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軍工行業深度報告:深??萍剂鶈柫鹕詈i_發始于海洋探測信息化與工具載體先行-250331(34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國防軍工行業深度報告:深??萍剂鶈柫鹕詈i_發始于海洋探測信息化與工具載體先行-250331(34頁).pdf(34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證券研究報告行業深度報告國防軍工 東吳證券研究所東吳證券研究所 1/34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 國防軍工行業深度報告 深??萍忌詈?萍剂鶈枂柫?,答,深海開發深海開發始于始于海洋海洋探測探測,信息化與信息化與工具載體工具載體先行先行 2025 年年 03 月月 31 日日 證券分析師證券分析師 蘇立贊蘇立贊 執業證書:S0600521110001 證券分析師證券分析師 許牧許牧 執業證書:S0600523060002 研究助理研究助理 高正泰高正泰 執業證書:S0600123060018 行業走勢行業走勢 相關研究相關研究 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及深
2、??萍?,新興領域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 2025-03-16 2024 年業績預告基本落地,悲觀情緒或被充分釋放 2025-03-02 增持(維持)Table_Tag Table_Summary 投資要點投資要點 2025 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深??萍肌绷袨閼鹇孕孕屡d產業,標志著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深??萍肌绷袨閼鹇孕孕屡d產業,標志著國家在深海領域的戰略布局進入新階段。國家在深海領域的戰略布局進入新階段。這一政策背書不僅為深??萍嫉陌l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也明確了其與商業航天、低空經濟并列的重要性。海南、廣東、上海等地同步出臺的海洋經濟專項規劃,目標海洋生產總值突破千億量級,進一步凸顯了深???/p>
3、技在國家經濟中的核心地位。此外,中國陸地資源對外依存度高,如石油對外依存度較高,深海油氣、可燃冰、多金屬結核等戰略資源的開發成為國家安全保障的核心方向。通過深海資源的自主開發,中國不僅能夠減少對外依賴,還能在全球資源競爭中占據有利位置,確保國家能源安全和戰略資源的穩定供應。深??萍碱I域的技術突破顯著,國產替代加速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關鍵深??萍碱I域的技術突破顯著,國產替代加速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關鍵動力。動力。載人深潛器如“奮斗者號”、超深水鉆井平臺如“藍鯨系列”、耐壓材料如鈦合金球殼等關鍵裝備的國產化率不斷提升,標志著中國在深海裝備制造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同時,AI 與深??萍嫉娜诤弦踩?/p>
4、得了突破性進展,智能算法優化了資源勘探路徑,如 AI 仿生魚“文鰩”的應用,自主水下航行器替代了傳統作業方式,通信延遲從分鐘級縮短至毫秒級,極大提高了深海作業的效率和安全性。這些技術突破不僅降低了深海開發的成本,還提高了資源勘探和開發的精度,為深??萍嫉漠a業化奠定了堅實基礎。全球全球 95%的深海區域尚未開發,深海資源的巨大潛力成為推動深??频纳詈^域尚未開發,深海資源的巨大潛力成為推動深??萍及l展的核心動力。技發展的核心動力。在能源方面,深海蘊藏著豐富的可燃冰和多金屬結核等資源,其中可燃冰儲量巨大,可滿足人類長期能源需求,而多金屬結核含有錳、鎳、鈷等戰略金屬,是未來新能源和芯片產業的關鍵原材
5、料。此外,全球 34%的石油和 44%的天然氣資源分布在深海,我國南海55%的油氣資源也位于海底,深海油氣開發已成為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方向。在生物醫藥領域,深海生物資源具有獨特的基因和生態系統,為醫藥和生物工程提供了巨大的應用潛力。深海生物醫藥業作為新興產業,正在快速發展,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滿足不斷增長的醫藥需求,為生物醫藥產業的創新和升級提供了廣闊空間。投資建議:投資建議:我們認為,在深??萍碱I域的標的選擇上,可遵循兩大思路。其一,應聚焦于前期具備優先建設潛力的方向,這涵蓋了深海平臺裝備與深海信息化兩大板塊。深海平臺裝備方面,水下機器人是極具代表性的前沿工具。深海信息化領域,聲納技術與
6、海底觀測網則能實時監測海洋環境參數。其二,著眼于商業化成熟度較高的深海油氣開發方向。深海油氣資源儲量豐富,開發技術經過多年積累已趨于成熟,相關產業鏈完善。深海平臺裝備方向建議關注:振華重工、邵陽液壓、天和防務、時代電氣。深海信息化方向建議關注:中科海訊、海蘭信、中國海防、長盈通、中科星圖。深海油氣開發方向建議關注:中海油服、海油工程。風險提示:風險提示:1)政策推進不及預期風險;2)技術發展不及預期風險;3)市場需求不確定性風險;4)深海環境破壞風險;5)前期巨量資金投入風險。-15%-10%-5%0%5%10%15%20%25%30%2024/4/12024/7/312024/11/2920
7、25/3/30國防軍工滬深300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 行業深度報告 東吳證券研究所東吳證券研究所 2/34 內容目錄內容目錄 1.深??萍嫉暮x是什么,涵蓋的科技領域有哪些?深??萍嫉暮x是什么,涵蓋的科技領域有哪些?.5 2.人類如何探索深海,涉及到哪些技術手段?人類如何探索深海,涉及到哪些技術手段?.7 3.深??萍嫉奶岢鍪浅鲇谀男┓矫娴目剂?,我國有什么技術積累?深??萍嫉奶岢鍪浅鲇谀男┓矫娴目剂?,我國有什么技術積累?.10 4.哪些沿海省份正在籌劃海洋產業發展,政策傾斜方向是什么哪些沿海省份正在籌劃海洋產業發展,政策傾斜方向是什么?.13 5
8、.深海產業鏈上下游是什么?深海產業鏈上下游是什么?.14 5.1.上游:原材料元器件.14 5.1.1.原材料.15 5.1.2.元器件.17 5.2.中游:平臺裝備.18 5.2.1.水下機器人.19 5.2.2.海底觀測網.22 5.3.下游:深海藏寶.25 5.3.1.多金屬礦.25 5.3.2.烴類資源.27 5.3.3.生物資源.29 6.深海開發優先建設的方向是什么,哪些載體會是抓手?深海開發優先建設的方向是什么,哪些載體會是抓手?.31 7.投資建議投資建議.32 8.風險提示風險提示.33 yWnZpPpQyQzQmRtN6MbP8OoMpPmOsPkPqQrNjMpPmN6M
9、rQnNwMoOnPxNsRqM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 行業深度報告 東吳證券研究所東吳證券研究所 3/34 圖表目錄圖表目錄 圖 1:2025 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及深??萍?,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4 圖 2:海洋深度信息圖.5 圖 3:深??萍妓拇蠛诵臉嫵?6 圖 4:“深潛”、“深鉆”、“深網”是當前深海探索的主要手段.7 圖 5:當前世界上超過 3000m 潛深能力的主要深潛器(黃色表示不載人).8 圖 6:深水及超深水鉆井.8 圖 7:海底觀測網.9 圖 8:政府工作報告首提深??萍急澈罂剂?11 圖 9:2025 年 2 月 23 日,人民
10、日報宣傳十大“國之重器”,其中四項涉及深??萍?12 圖 10:深??萍籍a業鏈.14 圖 11:深海觀測探測平臺應用的主要材料及部件.15 圖 12:深海材料分類總結.15 圖 13:載人潛水器鈦合金耐壓球殼.16 圖 14:2022 年和 2023 年我國不同領域的鈦加工材用量對比.16 圖 15:深海器件分類總結.17 圖 16:深海裝備運行核心三大件.18 圖 17:我國深海裝備所處發展階段.19 圖 18:水下機器人分類.20 圖 19:2020 年中國水下機器人細分市場結構占比情況.21 圖 20:沈自所“潛龍”系列自主水下機器人.22 圖 21:海洋立體觀監測.22 圖 22:20
11、23 年沿海各省主要海洋災害直接經濟損失和死亡失蹤人口分布.24 圖 23:海南省海洋災害綜合防治能力建設項目招標計劃公告.24 圖 24:世界深海金屬礦分布圖.26 圖 25:三大類深海金屬礦的開采途徑及其環境影響.27 圖 26:世界深海油氣的盆地分布及其主要產區.28 圖 27:可燃冰中氣體全球總儲量的爭論,40 年來總儲量的變化趨勢,每個紅點表示一種估價值.29 圖 28:區別三種不同的儲量概念:全球地質體內所含的總量(灰色),技術上可開采的總量(橙色),經濟上值得開采的總量(黃色).29 圖 29:底棲拖網技術及其對環境的影響.30 圖 30:海洋平臺裝備.31 圖 31:海洋信息化
12、.31 表 1:中國在“深潛”、“深鉆”、“深網”三種深海探索方式中的代表性裝備.11 表 2:政府工作報告后,全國多地籌劃海洋產業發展.13 表 3:典型耐壓艙材料性能.17 表 4:各國海底觀測網現狀.23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 行業深度報告 東吳證券研究所東吳證券研究所 4/34 在在 2025 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深??萍急皇状翁峒盀樾屡d產業重點發展領域,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深??萍急皇状翁峒盀樾屡d產業重點發展領域,這標這標志著深??萍颊缴仙秊閲覒鹇灾局詈?萍颊缴仙秊閲覒鹇?,與商業航天、低空經濟并列。這一舉措不僅體現了我國從“海洋大國”
13、向“海洋強國”加速轉型的決心,也意味著深??萍紝摹翱蒲刑剿鳌毕颉爱a業驅動”轉型。深??萍甲鳛橘Y本市場的新興主題,憑借其極具吸引力的發展潛力,有望成為今年投資的重要主線。但我們應理性地看到,但我們應理性地看到,目前市場對于深??萍夹袠I諸多關鍵問題的理目前市場對于深??萍夹袠I諸多關鍵問題的理解尚不充分解尚不充分,諸如對該行業的定位、未來行業發展的抓手以及產業鏈投資優先級的判斷等,均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仡欉^往,新領域的投資行情往往遵循一定的規律,從初期的普遍上漲,到逐漸回歸理性,市場開始深入甄別價值,再到經歷重新評估和確認,最終可能在價值清晰化后迎來新一輪的增長。深??萍纪顿Y亦大概率遵循這一軌跡,
14、如今正處在這一過程的初期,值得深入研究。本文本文試圖從試圖從六六個角度分別剖析深??萍嫉膩睚埲ッ},分別是:個角度分別剖析深??萍嫉膩睚埲ッ},分別是:1、深??萍嫉暮x是什么,涵蓋的科技領域有哪些?2、人類如何探索深海,涉及到哪些技術手段?3、深??萍嫉奶岢鍪浅鲇谀男┓矫娴目剂?,我國有什么技術積累?4、哪些沿海省份正在籌劃海洋產業發展,政策傾斜方向是什么?5、深海產業鏈上下游是什么?6、深海開發優先建設的方向是什么,哪些載體會是抓手?圖圖1:2025 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及深??萍?,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及深??萍?,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 數據來源:中國政府網,東吳證券研究所 請務必
15、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 行業深度報告 東吳證券研究所東吳證券研究所 5/34 1.深??萍嫉暮x是什么,涵蓋的科技領域有哪些?深??萍嫉暮x是什么,涵蓋的科技領域有哪些?深??萍际且陨詈-h境為研究對象,通過探測、開發、工程等綜合技術手段探索海深??萍际且陨詈-h境為研究對象,通過探測、開發、工程等綜合技術手段探索海洋深層奧秘并實現資源利用的前沿領域。其定義被明確為“用于探索、開發和利用深海洋深層奧秘并實現資源利用的前沿領域。其定義被明確為“用于探索、開發和利用深海資源以及研究深海環境的一系列先進技術和相關學科的總稱”資源以及研究深海環境的一系列先進技術和相關學
16、科的總稱”。而深海通常指水深超過200 米、陽光無法穿透的海洋區域,約占全球海洋面積的 95%以上。圖圖2:海洋深度信息圖海洋深度信息圖 數據來源:中國數字科技館,東吳證券研究所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 行業深度報告 東吳證券研究所東吳證券研究所 6/34 該領域包含四大技術方向該領域包含四大技術方向:以載人潛水器、無人遙控運載器為代表的深海探測技術深海探測技術,以多金屬結核開采、可燃冰開發為核心的資源利用技術資源利用技術,依托水聲通信和導航系統的信信息傳輸技術息傳輸技術,以及耐高壓材料、深海機器人等工程裝備技術工程裝備技術。圖圖3:深??萍忌詈?萍妓?/p>
17、大核心構成四大核心構成 數據來源: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東吳證券研究所 深??萍寂c深海本質上是“工具”與“對象”的共生關系深??萍寂c深海本質上是“工具”與“對象”的共生關系。水深超過 200 米的深海區域占據地球表面的約 60%,具有高壓、無光、低溫等極端環境特征,這種特殊性迫使人類必須發展出與之匹配的技術體系:例如載人潛水器需采用鈦合金耐壓艙體抵御高壓,生物資源開發依賴高精度傳感器捕捉黑暗環境中的目標。同時,深海蘊藏的多金屬結核、油氣資源和獨特生物基因庫,既是科技攻關的動力源,也是支撐國家能源安全與產業升級的戰略依托。二者構成閉環邏輯:深海環境催生技術突破,而技術進步又推動人類對深海認知邊界
18、的擴展,最終形成“認知深海開發資源反哺技術”的循環發展模式。包括深海運載技術(如載人深潛器奮斗者號、無人遙控運載器ROV等)、高精度定位與目標跟蹤技術、深海傳感器及圖像傳輸技術等,用于獲取深海環境和資源數據涵蓋礦產資源(如多金屬結核、可燃冰)、生物資源(深海生物活性物質提?。┖湍茉撮_發(海洋能發電)等領域。例如,藍鯨系列鉆井平臺和開拓二號深海采礦車實現了深海資源的規?;_采涉及水聲通信、深海導航系統等,保障深海裝備的遠程操控和數據傳輸,例如中國自主研發的聲學芯片和深海通信系統包括耐高壓材料(如復合材料艙體)、深海裝備制造(如深海機器人、海底電纜)和生態保護技術(如污染監測系統),解決深海作業中
19、的工程難題深海探測技術資源開發與利用技術深海通信與導航技術深海工程技術深??萍妓拇蠛诵臉嫵?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 行業深度報告 東吳證券研究所東吳證券研究所 7/34 2.人類如何探索深海,人類如何探索深海,涉及到哪些技術手段涉及到哪些技術手段?“深潛”、“深鉆”、“深網”合稱“三深”,構成當前進入深海內部進行科學探索的“深潛”、“深鉆”、“深網”合稱“三深”,構成當前進入深海內部進行科學探索的主力。主力。深潛技術雖然能夠直觀地探索深海,但在空間和時間上存在局限性,深潛最深只能到海底,從海底往下得靠鉆探,這就是深鉆的作用,而深潛的運行時間只能以小時計
20、,想要長期連續觀測就得將傳感器放到海底,聯網觀測,這就是深網。三者結合可以更全面地認識深海。圖圖4:“深潛”、“深鉆”、“深網”“深潛”、“深鉆”、“深網”是當前是當前深海探索深海探索的主要手段的主要手段 數據來源:求是網,東吳證券研究所 深潛:深潛:進入海洋內部的深潛技術進入海洋內部的深潛技術,遁入深海,遁入深海的“入場券”。的“入場券”。深潛指通過載人或無人潛水器直接進入深海進行探測的技術手段。其核心作用是實現對海底地形、生物群落及資源分布的直觀觀測與采樣,為海洋環境、地質構造及生物多樣性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F代深潛技術已突破全海深探測能力,覆蓋從淺海至萬米深淵的廣闊范圍。深潛深鉆深網深潛
21、技術是指利用載人潛水器、無人潛水器等裝備,直接潛入深海進行觀測、采樣和作業深鉆技術主要用于深海地質勘探,通過鉆取深海海底的巖芯樣本,研究地球的演化歷史、海底礦產資源的分布等深網技術是利用海底觀測網絡,實現對深海環境的長期、實時監測。海底觀測網絡由海底電纜、傳感器、數據傳輸系統等組成當前深海探索的主要手段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 行業深度報告 東吳證券研究所東吳證券研究所 8/34 圖圖5:當前世界上超過當前世界上超過 3000m 潛深能力的主要深潛器(黃色表示不載人)潛深能力的主要深潛器(黃色表示不載人)數據來源:深海淺說,東吳證券研究所 深鉆:從下海
22、到入地的大洋鉆探深鉆:從下海到入地的大洋鉆探,在深海海底鉆探地殼,涉及深海探索中難度最高、在深海海底鉆探地殼,涉及深海探索中難度最高、耗費最大的技術耗費最大的技術。深鉆是通過海底鉆探設備獲取深海底部以下巖芯或沉積物樣本的技術。該技術能夠穿透海底地殼,直接獲取地球內部物質,用于揭示板塊運動規律、地質演化歷史及礦產資源分布。作為深潛的補充,深鉆彌補了深潛無法深入海底地層的局限性,成為研究地球內部物質組成與能源勘探的關鍵手段。圖圖6:深水及超深水鉆井深水及超深水鉆井 數據來源:界面新聞,東吳證券研究所 平臺種類工作深度傳統固定式自升式半潛式鉆井船60m 200m 超深水1500m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
23、的免責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 行業深度報告 東吳證券研究所東吳證券研究所 9/34 深網:常駐深海的海底觀測網深網:常駐深海的海底觀測網,深海觀測,不僅需要從海面向下探索,而且需要從深海觀測,不僅需要從海面向下探索,而且需要從海底向上觀測海底向上觀測。深網指在海底布設聯網傳感器陣列,形成長期、連續、多參數的綜合觀測系統。其作用在于實時監測海洋環境動態(如溫度、鹽度、洋流)、追蹤溫室氣體循環路徑及氣候變化的深海源頭。通過覆蓋大范圍、長周期的觀測能力,深網解決了深潛技術受限于時間與空間的不足,成為系統性研究深海長期演變的核心工具。圖圖7:海底觀測網海底觀測網 數據來源:海蘭信,東
24、吳證券研究所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 行業深度報告 東吳證券研究所東吳證券研究所 10/34 3.深??萍嫉奶岢鍪浅鲇谀男┓矫娴目剂?,我國有什么技術積累深??萍嫉奶岢鍪浅鲇谀男┓矫娴目剂?,我國有什么技術積累?2025 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深??萍肌?,這背后是國家對未來資源、科技、經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深??萍肌?,這背后是國家對未來資源、科技、經濟和濟和國防國防安全格局的安全格局的深層次深層次考量??剂?。深??萍嫉耐黄剖潜U衔覈Y源安全與能源自主的核心戰略之一。深??萍嫉耐黄剖潜U衔覈Y源安全與能源自主的核心戰略之一。隨著陸地和淺海資源開發趨近飽
25、和,深海資源逐漸成為緩解能源對外依賴、優化能源結構的重要方向。深海蘊藏著豐富的戰略資源,包括多金屬結核、稀土元素、可燃冰以及深海生物基因資源。例如,南海和西太平洋海域的可燃冰儲量預計相當于我國陸上石油天然氣總量的數倍,其商業化開采有望大幅提升能源自給率。此外,深海礦產資源的開發可減少對國際市場的依賴,規避地緣政治風險。深海能力的提升能打破傳統海權競爭的島鏈封鎖,實質是通過技術制海權強化國防深海能力的提升能打破傳統海權競爭的島鏈封鎖,實質是通過技術制海權強化國防安全,為應對復雜國際局勢提供戰略保障。安全,為應對復雜國際局勢提供戰略保障。深海不僅是潛艇隱蔽活動的天然屏障,更是未來水下通信、偵察和作
26、戰的關鍵領域。我國海域遼闊,但南海、東海等區域存在主權爭議,強化深海監測和防御能力有助于維護海洋權益。例如,深海監聽網絡可實時追蹤他國潛艇動向,而無人潛航器和智能水雷技術能有效構建“水下長城”。深??萍际堑湫偷母呔忸I域,其技術攻關將全面拉動產業鏈升級。深??萍际堑湫偷母呔忸I域,其技術攻關將全面拉動產業鏈升級。深海探測需要突破極端環境下的材料科學、能源供應、通信技術和人工智能。以“奮斗者”號載人深潛器為例,其國產化率超過 96%,帶動了精密加工、傳感器和控制系統等數十個細分領域的技術迭代。例如,深海機器人技術可遷移至工業檢測、災害救援等領域,而深海生物酶研究已應用于生物制藥。這種“深海+”的
27、產業擴散效應,將助力我國制造業向價值鏈高端攀升。深海經濟被視為“藍色經濟”的核心增長極,有望成為拉動內需的新引擎。深海經濟被視為“藍色經濟”的核心增長極,有望成為拉動內需的新引擎。2024 年中國海洋生產總值達 10.54 萬億元,深海經濟占比超 20%,成為新增長極,涵蓋資源開發、裝備制造、海洋旅游和碳封存等多元領域。例如,南??扇急虡I化需配套港口建設、LNG 運輸和環保服務;深海數據中心利用海水冷卻降低能耗;而深海文旅正成為消費升級的新熱點。此外,深?;ㄍ顿Y具有“乘數效應”,能帶動鋼鐵、船舶、通信等行業增長。深??萍及l展是我國長期戰略規劃的系統性部署。深??萍及l展是我國長期戰略規劃的系
28、統性部署。從“十三五”到“十四五”,國家先后出臺相應政策,明確將深海列入科技創新 2030 重大項目。財政層面設立海洋發展基金,稅收優惠鼓勵社會資本投入。政府工作報告的表述,既是對既有戰略的延續,也是向國內外宣示中國從“海洋大國”向“海洋強國”轉型的決心。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 行業深度報告 東吳證券研究所東吳證券研究所 11/34 圖圖8:政府工作報告首提深??萍急澈罂剂空ぷ鲌蟾媸滋嵘詈?萍急澈罂剂?數據來源:東吳證券研究所繪制 我國我國在在“深潛”、“深鉆”、“深網”“深潛”、“深鉆”、“深網”等等深海技術深海技術方面方面已實現從“跟跑”到“并
29、跑”的已實現從“跟跑”到“并跑”的跨越,形成了覆蓋全海深探測、資源開發與科學研究的綜合技術體系??缭?,形成了覆蓋全海深探測、資源開發與科學研究的綜合技術體系。在載人深潛領域,“奮斗者號”2020 年創下 10909 米載人深潛世界紀錄,其鈦合金耐壓艙、智能控制系統等核心技術國際領先;無人裝備中,“海斗一號”無人潛水器、“海燕”水下滑翔機實現萬米深淵自主探測與采樣。資源開發方面,我國突破 1500 米級可燃冰試采技術,“深海一號”超深水大氣田實現 1500 米油氣商業化開發,自主設計建造的深海鉆采裝備打破國外壟斷。技術體系上,已具備高精度地震勘探、多波束測深、海底觀測網等全鏈條能力,國產化裝備大
30、幅替代進口??茖W領域依托“科學號”“大洋號”等科考平臺,在深淵生命演化、地質構造等領域取得多項原創成果。表表1:中國在“深潛”、“深鉆”、“深網”三種深海探索方式中中國在“深潛”、“深鉆”、“深網”三種深海探索方式中的的代表性裝備代表性裝備 方向 代表性裝備 圖示 成就 深潛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 最大下潛深度 7062 米,首次實現我國載人深潛技術從無到有的跨越,完成全球99.8%海域的科考能力覆蓋 政府工作報告首提深??萍急澈罂剂抠Y源安全與能源自主深海資源(可燃冰、多金屬結核等)開發可緩解能源對外依賴,降低鈷、鎳等戰略礦產進口風險,支撐“雙碳”目標,構建自主可控的資源供應鏈國防安全與軍事戰略縱
31、深深海監測、無人潛航等技術強化水下防御能力,突破島鏈封鎖,維護爭議海域主權,擴展軍事偵察與戰略縱深,保障海洋權益技術突破驅動產業升級深潛器、耐壓材料等技術攻關帶動精密制造、人工智能等產業鏈升級,促進技術外溢至工業、醫療等領域,推動高端制造業發展經濟新增長點與內需提振深海開發(能源、數據中心、文旅)催生萬億級市場,拉動裝備制造、基建和消費,創造就業,形成陸海協同的經濟增長極政策支持與戰略布局旨在將深??萍技{入國家綜合安全觀和全球競爭框架,政府工作報告的表述,既是對既有戰略的延續,也是向國內外宣示中國從“海洋大國”向“海洋強國”轉型的決心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
32、明部分 行業深度報告 東吳證券研究所東吳證券研究所 12/34 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 2020年成功坐底馬里亞納海溝(10909米),成為全球首個實現萬米載人深潛的科考裝備,完成深海生物采樣與地質勘探 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 4500 米級載人潛水器,2017 年在南海海試成功,國產化率超過 95%海斗一號無人潛水器 實現全海深自主巡航探測,填補我國萬米級無人潛水器空白,完成深淵地形測繪與實時數據傳輸 深鉆 夢想號萬米鉆探船 全球首艘具備11000米鉆探能力的科考船,搭載智能化鉆探系統,實現巖芯取樣與海底實時監測一體化作業,支撐南??扇急Y源勘探 深網 國家海底科學觀測網 建成覆蓋東海、南海
33、的實時監測系統,集成海底地震儀、化學傳感器等設備,實現深海環境數據實時回傳,支撐氣候研究與災害預警 數據來源:中國科學院,東吳證券研究所 圖圖9:2025 年年 2 月月 23 日,人民日報宣傳十大日,人民日報宣傳十大“國之重器”,其中“國之重器”,其中四四項涉及深??萍柬椛婕吧詈?萍?數據來源:人民日報微博,東吳證券研究所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 行業深度報告 東吳證券研究所東吳證券研究所 13/34 4.哪些沿海省份正在籌劃海洋產業發展,政策傾斜方向是什么哪些沿海省份正在籌劃海洋產業發展,政策傾斜方向是什么?在在 2025 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深
34、??萍嫉膽鹇员尘跋?,各沿海省市紛紛籌劃并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深??萍嫉膽鹇员尘跋?,各沿海省市紛紛籌劃并布局海洋產業發展。布局海洋產業發展。上海發布上海市海洋產業發展規劃(2025-2035 年)及上海市海洋觀測網規劃(2025-2035 年),印發關于推動上海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現代海洋城市的實施意見,系統布局海洋產業升級和觀測體系。深圳通過“深海未來2025”大會,推動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布局深海、極地等戰略領域,與華為、騰訊等簽署合作協議,構建“藍色伙伴關系”。浙江聚焦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建設,部署“開年即開拼”行動。廈門擬出臺進一步促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從科研創新、產業
35、扶持等四方面加大支持。青島通過 現代海洋特色產業集聚區建設行動方案,錨定“4+4+2”重點海洋產業方向,加速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和重大項目招引。表表2:政府工作報告后,全國多地籌劃海洋產業發展政府工作報告后,全國多地籌劃海洋產業發展 省市 時間 政策規劃 上海 3 月 20 日 上海市海洋局將出臺上海市海洋產業發展規劃(2025-2035 年)和上海市海洋觀測網規劃(2025-2035 年),并印發關于推動上海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現代海洋城市的實施意見,旨在系統性布局未來十年海洋產業升級和觀測體系,強化海洋經濟與城市發展的深度融合。深圳 3 月 17 日 深圳市通過“深海未來 2025”大會
36、推動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重點布局深海、極地等戰略領域產業集群。市海洋發展局與華為、騰訊簽署合作協議,聯合 16 家新興產業企業構建“藍色伙伴關系”探索海洋新質生產力發展路徑,強化政企協同的海洋經濟創新生態。浙江 3 月 13 日 浙江省海洋經濟發展廳聚焦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建設,部署“開年即開拼”攻堅行動,重點推進千項萬億重大項目、國際航運中心升級、海洋科技創新融合及海洋經濟立法,強化經濟大省在海洋領域的“深藍貢獻”。廈門 3 月 14 日 廈門市擬出臺進一步促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從科研創新、產業扶持、人才培育、招商體系四方面加大政策支持,構建涵蓋全鏈條的海洋經濟扶持框架。青島 3
37、月 18 日 青島市通過審議現代海洋特色產業集聚區建設行動方案等文件,錨定“4+4+2”重點海洋產業方向,加速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和重大項目招引,以產業集聚區為載體培育海洋新質生產力,強化海上安全管理支撐。數據來源:證券時報網,東吳證券研究所 復盤上述政策規劃,“海洋信息化”為優先建設方向。復盤上述政策規劃,“海洋信息化”為優先建設方向。直接的體現是上海明確出臺直接的體現是上海明確出臺海洋觀測網規劃與深圳海洋局海洋觀測網規劃與深圳海洋局和和兩大科技巨頭合作,聚焦海洋數字孿生、兩大科技巨頭合作,聚焦海洋數字孿生、AI 算法開發、算法開發、智能裝備三大核心領域。智能裝備三大核心領域。以深圳為例,此次聚
38、焦的三大領域分別為:1)海洋數據建模;2)三維海底建模;3)深海裝備智能運維平臺。海洋信息化之所以成為優先建設方向,主要因其能夠顯著提升海洋資源開發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增強環境監測能力,并為海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同時,信息化技術的廣泛應用也是實現海洋科技創新的重要抓手,符合國家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戰略方向。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 行業深度報告 東吳證券研究所東吳證券研究所 14/34 5.深海產業鏈上下游是什么?深海產業鏈上下游是什么?深??萍嫉漠a業鏈以上游材料與技術研發為起點,中游裝備制造為核心,下游資源深??萍嫉漠a業鏈以上游
39、材料與技術研發為起點,中游裝備制造為核心,下游資源開發與應用為延伸,形成緊密銜接的產業體系。開發與應用為延伸,形成緊密銜接的產業體系。上游聚焦耐壓材料、水聲通信、傳感器等核心技術。中游涵蓋載人/無人潛水器、超深水鉆井平臺、深海機器人等裝備制造,推動深海探測與資源開發能力提升。下游拓展至油氣與可燃冰開采、多金屬結核采礦、生物醫藥、軍事及海底數據中心等多元應用場景,結合政策驅動與地方產業集群,加速技術商業化。圖圖10:深??萍籍a業鏈深??萍籍a業鏈 數據來源:東吳證券研究所繪制 5.1.上游:上游:原材料元器件原材料元器件 深海環境具有高壓、高腐蝕性、低溫、生物附著等特殊性質,這些條件對材料和元深海
40、環境具有高壓、高腐蝕性、低溫、生物附著等特殊性質,這些條件對材料和元器件的性能提出了極為嚴苛的挑戰。器件的性能提出了極為嚴苛的挑戰。此外,此外,深海開發的需求,遠遠超出了“耐壓、耐腐深海開發的需求,遠遠超出了“耐壓、耐腐蝕”這些基本要求。它需要材料在多個維度上實現平衡,甚至突破傳統材料的極限。蝕”這些基本要求。它需要材料在多個維度上實現平衡,甚至突破傳統材料的極限。上游中游下游高強度金屬特種復合材料耐腐蝕涂料原材料生產耐壓材料傳感器通信系統推進器零部件油氣生產系統礦產開發裝備可燃冰開采裝備深海裝備制造海底管道鋪設海上風電建設深海工程建設傳感器潛水器水下滑翔機海底觀測網深海探測感知深海油氣開發深
41、海礦產開采深海生物資源深海資源開發海洋風能波浪能潮汐能深海能源利用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 行業深度報告 東吳證券研究所東吳證券研究所 15/34 圖圖11:深海觀測探測平臺應用的主要材料及部件深海觀測探測平臺應用的主要材料及部件 數據來源:海洋觀測探測平臺關鍵材料發展與展望,東吳證券研究所 5.1.1.原材料原材料 深海材料主要分為深海材料主要分為耐壓殼耐壓殼材料、材料、浮力浮力材料和防腐材料三大類。材料和防腐材料三大類。結構材料包括用于深海裝備耐壓殼的金屬材料和非金屬材料,以及提供浮力的固體浮力材料。功能材料涵蓋高性能鋼、合金材料以及復合材料。防腐
42、材料則以海洋防腐涂料為主,包括水性涂料、油性涂料、環氧樹脂涂料等多種類型,用于保護深海裝備免受海洋環境的腐蝕。圖圖12:深海材料分類總結深海材料分類總結 數據來源:全球深海材料研究概況,東吳證券研究所 深海設備需要承受巨大的水壓,這意味著材料必須具備高強度。但同時,深海作業深海設備需要承受巨大的水壓,這意味著材料必須具備高強度。但同時,深海作業的運輸和部署成本極高,輕量化又是不可或缺的。的運輸和部署成本極高,輕量化又是不可或缺的。鈦合金能夠有效滿足深海設備對高強鈦合金能夠有效滿足深海設備對高強度與輕量化的雙重需求。度與輕量化的雙重需求。其強度非常高,而密度僅為鋼的 60%左右,這使得鈦合金的比
43、深海材料深海裝備耐壓殼材料金屬材料高性能鋼鈦合金非金屬材料樹脂基復合材料結構陶瓷材料深潛用浮力材料化學泡沫復合材料微球復合泡沫材料輕質合成復合材料防腐材料防腐涂料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 行業深度報告 東吳證券研究所東吳證券研究所 16/34 強度遠大于其他金屬結構材料,可制出單位強度高、剛性好、質輕的零部件。此外,鈦合金在海水等惡劣環境中具有優異的耐腐蝕性能,對點蝕、酸蝕、應力腐蝕的抵抗力特別強,能夠長期在海水中使用而不易被腐蝕,保證設備的使用壽命和可靠性。不過,鈦鈦合金價格相對較高,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大規模應用合金價格相對較高,這在一定程度上限
44、制了其大規模應用。圖圖13:載人潛水器鈦合金耐壓球殼載人潛水器鈦合金耐壓球殼 數據來源:深海載人裝備耐壓結構用鈦合金應用現狀與展望,東吳證券研究所 我國在海洋工程高端用鈦領域已取得顯著進展,但是在船舶與海洋工程用鈦方面仍我國在海洋工程高端用鈦領域已取得顯著進展,但是在船舶與海洋工程用鈦方面仍有較大發展空間。有較大發展空間。自 1954 年起,我國鈦工業持續發展,已成為世界鈦工業大國,海綿鈦和鈦加工材產量均居世界前列。在海洋工程用鈦合金材料方面,我國已開發出多種鈦合金,并形成了自己的材料體系,應用于艦船、深潛器等裝備。然而,與美國、俄羅斯等國相比,我國在基礎研究、鈦材生產技術、應用領域、設計與應
45、用技術等環節仍有 15至 30 年的差距。特別是在船舶與海洋工程用鈦方面,盡管我國領海遼闊,但鈦在許多海岸、島嶼、船舶上的應用基本屬于空白,高端用鈦技術尚未完全掌握,總體上還處于起步階段。圖圖14:2022 年和年和 2023 年我國不同領域的鈦加工材用量對比年我國不同領域的鈦加工材用量對比 數據來源:深海載人裝備耐壓結構用鈦合金應用現狀與展望,東吳證券研究所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 行業深度報告 東吳證券研究所東吳證券研究所 17/34 深海材料不僅要耐壓、耐腐蝕,還需要具備水密性、抗疲勞性和防止生物附著性等深海材料不僅要耐壓、耐腐蝕,還需要具備水密
46、性、抗疲勞性和防止生物附著性等多種功能多種功能,復合材料在這一領域展現出巨大潛力。復合材料在這一領域展現出巨大潛力。比如,石墨復合材料和玻璃纖維復合材料,因其輕質、高強度和優異的耐腐蝕性,被廣泛應用于深海管道和系纜。但這些材但這些材料在深海環境中的長期穩定性仍需進一步驗證料在深海環境中的長期穩定性仍需進一步驗證,尤其是在極端條件下,如何確保它們的性能不衰退,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表表3:典型耐壓艙材料性能典型耐壓艙材料性能 材料 密度 g/cm 抗拉強度 MPa 彈性模量 GPa 比強度 MPacm/g 比模量 GPacm/g 鈦合金 4.5 1000 117 222 26 鋁合金 2.8 420
47、 70 150 25 碳纖維復材 1.5 1800 120 1200 80 玻璃纖維復材 1.9 1250 44 658 23 數據來源:深海用復合材料耐壓艙夾層結構設計,東吳證券研究所 5.1.2.元器件元器件 深海探索設備需集成核心元器件以應對高壓、腐蝕與復雜作業環境。深海探索設備需集成核心元器件以應對高壓、腐蝕與復雜作業環境。推進系統依賴多槳葉設計及耐腐蝕合金部件,結合高效永磁電機實現精準機動。能源模塊使用耐壓電池組提升續航能力,支持長時間作業。傳感器與通信系統整合深度、溫度等環境傳感器,搭配聲吶或光纖通信實現數據實時回傳。固體浮力材料提供穩定浮力,平衡設備重量與水壓。水密連接器作為關鍵
48、樞紐,保障極端壓力下的信號與能源傳輸穩定性。此外,深海機械臂、抗干擾電路等擴展作業能力。圖圖15:深海深海器件器件分類總結分類總結 數據來源:東吳證券研究所繪制 深海器件動力系統 推進系統控制模塊傳感器物理傳感器生化傳感器聲學傳感器光學傳感器通信系統水聲通信設備光纖通信設備機械部件機械手推進器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 行業深度報告 東吳證券研究所東吳證券研究所 18/34 水密連接器(數據傳輸與能源供給)、推進系統(機動性)、固體浮力材料(穩定性水密連接器(數據傳輸與能源供給)、推進系統(機動性)、固體浮力材料(穩定性與安全)是深海裝備運行的核心三大件
49、與安全)是深海裝備運行的核心三大件。圖圖16:深海裝備運行核心三大件深海裝備運行核心三大件 數據來源:泰科電子,鉆石動力,中浮海際,東吳證券研究所 水密連接器,國內企業在中低端市場已占據主導地位。水密連接器,國內企業在中低端市場已占據主導地位。中航光電是國內水密連接器的主要供應商之一,另外,以康比布斯、中天科技、亨通光電為代表的廠商,憑借耐腐蝕、高密封性等技術實現國產替代,國產化率較高。但在深海高壓極端環境(如萬米級深度)下,泰科電子、西門子等國際巨頭仍壟斷高端市場。隨著我國深海油氣開發、海底觀測網等重大項目推進,該領域市場空間快速擴容。推進系統的競爭格局呈現“軍民融合”特征,民用需求驅動技術
50、迭代。推進系統的競爭格局呈現“軍民融合”特征,民用需求驅動技術迭代。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作為國內最大的船舶制造企業之一,中國船舶集團旗下 704 所、中車永濟電機等國內企業在中小功率推進器領域實現突破,相關技術已應用于“蛟龍號”等載人潛水器。然而,大功率高精度矢量推進器仍被羅羅、通用電氣等國際企業壟斷,國內在動力密度和控制算法上的差距制約了深海裝備的機動性。展望未來,民用領域(如深海機器人、采礦設備)的需求增長將成為主要驅動力,但軍用高端技術壁壘短期內難以打破。5.2.中游:平臺裝備中游:平臺裝備 深海裝備是人類探索和開發深海資源、研究深海環境以及保障深海作業安全的重要平臺。根據其功能和應用領
51、域,深海裝備可以分為三大類:深海探測與感知裝備、深海根據其功能和應用領域,深海裝備可以分為三大類:深海探測與感知裝備、深海資源開發裝備以及深海保障及配套裝備。資源開發裝備以及深海保障及配套裝備。深海探測與感知裝備深海探測與感知裝備主要用于對深海環境的探測和監測,是深??茖W研究和資源開發的基礎。這類裝備包括載人潛水器、無人遙控潛水器(ROV)、自主式水下航行器(AUV)、水下滑翔機(AUG)等。這些裝備能夠攜帶多種傳感器和探測設備,完成海底地形測繪、水文數據采集、生物和地質樣本采集等任務。目前,深海探測與感知裝備的技術發展相目前,深海探測與感知裝備的技術發展相對較為早期,但仍處于快速進步階段,許
52、多新型裝備正在不斷研發和應用。對較為早期,但仍處于快速進步階段,許多新型裝備正在不斷研發和應用。深海資源開發裝備深海資源開發裝備則是針對深海礦產、油氣等資源的開發而設計的,包括深海采礦車、深海鉆井平臺、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等。這些裝備能夠在深海高壓、低溫等極端環水密連接器推進系統固體浮力材料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 行業深度報告 東吳證券研究所東吳證券研究所 19/34 境下高效運行,完成資源的開采、處理和運輸。與探測與感知裝備相比,深海資源開發深海資源開發裝備的技術相對成熟,尤其是在油氣資源開發領域,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裝備體系。裝備的技術相對成熟,尤
53、其是在油氣資源開發領域,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裝備體系。然而,隨著深海資源開發需求的增長,相關裝備的技術創新和國產化仍是未來發展的重點。深海保障及配套裝備深海保障及配套裝備主要用于保障深海作業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包括水下安保系統、應急救援裝備、深海環境模擬試驗裝備等。這些裝備在深海作業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是在應對突發事故和保障人員安全方面。然而,這類裝備的技術成熟度不一致這類裝備的技術成熟度不一致,部分裝備已經較為成熟,而另一些裝備仍需進一步研發和完善。圖圖17:我國深海裝備所處發展階段我國深海裝備所處發展階段 數據來源:深海水下技術裝備發展研究,我國深海裝備技術發展研究,水下機器人應用及
54、展望,東吳證券研究所 5.2.1.水下機器人水下機器人 根據其功能和操作方式,水下機器人主要分為兩大類:載人水下機器人根據其功能和操作方式,水下機器人主要分為兩大類:載人水下機器人(HOV)和和無人水下機器人無人水下機器人(UUV)。載人水下機器人允許操作人員直接進入水下環境,通過艙體內的設備進行觀察和操作。這類機器人通常分為深海載人水下機器人和淺海載人水下機器人,前者主要用于深海探測和科學研究,后者則適用于淺海區域的作業和維護。前者主要用于深海探測和科學研究,后者則適用于淺海區域的作業和維護。無人水下機器人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類別,它不需要人員直接參與,通過遠程控制無人水下機器人是目前應用最廣
55、泛的類別,它不需要人員直接參與,通過遠程控制或自主運行完成任務?;蜃灾鬟\行完成任務。無人水下機器人又細分為有纜水下機器人(ROV)、自主式水下機器人(AUV)、拖曳式水下機器人(TUV)和水下滑翔機(AUG)。有纜水下機器人通過電纜與母船連接,由操作人員在船上遠程控制,適合執行復雜的水下任務,如管道檢查、打撈作業和深海采礦。自主式水下機器人則依靠內置的導航系統和傳感器自主運行,能夠完成長時間、大范圍的水下探測任務,如海洋環境監測和海底地形測繪。拖曳式水下機器人通常由母船拖曳,通過電纜傳輸數據,主要用于水下聲學探測和海洋物理參數深海探測與感知深海資源開發深海保障及配套載人潛水器無人潛水器深??臻g
56、站水下施工作業設備深海油氣開采設備深海礦產開采設備零部件相對早期相對成熟成熟度不一致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 行業深度報告 東吳證券研究所東吳證券研究所 20/34 的采集。水下滑翔機是一種特殊的自主式機器人,通過改變浮力和姿態實現滑翔式運動,能夠在水下長時間低功耗運行,適合海洋環境的長期監測和數據采集。圖圖18:水下機器人分類水下機器人分類 數據來源:浙江大學,東吳證券研究所 中國水下機器人市場主要集中在資源勘查和安全監測兩大領域,其他領域的占比相中國水下機器人市場主要集中在資源勘查和安全監測兩大領域,其他領域的占比相對較小,市場結構較為集中。對較小
57、,市場結構較為集中。2020 年中國水下機器人細分市場結構的占比情況,資源勘查類水下機器人占據了最大的市場份額,占比為 41.59%,這表明在水下機器人應用領域中,由于海洋資源開發和勘探活動的增加,資源勘查類的需求最為旺盛。安全檢測類水下機器人緊隨其后,占比 33.45%,這反映了在水下安全監測方面,如海底管道、電纜、橋梁等基礎設施的檢測和維護需求較高。搜索救援類水下機器人占比 11.75%,商業及個人娛樂類水下機器人占比 10.85%,這說明在應急救援和娛樂領域,水下機器人也有一定的應用空間。相比之下,調查研究類、水產養殖類和鋪設線纜類水下機器人的占比相對較小,分別為 0.90%、0.90%
58、和 0.56%。水下機器人分類載人水下機器人(HOV)深海載人水下機器人淺海載人水下機器人無人水下機器人(UUV)有纜水下機器人(ROV)自主式水下機器人(AUV)拖曳式水下機器人(TUV)水下滑翔機(AUG)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 行業深度報告 東吳證券研究所東吳證券研究所 21/34 圖圖19:2020 年中國水下機器人細分市場結構占比情況年中國水下機器人細分市場結構占比情況 數據來源:華經情報網,東吳證券研究所 我國水下機器人行業呈現“市場分散但技術分化”的特征。我國水下機器人行業呈現“市場分散但技術分化”的特征。盡管頭部企業在能源、軍工等中高端
59、市場集中度較高,但全行業尚未出現壟斷性巨頭。企業技術路線分化明顯:ROV 因操作靈活、成本可控,成為檢測、打撈等場景的主流選擇,國產廠商逐步替代進口設備;AUV 則因自主作業需求,依賴聲吶、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持續突破,頭部企業通過產學研合作強化技術壁壘。與此同時,國產化替代進程加速成為關鍵驅動力,液壓系統、聲吶設備等核心部件逐步突破“卡脖子”問題。我國軍用無人水下航行器已形成覆蓋深海探測、戰術偵察、智能攻防的全譜系裝備我國軍用無人水下航行器已形成覆蓋深海探測、戰術偵察、智能攻防的全譜系裝備體系,構建了以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哈爾濱工程大學和中國船舶工業集團為核心體系,構建了以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
60、究所、哈爾濱工程大學和中國船舶工業集團為核心的研發格局。的研發格局。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深耕三十余年,形成“深海探測”與“長航時作業”兩大譜系,其“潛龍”系列無人潛器在深海資源勘查中屢建戰功。哈爾濱工程大學研發的 HSU001 型 UUV 以 5 米級艇體搭載雙槳動力系統,開創我國智能化水下作戰平臺先河,實現戰場偵察與敵情監視的多功能集成。中國船舶集團雙核驅動:710 所打造“海神”系列 AUV 三級作戰體系,便攜式至重型裝備梯次搭配;705 所于 2023 年推出國產首型 XLUUV,標志著我國跨入全球水下無人作戰裝備第一梯隊。資源勘查,41.59%安全檢測,33.45%搜索救援,11
61、.75%商業及個人娛樂,10.85%調查研究,0.90%水產養殖,0.90%鋪設線纜,0.56%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 行業深度報告 東吳證券研究所東吳證券研究所 22/34 圖圖20:沈自所沈自所“潛龍”系列自主水下機器人“潛龍”系列自主水下機器人 數據來源:水下機器人應用及展望,東吳證券研究所 5.2.2.海底觀測網海底觀測網 海洋觀探測是一個綜合的監測系統,涵蓋了?;?、岸基、空基和海底系統。海洋觀探測是一個綜合的監測系統,涵蓋了?;?、岸基、空基和海底系統。包括海洋中心站、自動監測站、浮標系統、船基監測系統、自動識別系統、近海雷達網、遙感衛星、無人
62、機和海底觀測網等。中國已經開發出多款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海洋觀測設備,如深海和淺海潛標觀測系統、海洋臺站自動觀測系統,以及在船用測量和航空遙感技術方面取得顯著進展。海洋觀探測領域向著海洋立體觀測的方向快速發展,形成了“天、空、岸、海、底”的立體海洋觀測網。圖圖21:海洋立體觀監測海洋立體觀監測 數據來源:海蘭信,東吳證券研究所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 行業深度報告 東吳證券研究所東吳證券研究所 23/34 全球海洋科技正迅速發展,各國為應對海洋安全和經濟需求,紛紛制定海洋科技戰全球海洋科技正迅速發展,各國為應對海洋安全和經濟需求,紛紛制定海洋科技戰略和規
63、劃,增加研發投入。略和規劃,增加研發投入。美國、英國、加拿大、俄羅斯、日本和韓國等國家均推出了各自的海洋行動計劃,以促進海洋科技的進步。盡管中國在海洋科技領域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與海洋強國相比仍有差距。我國發布中國至 2050 年海洋科技發展路線圖等文件,對海洋科技發展進行了戰略規劃和前瞻性布局。特別是海底觀測網絡的建設,被視為支撐未來海洋科技發展的關鍵技術。表表4:各國海底觀測網現狀各國海底觀測網現狀 國家 目標 總長(km)主基站(個)美國海底觀測網 OOI 海洋-大氣交換 氣候變化,海洋環流和生態系統 湍流混合和生物物理相互作用 沿海海洋動力過程和生態系統 流體-巖石相互作用和海底生物圈
64、板塊尺度地球動力學 880 7 加拿大海底觀測網 ONC 人類活動導致東北太平洋海洋變化 東北太平洋及薩利什環境中的生命 海底-海水-大氣之間的相互作用 海底過程及沉積搬運 850+5 歐洲海底觀測網 EMSO 海洋生物的分布和豐富程度,海洋生產力、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功能、生物資源、碳循環和氣候反饋 海洋酸化、水團動態、深海環流及海平面上升 斜坡不穩定、熱液噴口、海嘯、地震和火山事件 15 日本海底觀測網 DONET 地震、海嘯的實時觀測和預警 300 7 DONET2 450 7 S-net 5700 中國南海海底觀測網試驗系統 關鍵技術突破,實現溫、鹽、流水文數據和地震、地磁的實時觀測
65、150 1 數據來源:海底觀測網的研究進展與發展趨勢,東吳證券研究所 我國日益重視海洋災害綜合防治,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海洋觀測網能有效預警海我國日益重視海洋災害綜合防治,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海洋觀測網能有效預警海洋災害,當前正處于海洋觀測網大面積建設前夕。洋災害,當前正處于海洋觀測網大面積建設前夕。2023 年中國海洋災害公報數據顯示,影響中國的海洋災害以風暴潮和海浪災害為主,2023 年 13 次海洋災害過程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近 25.1 億元,死亡失蹤 8 人。海底觀測網通過電纜網絡將海岸基站和分布在海底的各觀測節點聯接起來,形成一個海底觀測網絡,可以觀測大洋底層甚至深層的信息,有效監測地
66、殼細微變化,實現對地震、海嘯、滑坡等海洋自然災害的預測預報。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 行業深度報告 東吳證券研究所東吳證券研究所 24/34 圖圖22:2023 年沿海各省主要海洋災害直接經濟損失和死亡失蹤人口分布年沿海各省主要海洋災害直接經濟損失和死亡失蹤人口分布 數據來源:自然資源部,東吳證券研究所 海南省已針對海洋災害綜合防治能力建設進行招標,其他沿海省份有望跟進。海南省已針對海洋災害綜合防治能力建設進行招標,其他沿海省份有望跟進。根據海南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公告,項目的主要內容包括改造升級 23 個海洋觀測站點,新建7 個綜合浮標,以及構建 1 個觀
67、監測設備運行監控系統等,項目的估算投資約為 7.62 億元。其他沿海省份也正在積極跟進海洋災害防治工作,提高災害防治能力。圖圖23:海南省海洋災害綜合防治能力建設項目招標計劃公告海南省海洋災害綜合防治能力建設項目招標計劃公告 數據來源:海南省公共資源交易服務平臺,東吳證券研究所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 行業深度報告 東吳證券研究所東吳證券研究所 25/34 海底監測網是海上國防的必然需求。海底監測網是海上國防的必然需求。我國大陸海岸線綿延 1.8 萬公里,內水和領海面積達到 38 萬平方公里,而專屬經濟區更是超過 300 萬平方公里,與多達 8 個海上
68、鄰國接壤,其中多數存在領土或領海糾紛,給我國的海上國防安全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為了避免海洋水下領域門戶洞開,建設一套完善的水下監測系統已成為我國海上國防的迫切需求。我國軍事海底監測尚處于起步階段,從有海無防到強大海防,未來有望進行大規模我國軍事海底監測尚處于起步階段,從有海無防到強大海防,未來有望進行大規模建設。建設。目前中國僅在東海和南海分別建立一套軍民兩用海底觀測系統,以實現全天候、實時和高分辨率的多界面立體綜合觀測,遠遠落后于其他海洋大國。我國軍用水下觀測系統技術已成熟,未來有望制定相應的規劃和政策。5.3.下游:深海藏寶下游:深海藏寶 海底資源開發現狀涵蓋了金屬礦、油氣和生物資源等多個領
69、域。海底資源開發現狀涵蓋了金屬礦、油氣和生物資源等多個領域。金屬礦開發方面,多金屬結核、富鈷結殼和金屬硫化物這三種深海金屬礦盡管儲量巨大,但因技術難題和環境影響,至今未實現商業開采。其中,金屬硫化物因開采技術相對可行,且礦產價值高,最可能率先實現商業開采。深海油氣開發已取得顯著成果,其產量已占世界石油產量的 30%,且深水油田占海上產量的 30%。近年來,全球重大油氣發現 70%來自水深超1000 米的水域??扇急鳛橐环N潛在資源,儲量估計雖有波動,但其開發風險和環境影響仍待深入研究。深海生物資源開發則需轉變思路,基因資源成為全新方向。綜合來看,深海油氣開發在當前技術和經濟條件下相對最為成熟,
70、是最能實現的方綜合來看,深海油氣開發在當前技術和經濟條件下相對最為成熟,是最能實現的方向。而隨著高新技術發展對金屬需求的變化,以及深海礦產中富含的鈷、鋰和稀土等元向。而隨著高新技術發展對金屬需求的變化,以及深海礦產中富含的鈷、鋰和稀土等元素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深海金屬礦開發潛力巨大,是最具潛力的方向。素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深海金屬礦開發潛力巨大,是最具潛力的方向。5.3.1.多金屬礦多金屬礦 深海采礦具有巨大的分布面積和豐富的儲量,人類對海底礦藏的開采研究歷史悠久,深海采礦具有巨大的分布面積和豐富的儲量,人類對海底礦藏的開采研究歷史悠久,但至今尚未實現商業開采成功實例。但至今尚未實現商業開采成功實
71、例。深海采礦主要針對的是深海金屬礦,主要包括三大類:多金屬結核、富鈷結殼和金深海采礦主要針對的是深海金屬礦,主要包括三大類:多金屬結核、富鈷結殼和金屬硫化物。屬硫化物。多金屬結核,俗稱錳結核,形如土豆,大小從幾厘米到十多厘米不等,主要由錳和鐵的氧化物構成,同時含有鎳、鈷、銅等多種元素,廣泛分布于 40005000 米深海平原。富鈷結殼則是一種層狀多金屬氧化物,鈷含量可高達 1.7%,常附著在巖石表面,厚度可達 25 厘米,主要分布在 4004000 米水深的海山、海嶺和海臺區域。金屬硫化物則包括方鉛礦、閃鋅礦、黃銅礦等,與金、銀等金屬硫化物一道,主要出現在太平洋海隆、大西洋和印度洋中脊,以及大
72、洋邊緣的弧后擴張中心。這些礦產資源具有巨大的分布面積和豐富的儲量,是人類長期以來試圖開發的重要天然資源。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 行業深度報告 東吳證券研究所東吳證券研究所 26/34 圖圖24:世界深海金屬礦分布圖世界深海金屬礦分布圖 數據來源:深海淺說,東吳證券研究所 深海采礦行業目前仍處于科研調查和初步嘗試階段,尚未實現真正的商業開采。深海采礦行業目前仍處于科研調查和初步嘗試階段,尚未實現真正的商業開采。歷史上,多金屬結核曾一度成為深海采礦的熱點,但由于技術、經濟、政治和環保等多方面原因,其開發進程并未如愿展開。進入 21 世紀,隨著高新技術發展對
73、金屬需求的變化,深海金屬礦開發的呼聲再度高漲,國際科技界正在探索新的開采途徑。歐盟支持的“藍色結核”計劃等項目,致力于使深海開采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最小化。目前,多金屬目前,多金屬結核、富鈷結殼和金屬硫化物三大深海礦都有開發前景,但開發的啟動會有先后。多金結核、富鈷結殼和金屬硫化物三大深海礦都有開發前景,但開發的啟動會有先后。多金屬結核平鋪海底,是“俯拾皆是”的“二維”礦產,但深度最大;富鈷結殼水淺,價值屬結核平鋪海底,是“俯拾皆是”的“二維”礦產,但深度最大;富鈷結殼水淺,價值高,但開采難度大;金屬硫化物開采技術相對可行,礦產價值可觀,可能最早實現商業高,但開采難度大;金屬硫化物開采技術相對可行
74、,礦產價值可觀,可能最早實現商業開采。開采。深海采礦面臨眾多技術、環境、經濟和政治等多方面的難點。技術上深海采礦面臨眾多技術、環境、經濟和政治等多方面的難點。技術上,深海采礦難度極大,成本高昂。多金屬結核分布在 5000 米深海,開采需要克服巨大水壓等困難。采礦方法如“流體提升”和“拖網采集”都存在技術挑戰,且會破壞深海海底生態環境,掀起海底沉積物,將底棲生物活埋。金屬硫化物開采需鉆探調查,技術要求高。環境上環境上,深海采礦對生態系統破壞嚴重,是開發的瓶頸。海底生態系統直接受影響,底棲群落生存基底被挖走,又被沉積物覆蓋。采用的“泥漿式”提升技術,處理過程在水下進行,含礦泥漿水進入水層,嚴重破壞
75、深海水柱生態環境。經濟上經濟上,深海采礦投資大、風險高。例如鸚鵡螺礦業公司 Solwara 1 礦區開采計劃,因采礦船合同取消、投資公司撤資等問題陷入困境。政治上政治上,深海采礦涉及國際法、資源分配等諸多問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對國際海域資源開采有規定,限制了發達國家的行為。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 行業深度報告 東吳證券研究所東吳證券研究所 27/34 圖圖25:三大類深海金屬礦的開采途徑及其環境影響三大類深海金屬礦的開采途徑及其環境影響 數據來源:深海淺說,東吳證券研究所 5.3.2.烴類資源烴類資源 深海油氣和可燃冰資源儲量巨大探明率低深海油氣和可燃
76、冰資源儲量巨大探明率低,且,且深海油氣開發已被證明具備商業價值,深海油氣開發已被證明具備商業價值,是目前深海資源開發中最為可行的方向。是目前深海資源開發中最為可行的方向。深海油氣在世界海洋經濟中已占據重要地位,其儲量豐富且開發潛力巨大。深海油氣在世界海洋經濟中已占據重要地位,其儲量豐富且開發潛力巨大。全球海洋油氣儲量中,深海區域占有相當比例,尤其是水深超過 1000 米的水域,近年來成為全球重大油氣發現的集中地,占比高達 70%,并且這一趨勢還在逐年上升。在油氣開發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 行業深度報告 東吳證券研究所東吳證券研究所 28/34 全球排
77、名前 50 的超大項目中,3/4 是深水項目,這充分說明了深海油氣在當前能源領域的重要性和開發的活躍程度。從分布區域來看,大西洋兩側的墨西哥灣、巴西岸外、西非岸外和歐洲北海是深水油氣的主要分布區。此外,北冰洋因其大量沉積盆地發育以及封閉環境,也被認為是全球矚目的油氣開發前景區,據估計儲存著地球上尚未開采的 13%的原油和 25%的天然氣。深水油氣開發經歷了從無到有、從淺水到深水的逐步發展過程。深水油氣開發經歷了從無到有、從淺水到深水的逐步發展過程。目前,深水油氣開發的技術要求極高,如開發鹽下油田,水深超過 2000 米,鉆井深度至少 3000 米,鉆具長度達 50007000 米,但豐富的產量
78、和巨大的儲量使其成為當前海上油氣開發的新方向。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如針對不同地質條件的開采技術發展,以及對鹽下等特殊油氣藏的進一步探索,深水油氣開發有望在更復雜的地質環境和更深的水域取得更大突破,同時,隨著對地球內部烴類生成機制研究的深入,可能為深水油氣勘探開辟新的領域,其開發前景十分廣闊。圖圖26:世界深海油氣的盆地分布及其主要產區世界深海油氣的盆地分布及其主要產區 數據來源:深海淺說,東吳證券研究所 可燃冰作為一種潛在的海底資源,其儲量可燃冰作為一種潛在的海底資源,其儲量估計經歷了一個逐步調整和科學認識深化估計經歷了一個逐步調整和科學認識深化的過程,的過程,但開采風險較大。但開采風險
79、較大。據估計,全球可燃冰中所含的天然氣總量巨大,但具體數值仍存在較大差異。這主要是由于可燃冰產狀的多樣性以及不同海區可燃冰形成過程和特征的不同所導致的。在開采可燃冰方面,目前仍存在許多技術難題和風險。例如,開采過程中可能破壞海底生態平衡,引發地質災害等。同時,可燃冰的開采還面臨著巨大的經濟壓力和技術挑戰。此外,可燃冰的開采還可能對環境產生負面后果。由于可燃冰中的甲烷具有極強的溫室效應,其釋放將會加劇全球變暖。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 行業深度報告 東吳證券研究所東吳證券研究所 29/34 圖圖27:可燃冰中氣體全球總儲量的爭論可燃冰中氣體全球總儲量的爭論
80、,40 年來總儲量年來總儲量的變化趨勢,每個紅點表示一種估價值的變化趨勢,每個紅點表示一種估價值 圖圖28:區別三種不同的儲量概念:全球地質體內所含的區別三種不同的儲量概念:全球地質體內所含的總量(灰色)總量(灰色),技術上可開采的總量(橙色),技術上可開采的總量(橙色),經濟上值,經濟上值得開采的總量(黃色)得開采的總量(黃色)數據來源:深海淺說,東吳證券研究所 數據來源:深海淺說,東吳證券研究所 5.3.3.生物資源生物資源 深海生物資源的開發在當前面臨著諸多挑戰與限制,其可行性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深海生物資源的開發在當前面臨著諸多挑戰與限制,其可行性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響。從漁業角度來看
81、,深海漁業的開發存在明顯的不可持續性。傳統的捕魚方式在深海應用時,對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尤其是海底拖網這種捕魚方式,它能夠將海底面上的生物全部刮光,不僅對目標魚類進行捕撈,還對非目標生物造成大量殺傷,嚴重破壞了底棲生態系統的平衡。此外,深水魚類本身具有生長緩慢、繁殖周期長等特點,過度捕撈會導致其種群數量急劇下降,難以恢復。因此,傳統的深海生物資源開發方式,尤其是以漁業捕撈為主的方式,不僅不可持續,還會對深海生態環境造成難以逆轉的破壞,需要尋求新的開發思路和方法。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 行業深度報告 東吳證券研究所東吳證券研究所 30/34 圖圖2
82、9:底棲拖網技術及其對環境的影響底棲拖網技術及其對環境的影響 數據來源:深海淺說,東吳證券研究所 深?;蛸Y源的開發代表著深海生物資源利用的一個全新且極具潛力的方向。深?;蛸Y源的開發代表著深海生物資源利用的一個全新且極具潛力的方向。深海生物在長期適應特殊極端環境的過程中,進化出了各種獨特的生理功能和生物特性,這些特性背后所蘊含的基因資源具有巨大的應用價值。例如,部分深海生物能夠適應高溫高壓的環境,有的能在還原缺氧條件下繁盛生長,還有的擁有超越人類尺度的長壽能力。這些特殊功能的基因被發現后,已經在多個領域展現出初步的成果。此外,深?;蛸Y源在化學制品等眾多行業也具有潛在的應用前景。請務必閱讀正
83、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 行業深度報告 東吳證券研究所東吳證券研究所 31/34 6.深海開發優先建設的方向是什么,哪些載體會是抓手?深海開發優先建設的方向是什么,哪些載體會是抓手?在探討深海開發的議題時,一個核心的前提條件是必須首先深入了解海洋的內在特在探討深海開發的議題時,一個核心的前提條件是必須首先深入了解海洋的內在特性與環境條件,這本質上是對海洋資源的初步勘探與認知過程。性與環境條件,這本質上是對海洋資源的初步勘探與認知過程。換言之,我們需要詳盡掌握諸如水深、地形地貌等關鍵海洋數據,這些數據構成了深海開發活動的基石。它們不僅為后續的規劃與設計提供了科學依據,
84、更是確保深海作業安全、高效進行不可或缺的前提?;谶@一出發點,深海開發的路徑便逐漸清晰。在技術手段的選擇上,深海平臺裝基于這一出發點,深海開發的路徑便逐漸清晰。在技術手段的選擇上,深海平臺裝備的建設無疑是重中之重。備的建設無疑是重中之重。這些裝備,如水下機器人等,憑借其強大的下潛能力、精準的探測技術以及靈活的作業方式,成為我們深入探索未知深海世界的平臺載體,對海洋環境進行實時監測與數據采集。與此同時,海洋信息化建設同樣不容忽視。與此同時,海洋信息化建設同樣不容忽視。這包括聲納系統的部署、海底觀測網的構建等多個方面。聲納系統能夠在復雜多變的海洋環境中準確識別目標位置與形態,為深海資源開發提供精準
85、的定位服務。而海底觀測網則更像是一張覆蓋在廣闊海底的“神經網絡”,能夠持續、穩定地收集海洋環境數據。綜上所述,進行深海開發,首要任務是全面獲取并深入分析海洋數據,以此為基礎,綜上所述,進行深海開發,首要任務是全面獲取并深入分析海洋數據,以此為基礎,深海平臺裝備的建設與海洋信息化建設應成為優先發展的方向。深海平臺裝備的建設與海洋信息化建設應成為優先發展的方向。圖圖30:海洋平臺裝備海洋平臺裝備 圖圖31:海洋信息化海洋信息化 數據來源:中國軍工網,東吳證券研究所 數據來源:國家海洋信息中心,東吳證券研究所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 行業深度報告 東吳證券研
86、究所東吳證券研究所 32/34 7.投資建議投資建議 我們認為,在深??萍碱I域的標的選擇上,可遵循兩大思路。其一,應聚焦于前期我們認為,在深??萍碱I域的標的選擇上,可遵循兩大思路。其一,應聚焦于前期具備優先建設潛力的方向,這涵蓋了深海平臺裝備與深海信息化兩大板塊。具備優先建設潛力的方向,這涵蓋了深海平臺裝備與深海信息化兩大板塊。深海平臺裝備方面,水下機器人是極具代表性的前沿工具,它能在深海極端環境中靈活作業,執行探測、采樣、維修等多樣化任務,為深海資源開發與科學研究提供堅實支撐。深海信息化領域,聲納技術可精準探測水下地形地貌、目標物體,海底觀測網則能實時監測海洋環境參數,二者協同構建起深海信息
87、感知與傳輸的“神經網絡”,助力我們全面掌控深海動態。其二,著眼于商業化成熟度較高的深海油氣開發方向。其二,著眼于商業化成熟度較高的深海油氣開發方向。深海油氣資源儲量豐富,開發技術經過多年積累已趨于成熟,相關產業鏈完善,投資回報穩定且可觀,是當前深??萍紤寐涞?、實現經濟效益的優質選擇。深海平臺裝備方向建議關注:振華重工、邵陽液壓、天和防務、時代電氣。深海信息化方向建議關注:中科海訊、海蘭信、中國海防、長盈通、中科星圖。深海油氣開發方向建議關注:中海油服、海油工程。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 行業深度報告 東吳證券研究所東吳證券研究所 33/34 8.風險提
88、示風險提示 政策推進不及預期政策推進不及預期風險風險:盡管深??萍家鸭{入國家戰略,但政策落地存在不確定性。政策支持力度和實施進度可能不及預期,如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政策若不能及時到位,會影響企業盈利能力和投資回報。此外,政策變動風險也存在,如政府對深海開發的環保要求提高,可能導致企業項目審批難度加大,甚至面臨停工整改等風險。技術發展不及預期技術發展不及預期風險風險:深??萍夹袠I技術復雜,研發周期長且投入大。例如,深海裝備中的高壓傳感器等關鍵部件目前仍依賴進口,國產替代進程較為緩慢,這導致企業面臨技術瓶頸。同時,技術迭代迅速,如固態激光雷達可能替代聲吶探測,使得現有企業技術優勢被削弱,競爭力下降
89、。此外,技術研發的不確定性,如新型深海裝備研發進度不及預期,也會增加相應風險。市場需求不確定性風險:市場需求不確定性風險:深??萍际袌錾刑幱诎l展初期,市場需求的不確定性較高。以深海資源開發為例,其商業化進程受資源價格波動、技術可行性及政策支持等多因素影響。同時,國際競爭激烈,歐美國家在深??萍碱I域占據優勢地位,國內企業可能面臨技術封鎖和市場擠壓。此外,市場培育周期長,海底采礦、數據中心等項目投資大,回本周期可能長達 5-10 年,回報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深海環境破壞風險:深海環境破壞風險:深海開發對海洋生態環境影響較大。深海采礦可能破壞海洋沉積物的碳儲存,干擾碳循環,加劇氣候危機。同時,深海生態
90、脆弱,一旦破壞,恢復難度極大。環保組織和國際輿論的壓力,可能導致企業項目推進受阻,甚至被叫停。此外,環保監管趨嚴,企業可能面臨更高的環保標準和更復雜的環評流程,增加項目成本和時間。前期巨量資金投入風險:前期巨量資金投入風險:深??萍柬椖壳捌谛枰罅抠Y金投入,用于技術研發、設備購置和基礎設施建設等。然而,項目回報周期長,資金流動性差,企業可能面臨資金鏈斷裂的風險。同時,融資渠道有限,深??萍计髽I多為中小企業,難以獲得足夠的銀行貸款和資本市場支持。此外,原材料價格波動和人力成本上升,會進一步增加企業資金壓力。免責及評級說明部分 免責聲明免責聲明 東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已
91、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本研究報告僅供東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的客戶使用。本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本公司及作者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內容所導致的任何后果負任何責任。任何形式的分享證券投資收益或者分擔證券投資損失的書面或口頭承諾均為無效。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東吳證券及其所屬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提到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并進行交易,還可能為這些公司提供投資銀行服務或其他服務。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報告是基于本公司分析師認為可靠且已公開的信息,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證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
92、,也不保證文中觀點或陳述不會發生任何變更,在不同時期,本公司可發出與本報告所載資料、意見及推測不一致的報告。本報告的版權歸本公司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和發布。經授權刊載、轉發本報告或者摘要的,應當注明出處為東吳證券研究所,并注明本報告發布人和發布日期,提示使用本報告的風險,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未經授權或未按要求刊載、轉發本報告的,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本公司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東吳證券投資評級標準東吳證券投資評級標準 投資評級基于分析師對報告發布日后 6 至 12 個月內行業或公司回報潛力相對基準表現的預期(A 股市場基
93、準為滬深 300 指數,香港市場基準為恒生指數,美國市場基準為標普 500 指數,新三板基準指數為三板成指(針對協議轉讓標的)或三板做市指數(針對做市轉讓標的),北交所基準指數為北證 50 指數),具體如下:公司投資評級:買入:預期未來 6 個月個股漲跌幅相對基準在 15%以上;增持:預期未來 6 個月個股漲跌幅相對基準介于 5%與 15%之間;中性:預期未來 6 個月個股漲跌幅相對基準介于-5%與 5%之間;減持:預期未來 6 個月個股漲跌幅相對基準介于-15%與-5%之間;賣出:預期未來 6 個月個股漲跌幅相對基準在-15%以下。行業投資評級:增持:預期未來 6 個月內,行業指數相對強于基準 5%以上;中性:預期未來 6 個月內,行業指數相對基準-5%與 5%;減持:預期未來 6 個月內,行業指數相對弱于基準 5%以上。我們在此提醒您,不同證券研究機構采用不同的評級術語及評級標準。我們采用的是相對評級體系,表示投資的相對比重建議。投資者買入或者賣出證券的決定應當充分考慮自身特定狀況,如具體投資目的、財務狀況以及特定需求等,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報告內容,不應視本報告為做出投資決策的唯一因素。東吳證券研究所 蘇州工業園區星陽街?5 號 郵政編碼:215021 傳真:(0512)62938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