、智元機器人、優必選為代表,發展勢頭足,產品迭代速度較快;大型科技企業:以華為、小米為代表,借助自身在AI、智能硬件生態的優勢,積極探索人形機器人與多種場景的融合;整車企業:以比亞迪、小鵬汽車為代表,利用在汽車制造中積累的底盤、動力等技術優勢,為人形機器人的研發提供支撐;其他企業:以寧德時代為代表,借助原產業的經驗積累,助力人形機器人產業變革
5、。人形機器人受益環節:把握價值量大、卡位好硬件端的中國制造企業長期機遇人形機器人受益環節:把握價值量大、卡位好硬件端的中國制造企業長期機遇 人形機器人產業鏈與傳統產業有一定重合,中國制造企業硬件端具備優勢:人形機器人產業鏈與傳統產業有一定重合,中國制造企業硬件端具備優勢:參考新能源汽車/智能手機的發展,整裝企業軟件端傾向于自研自控,硬件端考慮性價比通常外購,中國企業憑借顯著成本優勢和在工業機器人/汽車產業的技術積累,有望占據先機充分受益。人形機器人自由度超過人形機器人自由度超過6060個,個,國內零部件企業迅速發展:國內零部件企業迅速發展:根據特斯拉數據,我們預計Optimus Gen 3本體
6、和四肢的自由度28個,靈巧手自由度或達34個,合計自由度超60個。主要零部件包括無框/空心杯電機、諧波減速器、滾柱絲杠、一維力/六維力/位置傳感器、軸承等。我們梳理了國內人形機器人各環節約百家企業,認為我國硬件端產業鏈發展迅速,部分領域(如諧波減速器)已處于國際領先水平,硬件端有望加速突破。投資建議投資建議:重點關注自身基本面較好且卡位好的優質零部件公司,維持“優于大市”評級重點關注自身基本面較好且卡位好的優質零部件公司,維持“優于大市”評級 當前人形機器人仍處于從0到1的階段,2025年或為量產元年,長期方向確定、空間廣闊,綜合考慮價值量、卡位及確定性,建議重點關注:1 1)減速)減速器環節
7、:器環節:重點推薦綠的諧波、國茂股份;2 2)絲杠環節:)絲杠環節:重點推薦綠的諧波、恒立液壓、震??萍?;3 3)電機環節:)電機環節:重點關注兆威機電、雷賽智能、偉創電氣、步科股份等;4 4)靈巧手環節:)靈巧手環節:重點推薦兆威機電;4 4)其他標的:)其他標的:重點推薦匯川技術、中堅科技、德馬科技、永創智能、金帝股份、國機精工、東華測試等。風險提示風險提示:人形機器人商業化進程不及預期;下游需求不及預期;AI技術發展不及預期;國產零部件廠商訂單低于預期的風險。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人形機器人:潛在兆億賽道,當前重點跟蹤技術及產業進展人形機器人:潛在兆億賽道,當前重點
8、跟蹤技術及產業進展 所處階段:從所處階段:從“0 0”到到“1 1”的萌芽期的萌芽期 必要性:必要性:極大解放生產力、改善人類生活需求,應對全球人口老齡化;確定性:確定性:AI賦能使得其擁有思考能力成為可能且極大加速“大腦”和“小腦”能力的發展,硬件端已可實現基礎動作和交互功能;發展節奏:發展節奏:中短期人形機器人商業化落地成為可能,當前階段重點跟蹤AIAI技技術進展對人形機器人的賦能術進展對人形機器人的賦能、產業產業/技術的最新進展技術的最新進展,特別是特斯拉特別是特斯拉、國內國內頭部人形機器人公司的進展頭部人形機器人公司的進展。軟件端:軟件端:AI發展跨過“奇點”,帶動其爆發式發展;硬件端
9、:硬件端:與工業機器人以及汽車等產業有重合的零部件產業鏈,無需從頭開始,有機會比新能源汽車更快實現降本提質?!? 1”到到“N N”的前提:的前提:解決通用性和成本問題,做好道德風險防范。未來展望:潛在兆億級市場空間未來展望:潛在兆億級市場空間 20232023年特斯拉股東大會年特斯拉股東大會,馬斯克表示馬斯克表示,特斯拉長期價值可能來自于Optimus人形機器人,如果人形機器人和人的比例是2:1左右,那么人們對機器人的需求量可能是100億乃至200億個,遠超電動車的數量;20252025年年1 1月月9 9日日,馬斯克在連線采訪中表示:馬斯克在連線采訪中表示:“如果一切進展順利,2026年我
10、們的人形機器人產量將增加10倍,因此我們的目標是明年(2026年)生產5萬到10萬個人形機器人,然后在第二年(2027年)再增加10倍?!?0252025年年1 1月月3030日日,財報交流中馬斯克認為:財報交流中馬斯克認為:Optimus有潛力帶來超過10萬億美元收入的機會,今年將能生產幾千個人形機器人,且為第二代生產設計提供反饋,版本二計劃明年發布,并設計能支撐1萬臺/月產能的生產線。圖1:人形機器人:潛在兆億賽道,當前尚處從“0”到“1”的萌芽期資料來源:特斯拉第二屆人工智能日,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行業發展階段萌芽期萌芽期01成長期成長期1N成熟期成熟期衰退期衰退期下游需求人形機器人人
11、形機器人滲透率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智能手機智能手機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人形機器人人形機器人產業鏈潛在相關的標的產業鏈潛在相關的標的4表1:人形機器人產業鏈相關標的最新估值(20250219)證券代碼證券簡稱投資評級收盤價總市值(億元)EPSPE2023A24E25E26E2023A24E25E26E300124.SZ匯川技術優于大市72.56 1,953 1.771.862.232.6941 39 33 27 601100.SH恒立液壓優于大市78.91 1,058 1.861.922.262.6642 41 35 30 688017.SH綠的諧波優于大市173.24
12、317 0.500.530.720.93346 327 241 186 003021.SZ兆威機電未評級126.06 303 1.050.901.131.44120 140 111 88 300953.SZ震??萍嘉丛u級146.56 172 0.292.353.615.12505 62 41 29 002779.SZ中堅科技未評級125.02 165 0.360.570.911.31343 220 138 95 002979.SZ雷賽智能未評級46.97 144 0.450.700.891.13104 67 53 42 688698.SH偉創電氣未評級61.85 131 1.011.271.6
13、12.0461 49 38 30 603915.SH國茂股份未評級15.85 104 0.600.540.650.7526 29 24 21 002046.SZ國機精工未評級15.13 80 0.490.690.881.1731 22 17 13 688160.SH步科股份未評級87.54 74 0.720.861.151.54122 102 76 57 300354.SZ東華測試未評級44.05 61 0.631.251.682.2070 35 26 20 603270.SH金帝股份未評級24.60 54 0.74-33-603901.SH永創智能未評級10.23 50 0.150.110.
14、390.6268 94 26 16 688360.SH德馬科技未評級24.33 46 0.710.901.071.2434 27 23 20 資料來源:Wind、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注:未評級標的盈利預測為Wind機構一致預測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圖2:特斯拉人形機器人Optimus結構(以Gen 3為例)資料來源:特斯拉第二屆人工智能日,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一張圖梳理人形機器人零部件價值量和主要構成一張圖梳理人形機器人零部件價值量和主要構成5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圖3:人形機器人產業鏈相關標的資料來源:Wind、各公司官網,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
15、整理一張圖梳理人形機器人產業鏈相關標的(一張圖梳理人形機器人產業鏈相關標的(OptimusOptimus為例)為例)6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國內外產業政策頻出,產業聯盟和基金陸續成立0101人形機器人企業百花齊放,量產將至0202人形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分析及產業鏈公司梳理0303人形機器人股價復盤0404目錄目錄投資建議及風險提示0505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國家政策:多條政策出臺,鼓勵人形機器人快速發展國家政策:多條政策出臺,鼓勵人形機器人快速發展國家層面持續推出人形機器人支持政策,為產業發展注入動力。國家層面持續推出人形機器人支持政策,為產業發展注
16、入動力。2023年11月,工信部發布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首次對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提出系統性指導意見,明確到2025年實現批量生產,2027年形成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這標志著國內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進入新階段。2024年3月,工信部發布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首次針對人形機器人發布專項政策。政策的出臺將有效促進技術創新、產業鏈完善,推動人形機器人在工業、養老、服務等多領域加速落地。8表2:國家層面人形機器人相關政策時間發布機構政策名稱主要內容2015年5月國務院中國制造2025將機器人列為十大重點領域之一,推動高端智能機器人研發和產業化2017年7月國務院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
17、將智能機器人列為重點發展方向,強調突破仿生感知、自主決策和人機協作等關鍵技術。2021年1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15個部門“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中國成為全球機器人技術創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應用新高地。重點支持高端服務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研發,包括人形機器人在內的前沿技術探索2023年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公安部等17個部門“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提出在制造業、農業、醫療、養老等領域推廣機器人應用,支持人形機器人在家庭服務、醫療陪護等場景的試點示范。2023年6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科學技術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
18、的實施意見將人形機器人列為未來產業重點方向之一,支持關鍵技術攻關和產業化落地。2024年3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科學技術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首次針對人形機器人發布專項政策,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立人形機器人創新體系,突破仿生感知、運動控制、智能交互等核心技術;到2027年,形成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推動人形機器人在工業、民生、特種領域規?;瘧?。2025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養老服務改革發展的意見研究設立養老服務相關國家科技重大項目,重點推動人形機器人、腦機接口、人工智能等技術產品研發應用。資料來源:新華網、工信部官網、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請務必閱讀正
19、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地方政策:各大城市積極跟進,相關政策陸續出臺地方政策:各大城市積極跟進,相關政策陸續出臺9表3:地方層面人形機器人近期政策城市政策名稱發布時間發布機構主要內容北京2025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2025年1月北京市人民政府2025年,北京將建立投入增長機制,重點培育人形機器人、商業航天、生物制造、新材料等20個未來產業。北京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創新與產業培育行動計劃(2025-2027年)(征求意見稿)2025年1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到2027年,原始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具身大小腦系統、整機控制芯片、全身運動控制能力等方面實現重大突破。建設一批高能級共性技術平臺,構建千萬條規
20、模的高質量、多模態具身數據集,建設具身智能機器人中試驗證平臺和開放測試平臺,提升產品迭代速度。上海上海市進一步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6年)2024年2月上海市發改委爭取人形機器人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落地上海關于人工智能“模塑申城”的實施方案2024年12月上海市人民政府依托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聚焦開源機器人本體及數據集、開源自主仿真平臺,打造開源技術底座。推進行業優質企業場景開放,試點開展百臺以上機器人規模應用。依托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等區域打造人形機器人創新生態空間。深圳深圳市關于推動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2023年5月深圳市人民政府支持人形
21、機器人與人工智能技術融合,鼓勵核心技術攻關。廣州廣州市推動智能裝備與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2023年3月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支持工業制造、醫療康復、家庭服務應用,設立專項資金。廣東省廣東省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2025年行動計劃2025年2月廣東省人民政府大力發展人形機器人等具身智能機器人,加快突破機器腦、機器肢、機器體和關鍵核心部件,積極推動智能機器人應用場景創新。杭州杭州市促進人形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2024年12月杭州市人民政府將人形機器人整機、軟件算法及關鍵零部件列入市重點科研項目支持范圍,梳理形成攻關清單,推動人形機器人“大腦、小腦、肢體”等關鍵技術攻關。資料來源
22、:各地政府官網、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在國家政策的引領下,國內各大城市積極跟進,出臺相關政策助力人形機器人與具身智能發展。在國家政策的引領下,國內各大城市積極跟進,出臺相關政策助力人形機器人與具身智能發展。北京發布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創新與產業培育行動計劃(20252027 年)征求意見稿,計劃到 2027 年培育 50 家以上核心企業,推出 50 款以上產品,實現規?;袠I應用 100 項以上;上海、廣東、杭州等地也出臺相應政策支持產業發展。這些政策從技術研發、產業培育、人才吸引等多維度發力,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為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生態,助力人形機器人在各領域加速落地。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
23、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產業聯盟和基金:多點開花,共促人形機器人行業發展產業聯盟和基金:多點開花,共促人形機器人行業發展10在國家對人形機器人產業大力扶持的背景下,各地以成立產業聯盟和產業基金的方式促進產業發展。在國家對人形機器人產業大力扶持的背景下,各地以成立產業聯盟和產業基金的方式促進產業發展。2024年4月,北京人形機器人產業聯盟正式成立,聯合優必選、小米等領先企業,通過整合創新資源,深化產學研合作,全力推動技術突破與應用落地。2025年2月7日,廣州市智能裝備和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聯盟也宣告成立,聯合越疆機器人、新松機器人等重點企業,聚焦技術創新與產業協同。產業基金也在各地踴躍設立。產業基
24、金也在各地踴躍設立。僅2024年,國內就有多家產業基金成立,總投資規模數百億元。產業聯盟與基金的成立促進了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深度合作,有望助力人形機器人商業化快速落地。表4:國內人形機器人產業聯盟地區聯盟名稱時間全國人形機器人場景應用聯盟2024年7月全國人形機器人生態聯合體2024年3月CMR產業聯盟人形機器人創新聯合體2023年12月北京國際(雄安)機器人產業聯盟2024年12月北京人形機器人產業聯盟2024年4月長三角智能制造+人形機器人創新合作聯盟2024年10月長三角人形機器人聯盟2024年6月長三角智能機器人產業鏈合作聯盟2024年3月珠三角廣州市智能裝備和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聯盟2
25、025年2月智能制造人形機器人產業生態聯盟2024年10月人形機器人場景應用聯盟2024年7月廣州人形機器人產業研究2024年1月川渝四川省人形機器人創新聯合體2024年4月成都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2024年4月數據來源:財聯社、高工機器人、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表5:國內人形機器人產業基金地區基金名稱投資規模成立時間京津冀北京機器人產業發展投資基金100億元2024年1月唐山機器人產業投資基金50億元2023年11月長三角國地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100億元2024年6月新昌機器人產業園配套基金20億元2024年6月上海人工智能母基金100億元2024年6月珠三角吳中區機器人產業基金100億元
26、2024年6月粵科智能機器人基金30億元2024年4月東莞清水灣二期創業投資基金未披露2022年8月其他地區河南省機器人產業基金20億元2023年8月贛州黃浦江資本智能機器人產業基金10億元2025年1月數據來源:財聯社、高工機器人、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海外政策:通過補貼、減稅等政策支持國內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海外政策:通過補貼、減稅等政策支持國內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11在全球科技競爭的大格局下,各國通過補貼、減稅等政策支持國內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在全球科技競爭的大格局下,各國通過補貼、減稅等政策支持國內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美國在技術研發方面投入巨大,
27、2024年發布的AI政策路線圖,通過專項研發補貼、稅收優惠等舉措,吸引大量資本涌入人形機器人賽道,為研發先進傳感等技術的企業提供高額補貼;加拿大通過制定針對性政策助力國內人形機器人的大腦和硬件發展;日韓圍繞自身的核心技術進展戰略布局。圖4:海外人形機器人支持性政策資料來源:各國政府官網,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國內外產業政策頻出,產業聯盟和基金陸續成立0101人形機器人企業百花齊放,量產將至0202人形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分析及產業鏈公司梳理0303人形機器人股價復盤0404目錄目錄投資建議及風險提示0505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國內
28、外人形機器人廠商一覽國內外人形機器人廠商一覽在全球人形機器人賽道上,國內外均有大量企業入局,共同推動行業發展在全球人形機器人賽道上,國內外均有大量企業入局,共同推動行業發展海外:海外:特斯拉推出的 Optimus,在電池分揀、工廠任務執行等方面已有應用嘗試,Agility Robotics 研發的 Digit 在物流等領域積極探索落地;波士頓動力技術積累深厚。海外廠商在技術研發和商業應用上的先行探索,為行業發展提供了重要參考。國內初創企業:國內初創企業:發展良好,宇樹科技的 H1、G1 等產品在科研、商業展示等方面領先;智元機器人的遠征 A2 系列可滿足多種場景需求。大型科技企業:大型科技企業
29、:陸續入局,借助自身在AI、智能硬件生態的優勢,積極探索機器人與多種場景的融合。整車企業:整車企業:利用在汽車制造中積累的底盤、動力等技術優勢,為人形機器人的研發提供支撐,進展速度較快。13表6:國內外布局人形機器人整機企業梳理海外企業初創企業大型科技企業整車企業特斯拉優必選榮耀比亞迪Figure宇樹科技小米小鵬汽車Agility智元機器人華為吉利波士頓動力星動紀元字節跳動廣汽集團Sanctuary傅利葉智能騰訊賽力斯1X達闥機器人奇瑞汽車三星眾擎機器人其他上汽集團軟銀樂聚機器人寧德時代云深處銀河通用資料來源:各公司官網和公告,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
30、海外人形機器人廠商一覽海外人形機器人廠商一覽海外人形機器人發展較早,多國均有優秀的人形機器人企業。海外人形機器人發展較早,多國均有優秀的人形機器人企業。美國老牌人形機器人企業以波士頓動力為代表,研發了Atlas等機器人;新興人形機器人企業以特斯拉為代表,Optimus人形機器人通過高度自研實現低成本量產,2023年已有多個原型機可自主行走,目標成本低于2萬美元,計劃未來量產至百萬臺級。挪威1X Technologies的EVE機器人已在美國和歐洲投入使用;日韓的三星、軟銀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積極拓展,于2024年分別推出RB-Y1和Neo Beta,全球處于較領先水平。14表7:代表性海外人形機器
31、人廠商概況公司國家成立時間最新一代人形機器人發布時間公司概況特斯拉美國2003 年Optimus Gen 22024年10月是一家美國電動汽車及能源公司,總部位于美國得克薩斯州奧斯汀市。主要生產和銷售電動汽車、太陽能板以及儲能設備等,業務已拓寬至人形機器人領域。以其先進的電池技術、自動駕駛技術和獨特的設計理念聞名,代表車型有 Model S、Model 3、Model X、Model Y 等,在全球電動汽車市場占據重要地位Figure美國2022 年 Figure 022024年8月美國人形機器人初創企業,團隊成員來自波士頓動力、特斯拉、谷歌 DeepMind 等。2023 年 10 月推出人
32、形機器人 Figure01,2024 年獲 6.75 億美元融資,估值達 26 億美元,成為人形機器人領域獨角獸企業Agility美國2015年Digit V42024年9月公司位于美國俄勒岡州,由俄勒岡州立大學分拆而來。將目標市場聚焦在生產供應鏈和倉庫自動化領域,是多行業的解決方案服務商。其主要產品 Digit 人形機器人,與亞馬遜、GXO 等合作,部署在物流倉庫中,可實現人力降本。還開設了世界上第一座“人形機器人制造工廠”,推動量產和商業化進程。業務模式包括銷售人形機器人、提供維護和升級服務以及與其他廠商合作開發解決方案波士頓動力美國1992 年 Atlas2024年4月總部位于美國馬薩諸
33、塞州沃爾瑟姆,是開發和部署高度移動機器人的全球領導者。由馬克雷伯特創立,最早脫胎于麻省理工學院實驗室,曾服務于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等軍方機構。先后被谷歌、軟銀收購,現屬韓國現代汽車公司。設計制造多款仿生機器人,如 BigDog、Spot、Atlas 等Sanctuary加拿大2018年Phoenix Gen 82024年12月總部位于加拿大溫哥華。由 Geordie Rose、Suzanne Gildert、Olivia Norton 和 Ajay Agrawal 創立。致力于在通用機器人中創造世界上第一個類人智能,幫助解決勞動力挑戰。擁有第六代機器人 Phoenix,被時代雜志列為 202
34、3 年 200 項最佳發明之一,配備行業領先的機械手和獨特的 AI 控制系統 Carbon,模仿人腦中的子系統。與眾多一流的供應商和合作伙伴建立了聯盟,如 Apptronik、Bell 等1X挪威2014年NEO Beta2024年8月擁有一支由工程師、設計師和 AI 專家組成的強大團隊。專注于開發和生產能夠模仿人類行為的機器人,以增加全球的人類勞動力。產品線包括 EVE 和 NEO 兩款機器人,EVE 是一款裝備有輪子的機器人,已在物流、安全、醫療等領域投入使用;NEO 是一款雙足仿人機器人,主要面向家庭輔助場景設計。公司獲得了 OpenAI、三星等知名企業的投資,已成功籌集超過 1.37
35、億美元資金三星韓國1938 年 RB-Y12024年5月韓國跨國企業集團,業務涉及電子、金融、機械、化學等眾多領域。在電子領域尤其突出,生產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電視、半導體、家電等產品,是全球知名的電子產品制造商,在存儲芯片、顯示面板等領域處于領先地位,具有強大的研發能力和廣泛的全球市場軟銀日本1981 年 Neo Beta2024年8月日本的一家跨國科技投資公司,業務涵蓋電信、互聯網服務、金融科技、媒體等多個領域。旗下擁有軟銀電信等子公司,在全球投資了大量科技企業,如對阿里巴巴的早期投資等,在科技投資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是推動全球科技行業發展的重要力量之一,還曾收購波士頓動力,推出過可商用人
36、形機器人 Pepper3資料來源:各公司官網,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圖5:特斯拉核心成員介紹資料來源:特斯拉官網,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特斯拉:美國汽車、人形機器人和清潔能源公司特斯拉:美國汽車、人形機器人和清潔能源公司15特斯拉是一家美國汽車、人形機器人和清潔能源公司,總部位于得克薩斯州奧斯汀。特斯拉是一家美國汽車、人形機器人和清潔能源公司,總部位于得克薩斯州奧斯汀。公司于2003年7月1日在加利福尼亞州圣卡洛斯成立,設計、制造并銷售電池電動汽車、人形機器人、固定電池儲能設備、太陽能板和太陽能屋頂等。公司核心成員為CEO馬斯克、汽車部門副總裁Tom
37、 Zhu、Optimus負責人Milan Kovac等人。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特斯拉特斯拉OptimusOptimus:全球領先,:全球領先,2727年有望量產年有望量產5050-100100萬臺萬臺16表8:特斯拉人形機器人Optimus發展歷程時間具體進展2021年8月特斯拉在人工智能日 AI Day 上首次公布了人形機器人項目計劃 Tesla Bot,也稱為 Optimus,正式宣布進軍機器人領域。2022年4月TED訪談中,馬斯克提到人形機器人的價格預計比一輛車的價格更便宜(特斯拉汽車在中國的最低售價約為30萬元)。到 2023 年“可能會有一些有用的東西”出現
38、,到 2025 年左右,擎天柱(Optimus)的實用性將快速增長并變為現實。2023年5月特斯拉在其股東大會上展示了Optimus機器人在工廠環境中的實際應用潛力,可以完成物品分類、搬運貨物、操作簡單工具等任務。2023年12月Optimus Gen-2視頻發布,步速提升30%,減重10kg,每個手指加入指尖傳感器,11個自由度,脖子加入2個自由度,全身平衡運動空能提升,足部扭矩傳感器,鏈接腳趾,模擬人類足部幾何學,可以完成較快速度的行走、深蹲、跳舞等。2024年5月特斯拉發布了Optimus最新進展視頻,展現了其分揀電池、行走、執行工廠任務的能力。2024年6月根據馬斯克在2024年股東大
39、會表示,2024年底到2025年初完成一次硬件改版,并在2025年將開始限量生產Optimus,將會有超過一千個或者幾千個Optimus機器人在特斯拉工廠工作。2024年11月特斯拉展示視頻,安裝了新一代靈巧手,可以接住空中飛來的網球,手指可相對靈活地彎曲。2025年1月初馬斯克在連線采訪中表示,如果一切進展順利,特斯拉的人形機器人產量目標:2025年數千臺;2026年5-10w臺;2027年50-100w臺。2025年1月30日2024年財報交流中,特斯拉宣布Optimus初期生產線1K/月,然后達到1萬/月,版本2可以到1萬/月,甚至10萬/月,2026年下半年外銷機器人。若產量達到每年1
40、00萬臺,則成本低于2萬美元,價格隨行就市。資料來源:特斯拉第一、二屆人工智能日、路透社、南方都市報、特斯拉股東大會、特斯拉年報,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特斯拉特斯拉OptimusOptimus有望率先實現量產。有望率先實現量產。2021年8月,在特斯拉AI Day活動中,埃隆馬斯克首次正式宣布tesla人形機器人Optimus的概念,其定位是幫助人類執行危險、重復和枯燥任務。2022年10月,首個工作原型“bumblec”亮相,展示了行走、搬運箱子等基礎能力,配備特斯拉自制電機、驅動模塊,以及與車輛相關的電池、傳感器技術。2023年12月,第二代人形機器人Optimus-Gen2發布,步行速度
41、提高30%,平衡感和身體控制能力改善,重量減輕,手指有觸覺感應。2025年1月宣布2027年有望量產50-100萬臺。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圖6:Optimus人形機器人演變過程資料來源:特斯拉官網,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特斯拉:人形機器人產品發展迅速,今年有望發布特斯拉:人形機器人產品發展迅速,今年有望發布Gen 3Gen 317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圖7:Optimus配備2.3kWh/52V 電池組及SOC芯片圖8:Optimus采用六種標準執行器圖9:Optimus搭載與汽車相同攝像頭資料來源:2022特斯拉AI DAY,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
42、理資料來源:2022特斯拉AI DAY,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資料來源:2022特斯拉AI DAY,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特斯拉:人形機器人結構拆解特斯拉:人形機器人結構拆解特斯拉Optimus機器人身高172cm,體重73kg,全身自由度共28個(不含靈巧手),用電功率靜坐/慢走時為100/500W;能夠硬拉68公斤,負重20公斤,擁有媲美人類的手和工作能力,可完成在工廠搬運箱、澆水植物、移動金屬棒等復雜動作。電動和驅動控制系統方面電動和驅動控制系統方面,Optimus軀干共有28個執行器(不含靈巧手),配備2.3kWh/52V電池組;配有一塊特斯拉SOC芯片。關節執行器方面關節執行器方面,
43、Optimus全身采用六種標準執行器,包括20Nm/110Nm/180N三種旋轉執行器和500N/3900N/8000N三種線性執行器,均具備良好的力和力矩輸出能力。感知決策層面感知決策層面,Optimus配備基于FSD系統的Dojo超算平臺,搭載有8個特斯拉汽車同款攝像頭,具備強感知能力;搭載與Tesla汽車相同芯片,基于全身各部位傳感器輸入的信號進行行動決策和反饋控制。18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圖10:特斯拉Gen 2共有11個自由度資料來源:特斯拉X平臺賬號,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圖11:特斯拉Gen 3共有22個自由度資料來源:特斯拉X平臺賬號,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
44、整理特斯拉特斯拉Optimus Gen 3Optimus Gen 3:人形機器人靈巧手升級:人形機器人靈巧手升級特斯拉特斯拉OptimusOptimus GenGen 3 3靈巧手明顯升級靈巧手明顯升級。2024年10月,特斯拉在 We Robot 會議結束后展示第三代靈巧手模型。根據展示視頻推斷:1)Gen 2單手11個自由度,Gen 3單手共有22個自由度,其中大拇指5個自由度,其他手指4個自由度,手掌1個自由度。2)Gen 2單手6個線性執行模塊,Gen 3單手共有17個線性執行模塊,每個手指3個線性執行器,手掌2個線性執行器。3)采用“線性執行器模塊+腱繩模塊”,線性執行器從Gen 2
45、的手掌轉移到Gen 3的手臂,手掌體積更小。4)預計會使用更多的觸覺傳感器。19圖12:腱繩傳動系統工作原理資料來源:腱驅動空間多指靈巧手感知與控制關鍵技術研究,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AgilityAgility:專注于人形機器人研發制造專注于人形機器人研發制造20表9:Agility核心成員介紹名稱職能簡介Jonathan Hurst首席機器人官,聯合創始人公司聯合創始人,畢業于俄勒岡州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專注于機器人學。Jonathan 曾在俄勒岡州立大學教授機器人學,并在多個機器人學項目中擔任研究領導Damion Shelton首席執行官顧問
46、、董事會主席,聯合創始人公司聯合創始人,機器人行業的資深創業者,曾擔任 Fetch Robotics CEO。Damion 在機器人技術和自動化領域有超過10年的創業經驗Mikhail Jones聯合創始人公司聯合創始人,俄勒岡州立大學機器人實驗室的成員Peggy Johnson首席執行官畢業于圣地亞哥州立大學,擁有電氣工程學位。Peggy 曾是微軟的副總裁,負責全球商業發展和戰略合作,并曾在Qualcomm擔任執行副總裁Melonee Wise首席產品官畢業于斯坦福大學,獲得機械工程學位。Melonee 是 Fetch Robotics 的創始人之一,并曾擔任 CEO,在工業自動化和機器人技
47、術領域有豐富經驗Pras Velagapudi首席技術官畢業于斯坦福大學,獲得計算機科學學位。Pras 曾在 Google X 工作,曾擔任卡內基梅隆大學個人機器人實驗室的兼職教師和項目科學家,專注于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系統的研發Daniel Diez首席商務官畢業于康奈爾大學,獲得工業工程學位,曾在多個技術公司擔任高管職位,負責企業戰略和運營管理Jennifer Hunter首席財務官畢業于哈佛大學,獲得社會學學位,Jennifer 曾在多家科技公司擔任人力資源高級職位,專注于人才招聘和組織發展Ana Lang首席法律顧問畢業于麻省理工學院,獲得工程學學位,Ana 曾在多家科技公司擔任產品管理高
48、管,負責多個創新產品的推出和管理資料來源:Agility官網,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Agility Robotics Agility Robotics 是一家專注于人形機器人研發制造的公司是一家專注于人形機器人研發制造的公司,2015 年成立于美國。公司致力于開發多功能機器人,旗下 Digit 人形機器人為物流等行業提供解決方案。公司注重技術創新與實際應用結合,力求讓機器人助力人類工作生活,推動行業發展。公司高管團隊主要包括CEO Peggy Johnson,曾任職高通、微軟等企業;總裁和首席參與管Damion Shelton,曾擔任 Fetch Robotics CEO;首席技術官Pras
49、Velagapudi,曾擔任卡內基梅隆大學個人機器人實驗室的兼職教師和項目科學家;首席產品官Melonee Wise等人。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圖13:Agility融資概覽資料來源:Agility官網,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AgilityAgility:已完成多輪融資,最新估值達:已完成多輪融資,最新估值達1010億美元億美元21AgilityAgility已經完成多輪融資。已經完成多輪融資。2022年4月,它獲得1.5億美金的B2輪融資,由投資機構dcvc領投。2024年10月26日,Agility完成1.5億美金融資,估值達10億美金。這筆資金對其發展意義重大,一方
50、面助力其擴充生產線,有望實現10000個Digit的量產供應;另一方面,推動其從研發階段向制造階段順利過渡。截至目前,Agility至少已籌集1.78億美元。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圖14:Agility產品迭代資料來源:Agility官網,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AgilityAgility:十年內數次迭代,:十年內數次迭代,Digit V4Digit V4業內領先業內領先22AgilityAgility于于20152015年成立,陸續推出年成立,陸續推出CASSIECASSIE、DigitDigit系列的人形機器人。系列的人形機器人。2015年Ability推出Atria
51、s,2016年在其基礎上推出CASSIE,當時主要作為高校和科研團隊的探索平臺。2019年2月,Digit首次推出,基本繼承了Cassie的腿部設計,新增了裝滿傳感器的上半身和用于平衡的手。2023年3月推出Digit V4,此時已具備商業化能力。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圖15:Agility商業化歷程資料來源:Agility官網,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AgilityAgility:商業化進展領先,倉儲物流場景已有多個合作:商業化進展領先,倉儲物流場景已有多個合作23商業化進展迅速,與多家企業達成商業合作。商業化進展迅速,與多家企業達成商業合作。2019年Agility推出
52、Digit V1,與福特合作自動化送貨上門業務。2022年亞馬遜參投公司,2023年10月亞馬遜與公司正式合作,在西雅圖倉庫做digit的物流測試;2023年與GXO合作,將digit應用于物流分解貨物場景;2024年11月與舍弗勒合作,計劃2030年在全球工廠部署大量digit機器人。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FigureFigure:美國:美國AIAI人形機器人企業,人形機器人企業,端到端機器人端到端機器人AIAI或有重大突破或有重大突破24FigureFigure成立于成立于20222022年年5 5月,總部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桑尼維爾,是一家專注研發和生產月,總部位于
53、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桑尼維爾,是一家專注研發和生產AIAI人形機器人的企業。人形機器人的企業。推出人形機器人Figure01、Figure02。2025年2月,公司宣布終止與OpenAI合作,稱在全自主研發端到端機器人AI取得重大突破。公司核心團隊包括創始人Brett Adcock、戰略副總裁Dana Berlin、AI工程師Gorey Lynch、人形機器人管理系統總監Damien Bardon等人。表10:Figure核心成員介紹姓名職能簡介Brett Adcock創始人&CE0出生于1986年,從大學畢業之后就在持續創業。26歲時創立了在錢人才市場Vettery,2018年被全球最大的招聘公
54、司The Adecco Group 以1.1 億美元收購:后創立了航空航天公司Archer Aviation,業務為生產全電動垂直起降飛機,在其帶領下,2021年Archer 以27億美元估值在紐交所上市;2022年創立FigureDana Berlin戰略發展副總裁,負責資本化工作和市場戰略在加入 Figure 之前,Dana 大部分職業生涯在巴克菜資本的投資銀行工作,她很早就晉升為副總裁,負責能源和可持續發展部門,曾處理了價值約1000億美元以上的交易。Dana協助Brett完成了Archer27億美元的SPACIPO交易,IPO之后Gorey Lynch高級 AI 工程師加入Figure
55、 之前,Corey 曾在 Google Deepmind 的機器人團隊擔任高級研究科學家七年。他的研究重點是擴大真實機器人的模仿學習、強化學習和自我監督學習,以及將機器人學習與大型語言模型聯系起來Brian Mick機械部門經理畢業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機械工程碩士學位(主攻先進能源),并獲得康奈爾大學機械工程學士學位。在加入Figure之前,Brian在Tesla 的電池工程團隊工作七年,負貴為 Model3、ModelY和Semi 電池設計零件,他還領導 ModelS和ModelX Plaid 電池組的設計團隊Damien Bardon人形機器人管理系統總監,領導為人形機器人開發硬件和
56、軟件平臺的團隊取得巴黎 ESIEA 計算機科學和電子學碩士學位,以及昆士蘭大學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在加入Figure之前,Damien曾擔任 Archer Aviation 航空電子設備主管以及空客航空電子設備主管,領導團隊開發電動垂直起降(eVTOL)飛機從概念到飛行測試的航空電子系統和軟件Michael Rose控制系統總監,負責高級自主性和硬件執行Michael畢業于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獲得機械工程碩士學位(側重于自主系統)。加入Figure 之前,Michael 在波士頓動力公司擔任了八年的機器人工程師,為各種機器人項目開發了控制算法,包括Cheetah、Atlas和Spot。在此之前,
57、Michael 還曾擔任倫敦 Arrival的首席機器人工程師以及 Apple 特別項目組的高級控制工程師Matt DeDonato機器人系統總監,負責高級機器人架構和系統集成,包括機器人的組裝、調試和測試畢業于伍斯特理工學院,獲得機器人工程學士和碩士學位。加入Figure 之前,Matt曾在豐田研究院/Woven Planet 擔任車輛硬件團隊高級經理七年,管理的團隊在三個不同國家設計和開發了超過50輛自動駕駛汽車。Matt 還領導了 WPI-CMU 團隊參加DARPA 機器人挑戰賽,他和他的團隊與波士頓動力 Atlas 人形機器人合作,在24個參賽團隊中排名第七資料來源:Figure官網,
58、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圖16:Figure發展歷史資料來源:Figure官網,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FigureFigure:最新估值或高達:最新估值或高達395395億美元,業內認可度高億美元,業內認可度高25公司已完成多輪融資,截至目前累計融資約公司已完成多輪融資,截至目前累計融資約7.57.5億美元。億美元。2023年5月,Figure展開首輪融資,由風投公司 Parkway Venture Capital 領投,成功籌得7000萬美元,為其早期研發和產品迭代注入了關鍵資金。2024年2月,更是吸引了英偉達、亞馬遜、微軟等科技巨頭約6.75億美
59、元的巨額融資,這輪融資極大地提升了公司的資金實力,助力其在技術研發、生產規模擴大等方面大步邁進。據彭博社報道,2025年2月,Figure計劃籌集15億美元,估值高達395億美元。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圖17:Figure機器人產品概覽資料來源:Figure官網,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FigureFigure:已發布兩臺產品,:已發布兩臺產品,AIAI計算和自主行動能力增強計算和自主行動能力增強26目前目前FigureFigure已發布兩臺產品,電池、感知、已發布兩臺產品,電池、感知、AIAI推理等能力均有顯著提升。推理等能力均有顯著提升。其中Figure 2.0配備2.
60、25千瓦時的電池組,電池容量較前代增加50%,一次充電可運行5小時;搭載第四代機械手,擁有 16 個自由度,負載能力可達 25 公斤;頭部和前后軀體嵌入 6 臺 RGB 攝像頭,配合 AI 驅動的視覺系統和視覺語言模型(VLM),可實現 360 度環境感知、精確深度感知和細節識別;板載 CPU/GPU 性能大幅提升,機載計算和 AI 推理能力比上一代提高 3 倍,能夠完全自主地執行現實世界中的 AI 任務。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國內人形機器人初創企業一覽國內人形機器人初創企業一覽27表11:國內人形機器人初創企業概況一覽公司所在地區 成立時間 主要產品及發布時間應用場景商
61、業化程度優必選深圳2012年2021年7月推出Walker X系列工業、服務和科研等場景Walker X初步商業化,截至2024年8月,優必選的Walker S系列工業人形機器人已在多個汽車制造廠投入使用,包括蔚來汽車的第二先進制造基地總裝車間智元機器人上海2023年2023年8月推出遠征A1工業制造、家庭服務場景部分商業化,截至2024年12月,智元機器人在其量產工廠下線超過900臺機器人,其中發貨近700臺宇樹科技杭州2016年2023年8月推出 H1,2024年5月推出 G1科研場景四足機器人初步商業化,人形機器人商業化程度較低星動紀元北京2023年2024年8月推出Max Gen6科研
62、和工業制造場景目前主要處于測試階段,還未商業化傅利葉智能上海2015年2023年7月推出GR-1康復醫療場景GR-1部分商業化,截止2024年10月已交付超100臺達闥機器人上海2018年2022年9月發布CloudG2.0康養陪護、迎賓導覽、教育科研、直播賣貨商業化試點階段眾擎機器人深圳2023年2024年7月SEO1發布家用場景具身智能產品PM01初步實現商業化,售價8.8萬元樂聚深圳2023年2023年12月發布夸父科研、工業制造場景初步商業化,2024年交付了100臺人形機器人銀河通用北京2023年2024年6月推出 Galaxy bot商業零售和汽車制造等場景Galbot G1初步商
63、業化,已在奔馳、極氪、美團等企業的工廠和商業場景中進行落地驗證,預計2026年將實現量產,并在2024年開始小批量訂單交付云深處杭州2017年2023年10月發布“絕影X30”;2025年1月發布“山貓”視頻工業巡檢、安防、教育2024年與沙特阿美簽訂2億美元訂單用于沙漠油田巡檢;2024年5月與福祿克中國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資料來源:各公司官網及公眾號,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國內人形機器人初創企業發展迅速。國內人形機器人初創企業發展迅速。根據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總經理許彬,截至2024年,國內外通用人形機器人整機商業公司數量將達到約150家,其中國內企業超過80家,2024年行業的融資
64、事件超過60起。其中宇樹科技專注于四足和人形機器人的研發、制造,陸續推出相關產品,四足機器人逐步實現商業化,人形機器人商業化程度較低;智元機器人背靠強大科研團隊,研發的人形機器人在人機交互、智能決策方面表現突出;優必選已有十余年歷史,產品線豐富,從教育機器人到大型人形表演機器人,持續拓寬機器人應用邊界;銀河通用聚焦于工業場景,打造的機器人助力生產線實現高效自動化,在制造業應用較好,有望于2026年實現量產。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宇樹科技:宇樹科技:20162016年成立的四足年成立的四足/人形機器人領先企業人形機器人領先企業20162016年,杭州宇樹科技有限公司在浙江省
65、杭州市濱江區成立。年,杭州宇樹科技有限公司在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成立。公司專注于高性能通用足式/人形機器人及靈巧機械臂的研發、生產與銷售。2017年,公司推出重構四足機器人Laika go。此后,Alien go、A1、Go1等多款四足機器人相繼問世。2023年,首款通用人形機器人H1發布,標志其在人形機器人領域邁出重要一步。2024年,UnitreeG1人形智能體推出,性價比和卓越性能領先市場。王興興擔任宇樹科技的董事長兼總經理、法定代表人,最終受益股份44.85%,曾入職大疆,后離職創立宇樹科技。此外,李彥男、陳立、張陽光等擔任董事,吳江為監事會主席,應婧、李文楊擔任監事。28表12:宇樹科
66、技核心團隊介紹姓名職務背景介紹王興興聯合創始人、董事長、總經理、CTO本科畢業于浙江理工大學機電專業,碩士畢業于上海大學。在校設計“XDog”四足機器人,后入職大疆,2016 年 8 月離職創立杭州宇樹科技有限公司。獲 2020 胡潤 Under30s 創業領袖、2023 年 7 月入選財富2023 年“中國 40 位 40 歲以下的商界精英”榜單等多項榮譽陳立聯合創始人、董事宇樹科技聯合創始人、杭州宇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與王興興是大學同學,在宇樹科技的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參與了機器狗等產品的研發工作,帶領團隊實現了產品出貨和營收,成功打開市場楊知雨董事王興興的商業合作伙伴資料來源:公司
67、官網,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宇樹科技:人形機器人快速迭代,宇樹科技:人形機器人快速迭代,2424年底開始量產年底開始量產宇樹科技機器人研發進展迅速,性能全國領先。宇樹科技機器人研發進展迅速,性能全國領先。創始人王興興憑借自研的“XDog”獲天使投資。2017 年推出 Laikago,開啟商業化進程,此后 Alien go、A1 等產品各有側重地拓展應用領域。2021-2022年,Go1、B1、Unitree PUMP 等相繼問世,多次登上冬奧會等大型舞臺。2023-2024年技術持續迭代,首款通用人形機器人 H1、Unitree G1、工業四足機器人
68、B2陸續亮相,性能在國內保持領先。2025年旗下機器人Unitree H1/H1-2登上春晚舞臺表演節目秧Bot,精準做出轉手絹、丟手絹并接回等復雜動作。29表13:宇樹科技人形機器人進展時間具體進展2023年8月正式宣布進軍通用人形機器人領域,發布旗下首款通用人形機器人產品H1,是全球首款實現原地后空翻的電驅人形機器人,全面對標特斯拉Optimus人形機器人。下半年實現批量量產和發貨。2024年5月發布G1人形機器人,身高約127厘米,體重約35公斤,小跑速度超過2m/s,擁有23至43個關節,關節動力強勁,可執行高難度動作,如動態站起、坐下折疊、舞棍等,G1全球首發價為9.9萬人民幣起。2
69、024年8月對G1人形機器人進行量產設計升級,整體更符合量產要求,升級后的量產版可以單腳跳、360旋轉跳等,下半身控制能力增強。2024年8月官宣發布售價9.9萬元起的G1人形機器人可以開始量產。2024年10月宇樹G1通用人形機器人展示了立定跳遠能力,整機身高1.32米,跳遠達到1.4米。同時展示了宇樹 Go2 四足機器狗。2024年12月宇樹科技的 Unitree G1 人形智能體在 ROSCon China2024 展出,已實現數百臺的量產出貨,產能正在爬坡。2025年1月旗下機器人Unitree H1/H1-2登上春晚舞臺表演節目秧Bot,精準做出轉手絹、丟手絹并接回等復雜動作。資料來
70、源:宇樹科技官網及公眾號、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圖18:宇樹科技產品概覽資料來源:宇樹科技官網,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宇樹科技:已推出多款四足機器人和兩款通用型人形機器人宇樹科技:已推出多款四足機器人和兩款通用型人形機器人宇樹科技專注機器人研發,產品迭代迅速。宇樹科技專注機器人研發,產品迭代迅速。2017年推出首款零售四足機器人Laikago開啟商業化,后續的AlienGo、Unitree A1等各有應用側重。2021年Go1、B1與機械臂Z1登場,拓展多領域用途,還亮相春晚、冬奧會。2023年,Go2性能升級、大模型賦能,首款人形機器人H1可奔跑;
71、2024-2025年,Unitree G1、工業級B2四足機器人登場,持續突破,展現強大適應與學習能力。30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圖19:宇樹科技人形機器人產品 G1資料來源:宇樹科技官網,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圖20:宇樹科技人形機器人產品 H1資料來源:宇樹科技官網,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宇樹科技:兩款通用型人形機器人性能卓越,適合多種場景宇樹科技:兩款通用型人形機器人性能卓越,適合多種場景UnitreeG1UnitreeG1:于2024年5月13日發布,分G1和G1EDU版本。站立高寬厚1270 x450 x200毫米,重約35kg。臂展約0.45米,小腿加大腿長0
72、.6米,有23-43個關節電機。移動速度2米/秒,續航約2小時。配備力控靈巧手,支持模仿和強化學習,能自我學習升級。UnitreeH1UnitreeH1:定位高端,是全尺寸人形機器人。有三項“全球第一”:最高移動速度3.3m/s,單關節扭矩360Nm,能搬運20kg重物,360全景深度感知結合AI自主避障。它還能完成空翻動作,采用純電驅動,重量不到50kg,適合多種場景。31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智元機器人:華為“天才少年”創立的人形機器人領先企業智元機器人:華為“天才少年”創立的人形機器人領先企業智元機器人于智元機器人于20232023年年2 2月創立,已經成長為人形機
73、器人領先企業。月創立,已經成長為人形機器人領先企業。2023年8月,第一代通用型具身智能機器人原型機遠征A1發布,引發行業關注。2024年,智元機器人發展提速,與均普智能、科大訊飛等達成戰略合作,拓寬技術應用與合作版圖。同年8月,“遠征”與“靈犀”兩大系列共五款商用人形機器人新品發布,12月宣布開啟通用機器人商用量產,發布百萬真機數據集AgiBot World。智元機器人的核心人物是創始人彭志輝,網名稚暉君,被稱為“華為天才少年”,曾在華為從事昇騰AI芯片和AI算法研究。此外,團隊中還有姜青松、閆維新、姚卯青等眾多來自機器人、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專業人才,在硬件設計、運控算法、具身智能等方面技術領
74、先。32表14:智元機器人核心團隊介紹姓名職位背景介紹彭志輝作為公司核心人物,整體負責公司技術等相關方向,領導XLab1993年出生于江西吉安,被稱為“稚暉君”“華為天才少年”。2015年本科畢業于電子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2018年研究生畢業于電子科技大學信通學院。曾就職于OPPO研究院AI實驗室,2020年通過“華為天才少年”計劃加入華為,2022年離職。2023年成立智元機器人,發布遠征A1智能機器人姜青松合伙人兼營銷服副總裁智元機器人合伙人兼營銷服副總裁。在智元機器人與均普智能、科大訊飛等達成戰略合作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曾表示智元雙足人形機器人量產及出貨相關計劃閆維新研究院院長
75、、上海交大教授,負責研究院數據、仿真、云平臺及部分預研工作上海交通大學博士生導師、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多年從事人工智能在醫學領域的研究,是中國首個全自動烹飪機器人發明人之一,主持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航天項目,在相關領域成果豐碩,擁有多項專利和發表眾多期刊論文姚卯青研究院執行院長/副院長,前蔚來工程總監,負責研究院相關工作前蔚來工程總監,現任智元機器人靈犀產品線總裁。在汽車工程領域積累豐富經驗,如今投身人形機器人行業,推動智元靈犀產品線發展,靈犀系列主要面向養老方向ToC市場董豪北大-智元聯合實驗室主任,北大計算機學院前沿計算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北大計算機學院前沿計算研究中心助理教授
76、,管理智元機器人EI-Lab。在學術研究和機器人實驗室管理上發揮關鍵作用,助力智元機器人在相關技術研發方面不斷突破高煒研發部算法總監,原梅卡曼德研究科學家、MIT博士-王闖研發部人員,曾是大疆Livox激光雷達的技術負責人,負責雙足人形與輪式機器人研發前大疆Livo激光雷達負責人,現任智元機器人遠征產品線總裁。在激光雷達領域經驗豐富,負責智元機器人遠征產品線,該產品線專注于足式機器人徐成研發部人員,原智行者技術研發總監,負責商用清潔產品-資料來源:公司官網,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智元機器人:已有千臺商用具身機器人下線智元機器人:已有千臺商用具身機器人
77、下線智元機器人專注于人形機器人研發,陸續推出多款人形機器人。智元機器人專注于人形機器人研發,陸續推出多款人形機器人。公司專注AI+機器人融合創新,2024年度新品發布會,發布了“遠征”與“靈犀”系列共五款商用人形機器人新品,展示了在機器人動力、感知、通信、控制四個領域的研發成果。2024年10月機器人開始量產,2024年預計出貨量200臺左右。目前公司已完成多輪融資,與科大訊飛等達成合作,2025年1月6日量產第1000臺通用具身機器人下線,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發展迅速。33表15:智元人形機器人進展時間具體進展2023年2月智元機器人公司成立,總部位于上海,由華為天才少年彭志輝(稚暉君)等創立。
78、2023年8月智元機器人舉辦發布會,稚暉君與團隊一起發布了人形雙足機器人遠征A1;與臨港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2024年1月與北京大學聯合成立“北大智元機器人聯合實驗室”。2024年2月與臨港集團簽署全面深化戰略合作協議,臨港集團旗下多家子公司與智元機器人達成了采購機器人產品的意向協議。2024年3月關聯公司上海智元新創技術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新增股東紅杉中國、M31資本、上汽投資,注冊資本由約6699.41萬元人民幣增至約6939.09萬元人民幣。2024年5月與均普智能達成戰略合作。2024年6月與科大訊飛在上海簽訂戰略合作協議。2024年8月2024年度新品發布會,發布了“遠征”與“靈
79、犀”系列共五款商用人形機器人新品遠征A2、遠征A2-W、遠征A2-Max、靈犀X1及靈犀X1-W,并展示了在機器人動力、感知、通信、控制四個領域的研發成果,以及具身智能G1到G5技術路線圖和AIDEA具身智能數據系統。2024年9月正式開源機器人中間件AimRT。2024年10月機器人開始量產,后期預計一個月生產100 臺,2024年預計出貨量 200 臺左右,輪式機器人預計出貨 100 臺左右;智元靈犀X1面向全球正式開源。軟通動力與智元科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資料來源:智元機器人官網及公眾號、企查查、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圖21:智元機器人產品概覽
80、資料來源:智元機器人官網,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智元機器人:產品持續迭代,智元機器人:產品持續迭代,20242024年發布年發布5 5款人形機器人款人形機器人智元機器人已推出多款人形機器人。智元機器人已推出多款人形機器人。2024年度新品發布會,發布了“遠征”與“靈犀”系列共五款商用人形機器人新品遠征A2、遠征A2-W、遠征A2-Max、靈犀X1、靈犀X1-W,并展示了在機器人動力、感知、通信、控制四個領域的研發成果,以及具身智能G1到G5技術路線圖和AIDEA具身智能數據系統。34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圖22:優必選高管情況資料來源:優必選公告和官網,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
81、整理優必選:深耕行業十余年,港交所上市的人形機器人企業優必選:深耕行業十余年,港交所上市的人形機器人企業優必選于優必選于20122012年成立于深圳,創始人周劍。年成立于深圳,創始人周劍。作為行業領先的人形機器人企業,公司布局了人形機器人全棧式技術,并在此基礎上開展智能服務機器人解決方案的研發、設計、智能生產和商業化應用。2023年12月29日,優必選(9880.HK)于香港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截至2024年6月底,優必選全棧式技術擁有2450余項機器人及人工智能相關專利,其中逾450項為海外專利,發明專利占比近60%,人形機器人有效專利數量全球第一。聚焦工業制造、商用服務、家庭陪伴三大場景,
82、優必選率先實現了人形機器人落地應用,是全球唯一一家與多家車企宣布合作的人形機器人公司,工業人形機器人Walker S系列也成為全球進入最多車廠實訓的人形機器人。35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優必選:已推出多款機器人產品,優必選:已推出多款機器人產品,20252025年有望批量生產年有望批量生產截至目前,公司已推出多款機器人產品。截至目前,公司已推出多款機器人產品。Walker 機器人高 1.45 米、重 77kg,36 個自由度,能適應多種地面,行走穩定、可協調操作與交互,用于家庭、商業等領域;智能巡檢機器人 ATRIS 具備 U-SLAM 導航、人臉識別等多樣功能,適用于多
83、類場所;CadebotL100、Cleanbot M79 用于室內,可迎賓、遞送,提升服務智能化水平。36表16:優必選人形機器人進展時間時間具體進展具體進展2014年成功研發并生產首款小型人形機器人Alpha。2016年推出擁有雙腿的Walker原型機,機身高1.2m,重量20kg,腿部擁有12個自由度。2018年推出WALKER第一代,14個自由度,可以實現上下樓梯、跟球踢球、擬人舞蹈,且有一定的人機交互能力2019年推出WALKER第二代,36個自由度,可以進行彈琴、倒水、寫字畫畫、類人步態行走、全身實現柔順控制,復雜路徑落腳規劃和動作模仿等。2021年推出WVALKERX,41個自由度
84、,具備了復雜地形自適應、U-SLAM視覺導航、智能家居控制、多模態情感交互等功能。2023年12月優必選上市,工業版人形機器人WalkerS手執紅錘與公司創始人在港交所敲響開市鑼。2024年2月工業版人形機器人 Walker S 在新能源車廠完成首次實訓。2024年4月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發布通用人形機器人母平臺“天工”。2024年5月上海人形機器人制造業創新中心發布“OpenLoong”全球首個全尺寸人形機器人開源社區。2024年7月優必選北京與一汽大眾達成合作,打造高智能化和柔性化的生產線及汽車超級無人工廠。2024年10月正式推出 Walker S1,可與無人物流車、無人叉車、工業移動
85、機器人以及智能制造管理系統協同工作。取得“人形機器人”專利,該機器人的握持部上覆蓋安裝有太陽能充電部。2025年1月宣布將于年內進入人形機器人大規模生產階段,并預計全年交付500到1000臺機器人。Walker S2 預計在 2025年第二季度推出。資料來源:優必選公告、官網及公眾號、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圖23:優必選產品概覽資料來源:優必選官網,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優必選:商業化進展領先,人形機器人產品覆蓋多場景優必選:商業化進展領先,人形機器人產品覆蓋多場景優必選在國內機器人廠商中,商業化進展領先。優必選在國內機器人廠商中,商業化進展領先。2
86、014年優必選成功研發并生產首款小型人形機器人Alpha,此后陸續推出多款人形機器人。2024年7月,優必選北京與一汽大眾達成合作,打造高智能化和柔性化的生產線及汽車超級無人工廠。2025年1月,宣布將于年內進入人形機器人大規模生產階段,并預計全年交付500到1000臺機器人。Walker S2 預計在 2025 年第二季度推出。37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國內布局人形機器人的大型科技企業一覽國內布局人形機器人的大型科技企業一覽38表17:大型科技企業的人形機器人進展大型科技企業 時間事件榮耀2024年底其全資子公司深圳星耀終端有限公司近期密集完成四筆對外投資,四家公司業務
87、范圍:除了移動終端設備銷售,還包括智能機器人、家用電器、電子產品、照相機及器材、可穿戴智能設備、智能無人飛行器等多個前沿科技領域。星耀終端高級副總裁徐智煜曾表示,包括下一代機器人在內的領域都在榮耀的研究范圍內。小米2022年8月在“2022雷軍年度演講”中,發布首款全尺寸人形仿生機器人CyberOne(鐵大),其具有高情商、可感知人類情緒,視覺敏銳、可對真實世界三維虛擬重建,“小腦”發達、可實現雙足運動姿態平衡,四肢強健、動力峰值扭矩300nm等能力小米2025年2月參與國內六維力傳感器領域佼佼者坤維科技的B輪融資,加速在人形機器人產業布局,助力坤維科技擴大生產規模以滿足市場對六維力傳感器的需
88、求華為2020-2023年開始做人形機器人的demo,從demo01到demo3,由2012實驗室和中央研究院主導,同時在云、鴻蒙系統和盤古大模型方面為機器人定制服務華為2024年11月華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產業創新中心宣布正式運營,并與樂聚機器人、大族機器人、拓斯達、兆威機電等16家企業簽署了戰略合作備忘錄,整合華為的先進制造實驗室、云EI產品部及多項在具身智能領域的研發能力,共建關鍵技術平臺。字節跳動2025年2月研究團隊推出第二代機器人大模型GR-2,創新構建“機器人嬰兒期”學習階段,模仿人類成長學習復雜任務,具備卓越的泛化能力和多任務通用性。該模型經過預訓練和微調,在超100個任務中
89、平均成功率達97.7%,在新場景中泛化能力出色騰訊2024年3月騰訊發布了RoboticsX實驗室的最近研發進展,推出了第五代機器人“小五”,主要聚焦于養老服務場景,旨在為老人提供生活協助等服務,如搬運物品、推送輪椅等。阿里巴巴2024年1月星動紀元發生工商變更,阿里巴巴旗下杭州灝月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成為其股東阿里巴巴2024年7月領投逐際動力數億A輪戰略融資(分兩輪交割),逐際動力主要產品包括全尺寸人形機器人等資料來源:各公司官網,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華為、小米、騰訊等大型科技企業于人形機器人領域各有布局且進展顯著。華為、小米、騰訊等大型科技企業于人形機器人領域各有布局且進展顯著。華為于20
90、24年11月宣布華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產業創新中心正式運營,依托具身大模型,聯合大量企業構建生態圈,為人形機器人的具身智能發展打下基礎。小米于2022年發布首款全尺寸人形仿生機器人Cyber One,憑借其硬件研發與智能算法優勢,不斷優化機器人的運動、交互能力。騰訊推出了第五代機器人“小五”,并借助騰訊云開發者社區洞察產業趨勢,利用自身在云計算、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專長,為人形機器人的研發和算法方面賦能。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華為:成立華為:成立具身智能產業創新中心,積極推進人形發展具身智能產業創新中心,積極推進人形發展39華為成立具身智能產業創新中心。華為成立具身智能產業
91、創新中心。2024年9月,華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產業創新中心正式啟動,同年11月15日啟動運營。該創新中心目標是打造全球領先的具身智能產業創新中心,致力于瞄準國際前沿技術,服務國家戰略需求,以產業示范應用場景為牽引開展技術攻關和聯合創新,為研發成果及產業化技術搭建創新樞紐。聯合企業攻克大模型、精細制造等核心瓶頸,與聯合企業攻克大模型、精細制造等核心瓶頸,與1616家企業簽署備忘錄。家企業簽署備忘錄。在首期方案的基礎上,具身智能根技術實驗室提供共性技術底座,大腦根技術研發及產品化涉及具身智能大模型、多模態大模型、算力,小腦關鍵技術研發則包含柔性自動化裝配、柔性自動化測試、多機器人協同制造、通用
92、雙臂精細制造等。此外,創新中心開啟聯創項目,華為賦能具身智能技術,聯合本體廠商及制造企業解決技術難題。兆威機電、中堅科技、拓斯達、埃夫特、禾川人形機器人、樂聚機器人、大族機器人等16家企業簽署了戰略合作備忘錄。圖24:華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產業創新中心簽約現場資料來源: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官網,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圖25:華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產業創新中心簽約現場資料來源: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官網,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國內布局人形機器人的車企一覽國內布局人形機器人的車企一覽40表18:車企的人形機器人進展車企時間事件比亞迪2024年起引入優必選工業人
93、形機器人WalkerS1,第一階段實訓效率提升一倍,穩定性提升30%,預計2025年第二季度具備規?;桓稐l件;2024年,十五事業部開啟人形機器人“堯舜禹”項目,并積極招聘具身智能研究團隊,還入股智元機器人,投資優必選小鵬汽車2020年成立“鵬行智能”布局機器人賽道小鵬汽車2024年8月預熱機器人雙手技術,擁有15個可動自由度,支持觸覺反饋,采用1:1人類雙手尺寸小鵬汽車2024年11月在2024小鵬ai科技日活動中,小鵬AI機器人Iron正式亮相,已進入工廠工作,率先聚焦工廠、門店等場景,搭載小鵬AI鷹眼視覺系統、端到端大模型+強化學習以及天璣AIOS,雙手擁有15個可動自由度,支持觸覺反
94、饋吉利2024年8月與優必選達成人形機器人工業場景應用的戰略合作吉利2024年11月UQI優奇與吉利汽車集團旗下綜合性物流企業吉速物流達成戰略合作廣汽集團2022年立項AI機器人,涉足人形機器人領域廣汽集團2024年底發布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GoMate,采用可變輪足移動結構,融入自研純視覺自動駕駛算法等,關鍵零部件均自主設計制造,初期商業化重點放在安防、康養、汽車后市場服務上廣汽集團2025年計劃實現自研零部件批量生產賽力斯2023年12月成立重慶賽力斯鳳凰智創科技有限公司,涉足機器人領域賽力斯2024年9月申請注冊了ROBOREX商標奇瑞汽車2024年5月聯手Aimoga共同研發人形機
95、器人Mornine,可充當門店導購,未來還將拓展家庭助理等功能上汽集團2024年起上汽創投參與智元機器人的A3輪戰略融資;旗下成立重慶賽創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資料來源:各公司官網,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國內多家車企積極布局人形機器人領域。國內多家車企積極布局人形機器人領域。比亞迪率先與優必選、智元合作,并自主生產機器人產業鏈核心零部件,目前已在汽車板塊投入150臺研究人形機器人,計劃2026年投入超2萬臺,若測試順利,2025年預計采購1500臺左右。小鵬汽車在2024年11月6日的科技日活動中推出了AI機器人iron,它身高178cm,體重70kg,擁有62個主動自由度,已進入工廠工作,聚焦工
96、廠、門店等場景。吉利與優必選合作,Walker S1已完成在極氪寧波工廠第二階段的工作,還在領克進行第三階段實訓,開展充電槍插拔和物料搬運測試。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國內外產業政策頻出,產業聯盟和基金陸續成立0101人形機器人企業百花齊放,量產將至0202人形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分析及產業鏈公司梳理0303人形機器人股價復盤0404目錄目錄投資建議及風險提示0505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人形機器人零部件具有產業基礎,有望實現較快降本提質人形機器人零部件具有產業基礎,有望實現較快降本提質 人形機器人與工業機器人以及汽車等產業有重合的零部件產業鏈人形機器人與
97、工業機器人以及汽車等產業有重合的零部件產業鏈,有機會比新能源汽車更快實現降本提質有機會比新能源汽車更快實現降本提質。人形機器人的的感知層包括各類型傳感器、攝像頭、雷達等,決策層主要為芯片,執行層包括手、腳、腿等。和工業機器人和智能汽車類似,人形機器人同樣需要電機、傳感器、減速機構、電池、軸承、結構件、冷卻系統、控制器、芯片、軟件等部件。關節自由度是人形機器人突破的重點環節關節自由度是人形機器人突破的重點環節。人形機器人和工業機器人的關節驅動原理相同人形機器人和工業機器人的關節驅動原理相同,均由控制器均由控制器、伺服伺服、電機電機、減速機構構成減速機構構成,工業機器人的成熟技術可以在優化后復用在
98、人形機器人領域工業機器人的成熟技術可以在優化后復用在人形機器人領域。42表19:人形機器人與工業機器人、智能汽車的零部件有一定相通性智能汽車人形機器人工業機器人感知層攝像頭、超聲波雷達、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等力矩傳感器、位置傳感器、攝像頭、毫米波雷達等視覺傳感器、力矩傳感器、觸覺傳感器、雷達等決策層域控制器(智能駕駛芯片、軟件 ECU 等)Al 芯片等運控系統、軟件等執行層線控底盤(線控制動、線控轉向、電控懸架)、智能車燈、其他手部、腳部、腿部等運動機械手相通部件電機、傳感器、減速/轉換機構(減速器、絲杠、齒輪等)、電池、軸承、結構件、冷卻系統、控制器、芯片、軟件資料來源:特斯拉官網,汽車之家
99、,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圖26:人形機器人關節驅動原理資料來源:關節機器人伺服系統的動態特性分析和參數優化,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人形機器人:關節驅動原理人形機器人:關節驅動原理機器人關節驅動主要由伺服系統完成:機器人關節驅動主要由伺服系統完成:機器人“大腦”(運算決策系統)發出指令“小腦”(控制器)作出具體運動控制指令伺服驅動器接收指令后驅動執行機構運動。其中執行機構由電機(空心杯電機/無框力矩電機)、減速器、末端執行器件組成,減速器的作用是將電機轉速降低,帶動末端執行器運動末端執行器裝有位置傳感器、力矩傳感器等傳感器件,將運動信號檢測并反饋至控制
100、器控制器根據反饋信號對指令進行對比和調節。43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以特斯拉以特斯拉OptimusOptimus為例,關節價值量分布測算為例,關節價值量分布測算44表20:人形機器人各環節價值量測算(以Optimus Gen3為例)人形機器人使用量當前單價 元單套機器人價值量 元價值量占比百萬臺量產后單價 元量產后單套機器人價值量 元價值量占比百萬臺機器人空間 億元整體本體總價值量1180000180000100.0%9000090000100.0%900關節旋轉關節1429504130022.9%12751785019.8%179線性關節1435504970027.6%
101、15752205024.5%221靈巧手2296005920032.9%148002960032.9%296零部件無框力矩電機28600168009.3%30084009.3%84諧波減速器1418002520014.0%700980010.9%98滾柱絲杠1424003360018.7%10001400015.6%140一維力傳感器2810028001.6%5014001.6%14位置傳感器2830084004.7%15042004.7%42軸承2815042002.3%7521002.3%21空心杯電機34500170009.4%25085009.4%85微型絲杠348002720015.
102、1%4001360015.1%136腱繩模塊34300102005.7%15051005.7%51力傳感器2120024001.3%60012001.3%12柔性傳感器2120024001.3%60012001.3%12手腕腳踝-六維力傳感器4160064003.6%80032003.6%32數據來源:特斯拉公告及公開交流、綠的諧波公告、鳴志電器公告、雷賽智能公告、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注:部分零部件表格中未列入,本體總價值量高于各零部件加和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人形機器人人形機器人產業鏈潛在相關的主要標的產業鏈潛在相關的主要標的45表21:人形機器人相關標的梳理序號股
103、票代碼簡稱人形機器人相關的官宣事件減速器688017.SH綠的諧波1)2022年10月,公告擬定增募資20.27億元用于新一代精密傳動裝置智能制造項目,項目建成達產后,公司將新增新一代諧波減速器100萬臺、機電一體化產品20萬臺的年產能。2)2025年2月6日投資者問答中,正在布局行星滾柱絲杠和電靜液伺服閥。301261.SZ恒工精密2023年12月公司公告,公司投資5000萬元成立全資子公司,加大機器人減速器核心部件等研發力度,擴大減速器核心部件產能。300432.SZ富臨精工2024年10月和2025年2月分別與智元合作成立合資公司實施人形機器人項目,注冊資本均為1,000 萬元,公司持股
104、均為20%301550.SZ斯菱股份2024年4月18日,公司成立機器人零部件事業部,計劃投資1.17億元用于“機器人零部件智能化技術改造項目”。2025年2月7日表示諧波減速器的核心設備已于2024年底陸續到位,同時計劃將于今年H1投資第二條產線。002472.SZ雙環傳動根據2024年半年報,公司RV減速器打破日歐品牌壟斷格局,同時諧波減速器多型號產品已批量供貨并獲客戶認可。301596.SZ瑞迪智驅截至2024年底,公司諧波減速機在人形機器人行業已有訂單,但未形成規模收入002896.SZ中大力德根據2024年半年報,正在進行高剛性諧波減速器的研發升級301368.SZ豐立智能根據202
105、5年1月公開交流,公司與星動紀元深入合作,成功開發出可用于靈巧手的微型減速器,處于國際領先水平603915.SH國茂股份2025年2月公司表示生產的諧波減速器、行星減速器等精密減速器可用于機器人/機械手等工業自動化領域300258.SZ精鍛科技專注于汽車差速器半軸齒輪、行星齒輪等精鍛汽車零部件的研發、生產與銷售001306.SZ夏廈精密主要從事小模數齒輪及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涵蓋汽車齒輪、減速機及其配件等603270.SH金帝股份2025年2月公司表示產品有柔輪材料603809.SH豪能股份主要生產汽車同步器齒環等關鍵零部件數據來源:各公司官網或公眾號、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請務必
106、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人形機器人人形機器人產業鏈潛在相關的主要標的產業鏈潛在相關的主要標的46表22:人形機器人相關標的梳理序號股票代碼簡稱人形機器人相關的官宣事件絲杠601100.SH恒立液壓截至2024年6月,滾珠絲杠產品已進行送樣和小批量供貨688017.SH綠的諧波1)2022年10月,公告擬定增募資20.27億元用于新一代精密傳動裝置智能制造項目,項目建成達產后,公司將新增新一代諧波減速器100萬臺、機電一體化產品20萬臺的年產能。2)2025年2月6日投資者問答中,正在布局行星滾柱絲杠和電靜液伺服閥。603009.SH北特科技2024年10月14日,在昆山經濟技術開
107、發區投資建設行星滾柱絲杠研發生產基地項目,總投資18.5億元300953.SZ震??萍?024年9月成立寧波馬丁具身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行星滾柱絲杠產品有兩家本體廠小批試制、兩家打樣及2-3家技術交流300718.SZ長盛軸承截至2024年6月,公司與多個機器人主機廠及相關供應商展開合作研發,并為其提供樣品,主要針對滑動軸承在關節處的應用300100.SZ雙林股份截至2024年10月,滾柱絲杠產品已研發出樣品,試制產線也在建設之中603667.SH五洲新春截至2024年6月,人形機器人絲杠等相關產品仍處于前期打樣階段300580.SZ貝斯特2022年成立全資子公司無錫宇華精機有限公司,全面布局
108、人形機器人所需要的直線滾動功能部件,包括高精度滾珠絲杠副、行星滾柱絲杠副、高精度滾動導軌副等300124.SZ匯川技術截至2024年底,公司正在開發人形機器人的零部件產品,如電機、驅動、執行器模組等000837.SZ秦川機床以機床工具、汽車零部件、精密齒輪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主,在齒輪磨床等機床領域具有優勢873593.BJ鼎智科技是定制化精密運動控制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生產線性執行器、混合式步進電機等微特電機產品300660.SZ江蘇雷利專業從事微特電機、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及醫療設備零部件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數據來源:各公司官網或公眾號、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
109、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人形機器人人形機器人產業鏈潛在相關的主要標的產業鏈潛在相關的主要標的47表23:人形機器人相關標的梳理序號股票代碼簡稱人形機器人相關的官宣事件關節電機及驅動系統300124.SZ匯川技術截至2024年底,公司正在開發人形機器人的零部件產品,如電機、驅動、執行器模組等300607.SZ拓斯達2024年11月15日,與華為具身智能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600580.SH臥龍電驅2024年12月與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合作,涉及人形機器人“領航者2號”002979.SZ雷賽智能2024年3月已實現FM系列高密度無框力矩電機的成功量產,年產能可達30萬臺;2024年年初成立了上海雷賽機
110、器人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11月擬斥資不低于5億元在東莞建設人形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研發智造基地688360.SH德馬科技2025年1月德馬科技與源絡科技近日正式簽署戰略合作688320.SH禾川科技24年11月15日,子公司禾川人形機器人有限公司與華為具身智能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605555.SH德昌股份截至2024年底,還在研發階段688279.SH峰岹科技2024年1月,公司與產業鏈上下游廠商共同出資成立了深圳國創具身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688160.SH步科股份截至2024年底,公司在協作機器人有批量銷售無框力矩電機,居于行業領先地位300748.SZ金力永磁主要生產高性能釹鐵硼永磁材料及磁
111、組件600366.SH寧波韻升專注于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廣泛應用于多個領域301525.SZ儒競科技專業從事汽車電子、變頻空調控制器、工業變頻與伺服控制器等產品的開發、生產和銷售002527.SZ新時達業務涵蓋工業機器人、運動控制、電梯控制等領域的產品研發、生產與銷售600933.SH愛柯迪主要從事汽車鋁合金精密壓鑄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覆蓋眾多汽車零部件數據來源:各公司官網或公眾號、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人形機器人人形機器人產業鏈潛在相關的主要標的產業鏈潛在相關的主要標的48表24:人形機器人相關標的梳理序號股票代碼簡稱人形機器
112、人相關的官宣事件關節總成601689.SH拓普集團2024年1月拓普集團公告擬投資50億元人民幣,在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機器人核心部件生產基地;積極布局機器人產業,重點聚焦仿生機器人機電執行器業務002050.SZ 三花智控截至2024年6月底,公司正對機器人機電執行器方面進行持續的研究與產品開發,為未來的AI發展奠定基礎;積極布局機器人產業,重點聚焦仿生機器人機電執行器業務003021.SZ 兆威機電 2024年成功開發并推出仿生機器人靈巧手產品;2024年11月15日,與華為具身智能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300124.SZ 匯川技術 截至2024年底,正在開發人形機器人的零部件產品,如電機、
113、驅動、執行器模組等空心杯電機603728.SH鳴志電器 截至2024年6月底,除機器人關節模組外,其他產品均已進入小批量試產或量產階段688698.SH偉創電氣 2024年9月與科達利、盟立共同出資設立合資公司偉達立,主營機器人關鍵模組003021.SZ 兆威機電 2024年成功開發并推出仿生機器人靈巧手產品;2024年11月15日,與華為具身智能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002139.SZ 拓邦股份 2025年2月,公司宣布其空心杯電機已成功實現向多家人形機器人客戶送樣數據來源:各公司官網或公眾號、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人形機器人人形機器人產業鏈潛在相關的
114、主要標的產業鏈潛在相關的主要標的49表25:人形機器人相關標的梳理序號股票代碼簡稱人形機器人相關的官宣事件傳感器603662.SH柯力傳感2024年9月,六維力傳感器已送樣華為300445.SZ康斯特截至2023年4月,傳感器(數字壓力校準儀器)已用于自產產品688071.SH華依科技2025年1月,積極布局人形機器人領域,其慣導產品已經成功應用于這一新興市場300354.SZ東華測試2025年1月,六維力傳感器處于小批量試制階段688322.SH奧比中光-UW2025年1月,已和英偉達在機器人場景進行深度合作;2023年11月,公司與優必選、智元機器人、達闥機器人等機器人公司實現業務合作,覆
115、蓋智能工廠、倉儲物流、智能巡檢、酒店配送、商用/家用清潔等應用場景。605488.SH福萊新材截至2024年底,子公司歐仁新材料有多個電子皮膚專利301413.SZ安培龍2025年1月,公司表示力傳感器產品包括單向力傳感器、力矩傳感器以及六維力傳感器600480.SH凌云股份2023年12月揭榜工信部發布的人形機器人方向力傳感器創新任務688582.SH芯動聯科從事高性能硅基 MEMS 慣性傳感器的研發、測試與銷售,產品涵蓋陀螺儀和加速度計等300007.SZ漢威科技2024年12月,公司在2024傳感器大會重點展示了多種面向具身智能領域的傳感器產品832978.BJ開特股份進行傳感器類、控制
116、器類和執行器類等汽車熱系統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數據來源:各公司官網或公眾號、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人形機器人人形機器人產業鏈潛在相關的主要標的產業鏈潛在相關的主要標的50表26:人形機器人相關標的梳理序號股票代碼簡稱人形機器人相關的官宣事件本體公司002779.SZ中堅科技2024年2月參股1X機器人002698.SZ博實股份2023年公告和哈工大就人形機器人開展合作688165.SH埃夫特-U2024年11月15日,與華為具身智能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XPEV.N小鵬汽車2024年11月的2024小鵬AI科技日活動中,小鵬AI機器人Iron正式亮相;
117、2025年1月與英偉達合作9880.HK優必選2025年1月宣布將于年內進入人形機器人大規模生產階段,并預計全年交付500到1000臺機器人。Walker S2預計在2025年第二季度推出。1810.HK小米集團2022-2025年,布局人形機器人上下游產業鏈,旗下投資基金入股六維力傳感器研發的坤維科技TSLA.O特斯拉2024年財報交流中,特斯拉宣布Optimus初期生產線1K/月,然后達到1萬/月,版本2可以到1萬/月,甚至10萬/月,2026年下半年外銷機器人。若產量達到每年100萬臺,則成本低于2萬美元,價格隨行就市。非上市公司智元機器人2024年度新品發布會,發布了“遠征”與“靈犀”
118、系列共五款商用人形機器人新品遠征A2、遠征A2-W、遠征A2-Max、靈犀X1及靈犀X1-W非上市公司宇樹科技2024年底,宇樹科技的Unitree G1人形智能體在ROSCon China2024展出,已實現數百臺的量產出貨,產能正在爬坡。非上市公司達闥機器人2022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推出CloudGinger2.0,2023年8月世界機器人大會展出“七仙女”小紫-XR4非上市公司樂聚機器人2023年12月5日正式發售樂聚高動態機器人“夸父”(KUAVO),2025 年哈爾濱第 9 屆亞冬會火炬傳遞現場,樂聚“夸父”人形機器人與火炬手揮手、擊掌。數據來源:各公司官網或公眾號、國信證券經濟研究
119、所整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表27:人形機器人重要產業鏈梳理股票代碼簡稱人形機器人相關的官宣事件特斯拉鏈688017.SH綠的諧波綠的諧波1 1)20222022年年1010月,公告擬定增募資月,公告擬定增募資20.2720.27億元用于新一代精密傳動裝置智能制造項目,項目建成達產后,公司將新增億元用于新一代精密傳動裝置智能制造項目,項目建成達產后,公司將新增新一代諧波減速器新一代諧波減速器100100萬臺、機電一體化產品萬臺、機電一體化產品2020萬臺的年產能。萬臺的年產能。2 2)20252025年年2 2月月6 6日投資者問答中,正在布局行星滾柱日投資者問答中,正在
120、布局行星滾柱絲杠和電靜液伺服閥。絲杠和電靜液伺服閥。603728.SH鳴志電器鳴志電器截至截至20242024年年6 6月底,除機器人關節模組外,其他產品均已進入小批量試產或量產階段月底,除機器人關節模組外,其他產品均已進入小批量試產或量產階段601100.SH恒立液壓恒立液壓截至截至20242024年年6 6月,滾珠絲杠產品已進行送樣和小批量供貨月,滾珠絲杠產品已進行送樣和小批量供貨002050.SZ三花智控根據2024年中報,公司正對機器人機電執行器方面進行持續的研究與產品開發,為未來的AI發展奠定基礎;積極布局機器人產業,重點聚焦仿生機器人機電執行器業務601689.SH拓普集團2024
121、年1月拓普集團公告擬投資50億元人民幣,在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機器人核心部件生產基地;積極布局機器人產業,重點聚焦仿生機器人機電執行器業務603009.SH北特科技2024年10月14日,在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建設行星滾柱絲杠研發生產基地項目,總投資18.5億元603667.SH五洲新春截至2024年6月,人形機器人絲杠等相關產品仍處于前期打樣階段600480.SH凌云股份宇樹鏈301325.SZ曼恩斯特2024年12月,子公司藍方技術與宇樹科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688208.SH道通科技2024年11月,成立道和通泰機器人子公司;道通科技及全資子公司道和通泰與某頭部創新機器人公司簽訂戰略合
122、作協議688322.SH奧比中光-UW截至2024年6月,已和宇樹、英偉達在機器人場景進行深度合作2498.HK速騰聚創截至2024年6月,在多傳感器融合感知方案中的激光雷達及視覺方面取得重大進展300718.SZ長盛軸承截至2024年6月,公司正與多個機器人主機廠及相關供應商展開合作研發,并為其提供樣品,主要針對滑動軸承在關節處的應用數據來源:各公司官網或公眾號、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人形機器人重要人形機器人重要產業鏈標的梳理產業鏈標的梳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表28:人形機器人重要產業鏈梳理股票代碼簡稱人形機器人相關的官宣事件智元鏈600580.SH臥龍電驅2024年
123、12月,與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合作,涉及人形機器人“領航者2號”688320.SH禾川科技2024年11月,子公司禾川人形機器人有限公司與華為具身智能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300433.SZ藍思科技2025年1月,批量交付靈犀X1人形機器人相關產品002896.SZ中大力德截至2024年6月,正在進行高剛性諧波減速器的研發升級300432.SZ富臨精工2025年初與智元合作成立合資公司,提供專業場景及開發過程必要的支持華為鏈003021.SZ兆威機電兆威機電20242024年成功開發并推出仿生機器人靈巧手產;年成功開發并推出仿生機器人靈巧手產;20242024年年1111月,與華為具身智能中心簽
124、署合作備忘錄月,與華為具身智能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002779.SZ中堅科技中堅科技20242024年年3 3月參股月參股1X1X機器人;機器人;20242024年年1111月和華為具身智能創新中心簽訂戰略協議;定增投入月和華為具身智能創新中心簽訂戰略協議;定增投入3 3億建設具身智能機器人產億建設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化項目業化項目688320.SH禾川科技2024年11月,子公司禾川人形機器人有限公司與華為具身智能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688165.SH埃夫特-U2024年11月,與華為具身智能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300607.SZ拓斯達2024年11月,與華為具身智能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數據來源:各公
125、司官網或公眾號、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人形機器人重要人形機器人重要產業鏈標的梳理產業鏈標的梳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國內外產業政策頻出,產業聯盟和基金陸續成立0101人形機器人企業百花齊放,量產將至0202人形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分析及產業鏈公司梳理0303人形機器人股價復盤0404目錄目錄投資建議及風險提示0505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圖27:人形機器人行情復盤資料來源:Wind,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股價復盤:事件驅動股價復盤:事件驅動54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國內外產業政策頻出,產業聯盟和基金陸續成立0101人形機器人企業百花
126、齊放,量產將至0202人形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分析及產業鏈公司梳理0303人形機器人股價復盤0404目錄目錄投資建議及風險提示0505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投資建議投資建議從海外看,特斯拉人形機器人過去三年進展迅速,考慮到Optimus 2025年有望實現量產落地,且2027年產量有望達到百萬臺,T鏈具備較高價值占比、稀缺卡位的相關標的將率先充分受益,重點推薦【綠的諧波】、【兆威機電】;從國內看,政府政策持續加大支持人形機器人發展,多家頭部企業積極布局人形機器人,2024年11月,華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產業創新中心宣布正式運營,與16家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2024年底比
127、亞迪、小米發布人形機器人相關崗位的招聘,國內宇樹科技、智元機器人、優必選等創新企業人形機器人產品快速迭代、蓬勃發展,建議積極關注國內人形機器人產業鏈的相關標的,優選卡位好的減速器、絲杠、傳感器等環節以及價值量占比高的電機及核心關節環節,重點推薦:1)減速器環節:【綠的諧波】【國茂股份】;2)絲杠環節:【恒立液壓】【綠的諧波】【震??萍肌?;3)電機環節:【兆威機電】【雷賽智能】【偉創電氣】【步科股份】等;4)靈巧手:【兆威機電】;5)其他:【匯川技術】【中堅科技】【東華測試】【德馬科技】【永創智能】【金帝股份】【國機精工】【東華測試】等。56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人形機器人
128、人形機器人產業鏈潛在相關的標的產業鏈潛在相關的標的57表29:人形機器人產業鏈相關標的最新估值(20250219)證券代碼證券簡稱投資評級收盤價總市值(億元)EPSPE2023A24E25E26E2023A24E25E26E300124.SZ匯川技術優于大市72.56 1,953 1.771.862.232.6941 39 33 27 601100.SH恒立液壓優于大市78.91 1,058 1.861.922.262.6642 41 35 30 688017.SH綠的諧波優于大市173.24 317 0.500.530.720.93346 327 241 186 003021.SZ兆威機電未
129、評級126.06 303 1.050.901.131.44120 140 111 88 300953.SZ震??萍嘉丛u級146.56 172 0.292.353.615.12505 62 41 29 002779.SZ中堅科技未評級125.02 165 0.360.570.911.31343 220 138 95 002979.SZ雷賽智能未評級46.97 144 0.450.700.891.13104 67 53 42 688698.SH偉創電氣未評級61.85 131 1.011.271.612.0461 49 38 30 603915.SH國茂股份未評級15.85 104 0.600.5
130、40.650.7526 29 24 21 002046.SZ國機精工未評級15.13 80 0.490.690.881.1731 22 17 13 688160.SH步科股份未評級87.54 74 0.720.861.151.54122 102 76 57 300354.SZ東華測試未評級44.05 61 0.631.251.682.2070 35 26 20 603270.SH金帝股份未評級24.60 54 0.74-33-603901.SH永創智能未評級10.23 50 0.150.110.390.6268 94 26 16 688360.SH德馬科技未評級24.33 46 0.710.9
131、01.071.2434 27 23 20 資料來源:Wind、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注:未評級標的盈利預測為Wind機構一致預測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風險提示風險提示一、一、人形機器人商業化進程不及預期人形機器人商業化進程不及預期當前,人形機器人正處于從0到1的跨越階段。全球知名企業推出的人形機器人產品尚處于商業化初期。如果未來人形機器人商業化進展受不利因素影響,將對行業發展產生不利影響;二、二、下游需求不及預期下游需求不及預期人形機器人需求依賴于下游行業應用情況,當前人形機器人正處于技術發展初期,作為一項新技術,滿足下游場景的實際應用需求尚未得到確定性驗證。如果未來人
132、形機器人下游需求存在不匹配情況,將對行業發展產生不利影響;三、三、AIAI技術發展不及預期技術發展不及預期人形機器人作為“具身智能”載體,其技術發展受AI等技術發展的影響。如果未來AI技術發展不及預期,將對行業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四、國產零部件廠商訂單低于預期的風險四、國產零部件廠商訂單低于預期的風險目前人形機器人產業鏈空間均為測算結果,如果未來商業化進程及降本趨勢不及預期,或者產業鏈中國產替代不及預期,或者人形機器人產能不及預期,國產零部件廠商將面臨訂單低于預期的風險;58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免責聲明免責聲明分析師承諾分析師承諾作者保證報告所采用的數據均來自合規渠道;分
133、析邏輯基于作者的職業理解,通過合理判斷并得出結論,力求獨立、客觀、公正,結論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響;作者在過去、現在或未來未就其研究報告所提供的具體建議或所表述的意見直接或間接收取任何報酬,特此聲明。重要聲明重要聲明本報告由國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已具備中國證監會許可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制作;報告版權歸國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我公司”)所有。本報告僅供我公司客戶使用,本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未經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使用、復制或傳播。任何有關本報告的摘要或節選都不代表本報告正式完整的觀點,一切須以我公司向客戶發布的本報告完整版本為準。本報告基于已
134、公開的資料或信息撰寫,但我公司不保證該資料及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本報告所載的信息、資料、建議及推測僅反映我公司于本報告公開發布當日的判斷,在不同時期,我公司可能撰寫并發布與本報告所載資料、建議及推測不一致的報告。我公司不保證本報告所含信息及資料處于最新狀態;我公司可能隨時補充、更新和修訂有關信息及資料,投資者應當自行關注相關更新和修訂內容。我公司或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本報告中所提到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并進行交易,還可能為這些公司提供或爭取提供投資銀行、財務顧問或金融產品等相關服務。本公司的資產管理部門、自營部門以及其他投資業務部門可能獨立做出與本報告中意見或建議不一致的投資決策。本報告僅供參考之
135、用,不構成出售或購買證券或其他投資標的要約或邀請。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和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個人的投資建議。任何形式的分享證券投資收益或者分擔證券投資損失的書面或口頭承諾均為無效。投資者應結合自己的投資目標和財務狀況自行判斷是否采用本報告所載內容和信息并自行承擔風險,我公司及雇員對投資者使用本報告及其內容而造成的一切后果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證券投資咨詢業務的說明證券投資咨詢業務的說明本公司具備中國證監會核準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證券投資咨詢,是指從事證券投資咨詢業務的機構及其投資咨詢人員以下列形式為證券投資人或者客戶提供證券投資分析、預測或者建議等直接或者間接有償咨詢服務的活動:接受投
136、資人或者客戶委托,提供證券投資咨詢服務;舉辦有關證券投資咨詢的講座、報告會、分析會等;在報刊上發表證券投資咨詢的文章、評論、報告,以及通過電臺、電視臺等公眾傳播媒體提供證券投資咨詢服務;通過電話、傳真、電腦網絡等電信設備系統,提供證券投資咨詢服務;中國證監會認定的其他形式。發布證券研究報告是證券投資咨詢業務的一種基本形式,指證券公司、證券投資咨詢機構對證券及證券相關產品的價值、市場走勢或者相關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形成證券估值、投資評級等投資分析意見,制作證券研究報告,并向客戶發布的行為。國信證券投資評級國信證券投資評級投資評級標準投資評級標準類別類別級別級別說明說明報告中投資建議所涉及的評級(如
137、有)分為股票評級和行業評級(另有說明的除外)。評級標準為報告發布日后6到12個月內的相對市場表現,也即報告發布日后的6到12個月內公司股價(或行業指數)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的漲跌幅作為基準。A股市場以滬深300指數(000300.SH)作為基準;新三板市場以三板成指(899001.CSI)為基準;香港市場以恒生指數(HSI.HI)作為基準;美國市場以標普500指數(SPX.GI)或納斯達克指數(IXIC.GI)為基準。股票投資評級股票投資評級優于大市股價表現優于市場代表性指數10%以上中性股價表現介于市場代表性指數10%之間弱于大市股價表現弱于市場代表性指數10%以上無評級股價與市場代表性指數相比無明確觀點行業投資評級行業投資評級優于大市行業指數表現優于市場代表性指數10%以上中性行業指數表現介于市場代表性指數10%之間弱于大市行業指數表現弱于市場代表性指數10%以上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深圳深圳深圳市福田區福華一路125號國信金融大廈36層郵編:518046 總機:0755-82130833上海上海上海浦東民生路1199弄證大五道口廣場1號樓12樓郵編:200135北京北京北京西城區金融大街興盛街6號國信證券9層郵編:10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