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2025年亞太地區金融服務業監管展望報告(54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德勤:2025年亞太地區金融服務業監管展望報告(54頁).pdf(54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化繁為簡 創新前行 2025 年亞太地區金融服務業監管展望重點關注重點關注:亞太地區金融服務業人工智能、漂綠行為、金融犯罪以及虛擬資產監管前景洞察亞太地區監管觀察:亞太地區金融服務業監管全局洞察全球監管觀察:解析塑造全球監管格局背后的經濟與結構性驅動因素跨領域 研究報告概覽點擊圖標跳轉至相關頁面2全球監管觀察亞太地區監管觀察宏觀經濟人工智能漂綠金融犯罪虛擬資產3全球監管觀察警惕市場近期風險,戰略轉型仍是解鎖未來價值的關鍵在多重政治因素、地緣政治風險及經濟調整的復雜交織下,2025 年全球經濟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不確定性挑戰。2024 年,全球有 72 個國家的 37 億選民參與了投票。1這些大選
2、背后所蘊含的部分政治主張尚未完全成熟,但已清晰地展現出多數國家將經濟增長、提升競爭力以及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下強化經濟和網絡安全視為首要任務。在此背景下,我們預計全球范圍內將出現對金融行業法律法規和整體監管框架的調整,但其推進速度和實施力度將因國家或地區具體情況而異。值得注意的是,維護金融穩定、打擊金融犯罪以及負責任地使用新技術,這些與國家安全和經濟利益緊密相連的要素,或將主導放松金融監管的討論。2025 年,經濟風險與地緣政治風險交織疊加,形勢愈發嚴峻;金融體系亦日趨復雜,金融機構與非銀金融機構(NBFI)之間的聯系日益密切。面對這一局面,金融機構需要保持警惕,以應對潛在風險。我們認為,金融機
3、構若欲成功突圍,一要立足當下,積極應對眼前挑戰,二要放眼未來,敏銳捕捉新的市場機遇或政府重點扶持領域中的增長點。為此,金融機構需展現出果敢與決心,即使在監管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在戰略選擇、政策響應及盈利能力提升方面優先布局。對于許多金融機構,特別是歐洲金融機構而言,低于行業標準的市凈率可能促使其暫時擱置投資計劃,轉而將重點放在成本控制與股東回報上。然而,核心問題在于,任何企業,無論身處何種行業,都必須權衡因削減內部投資而可能錯失的發展機遇所帶來的機會成本。全球監管觀察 亞太地區監管觀察 重點關注宏觀經濟人工智能漂綠金融犯罪虛擬資產未來展望尾注聯系人作者4全球監管觀察警惕市場近期風險,戰略轉型仍是
4、解鎖未來價值的關鍵經濟前景展望2024 年年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全球經濟可能實現軟著陸。2 然而,全球增長面臨的下行風險仍不容忽視,尤其是受宏觀金融和經濟不確定性影響。預計近期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將徘徊在 3%左右,這是一個“穩定但不盡人意”的水平。3 到 2029 年,發達經濟體預計將增長 1.7%至 1.8%,亞洲發展中經濟體將增長 4.5%。4 IMF 警告稱,永久增加關稅等舉措可能會使全球 GDP 在 2025 年和 2026年分別下降 0.8%和 1.3%。5 歐洲中央銀行(ECB)的分析顯示,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急劇上升,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和地緣政治風險也在增加。
5、6 各大央行紛紛削減利率,但基準利率的未來走向和調整力度仍取決于多個因素,包括通貨膨脹趨勢及其在貿易和關稅政策變動、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以及政府政策重點轉移背景下的變化。目前,正在實施的產業政策措施超過 2,500 項(其中 71%會對貿易造成扭曲效果)。7 然而,即使利率持續下行,又能否扭轉人們對經濟形勢的悲觀預期呢?8 答案或許是否定的。我們在利率上揚時所遭遇的傳導滯后效應,在利率下調階段同樣會顯著顯現。在一段時期內,美國的房貸利率仍將維持在較高水平,這無疑會讓眾多家庭感受到財務壓力。9截至目前,行業內激烈的競爭態勢,致使各地區存款成本始終居高不下(圖 1)。一般而言,存款成本的變動相較于基準
6、利率的調整存在滯后性,其變化幅度也落后于貸款收益率的百分比變動。因此,控制利息支出便成為一大難題,銀行不得不努力拓展中間業務(收費性)收入來彌補。不過,在實施相關法規以保護弱勢客戶群體,并確保交易公平價值的司法管轄區,定價策略的制定會變的尤為敏感,特別是當企業需通過客戶層面的數據來佐證業務成效時,這種情況會更為突出。若消費者與企業的信貸需求無法彌補利潤下滑的缺口,那么重新審視并調整融資戰略便勢在必行。為交易型客戶提供更為豐富多元的產品與服務,有助于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穩固存款基礎。與此同時,金融機構不妨考慮實施中期戰略收購,以維持利潤水平并推動貸款業務增長,特別是那些擁有穩固零售存款基礎,但在貸
7、款平臺建設方面稍顯薄弱的公司。0.00.51.01.52.02.52023202220212020201920182017圖1: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GISB)計息存款成本資料來源:德勤分析10美國英國歐盟亞太總計全球監管觀察 亞太地區監管觀察 重點關注宏觀經濟人工智能漂綠金融犯罪虛擬資產未來展望尾注聯系人作者5全球監管觀察警惕市場近期風險,戰略轉型仍是解鎖未來價值的關鍵基礎利率的波動,要求保險公司及再保險公司及時做出策略調整。利率的不確定性,讓人壽保險公司在資產負債管理和再保險業務方面保持高度警惕。尤其是在過去幾年里,它們直接和間接面臨的非流動性資產風險持續攀升11。綜合型保險公司同樣面臨諸多
8、挑戰,既要維持保費的競爭力,又要應對可能出現的理賠成本粘性,即成本費用隨業務量變化時出現的不對稱性,還要抵御不斷加劇的“社會通脹”壓力,這一情況在美國和澳大利亞尤為突出。12此外,部分地區的監管機構將加強對公平價值實現和保單服務標準的審查力度。13,142024 年,幾乎每月都有一位資深央行行長或監管機構負責人發出警示,提醒人們關注日益加劇的地緣政治風險。這并非毫無緣由,當前全球范圍內爆發的沖突多達 50 余起,這一數字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尚屬首次。15不斷升級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也蔓延至互聯網,給公共和私營部門帶來了更大的風險。16無論企業追求何種增長路徑與競爭優勢,維護網絡安全韌性、防范金融
9、犯罪都是必須堅守的戰略底線。與此同時,多國金融機構都需提升自身的運營韌性,提升第三方風險管理方法的效力。盡管從某些層面來看,提升網絡安全能力與加強運營韌性相輔相成,但這無疑對企業的技術轉型升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服務業監管議程的演進 增長與競爭力議程黯淡的經濟前景不禁讓人產生疑問,各國政府究竟能采取何種舉措來推動本國經濟增長并提升國際競爭力,尤其是在財政狀況吃緊且稅收調整空間有限的情況下。這不可避免地使監管機構成為關注焦點,它們在促進經濟增長和提升競爭力方面能夠發揮關鍵作用,比如消除產品創新面臨的監管阻礙,以及釋放家庭儲蓄的潛力。17監管機構始終秉持這樣的觀點:一個安全穩定的金融體系能夠
10、更有效地為實體經濟提供支撐。從全球范圍來看,未來一年幾乎沒有重新評估或修訂現行標準的需求。例如,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BCBS)已優先實施巴塞爾協議 III 最終方案,在此之后才會考慮啟動新的改革措施或進行相關修訂,其中包括對流動性規則的調整。目前,委員會各成員國對于集體政策調整的政治意愿幾乎為零。此外,如果各成員國單方面進行政策調整,尤其是偏離國際標準的變動,可能會進一步加劇全球金融服務政策格局的分化。與此同時,部分成員國對于全面推行 2017 年達成的巴塞爾協議 III 最終方案逐漸表現出抵觸情緒。19以歐盟為例,其實施細則中包含了優厚的過渡性補貼,其中一部分有望延長數年或者納入最終政策框
11、架。交易賬簿改革在多個司法管轄區也被推遲,其最終能否實施,可能取決于美國監管機構在新政府的指導下所采取的政策方向,以及是否承諾重新提出改革方案?!半S著金融危機的逐漸遠去,競爭力因素似乎已經占據了主導地位。然而,就像高速公路上的護欄不會阻礙司機而是確保他們安全行駛一樣,健全的監管框架也為銀行設定了安全邊界,使其能夠履行為實體經濟提供資金的職責?!盓lizabeth McCaul,歐洲中央銀行監管委員會成員,2024 年 10 月18全球監管觀察 亞太地區監管觀察 重點關注宏觀經濟人工智能漂綠金融犯罪虛擬資產未來展望尾注聯系人作者6全球監管觀察警惕市場近期風險,戰略轉型仍是解鎖未來價值的關鍵在一些
12、司法管轄區,尤其是英國,風險偏好顯著上升。英國政府已向審慎監管機構和行為監管機構下達指示,要求它們探索可行途徑,使受監管企業及其客戶能夠更加“明智且負責任地”進行風險承擔。20,21盡管旨在促進增長的監管變革和長期舉措(如英國國家財務基金和歐盟的儲蓄投資聯盟)致力于匯聚投資,但市場需求的實際情況才是真正的考驗。政府和金融機構之間“增長聯盟”的成功與否,可能取決于風險共擔機制。例如,是否有國家擔保,是決定經濟發展所需的基礎設施和轉型項目融資可行性的關鍵因素。經濟安全與可持續發展:如何尋求平衡?經濟增長相較于可持續發展,獲得了更多監管層面的關注,且這一態勢預計仍將持續。此外,近幾個月來,不同國家在
13、可持續發展轉型戰略上的差異愈發顯著無論是積極部署還是消極應對,政策立場的分歧已十分明顯。這種復雜局面讓提供或管理可持續投資的機構倍感棘手。這些機構需要思考如何持續滿足不同國家(無論其政策環境優劣)的需求,并相應調整溝通、營銷和參與機制。盡管如此,區域性政策仍在不斷演進。例如,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近期就發布了關于氣候風險管理的“良好實踐”指南。22,23無論全球協調取得何種進展,金融成本上升包括索賠、訴訟以及部分法規(如歐盟法規)的域外效力都迫切需要采取應對舉措。未雨綢繆,強化監管銀行業雖擁有強勁的資本和資金指標,但僅憑此進行監管是遠遠不夠的。諸多監管問題仍懸而未決。約三分之二的美國大型
14、銀行被監管機構評為“不太滿意”,與五年前相比評級大幅下降。大部分未決問題都涉及治理和控制方面。24同樣,歐洲中央銀行近期開展的最新一輪監管審查與評估程序顯示,71%的金融機構整體評分與上年持平,14%的評分下滑。評分最低的金融機構主要存在管理、風險文化和內部控制方面的不足。25數據是實現有效風險管理的基礎。自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發布第 239 號標準“有效風險數據匯總和風險報告原則”(BCBS 239)已過去十年,但真正實現全面合規的全球性銀行寥寥無幾。26監管機構對這種緩慢進展愈發失去耐心。歐洲央行多年來持續施壓,近期更針對風險數據的匯總和報告發布了更嚴格的指引,明確表示金融機構若不整改現有
15、缺陷,將面臨嚴厲處罰。27雖然審計要求為歐洲保險業提供了一定程度的質量保證,但當地監管機構仍就業內持續存在的數據管理缺陷發出了類似警告。28董事會和高管將面臨監管機構的嚴格審查和巨大壓力,監管機構敦促他們解決基礎業務中長期存在的問題。29監管機構期望看到他們采取果斷行動并制定詳盡計劃加以解決,而不僅僅是進行戰術性修復,而是要提出穩定的解決方案。30前瞻性的數據管理辦法對于監管合規至關重要,還能為人工智能等創新技術的推廣創造機遇,有助于解鎖競爭優勢。在保險行業監管機構持續關注償付能力和流動性管理的同時,風險敞口正因以下兩個因素成為監管焦點:一是被低估的風險潛在影響;二是保單措辭可能導致的承保責任
16、范圍擴大。這在互聯網保險市場尤為明顯,澳大利亞審慎監管局(APRA)、百慕大金融管理局(BMA)、法國審慎監管管理局(ACPR)和英國審慎監管局(PRA)等多個監管機構已號召采取行動,加強承保和風險管理。31,32,33反洗錢和廣泛打擊金融犯罪仍將是金融服務業的核心監管議題。日本金融廳(JFSA)在其 2024/25 年度戰略規劃中明確指出,打擊金融犯罪是維持金融系統韌性的關鍵環節。34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在評估金融機構的一系列金融犯罪政策、控制措施和程序后,呼吁采取緊急行動。審查中還發現一些普遍存在的基礎性問題,包括登記業務活動和實際運營脫節、控制措施滯后于業務擴張、未對客戶和業務活
17、動進行風險評估,以及對監管要求實施的監督力度不足。35全球監管觀察 亞太地區監管觀察 重點關注宏觀經濟人工智能漂綠金融犯罪虛擬資產未來展望尾注聯系人作者7全球監管觀察警惕市場近期風險,戰略轉型仍是解鎖未來價值的關鍵私人市場崛起,監管面臨新課題預計到2030年,全球私人資產將飆升至21萬億美元,較當前水平大幅增長 62%。36這一增長態勢雖有望激發私人投資活力,拉動經濟增長,但卻給部分監管機構和金融穩定性機構敲響了警鐘。私人市場如今呈現出規模擴張、相互關聯性日益增強以及透明度不足等特征。更為關鍵的是,一些參與者在面對壓力環境時的應變能力尚存疑問。這些狀況不禁讓人聯想到金融危機前全球金融體系所暴露
18、出的脆弱性。監管機構正高度關注私人市場發展將為金融服務業帶來的潛在風險。英格蘭銀行于 2024 年完成了其首次全系統探索性情景測試,模擬在壓力條件下銀行與非銀金融機構的應對行為。測試結果顯示,盡管部分市場展現出一定的韌性,但整體風險緩釋機制仍有待完善。值得注意的是,測試結果顯示出市場參與者的預期存在顯著偏差:非銀金融機構高估了回購融資的可獲得性,而銀行對中央對手方(CCP)初始保證金要求的預判則偏離了實際標準。此外,參與機構的集體行為還加劇了壓力情景下的初始沖擊效應。同樣,澳大利亞審慎監管局也正全力以赴,計劃在2025 年推出首次金融系統壓力測試(預計將從英國審慎監管局的系統重要性機構評估(S
19、ystemic and Wider Economic Scenario,SWES)中汲取經驗),這進一步印證了全球監管機構對這一問題的重視。38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和國際保險監督官協會(IAIS)還在密切關注結構性變化,包括風險從保險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向與私募股權投資者相關聯的再保險公司轉移的現象。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發出警告,稱私人市場的韌性尚未經過充分檢驗,其資產配置高度集中于流動性較差的資產,這使得其在市場壓力下的脆弱性顯著高于傳統金融領域。39,40非銀金融機構在全球標準的協商與落地方面進展緩慢,這導致銀行作為其交易對手方承受了更為集中的監管壓力。2024 年,英國審慎監管局對銀行的私募
20、股權融資活動進行了審核,發現各銀行的風險管理實踐存在較大差異,尤其是部分銀行缺乏數據整合能力,或未能充分認識到數據對于交易對手風險管理的重要價值。41,42 此外,歐洲央行還可能要求金融機構執行其于 2023 年發布的關于交易對手信用風險治理和管理的指導意見。$0$5$10$15$20$252028E2027E2026E2025E2024E2023E2022202120202019201820172016201520142013201220112010圖2:私人資本歷史資產管理規模(AUM)及預測單位:萬億美元資料來源:PitchBook Inc37注:2023年至2028年數據為預測數據。盈
21、利案例和虧損案例中均包括二級基金和基金中的基金$3.7$4.0$4.4$4.9$5.3$5.7$6.4$7.4$8.4$9.6$11.2$14.3$14.7$16.1$19.6$23.7一級基金二級基金/基金中的基金盈利案例虧損案例全球監管觀察 亞太地區監管觀察 重點關注宏觀經濟人工智能漂綠金融犯罪虛擬資產未來展望尾注聯系人作者8全球監管觀察警惕市場近期風險,戰略轉型仍是解鎖未來價值的關鍵盡管目前國際政策變革呈現出減弱趨勢,但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最新發布的有關交易對手信用風險管理的指引,無疑表明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43監管機構將不遺余力地維護金融穩定性,持續關注銀行和保險公司開展的壓力測試
22、,以監控并降低其在私人市場中面臨的傳染風險。運營韌性與技術 關鍵第三方管理:監管焦點所在近期信息和通信技術(ICT)第三方服務中斷事件清晰地表明,即便是規模相對較小的第三方提供商出現故障,也可能迅速且同時削弱全球性公司的運營能力。金融機構應預見到,監管機構在關鍵第三方管理方面態度堅決,44且監管目光持續聚焦于受監管企業的生態系統。歐洲監管機構在這方面處于領先地位。45英國推出了專門的關鍵第三方(CTP)框架,歐盟的數字運營彈性法案(DORA)明確了關鍵第三方管理的主要領域。其他司法管轄區仍在醞釀正式的監管法規。美國監管機構聯合多部門發布了針對第三方風險管理的指導性意見46(預計在 2025 年
23、仍將是優先事項),其他國家也可能會效仿。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和國際保險監督官協會雖在推進主要司法管轄區之外的運營韌性框架建設,但近期不太可能就全球標準開展合作。47解鎖人工智能潛力德勤最近的一項全球調研顯示,企業高管對使用人工智能技術興趣濃厚。超過半數的受訪者希望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提高生產力并促進增長,38%的受訪者預計提高效率將直接降低成本。48金融機構在探索人工智能巨大潛力的同時,也需應對監管框架動態調整、監管預期差異化和國際監管碎片化等多變的監管環境??梢灶A見,數據質量、模型風險管理和人工智能系統治理將成為全球監管機構的關注焦點。例如,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香港證
24、監會”)在其生成式人工智能語言模型使用的核心原則中對上述領域進行了著重強調。49,50在缺乏其他成熟監管框架的情況下,歐盟新的人工智能法案51憑借其技術分類監管方式,正逐漸成為實踐操作中的事實性標準。盡管許多操作細節有待在2025-2026 年取得完善,但大體輪廓已確定。其他司法管轄區依靠現有的廣泛框架,暫時持技術中立立場。例如,在英國,人工智能的實際應用將主要通過現有的運營彈性52、關鍵第三方和消費者責任53等關鍵框架來進行監管。在美國,雖然新一屆政府和國會可能會調整聯邦監管方向,但國家安全一直是前兩屆政府行政行動的核心考量。54,55 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正推行兩黨聯合行動,以確定人工智能
25、的優勢和風險,并評估現有法律法規對采用人工智能的影響。56美國財政部最近也發布了一份信息征詢書,以研究人工智能在金融服務領域的應用、機遇和風險。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也宣布,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將是今年審查的重點。57 加密貨幣監管:碎片化與變革對加密資產的監管仍呈碎片化態勢。日本58、新加坡和中國香港的監管機構較早制定了專門的加密貨幣框架,歐盟的加密資產市場監管法案(MiCAR)也在逐步實施;但包括美國和英國在內的其他司法管轄區尚未建立專門且全面的監管框架。不過,局面即將改變。美國新一屆政府將對加密資產持更加積極和支持的態度。59與此同時,英國將于 2025 年完善其監管框架的具體草案細節,以構建
26、完整的制度體系。隨著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的推出以及比特幣和以太幣價格的上漲,加密貨幣市場正迎來強勢反彈,讓人想起 2021 年的盛況。然而,本輪周期有所不同,因為一些司法管轄區已制定更加明晰的相關法規。市場熱情重燃,加上監管環境日趨成熟,可能會促使金融機構在 2025 年重新評估其加密貨幣產品。日益增長的市場興趣和交易活動將對包括美國和英國在內的司法管轄區造成壓力,它們目前還未設立全面的加密貨幣法規框架,必須盡快采取行動。全球監管觀察 亞太地區監管觀察 重點關注宏觀經濟人工智能漂綠金融犯罪虛擬資產未來展望尾注聯系人作者9全球監管觀察警惕市場近期風險,戰略轉型仍是解鎖未來價值的關鍵著眼
27、長遠 2025 年的前景尚不明朗,具體取決于顯著的經濟和地緣政治下行風險是否會出現以及影響程度。各種可能性難以預測,這就要求我們保持警惕。然而,金融服務業與政府之間結成的增長聯盟蘊含著巨大潛力,要充分挖掘這一合作的最大價值,金融機構和政府就必須攜手并肩,共同推進中期戰略轉型。無論面臨何種外部因素,無論這些影響是積極還是消極,金融機構都應當且能夠毫不猶豫地著手處理監管方面沉積的問題,特別是在風險管理與數據治理這兩大關鍵領域。與此同時,人工智能技術的融合應用雖然蘊含著無限機遇,但也要求我們秉持戰略眼光,采取審慎穩健的策略。這就要求我們立足當下,筑牢風險管理的堅實根基,同時敏銳洞察并靈活適應監管環境
28、的動態變化,因為正是這樣的監管環境,將深刻影響并塑造人工智能技術的未來發展走向。金融機構若能巧妙地將戰略轉型與強化核心風險管理和數據治理能力相結合,定能在未來幾年實現持續增長。我們認為,在 2025 年通過辛勤耕耘,定能將這一愿景變為現實。Suchitra Nair 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監管策略中心主管Irena Gecas-McCarthy 美國監管策略中心主管神谷精志 亞太地區監管策略中心主管全球監管觀察 亞太地區監管觀察 重點關注宏觀經濟人工智能漂綠金融犯罪虛擬資產未來展望尾注聯系人作者10亞太地區監管觀察2025 年,亞太地區金融服務業監管格局呈現出復雜且多變的態勢。技術進步、可持續發
29、展議題以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等多種因素相互交織、彼此角力。區域政策重點的差異日益顯著,監管碎片化趨勢愈發突出。這一形勢要求金融機構在更為錯綜復雜的環境中審慎前行,不僅需要與多個監管機構進行溝通協調,還要應對人工智能和可持續發展相關全球法律法規的域外效力。地緣政治挑戰不斷加劇,而人工智能技術應用速度在區域內的落差更是讓局勢增添了難以預測的變數。值得肯定的是,亞太監管機構正深入落實巴塞爾協議 III,這充分體現了其對維護金融市場穩定性的堅定決心。同時,監管機構持續加強監管力度,旨在保護消費者權益,嚴厲打擊金融欺詐行為。隨著各國政府愈發重視經濟增長,在未來一年內,如何在促進經濟增長與緊抓金融監管之間找
30、到微妙的平衡,將成為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技術發展與風險金融服務業正經歷一場由快速技術進步(尤其是人工智能相關技術)驅動的重大變革。人工智能作為當今時代的標志性技術,憑借其先進的運行速度、卓越的效率以及強大的預測能力,能夠創造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具體而言,它有助于金融服務的普及、提升客戶體驗,還能有效檢測金融犯罪和欺詐行為。例如,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和虛擬助手正在革新客戶服務模式,機器學習算法能夠更精準地偵查并預防欺詐活動。然而,人工智能也帶來了一系列風險,包括歧視、偏見、隱私、安全和虛假信息等問題。其首要風險在于可能固化甚至加劇現有偏見。若使用帶有偏見的數據訓練人工智能系統,系統可能會做出不公
31、正的發放貸款決策,歧視特定客戶群體,限制其獲得資金的機會。其次,隱私風險也不容忽視,收集和分析海量的個人數據會對數據保護和用戶同意構成威脅。此外,安全風險同樣嚴峻,如果人工智能系統被犯罪分子入侵或操縱,將導致財物損失、個人信息泄露,進而造成聲譽損害。亞太地區已就人工智能系統的開發、部署和持續管理達成共識,即必須堅持透明性、可解釋性和問責制。不過,各司法管轄區的監管方法存在差異。一些地區會制定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法律法規,另一些地區則傾向于采用非強制性原則和監管沙盒機制,以此鼓勵創新。例如,新加坡實施人工智能治理模型框架等自愿性指南,為企業負責任地使用人工智能提供了實用指導;而中國大陸在很大程度上選
32、擇實施強制性法規,如 2023 年 7 月發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沙掷m發展與漂綠風險 亞太地區極端天氣事件頻發,促使大多數政府加速推進綠色轉型。與氣候變化相關的物理風險和轉型風險將對金融機構的盈利能力產生影響??沙掷m金融在亞太地區成為熱門話題,監管機構明確要求金融機構將環境、社會和治理(ESG)考量納入其決策框架。這一舉措帶來了諸多機遇,如開發綠色債券和可持續投資產品,但也迫使金融機構進行系統性業務革新,以滿足不斷變化的 ESG 期望和標準,包括國際可持續發展標準委員會(ISSB)的可持續發展標準。然而,亞太地區對可持續發展的高度重視引發了漂綠風險,即公司誤導性地宣稱其產品或業
33、務的環境效益。這種行為會削弱消費者信任,破壞可持續發展運動的公信力。因此,監管機構必須加大對 ESG 聲明的審查力度,實施更嚴格的披露要求。全球監管觀察亞太地區監管觀察宏觀經濟金融犯罪虛擬資產人工智能 重點關注漂綠未來展望尾注聯系人作者11對金融犯罪的擔憂日益加劇犯罪手段日益復雜,技術變革日新月異,使得金融機構預防和偵查金融犯罪的難度不斷增加。如洗錢:犯罪分子使用復雜機制通過金融系統清洗非法資金。例如,加密貨幣和其他數字資產可輕易實現跨境轉移且難以追蹤,進一步加大了打擊洗錢活動的難度??植廊谫Y:恐怖主義集團采用多種手段為其活動籌措資金,其中不乏對金融系統的濫用。為此,金融機構必須實施完善的客戶
34、調查和反洗錢程序,以識別并報告可疑交易。網絡犯罪:網絡犯罪分子攻擊金融機構,竊取敏感數據、擾亂正常運營并勒索財物。勒索軟件攻擊的頻發尤其凸顯了金融機構強化其網絡安全措施和事件響應能力的必要性,這一領域已成為關乎企業運營韌性的監管執法焦點。犯罪分子還利用技術偽裝對毫無戒心的消費者實施網絡詐騙和欺詐。為應對這些挑戰,監管機構正在完善其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框架,并與國際機構展開合作,共享情報信息和最佳實踐。例如,反洗錢金融特別工作組(FATF)發布了關于打擊數字資產領域洗錢和恐怖融資的風險和措施的指導方針。在亞太地區,澳大利亞、中國大陸、日本和新加坡等地已采取行動修正現有法律或制定新法規來懲罰網絡欺詐
35、和數字身份濫用的行為。亞太地區監管觀察全球監管觀察亞太地區監管觀察宏觀經濟金融犯罪虛擬資產人工智能 重點關注漂綠未來展望尾注聯系人作者12在銀行業之外持續推進運營韌性管理盡管亞太地區在完善運營韌性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但其具體實施仍將是多個司法管轄區的監管重點,尤其是在保險行業。2024 年 8 月,國際保險監督官協會發布的運營韌性目標和工具應用文件草案指出,保險公司運營的復雜性不斷加劇,業務間的相互關聯性增強以及技術依賴性加深,運營中斷的風險及其潛在影響也在相應提升。60為解決保險行業的運營缺陷,IAIS 發布了多篇有關網絡安全、網絡入侵案例研究和網絡風險框架的專題文件,并在其 2025-20
36、29 戰略計劃中將運營韌性和網絡韌性作為重要議題。61在大多數司法管轄區,運營韌性法規同時適用于銀行和保險公司,例如澳大利亞審慎監管局發布的 CPS 230 操作風險管理。62澳大利亞等司法管轄區正推進CPS 230 的落地準備,要求重要金融機構在 2025 年7 月前完成合規工作。63監管框架較為成熟的地區可能會更加關注執法問題,而信息技術韌性、網絡安全和第三方風險管理都可能成為亞太地區監管機構關注的重點領域。然而,部分司法管轄區對于保險公司有著獨特的規定,而且這些規定通常在銀行相關規定發布后的較長時間才出臺。以中國香港為例,預計香港保險業監管局將于 2025 年公布對保險公司的運營韌性要求
37、。金融服務業引入和實施這些要求,應有助于支持和加強金融體系的整體韌性。亞太地區監管觀察全球監管觀察亞太地區監管觀察宏觀經濟金融犯罪虛擬資產人工智能 重點關注漂綠未來展望尾注聯系人作者亞太地區監管觀察亞太地區監管觀察13監管形勢日趨復雜高度政治化且寬泛的跨行業議題,如可持續發展、氣候變化和技術進步等備受關注,金融機構在這些方面也受到越來越多相關機構的監管,甚至還面臨全球法規的約束,尤其是歐盟法規,包括人工智能法案、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指令(CRSD)以及數字運營彈性法案。不斷拓寬的監管覆蓋面,加上各個區域在政策重點、實施方法和實施時間上的分歧,給金融機構造成了嚴峻挑戰,促使其必須大力投資于監管動態
38、追蹤、合規監控以及分析能力。技術進步要求和 ESG 議程之間的潛在矛盾讓局面更加錯綜復雜。盡管人工智能可以通過數據分析和供應鏈優化等加強 ESG 合規,但也會帶來諸多挑戰。除數據隱私、偏見固化等問題外,人工智能還需要大規模的算力,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的單次任務耗能是專業軟件的33倍。64此外,訓練人工智能模型的數據“標注員”的工作條件令人擔憂,他們大多處于欠發達地區,工作時間長,薪資水平低。這些問題不容忽視,必須謹慎平衡技術進步目標和 ESG 要求。金融機構還要持續提升現有員工的技能水平,同時重點引進精通新興領域的專業人才,確保機構了解相關風險和機遇。這對于金融機構將這些考慮因素有效納入其風險管
39、理和合規框架至關重要。全球監管觀察亞太地區監管觀察宏觀經濟金融犯罪虛擬資產人工智能 重點關注漂綠未來展望尾注聯系人作者亞太地區監管觀察14黃毅城 亞太地區監管策略中心東南亞聯席主管Sean Moore 亞太地區監管策略中心澳大利亞聯席主管小林晉也 亞太地區監管策略中心日本聯席主管Nicola Sergeant 亞太地區監管策略中心運營總監另一方面,部分地區正在逐步放松監管,以減輕過度繁瑣和/或無效的法律法規造成的不必要成本和限制。65例如,2024年3月,新西蘭成立了法規監管部(Ministry for Regulation),其任務是提高監管質量,確保監管生態系統正常運行,支持創新。66與此
40、同時,新西蘭政府公布 2024-2025 金融服務改革計劃,聚焦精簡金融服務業的法規,減少不必要的合規成本。67盡管亞太金融服務業短期內不會迎來大規模的監管松綁,但越來越多的監管改革計劃紛紛出臺,以期合理精簡現有法律法規,提升金融市場效率??傮w而言,金融服務業必須警惕多種關鍵風險,包括全球經濟不確定性、金融行業現有缺陷、技術變革的沖擊、可持續發展挑戰以及網絡金融犯罪。通過密切關注經濟趨勢、緊跟市場動態、管理技術相關風險、增強地緣政治意識并實施穩健的 ESG 和反洗錢/反恐怖融資框架,金融機構不僅能夠妥善應對區域內的復雜形勢,還能為未來穩健經營奠定良好基礎。2025 年亞太地區金融服務監管展望報
41、告著重指出,采取一種均衡的監管策略至關重要。這種策略不僅應激發創新與推動增長,還需切實保障金融系統的穩健與誠信。隨著區域經濟的持續發展,金融機構必須緊跟時代步伐,積極調整并勇于創新,以精準對接利益相關方日益多樣化的需求,進而為區域的長期繁榮貢獻堅實力量。全球監管觀察亞太地區監管觀察宏觀經濟金融犯罪虛擬資產人工智能 重點關注漂綠未來展望尾注聯系人作者重點關注15全球監管觀察 亞太地區監管觀察宏觀經濟金融犯罪虛擬資產人工智能 重點關注漂綠未來展望尾注聯系人作者宏觀經濟亞太地區正經歷著平穩但略顯緩慢的增長過程16在內外部因素的雙重影響下,亞太地區持續展現出增長韌性,但增長速度較之前幾年有所放緩。內部
42、因素包括內需疲軟、勞工成本上升以及結構性改革等復雜挑戰;外部因素則主要源于世界主要經濟體的不確定性。全球經濟放緩和金融市場波動也進一步抑制了亞太地區的增長勢頭。盡管如此,亞太地區仍為全球經濟增長貢獻著重要力量。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到 2025 年,亞太地區的平均增長率將達到約 4.5%,68繼續領跑其他區域。這一增長成果得益于技術創新、出口市場拓展以及穩健的貨幣政策。圖3:IMF對亞太地區主要司法轄區的GDP增長趨勢的預測澳大利亞2022202320242025202220232024202520222023202420253.7212.1印度韓國7.28.276.52.61.42.52.2
43、中國大陸2022202320242025202220232024202520222023202420253.05.24.84.5中國臺灣日本1.01.70.31.12.41.33.72.72022202320242025202220232024202520222023202420255.54.04.54.5東盟五國-3.53.33.23中國香港新西蘭2.70.60.01.9數據來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經濟展望數據庫69實際預測實際預測實際預測實際預測實際預測實際預測實際預測實際預測實際預測全球監管觀察 亞太地區監管觀察 重點關注宏觀經濟金融犯罪虛擬資產人工智能漂綠未來展望尾注聯系人作者宏觀
44、經濟亞太地區正經歷著平穩但略顯緩慢的增長過程17亞太地區主要增長推動因素多個因素推動亞太地區保持平穩經濟增長:國內需求盡管部分亞太司法管轄區的消費者支出未能達到預期,但仍有部分轄區呈現溫和增長。例如,日本在 2024年上半年國內個人消費(尤其是耐用品消費)有所上升,且這一增長勢頭預計將持續至 2025 年和 2026 年。70強勁的國內個人消費也是支持東盟五國經濟平穩增長的重要支柱。71在印度,通貨膨脹的緩解,尤其是食品價格的下降,將為 2025 年的個人消費增長注入動力。72此外,政府和私營部門對基礎設施、技術和醫療的投資也將拉動經濟增長,如中國大陸繼續推行的“一帶一路”倡議,有力推動了整個
45、區域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強了互聯互通和貿易往來。出口增長亞太地區憑借其具有競爭力的制造業基礎以及多樣的出口市場,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全球經濟中得以保持并增強韌性。部分行業的需求回升有望進一步加強出口表現。例如,中國大陸的經濟刺激計劃有助于推動澳大利亞的鋼鐵出口,73人工智能領域的快速發展也帶動多個亞太司法管轄區內的半導體出口激增,尤其是在韓國和中國臺灣。74科技創新數字化技術正提高生產力并創造新的商業機遇。新加坡和中國大陸等地正向金融科技、電子商務和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傾注資源。大量的研發投資正加速創新進程并增強區域競爭優勢,其中日本和韓國在先進制造業和機器人技術方面處于領先地位。蓬勃發展的數字技術可
46、以為更廣泛的客戶群體提供更多的融資渠道,促進個人消費增長;而在適當的監管框架約束下,P2P借貸等創新商業模式不僅能補充傳統的金融服務,還能為經濟活動提供更多的信貸支持。通脹壓力緩解 2024 年,亞太地區多個司法管轄區的物價已趨穩定。東盟三國地區的通脹情況在 2024 年有所緩解,但由于一些成員國的增長勢頭增強以及多種供給側因素,75 預計該地區的通脹率將在 2025 年出現輕微上揚。日本 2025 和 2026 財年的通脹率預計將達到大約 2%的目標水平。76同樣,印度 2025 年的預計通脹率可能會向印度儲備銀行4%的目標利率靠攏。預計到2026年底,澳大利亞通脹率也將回歸至 2.5%的水
47、平。77全球監管觀察 亞太地區監管觀察 重點關注宏觀經濟金融犯罪虛擬資產人工智能漂綠未來展望尾注聯系人作者宏觀經濟亞太地區正經歷著平穩但略顯緩慢的增長過程18圖4:亞太各主要司法管轄區通貨膨脹率中國香港數據來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經濟展望數據庫78中國大陸澳大利亞東盟五國日本202220232024(預測)2025(預測)韓國新西蘭印度中國臺灣2.11.70.40.21.92.01.7目標水平2%2.52.92.54.16.76.67.25.45.02.92.32.22.05.75.64.43.15.13.64.13.33.32.13.32.72.52.2亞太地區金融服務業關鍵風險盡管亞太
48、地區有望實現持續增長,但金融服務業仍面臨多重風險,可能損害其業績:充滿不確定性的全球經濟前景從經濟政策角度看,美國等主要經濟體預計將放松貨幣政策,這將給亞太地區帶來不確定性;從地緣政治角度看,全球大國之間的持續緊張局勢對依賴穩健貿易關系的多個亞太司法管轄區構成重大風險。關稅和貿易壁壘會擾亂供應鏈并減少貿易量,不利于區內的出口依賴型經濟體。79地緣政治取向可能會改變資本流向和投資格局,進一步影響區域經濟增長前景。全球監管觀察 亞太地區監管觀察 重點關注宏觀經濟金融犯罪虛擬資產人工智能漂綠未來展望尾注聯系人作者宏觀經濟亞太地區正經歷著平穩但略顯緩慢的增長過程19金融服務業現有弱點2023 年銀行業
49、動蕩等事件凸顯了金融行業的現有缺陷。這些事件表明,在數字時代,銀行擠兌越來越容易發生,而且速度越來越快。社交媒體上的謠言會快速削弱消費者信心,引發甚至加快銀行擠兌。同樣地,在保險領域,投保人在線上修改保單可能加大退保風險,從而引起流動性風險問題。80金融機構必須設立穩健的聲譽風險框架,包括社交媒體監控、風險緩釋策略以及快速有效的危機溝通機制。持續實施巴塞爾協議 III 有利于應對銀行業的流動性和信用風險,提振消費者和同業對金融系統的信心。81此外,全球監管機構和標準制定者,如金融穩定委員會(FSB),聚焦增強非銀金融機構的韌性。隨著這類機構的持續快速擴張,即將發布的政策建議將重點針對金融穩定性
50、相關風險的核心問題進行探討,特別關注杠桿率等問題。82私人信貸市場的發展也引發監管機構對系統性風險的擔憂。過去二十年間,亞太地區私人信貸資產增長了 30 倍之多,83但其相較于地區內的銀行和其他非銀金融機構規模相對較小,因此它的系統性風險在很大程度上仍處于可控范圍。這一判斷主要基于其面臨的流動性錯配風險較低、對銀行信貸額度的使用有限以及對區內其他金融機構的傳染風險較小。84然而,隨著全球私人信貸市場在 2025年及以后的持續增長,需要對亞太地區不斷變化的風險狀況進行持續監測,特別是在增長速度高于平均水平的區域。持續的技術革新重大的技術革新為金融機構創造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風險。金融科技公司的問
51、世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持續重塑傳統的金融服務業,推動金融機構實施新技術和新業務模式,以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保持競爭力。然而,數字技術在金融服務業的廣泛使用也加劇了網絡安全風險,需要提高警惕并大力投資于網絡安全措施。保護敏感金融數據和系統免遭網絡威脅已成為當務之急,迫使金融機構將網絡安全提升為其運營韌性和風險管理策略中的關鍵一環。人工智能的使用還帶來歧視、人類自主權以及欺詐等問題。創新型金融產品有可能推動經濟增長,向更多人普及金融服務。然而,它們也會給客戶帶來風險,特別是那些處于弱勢地位的客戶,他們可能更容易受到金融剝削或管理不善的侵害。對此,監管機構需仔細制定相關指引,金融機構需實施穩健的控制
52、措施和風險管理框架。85全球監管觀察 亞太地區監管觀察 重點關注宏觀經濟金融犯罪虛擬資產人工智能漂綠未來展望尾注聯系人作者宏觀經濟亞太地區正經歷著平穩但略顯緩慢的增長過程20氣候相關風險以及 ESG 因素 鑒于亞太地區極端氣候事件增多以及政府持續推進綠色轉型,物理風險和轉型風險都為金融機構的盈利能力蒙上陰影。全球自然災害頻發更是為物理風險的評估帶來極大不確定性。由于不同地理區域正在經歷不同程度的氣候變化影響,物理風險情況各不相同。對于跨區域營業的大型國際金融機構,這一差異可能導致其面臨的物理風險總體上升。同樣地,轉型風險也因地區而異,具體取決于當地政府設定的綠色轉型議程。投資者和監管機構日益要
53、求金融機構將 ESG 因素嵌入其決策框架,雖然這種轉變會帶來新的前景,但同時也需要對業務模式、流程和實踐進行重大調整,以適應不斷發展的 ESG 期望和標準??傮w而言,亞太地區呈現穩定增長但增速有所放緩的態勢,彰顯了其在復雜全球形勢下經濟的韌性。盡管勞動力成本上升、外部經濟不確定性等挑戰猶存,但亞太地區憑借龐大的國內市場、強勁的出口競爭力以及審慎的貨幣政策,仍持續助力其經濟表現。數字技術的運用和通脹壓力的減輕,進一步提升了該地區的增長預期。不過,金融機構需警惕關鍵風險,如全球經濟不確定性、金融領域現存漏洞、技術變革沖擊以及氣候相關風險。將對機構有重大影響的風險敞口列為優先處理事項十分關鍵。通過緊
54、密跟蹤經濟趨勢、精準把握市場動態、有效管理技術相關風險以及增強地緣政治意識,金融機構能夠應對亞太地區的復雜形勢,為實現持續成功筑牢根基。全球監管觀察 亞太地區監管觀察 重點關注宏觀經濟金融犯罪虛擬資產人工智能漂綠未來展望尾注聯系人作者宏觀經濟亞太地區正經歷著平穩但略顯緩慢的增長過程21金融機構行動建議 為應對亞太地區復雜的宏觀經濟環境,金融機構應重點考慮采取以下行動:1.監測經濟趨勢和政策發展 密切關注GDP增長率和經濟指標,以準確把握經濟全局,做出明智的投資和商業決策。同時,實時掌握地區內外央行貨幣政策動態,尤其是美聯儲的利率決策,并密切關注市場反應,包括地區匯率的變化。在評估信貸風險時,還
55、應考慮政府對關鍵行業的政策支持。2.緊跟市場動態 了解消費者行為與偏好,提振產品和服務需求。新興市場中產階級的壯大和消費者對人工智能產品的興趣日增等趨勢將對金融服務市場產生深遠影響,迫使金融機構調整戰略以保持競爭力。3.謹慎管理技術創新相關風險 利用數字技術提升效率和競爭力,如打造數字化客戶界面和融入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同時,將數據泄露、網絡攻擊等技術風險納入風險偏好和管理框架,并就投入使用的人工智能系統建立健全的治理與控制機制。4.增強地緣政治意識 持續關注地區沖突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定期評估潛在風險并制定應急預案,以降低負面影響;監測關鍵市場的政治發展,以了解其對經濟狀況和商業機遇的潛在影響
56、,并與當地利益相關方和政策制定者互動,獲取洞察并調整業務戰略。全球監管觀察 亞太地區監管觀察 重點關注宏觀經濟金融犯罪虛擬資產人工智能漂綠未來展望尾注聯系人作者22金融服務業正經歷著一場由技術飛速發展引發的深刻變革。人工智能作為當今時代的標志性技術,正迅速崛起,并有望帶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人工智能在金融服務領域具有諸多優勢。它能夠大幅提升業務處理速度和效率,增強預測和分析能力。通過提供低成本、定制化的咨詢建議和投資方案,人工智能有助于推動金融服務的普及,讓更多人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務。此外,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和虛擬助手可提供全天候不間斷的服務,極大提升客戶體驗。同時,人工智能在金融犯罪與欺詐
57、檢測、風險管理和建模能力強化以及戰略決策支持等方面也得到了廣泛應用。然而,人工智能的應用并非毫無風險。它可能帶來歧視、偏見、隱私泄露、安全威脅、錯誤信息、操縱等重大風險,給金融服務業的穩定發展帶來潛在挑戰。亞太地區普遍認識到應對人工智能風險的必要性。大多數監管機構特別強調人工智能系統的透明度、可解釋性和問責制,并主張在其開發、部署和持續管理過程中加強人為監督。然而,在保障公民與國家安全以及推動關鍵行業創新的雙重目標下,各地監管機構采取了不同的策略。雖然亞太部分地區已經制定了人工智能相關法律法規,但多數地區仍采用非強制性框架和標準,并輔之以監管沙盒。這種做法旨在防止監管過嚴阻礙行業發展,同時為人
58、工智能發展提供監測期,以便在正式法規出臺前進行充分觀察和評估。但值得注意的是,金融服務業具有嚴監管的特性,缺乏明確的監管指引可能會阻礙多地的創新發展。由于監管預期不明確,許多金融機構對于人工智能的應用仍持謹慎態度。在此背景下,監管機構日益認識到加強監管的緊迫性。亞太各司法管轄區已紛紛采取行動,聚焦于透明度、問責制、公平性以及數據隱私等緊迫問題,這些問題將是保障人工智能安全與道德使用的基石。接下來,我們將重點介紹這些領域的重大進展,并深入探討它們對在其價值鏈中正在采用或計劃采用人工智能應用的亞太企業可能產生的影響。亞太地區監管策略分異在亞太地區,越來越多的司法管轄區正積極擬議或審慎考慮推行具有法
59、律約束力的人工智能法規。多數監管機構傾向于采用基于風險的監管策略,針對被明確歸類為“高風險”的人工智能系統,實施一系列強制性要求,或者為這類系統設定更為嚴格的義務規范。以澳大利亞為例,其政府近期就一份圍繞“高風險”場景和通用人工智能模型的十項強制性防護措施提案展開了公開咨詢。86這些防護措施將全面覆蓋人工智能的整個生命周期,同時對開發者和部署者形成雙重約束,旨在依據人工智能系統的使用情境和能力實現精準分類管理。該提案著重強調,必須強制執行這些防護措施,以有效防范于未然,特別是在涉及人權、健康安全、結果偏見、法律和聲譽風險、系統性風險以及社會風險等方面。此外,該提案還考慮禁止某些帶有“不可接受風
60、險”的人工智能活動。這十項強制性防護措施主要聚焦于透明度、問責制、測試、風險管理和執法監督等關鍵領域。值得一提的是,該提案多次援引歐盟 人工智能法案和加拿大擬議的人工智能數據法案,凸顯了不同監管體系間協同配合的重要性。不過,提案的具體實施方案仍有待進一步敲定,目前存在三種可能的立法途徑:頒布專門的人工智能法案、構建適應現有法規的總體框架,或是將防護措施納入現有行業性法律。人工智能全球監管觀察 亞太地區監管觀察 重點關注人工智能宏觀經濟金融犯罪虛擬資產漂綠未來展望尾注聯系人作者23越南和泰國等地也相繼提出了基于風險的人工智能監管方案。越南計劃將人工智能監管納入數字技術產業法框架,通過“高風險”或
61、“非高風險”分類法實施差異化監管。其草案中明確禁止開發或使用某些特定的人工智能系統,如基于生物識別數據或社會行為進行操縱或歧視的系統、利用面部識別技術進行大規模監控的系統,以及在職業或學術環境下監控和分析人類情緒的系統。87泰國則借鑒歐盟人工智能法案,將人工智能風險分為三類:不可接受風險、高風險和有限風險。對于“高風險”人工智能技術,要求實施注冊、風險管理和控制措施;對于“低風險”人工智能技術,則要求滿足相關透明度要求。88中國大陸在應對人工智能相關風險方面反應迅速、舉措有力。自 2021 年起,多項管理辦法和指導性文件相繼出臺,如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2021年)、互聯網信息服務算
62、法推薦管理規定(2021年)、互聯網信息服務深度合成管理規定(2023年)以及科技倫理審查辦法(試行)(2023 年)。這些政策不僅精準解決了人工智能應用中的關鍵問題,還為創新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023 年 7 月發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作為一項綜合性監管策略,全面涵蓋了網絡安全、競爭、人工智能相關風險等多方面內容。其中,一些風險與金融服務業密切相關,如個人數據的非法使用和存儲、基于性別、年齡、職業或其他受法律保護特征的歧視問題,以及由低質量數據引發的偏見和錯誤。89暫行辦法發布之后,中國政府計劃通過后續立法舉措進一步加強對人工智能的監管。根據 國務院20
63、24年度立法工作計劃,“人工智能法草案”已被列入預備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項目。這一系列舉措共同構建了一個全面、基于規則的人工智能監管框架。韓國的人工智能基本法目前也正處于立法審議階段。該法案旨在大力促進韓國人工智能產業的繁榮與發展,一旦正式施行,預計將對被判定為高風險的人工智能系統施行通知義務和安全要求。圖5:亞太地區確保人工智能安全與道德應用的基石安全、合乎道德的人工智能促進經濟增長和公眾福祉透明度和可解釋性公平性網絡安全和數據隱私穩健性和問責制 人工智能決策過程的可解釋性 在面向客戶的應用程序中使用人工智能的透明度 防范數據隱私侵犯帶來的風險和危害 保護用戶數據免受網絡攻擊 人工智能應用
64、程序的問責制 人工智能相關風險的角色分工和責任 穩健的人工智能模型和準確的輸出 公平的人工智能模型不會因年齡、性別、種族或任何其他受法律保護的特征而歧視任何群體健全的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對公眾進行人工智能使用及潛在風險教育針對新老員工進行人工智能風險培訓人工智能全球監管觀察 亞太地區監管觀察 重點關注人工智能宏觀經濟金融犯罪虛擬資產漂綠未來展望尾注聯系人作者24此外,日本正醞釀出臺一部“硬性”人工智能法案,并計劃在 2025 年提出日本“人工智能法案”的相關提案。此前,日本于 2024 年 2 月發布了一份粗略草案,其中提出了對前沿人工智能模型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治理要求、特定人工智能開發者的法定義務
65、,以及構建人工智能開發安全體系的必要性。90不過,這些要求的適用范圍預計有限,日本至今在人工智能監管方面仍持謹慎態度。相應地,日本發布了若干非強制性、泛行業通用的原則及指引,如總務省與經濟產業省于2024年4月聯合發布的 企業人工智能指南(1.0版)。91該指南將人工智能相關企業分為三類:人工智能開發商、人工智能服務提供商和人工智能企業用戶,并詳細概述了每類企業在訓練和部署人工智能系統時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此外,在 2023 年擔任 G7輪值主席國期間,日本還啟動了“廣島人工智能進程(Hiroshima AI Process)”,其中包括一系列非強制性的人工智能原則和實踐守則,倡導企業采取全生命
66、周期風險防控、系統能力透明度披露、負責任信息共享、健全治理架構及內容溯源驗證等實踐標準。92總體而言,亞太地區的人工智能立法及立法進程普遍相對滯后。許多擬議規則僅針對人工智能的特定能力與應用場景,對實施細節卻留有較大詮釋空間。因此,即便已提出了強制性要求,其依據規則還是原則執行仍存在爭議。在某些情形下,監管機構傾向于采取規則與原則并重的做法。部分亞太司法管轄區雖已發布了不具約束力的人工智能道德應用原則,但尚未正式出臺更嚴格的法律法規。采取這種寬松做法的原因之一是為創新留出更大空間。例如,香港特別行政區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財庫局”)于 2024 年 10 月發表了有關在金融市場負責任地應用人工智
67、能的政策宣言,宣布香港將采取雙軌模式,在促進金融服務業采用及發展人工智能的同時,積極應對網絡安全、數據隱私及知識產權保障等潛在挑戰。該政策宣言鼓勵金融機構制定人工智能管治策略,并針對六大風險領域進行管理,涵蓋數據隱私、偏見、透明度、金融穩定性、可應用的人工智能資源、欺詐以及就業影響。93盡管政策宣言指出,特區政府將與監管機構共同構建人工智能監管框架,但具體會否采取強硬監管手段仍無定論。這一做法與香港監管機構鼓勵金融服務業技術發展的總體方針及其基于原則的監管實踐相一致。采取類似做法的還有新加坡和印度。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是亞太地區首批引入人工智能道德原則的金融監管機構之一,發布了 促進新加坡金融業公
68、平、道德、可問責和透明地使用人工智能和數據分析的原則。94新加坡政府還發布了其他人工智能總體治理框架,如 2019 年發布的人工智能治理模型框架,旨在有效管理人工智能風險的同時,為創新留足空間。相較之下,印度的監管策略則稍顯謹慎,目前僅發布了兩份框架性文件,分別是 2018 年發布的國家人工智能戰略和 2021 年發布的負責任的人工智能原則。95,96,97展望 2025 年及以后,盡管亞太地區在中短期內不太可能出臺類似歐盟人工智能法案的全面法規,但預計該地區將逐步加強對人工智能的監管,且此過程或因重大風險事件的發生而加速。同時,整個地區的人工智能監管策略預計仍呈多樣化態勢??鐕髽I務必緊跟政
69、策動向,持續評估亞太地區擬議的人工智能新規對其現有及規劃中的人工智能系統與模型的潛在影響,以及對業務的潛在意義,以便及時調整戰略布局,確保在復雜多變的監管環境中穩健發展。人工智能全球監管觀察 亞太地區監管觀察 重點關注人工智能宏觀經濟金融犯罪虛擬資產漂綠未來展望尾注聯系人作者252025 年值得關注的主要趨勢 總體而言,無論當下采取何種監管策略,預計到 2025 年,人工智能領域都將迎來更為嚴格的監管與監督審查。這一趨勢主要由兩方面因素推動:一方面,各國愈發重視保護公眾免受人工智能技術潛在風險的威脅;另一方面,堅定維護國家安全成為各國的重要考量。1.監管需求持續增長 人工智能監管的重點聚焦于防
70、范欺詐、消除決策偏見、杜絕歧視以及抵制操縱等行為。生成式人工智能具備生成文本、視頻和圖像的能力,這種能力容易讓用戶誤以為其擁有真實的理解力和智力,進而過度依賴其輸出結果進行決策。在金融服務業中,生成式人工智能可應用于撰寫客戶研究報告、創建預測交易算法,以及在處理缺失數據時進行合成數據生成。然而,生成式人工智能是基于模型預測而非真正理解來回答問題,因此其答案可能出現文不對題或存在錯誤的情況。不當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會使金融機構面臨多重風險。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在社會各領域的廣泛應用,恰當的監管監督對于確保人工智能系統以負責任、道德的方式部署至關重要。金融機構應預見到,與人工智能使用相關的任何不當行
71、為都將加劇監管和法律風險。人工智能技術的誤用、濫用或不道德實踐將引發更嚴重的處罰和后果。監管機構和立法機構預計將主動出擊,監督并處理這類問題,以確保金融服務業及其他行業人工智能應用的真實可信。在金融服務業,人工智能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基礎設施,將在推動創新、提高效率以及提升金融服務的可負擔性、可及性和質量方面發揮關鍵作用。然而,這一轉變也帶來了相應的責任,即必須把保護消費者利益和安全放在首位。此外,預計到 2025 年及以后,數據和模型治理將成為關注焦點,尤其是在透明度、公平性和隱私性方面。部署人工智能系統的金融機構將被要求清晰地展示其數據來源、建模方法以及決策算法。在設計與實施人工智能解決方案
72、的過程中,確保人工智能輸出結果的公平性、防止數據輸入偏見以及保護個人隱私權將至關重要。人工智能全球監管觀察 亞太地區監管觀察 重點關注人工智能宏觀經濟金融犯罪虛擬資產漂綠未來展望尾注聯系人作者262.域外效力和數據主權 金融機構還需深入了解歐盟人工智能法案的域外效力,該法案適用于所有影響歐盟公民的人工智能系統,無論運營主體所在地。目前,該法案的主體規定已經生效。不過,預計到 2025 年,歐盟人工智能辦公室、新成立的人工智能法案國家主管當局(NCA)以及歐洲標準化組織(ESO)將發布大量指導性文件和二級立法,以確定實施該法案所需的技術標準。此外,金融服務領域內的歐盟監管當局(ESA)及各國行業
73、監管機構也可能針對金融服務業推出專項措施。這些即將到來的監管變化將要求金融機構采取靈活的合規策略,持續關注監管動態。對于在歐盟市場運營的亞太企業而言,存在以下三大戰略選擇:一是全面采用歐盟人工智能法案作為其全球通用標準;二是開發專門針對歐盟市場的解決方案(需實施嚴格的控制與系統分隔);三是在組織內部限制高風險人工智能系統的使用。98隨著全球監管機構不斷強化數據隱私與網絡安全法律法規,應用人工智能應用的金融機構也應意識到,數據主權的重要性正日益凸顯。在制定數據戰略時,全面考慮數據定位、存儲與傳輸、訪問控制以及第三方供應商位置,對于金融機構的人工智能戰略總體部署至關重要。3.適度監管推動創新 金融
74、服務業的嚴監管特性及其對社會經濟的重大影響,使得許多金融機構對人工智能持謹慎態度。近年來,隨著金融監管機構對運營韌性、消費者權益保護和數據隱私的關注不斷升溫,人工智能應用相關的法律和聲譽風險也在攀升。由于監管預期不明,部分亞太地區金融機構在人工智能應用方面更趨保守。監管沙盒在亞太地區的廣泛應用,有望促進企業進行大膽開發和部署。香港和新加坡等地的監管沙盒已取得顯著成效,不僅增進了監管機構與創新企業間的信任,還提供了一個相對自由的試驗環境。除監管沙盒之外,清晰合理且基于指導原則的監管規則亦可助力金融機構安全創新。這些規則確立了必要的指引和安全框架,降低了監管預期的不確定性。人工智能全球監管觀察 亞
75、太地區監管觀察 重點關注人工智能宏觀經濟金融犯罪虛擬資產漂綠未來展望尾注聯系人作者27金融機構關鍵考量1.建立一致的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建立與組織總體風險偏好和風險管理策略相一致的人工智能風險偏好和治理框架,明確董事會及高管層在關鍵行動(如制定數據戰略和模型審批流程)中的職責。2.識別高風險應用:從監管或聲譽風險角度出發,分析并辨別可被歸類為“高風險”的人工智能技術和應用,其使用范圍涵蓋特定交易、消費者咨詢、信貸發放、理賠管理和內部人力資源流程(如招聘、晉升和薪酬決策)等關鍵領域。針對這類“高風險”應用,應執行最為嚴格的測試、治理和控制。3.提高透明度:提高人工智能應用對客戶的透明度,包括在使用
76、時履行客戶告知義務,通俗易懂地闡明人工智能決策流程。4.關注模型生命周期關鍵因素:構建模型前:詳盡分析業務背景,確保模型方法與業務需求高度契合,兩者間的不匹配可能引致誤差和偏見。數據收集與處理:確保數據對于各客戶群體的公平代表性,避免偏見或刻板印象。處理缺失數據時,應謹慎選擇方法以防引入偏見。凡涉及客戶數據的收集、存儲和傳輸活動,均須遵循相關法律法規。模型開發:應依據業務場景明確定義模型的目標與應用范圍。模型應具有可解釋性,同時用于驗證和測試的數據集應涵蓋全面、分布均衡并定期更新。模型測試及部署:評估模型性能以確保其滿足相關業務需求。確保輸出的準確度與風險偏好及預設誤差標準相一致。模型部署及管
77、理團隊需掌握模型的優勢與局限。最終用戶應接受全面培訓,模型開發和驗證流程應完整記錄。模型投入使用后:應持續監控并根據業務需求不斷調整。收集用戶反饋,不斷優化模型性能。持續或定期進行模型審核與測試,以確保其正常運行。模型清單管理:持續更新并維護準確的人工智能模型清單,其中應包括第三方提供的軟件、解決方案和服務中所用的模型。金融機構在運用人工智能技術時,應詳盡記錄所用人工智能模型的信息,包括模型應用/用例、模型假設、模型方法、技術架構、數據來源、驗證歷史和變更記錄。通過管理此清單,金融機構可在模型迭代或更新過程中確保合規性,并提升透明度和效率。人工智能全球監管觀察 亞太地區監管觀察 重點關注人工智
78、能宏觀經濟金融犯罪虛擬資產漂綠未來展望尾注聯系人作者28“漂綠”指的是企業、實體、金融產品或服務面向消費者、投資者及其他市場參與者作出的可持續發展聲明,但未能準確且透明地反映其真實的可持續發展特征。這種“漂綠”行為貫穿于金融產品及服務的全生命周期,涵蓋設計、交付、市場營銷、銷售以及持續的經營管理等各個階段,同時也可能出現在更廣泛的可持續金融價值鏈之中。在實體運營中,“漂綠”風險潛藏于多個方面。例如,一些企業在推進可持續發展倡議的同時,卻暗地里參與非可持續活動。比如,某些企業一邊標榜自身的貸款活動正在脫碳,另一邊卻持續投資石油公司。此外,還有企業作出缺乏可信轉型計劃的空洞凈零承諾,或者夸大高管在
79、 ESG 治理方面的能力、資質、薪酬以及組織文化等方面的成效。同時,依賴不準確的第三方數據以及不充分或具有誤導性的可持續發展評級,也會進一步加劇“漂綠”風險。在亞太地區,“漂綠”已成為當下重點監管領域。監管機構紛紛發布規則和指引,旨在提高可持續發展數據和評級的透明度與可靠性,并要求企業對自身的可持續發展聲明進行證實。澳大利亞:澳大利亞監管機構將“漂綠”行為視為監管執法的重中之重,這在澳大利亞證券與投資委員會(ASIC)提出的 2025 年執法重點中體現得尤為明顯。99在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的 15個月內,ASIC 針對 ESG 信息披露不充分、所公布ESG 政策與實際投資不符,
80、以及可持續發展聲明缺乏依據或表述模糊等情況,共采取了 47 項監管干預措施,以打擊“漂綠”不當行為。100積極執法降低“漂綠”風險,是 ASIC 消費者保護工作的核心宗旨。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ASIC 是亞太唯一一個公開宣布將對“漂綠”執法行動進行年度審查的監管機構。101 日本:日本金融廳在該領域也積極行動。2023 年3 月,日本更新了金融工具業務經營者綜合監管指引,進一步明確了對于 ESG 投資信托基金的監管期望。102根據新規定,未達到相應 ESG 標準的基金不得使用 ESG 相關表述。此外,金融廳還要求 ESG 基金必須披露關鍵的 ESG 因素、它們在投資過程中的作用、相關的風險
81、與局限性,以及投資策略中衡量環境或社會影響并設定相關目標的方法。中國大陸:2024 年 5 月,中國大陸的金融與環境監管部門,包括中國人民銀行、生態環境部、金融監管總局和中國證監會,聯合召開綠色金融服務座談會。會議強調要提高綠色金融投向精準度、提升信息披露水平、防范“洗綠”“漂綠”,并在推動高碳行業低碳轉型的同時,確保對節能降碳的支持。103此次中國監管機構罕見地公開提出針對“漂綠”風險的管控措施,或預示未來監管走向。漂綠全球監管觀察 亞太地區監管觀察 重點關注宏觀經濟漂綠人工智能金融犯罪虛擬資產未來展望尾注聯系人作者29盡管亞太地區只有少數司法管轄區出臺了專門的“漂綠”立法,但大多數金融監管
82、框架均對受監管實體提出了嚴格的行為要求,確保其通訊信息公平、透明且無誤導之嫌。未來幾年,尤其是隨著可持續發展數據可及性和質量的提升,針對“漂綠”行為的監管審查與打擊行動預計將成為亞太地區監管機構日益關注的核心議題。ESG 數據和評級機構監管為 ESG 評級機構和數據提供商建立標準是亞太地區監管機構應對“漂綠”問題的一項重要進展。近年來,發行人越來越多地依賴 ESG 數據提供商提供的證據,為其金融產品的可持續性聲明背書。然而,目前 ESG評級機構和數據提供商并非受監管實體,所提供服務也未面臨相應的監管審查。亞太和全球的部分監管機構已著手解決這一問題,通過制定相關指南來提升ESG 評級和數據的可靠
83、性、透明度以及互操作性。國際證監會組織(IOSCO)為此類評級機構和提供商制定了良好實踐建議,并大力協助部分亞太監管機構制定專用指南:1.2024 年 10 月,香港證監會發布由香港 ESG 評級和數據產品供應商自愿操守準則工作小組編制的自愿操守準則。1082.2023 年 12 月,新加坡金管局發布環境、社會和治理(“ESG”)評級和數據產品提供商行為準則。109該行為準則的應用以“遵守或解釋”為基礎,適用于 ESG 評級和數據產品提供商。3.2022 年 12 月,日本金融廳發布ESG 評估及數據提供商行為守則。110該行為守則針對范圍內的日本企業采取自愿遵守的原則?;阱e誤數據作出的產品
84、和服務可持續發展聲明,存在顯著的“漂綠”風險。一些亞太監管機構正努力通過制定指導原則,鼓勵數據提供商和評級機構提升其產品的質量和可靠性,從而降低此類風險。雖然亞太地區主要金融中心制定的行為守則并非均為強制性要求,但這類自愿性指導原則的制定,標志著在應對由不準確 ESG 數據引致的“漂綠”風險方面邁出了積極的一步。展望未來,亞太其他司法管轄區有望根據IOSCO 指南制定更多行為守則。亞太企業在考慮選用ESG 評級機構和數據服務提供商時,應將遵守相關行為守則作為第三方服務提供商盡職調查框架的一個考量因素。漂綠全球其他地區“漂綠”立法先進實踐1.歐盟:2023年3月,歐盟提出一項關于綠色聲明指令的立
85、法提案。該指令要求企業使用科學可靠、一致且可驗證的方法來證實、傳達和驗證其環境聲明,同時禁止完全基于碳抵消計劃的可持續發展聲明。違規行為可能面臨暫停參與公共采購招標項目以及巨額罰款等處罰。該提案已于2024年由歐洲議會和理事會通過,目前處于“機構間談判”(三方會談)階段。104根據目前的提案,范圍內的企業將在法規生效后有兩年過渡期,預計最早實施期限為2027年。1052.英國: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自2024年5月31日起正式實施了“反漂綠規則”。規則對范圍內企業在產品和服務上標注環?;蚋鼜V泛的社會可持續發展特征提出了明確要求。106企業所作的任何聲明都應準確無誤、內容完整、可供核實,并以易于理解
86、的格式呈現,以便客戶對不同產品和服務進行對比。這些要求普遍適用于企業針對英國客戶進行的所有產品或服務溝通,包括非財務性質的宣傳(如報告或新聞通訊),以及第三方推廣。此外,補充性指引指出,在面向零售或企業客戶的聲明、戰略、目標、政策或視覺材料中也可添加可持續發展相關內容。107 全球監管觀察 亞太地區監管觀察 重點關注宏觀經濟漂綠人工智能金融犯罪虛擬資產未來展望尾注聯系人作者30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總體而言,亞太地區近期的監管工作主要聚焦于企業可持續披露要求的制定與落實,預計這也將是 2025年的核心議題。ESG 報告與披露規則旨在向投資者提供企業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透明和可靠數據,助其做出明智的投
87、資決策,推動真正的可持續發展,從而遏制并揭露“漂綠”行為。111因此,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標準成為亞太監管機構確保所轄企業提供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數據的關鍵手段。通過加強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監管機構力求提升企業 ESG 活動的問責制和透明度,確保企業為其所提供的可持續發展數據投入必要資源并建立管理機制,這是企業建立“漂綠”行為預防流程的重要一環。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部分可持續披露要求中的比例原則和重要性門檻,一些中小型企業不必披露可持續發展相關信息,這可能導致這部分企業的“漂綠”風險相對較高。國際可持續發展準則理事會(ISSB)于 2023 年 6 月發布的國際財務報告可持續披露準則第 1 號可
88、持續相關財務信息披露一般要求(以下簡稱“IFRS S1”)和國際財務報告可持續披露準則第 2 號氣候相關披露(以下簡稱“IFRS S2”),是最新的全球性可持續披露和報告準則。112,113亞太監管機構在采納國際準則方面采取了不同策略:1.澳大利亞已通過立法,實施了一套與 ISSB 準則相一致的披露準則,并已設定該準則的實施時間表。1142.中國香港已實施一套符合 IFRS S2 的準則。1153.印度自 2023 年起將 ESG 披露納入企業責任與可持續發展報告的強制性披露范圍。這一要求雖未與 ISSB 準則接軌,但與其他報告框架(如全球報告倡議組織和可持續發展會計準則委員會框架)兼容。11
89、64.日本已實施了一套全面對標氣候相關財務信息披露工作組(TCFD)框架的準則。此外,新成立的日本可持續準則理事會目前正在制定與 ISSB 準則深度銜接的本土化標準,預計將在 2025 年 3 月正式定稿。1175.中國大陸正致力于到 2030 年基本建成國家統一的可持續披露準則體系。該準則體系仍需進一步向國際準則體系接軌。1186.新加坡已實施了一套契合 TCFD 框架的準則,并正就與 ISSB 準則的對齊進行持續磋商。119漂綠全球監管觀察 亞太地區監管觀察 重點關注宏觀經濟漂綠人工智能金融犯罪虛擬資產未來展望尾注聯系人作者31如上所述,亞太許多國家和地區正逐步將其披露要求與 TCFD 或
90、 ISSB 準則同步。不過,在具體內容、方法要求、實施時間表以及所涵蓋實體等方面仍存在差異,其中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優先考慮氣候相關指標。最嚴格的強制披露要求目前只針對大型或上市企業,且并非所有地區均已實施第三方認證的明確要求。鑒于實施時間表延至 2030 年及以后,亞太地區要實現足夠詳細、可信、可比的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或仍需時日。圖6:亞太地區披露要求-示例1新西蘭金融市場管理局(FMA)披露準則自2023財年起施行5中國大陸到2030年基本建成國家統一的可持續披露準則2馬來西亞馬來西亞證券交易所(BM)報告要求自2024年起施行3中國臺灣臺灣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FSC)報告要求自2027財年起
91、施行4日本日本金融廳(JFSA)擬自2027年起施行強制性披露要求6中國香港港交所(HKEX)披露準則已經生效7印度印度證券交易委員會(SEBI)已強制要求企業提交企業責任與可持續發展報告(BRSR)8新加坡新加坡證券交易所(SGX)披露準則已經生效9澳大利亞澳大利亞可持續發展報告準則(ASRS)自2025年1月起施行123487569漂綠全球監管觀察 亞太地區監管觀察 重點關注宏觀經濟漂綠人工智能金融犯罪虛擬資產未來展望尾注聯系人作者32盡管亞太地區在可持續披露要求的格式和內容上存在差異,但監管機構正積極致力于推動企業提供高質量的可持續發展數據。然而,區域內監管策略和時間表的不統一,給跨國企
92、業履行相關要求帶來了顯著挑戰。這不僅增加了企業的合規成本,還影響了那些依賴價值鏈內公司可持續發展數據來評估 ESG 投資和證實自身 ESG 聲明的企業,使得整個區域的可持續發展數據可比性和可信度面臨考驗。正如我們在近期報告全球可持續報告準則:助力亞太企業把握最新監管趨勢中所指出的,亞太大型金融機構需遵守歐盟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指令(CSRD)中嚴格的規定。特別是其中的雙重重要性原則,要求范圍內的企業不僅要報告可持續發展問題對企業業務的影響(財務重要性),還要報告企業活動對環境和社會的影響(影響重要性)。120與其他報告要求相比,這一雙重視角需要更廣泛的數據集和更深入的分析。因此,那些不直接受制于
93、 CSRD,但身處報告主體供應鏈中的亞太企業,也可能面臨更為嚴格的可持續發展實踐審查,尤其是在數據質量和 ESG聲明可驗證性方面??沙掷m分類法可持續金融和綠色分類法通過明確界定和分類 ESG 相關的經濟活動,在打擊“漂綠”現象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然而,在亞太地區乃至全球范圍內,二者的目標、范圍、方法和定義均存在差異。121這種差異給投資者和債權人帶來了潛在的不確定性,也對跨國企業在各國間的互操作性和一致性構成了巨大挑戰。歐盟分類法是強制性綠色分類法的典型代表。它針對環境可持續經濟活動提出了一套分類體系,并涵蓋了六個環境目標的詳細標準,122包括減緩氣候變化、適應氣候變化、水和海洋資源的可持續利
94、用和保護、循環經濟轉型、污染防治以及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的保護與恢復。此外,根據“不造成重大損害”原則,若某項旨在實現六個環境目標中至少一個的經濟活動想要被認定為“可持續”,則其不得對其他目標造成重大損害。歐盟分類法的適用范圍涵蓋整個歐洲司法管轄區內的企業,其重要性和影響力不言而喻。相比之下,亞太地區的多數分類法秉承自愿原則,缺乏如同歐盟的強制披露要求,這使得其防范“漂綠”風險的效果備受質疑。同時,亞太地區各分類法之間也存在諸多顯著差異,例如在化石燃料和“轉型金融”(transition finance)的處理方面。123總體而言,亞太地區若能實現綠色分類法的統一并與國際標準接軌,將有助于提高
95、一致性和透明度,降低“漂綠”風險。然而,鑒于各國的ESG考量重點不一,到 2025 年這一領域可能不會有顯著進展。因此,跨國企業應保持警惕,密切關注并掌握各地分類法的差異,以確保其產品、服務及聲明符合當地分類規定。重新聚焦盡職調查 除了加強法律法規以打擊“漂綠”行為外,亞太監管和監督機構可能會再度重申盡職調查的重要性。此舉旨在保證金融機構產品環保聲明的真實性和可靠性。這包括要求金融機構執行徹底的盡職調查流程,涵蓋綠色和可持續產品的全生命周期,從初步審批到售后監測。具體流程包括深入評估客戶環保資質、采用第三方認證及多樣化數據源,以及定期審查以確保持續合規。其目的在于降低“漂綠”風險,增強市場透明
96、度和問責制,進而提升綠色金融舉措的公信力。展望 2025 年及未來,亞太金融機構面臨的挑戰在于如何科學配置資源稟賦和專業能力,構建符合不同司法管轄區要求的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體系。其中,組建具備專業資質的人才梯隊,建立配備充足資源的專職部門,將是企業努力降低“漂綠”風險的關鍵。亞太監管機構預計將細化和提升可持續披露標準,而國際標準制定機構(如 ISSB)已在著手制定更具行業針對性的披露標準。124這意味著亞太金融機構需密切關注可持續披露標準的發展,以確保未來能夠持續滿足監管要求。漂綠全球監管觀察 亞太地區監管觀察 重點關注宏觀經濟漂綠人工智能金融犯罪虛擬資產未來展望尾注聯系人作者漂綠33金融機構
97、關鍵考量 雖然亞太地區針對“漂綠”的專項立法數量不多,但監管機構通過強化企業可持續披露義務(包括強制性披露要求)等方式,著力提升數據質量以遏制此類行為??沙掷m披露的主要目標是通過提高范圍內企業可持續發展聲明和活動的透明度和問責制,從而防止“漂綠”行為。隨著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成為披露主體以及數據質量的提升,“漂綠”行為將更易被發現和證實。因此,未來幾年亞太地區的監管執法力度預計也將進一步加大。在此背景下,亞太金融機構應考慮采取以下行動:1.監測監管動態:密切關注相關司法管轄區“漂綠”監管舉措的發展情況。針對地緣政治變化,評估與“漂綠”監管要求相關的資源分配,以應對采納與實施“漂綠”及更廣泛可持續
98、法規的潛在影響。2.審查與驗證聲明:審查并驗證可持續發展相關通訊、聲明、產品和服務,確保其符合既有行為規范,已接受適當的盡職調查,并經定期重新評估以適應政策調整。3.實施嚴格控制:實施嚴格的控制措施,包括對可持續發展聲明實施預先審批機制,構建全組織范圍內的集中式聲明追蹤系統,所有聲明均可通過證據溯源予以支持。將 ESG 考量因素納入新產品開發流程和交易前審批要求。此外,設立相關機制管理 ESG 相關資產和資金,對其實行物理隔離。4.建立治理結構:建立健全防治“漂綠”風險的治理結構和培訓計劃,以確保內部控制與監管要求相契合。在董事會乃至整個企業內定期討論“漂綠”問題,培育正確的組織文化,從而降低
99、“漂綠”風險。5.強化問責機制:在組織內部建立適當的問責和監管機制。避免過度依賴外部 ESG 評級,對第三方數據進行徹底的盡職調查并定期審查和更新數據來源。在使用外部評級機構和數據提供商時,充分了解其方法論、覆蓋范圍及局限性。6.關注標準變化:鑒于亞太地區的可持續披露標準存在顯著差異,且一些監管機構和政策制定者已表示計劃進一步完善,亞太金融機構應分配足夠資源進行監管趨勢監測和影響分析。必須緊跟監管要求變化,并建立足夠靈活和敏捷的數據收集與報告系統,以適應新的指引。在披露過程中發現的任何“漂綠”風險,都應及時在組織內部進行處理。全球監管觀察 亞太地區監管觀察 重點關注宏觀經濟漂綠人工智能金融犯罪
100、虛擬資產未來展望尾注聯系人作者34洗錢、恐怖融資和詐騙等金融犯罪,正對金融行業及整個經濟體系的誠信構成嚴峻挑戰。2024 年 6 月,反洗錢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ATF)攜手國際刑事警察組織(INTERPOL)及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UNODC)共同發布行動呼吁,敦促 FATF 成員國加大對跨國有組織犯罪網絡非法所得的打擊力度。125網絡詐騙作為另一日益嚴峻的問題,自新冠疫情以來,隨著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亞太地區網絡詐騙案件數量急劇攀升。據世界經濟論壇數據顯示,2021 年至 2022 年間網絡犯罪增長了 82%。126鑒于網絡犯罪分子不斷翻新犯罪手段,甚至采用愈發先進的技術實施犯罪,監
101、管措施也需相應作出調整。毫無疑問,金融犯罪仍將是亞太地區監管重點領域。反洗錢/反恐怖融資(AML/CTF)監管動態新興技術相關法規的引入,是 AML/CTF 監管的一大進步,反映出亞太地區部分監管機構正積極與時俱進,以應對日新月異的金融生態。中國香港:1.推出適用于虛擬資產服務提供者的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指引,降低加密貨幣及數字資產企業的反洗錢風險,為行業提供新的監管引導。1272.金管局與財庫局聯合發布咨詢文件,提議為法幣掛鉤穩定幣發行人制定監管框架,128明確 AML/CTF要求,強調采用基于風險評估的方法降低和管理反洗錢風險,咨詢總結已于 2024 年 7 月發布。1293.金管局
102、啟動“金融科技 2025”策略,目標是到 2025年實現金融機構的全面數字化轉型,利用監管科技(Regtech)打擊數字時代的洗錢和欺詐行為。130澳大利亞:采用與中國香港類似的做法,更新升級 AML/CTF 相關法規,增設最新技術相關規定。2024年9月,2024年反洗錢和反恐怖主義融資修正案法案被提交至議會審議,131內容包括拓寬法規適用范圍、更新虛擬資產和支付技術相關法規、簡化和明確 AML/CTF 制度,后于同年 11 月在議會順利通過,預計相關變更將于 2026 年正式生效。依據該法案,房地產、貴金屬與寶石以及專業服務行業的企業或將接受 AML/CTF監管。132新加坡:2024 年
103、 10 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正式發布年度洗錢風險國家評估報告,133指出主要的洗錢威脅涵蓋欺詐行為、有組織犯罪、腐敗活動、稅收犯罪以及貿易洗錢,并將數字支付代幣服務提供商與支付機構列為洗錢風險較高的重點監管對象。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針對數字代幣服務提供商制定了專門監管方案,其中 AML/CTF 要求構成核心監管內容,體現出其對新興金融技術監管的關注。134此外,FATF 預計將于 2025 年對新加坡開展互評估,并發布詳盡的國家報告,分析新加坡打擊洗錢及恐怖融資措施的執行情況及成效。135日本:日本金融廳已制定詳盡的監管指導原則,要求加密資產交易服務提供商實施防止恐怖融資與洗錢的對策。136 20
104、24 年,日本財務省在國家反洗錢、反恐怖融資及反擴散融資行動計劃(2024-2026 財年)中重申了打擊利用虛擬資產進行洗錢及恐怖融資的堅定立場。137該行動計劃詳細闡述了日本構建 AML/CTF 制度框架的國家戰略,特別包含強化金融機構及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在 AML/CTF 方面責任的章節,彰顯了日本在虛擬資產及非傳統金融領域內貫徹 AML/CTF監管監督的承諾,以及將新興金融技術納入 AML/CTF監管體系的戰略重點。金融犯罪全球監管觀察 亞太地區監管觀察 重點關注宏觀經濟人工智能金融犯罪漂綠虛擬資產未來展望尾注聯系人作者35亞太地區的其他監管機構也就常規議題相關的 AML/CTF 制度進
105、行了修訂和完善:1.新西蘭:2024 年 4 月,新西蘭內政部、金融市場管理局、新西蘭儲備銀行以及負責 AML/CTF 的監管機構聯合發布了針對反洗錢法下客戶盡職調查和受益所有權的最新指南。138受益所有權指南經歷大幅修訂,明確將對客戶擁有最終所有權或控制權的自然人認定為客戶的受益所有人,并縮小了代表客戶進行交易的受益所有人的范圍。2.馬來西亞:馬來西亞監管機構已承諾出臺新的AML/CTF 法規,并對現有規定進行修訂。2024 年2 月,馬來西亞國家銀行發布政策文件,明確了相關機構在現行馬來西亞反洗錢法方面的最新義務。139同年 6 月,馬來西亞證券委員會也發布了具有同樣目標的指南。1403.
106、中國大陸:2024 年 11 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了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141這是該法案自頒布以來的首次重大修訂。詐騙2024 年,亞太地區的監管機構投入大量資源應對詐騙這一主要的金融犯罪風險,表明消費者保護是其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法分子日益依賴技術手段實施詐騙,給亞太地區的監管機構帶來了持續挑戰。為此,監管機構愈發重視向消費者普及知識,助其識別并避免詐騙行為。展望 2025 年,以消費者為中心的詐騙防范將成為多個亞太司法管轄區的工作重點。澳大利亞:2024 年詐騙預防框架法案已于 2024 年 11 月 7日提交至澳大利亞議會,目前正處于眾議院審議階段,標志著澳大
107、利亞在打擊欺詐活動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142該法案由澳大利亞公平競爭和消費者委員會與澳大利亞證券和投資委員會攜手推動,旨在構建預防和應對詐騙行為的完善體系。一旦法案獲得通過,將確立一系列基于原則的義務,涵蓋詐騙相關活動的預防、發現、報告、阻斷及應對措施,充分體現了澳大利亞監管機構強化消費者保護、促進金融誠信以及遏制詐騙行為蔓延的堅定決心。中國香港:香港證監會在其2023-24 年報中明確指出,打擊投資騙局將成為未來的首要任務。隨著新型投資工具的涌現,相關騙局及可疑活動日益增多。為維護市場誠信,證監會宣布將借助社交媒體發文和警示名單,告誡公眾提防涉嫌欺詐行為以及可疑的投資產品和平臺。同時,證監會
108、將投放額外資源以提升公眾對網絡和虛擬資產詐騙的認知,并與香港警務處深化合作,強化情報共享,從而嚴密監控非法活動。143金管局與香港銀行公會于 2024 年 4 月聯合發布了保障消費者防詐騙約章2.0,明確要求參與機構傳達防騙信息,避免使用易被詐騙者復制的溝通方式,協助公眾防范信用卡詐騙及其他數字詐騙。144顯然,打擊詐騙已成為中國香港監管機構的焦點領域,主要金融監管機構正全力投入,確保消費者安全。印度尼西亞:印尼金融服務管理局發布2024 年第 12 號金融服務機構反欺詐戰略實施條例,145內容涵蓋欺詐、腐敗、資產濫用、虛假財務報表以及機密信息泄露等多個方面。新西蘭:新西蘭大力打擊詐騙等未受監
109、管投資活動。當地金融市場管理局已公布多項舉措,旨在防范詐騙分子并保護消費者權益,具體包括通過社交媒體平臺發布防騙預警、發布案例分析以提高公眾防騙意識,以及加強情報信息共享。146 金融犯罪全球監管觀察 亞太地區監管觀察 重點關注宏觀經濟人工智能金融犯罪漂綠虛擬資產未來展望尾注聯系人作者36新加坡:根據新加坡金管局的 2024 年度國家風險評估顯示,多宗洗錢案件均涉嫌詐騙,尤其是網絡詐騙。147新加坡已攜手國際刑警組織和埃格蒙特集團,共同編制了由FATF發布的研究報告 網絡詐騙的非法資金流動,為應對金融生態系統中的欺詐威脅提供了有效方法。148展望未來,新加坡將繼續把打擊詐騙作為首要任務。中國臺
110、灣: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出臺了一項打詐專法,強化防騙措施,加重刑事處罰,雙管齊下重點打擊非法利用金融、電信及網絡手段實施的詐騙活動。149在各司法管轄區,金融機構正積極承擔起預防和減輕消費者詐騙風險的責任。銀行、交易所及其他金融服務公司應向客戶和消費者宣傳相關知識,助其辨識詐騙行為。同時,亞太地區的監管機構也積極推出流程和框架,指導金融機構妥善管理并減輕詐騙風險。執法重點金融犯罪一直是亞太地區嚴厲打擊的重點領域。眾多亞太監管機構已公布其未來一年的相關執法重點。金融犯罪 澳大利亞:澳大利亞證券與投資委員會于 2024 年 9 月公布了其 2024 年執法重點,包括打擊金融產品的不當分銷、遏制向消費
111、者及小企業的高成本與掠奪性貸款、嚴懲導致養老金余額系統性減少的失當行為,以及懲處助長失當行為的守門人。150 新加坡:2023 年 9 月,金管局發布了第四份執法報告(每 18 個月發布一期),詳盡闡述了針對金融機構及個人的市場濫用行為、金融服務失當以及洗錢等犯罪行為所采取的執法舉措。151 中國香港:證監會在其2023-24 年度報告中宣稱維護市場韌性與打擊市場不當行為是其首要戰略重點。152證監會將致力于預防市場操縱、內幕交易等違法行為,特別是唱高散貨等欺詐手段。同時,他們還計劃運用新技術提升執法效能,并在適當時機與其他監管機構及執法部門協作展開合作,包括中國大陸的相關機構。印度:印度證券
112、交易委員會在其2023-24 年度報告中著重強調了采用市場監督及市場參與者審查作為重要監管方法。153 新西蘭:金管局在其2023/24 年度報告中表明,將繼續運用執法手段處理并遏制失當行為,同時加強與本地及國際監管機構的合作,共同打擊金融犯罪。154亞太地區各監管機構雖然在打擊金融犯罪時各有側重,但一致強調強化監管執法是維護金融市場穩定、降低金融犯罪風險的重要手段。因此,亞太金融機構需緊密追蹤區域內監管機構的執法動向,以便把握金融犯罪的新趨勢,這將有助于其有效審視自身內部控制措施,確保滿足監管要求。全球監管觀察 亞太地區監管觀察 重點關注宏觀經濟人工智能金融犯罪漂綠虛擬資產未來展望尾注聯系人
113、作者37金融犯罪金融機構關鍵考量2025年,金融犯罪仍將是監管機構關注的首要議題。金融犯罪活動持續威脅著金融市場、貨幣和經濟穩定,并對消費者造成深遠影響。這必然要求不斷完善監管標準,強化監督力度。為此,金融機構應著手采取以下措施:1.筑牢風險防線:依據最新的監管要求,全面強化 AML/CTF 的內部管控措施與流程,嚴格執行詳盡的客戶盡職調查程序,以精準識別并有效降低洗錢與恐怖融資風險。同時,定期開展風險評估工作,提前洞察并應對新興威脅,確保各項業務活動始終符合監管規定。2.擁抱科技變革:積極引入并大力投資監管科技(Regtech)解決方案,增強對可疑活動的監控、識別及報告能力。借助人工智能等先
114、進技術,提升詐騙行為的識別精準度,優化合規管理流程,確保在技術應用與理解上始終領先犯罪分子,穩固技術防御優勢。3.強化員工培訓:持續為員工提供關于 AML/CTF 相關法規、欺詐識別與報告程序的培訓,提升員工對新興金融犯罪趨勢的認知,并讓其保持警惕發現可疑交易。尤為關鍵的是,提高整個組織對與數字資產、廣泛數字化和技術進步相關新風險的認識。4.營造合規文化:通過高級管理層的正面榜樣作用,在組織的各個層級營造合規與道德行為的文化氛圍。5.深化監管合作:積極與監管機構合作,共享關于潛在金融犯罪威脅和可疑活動的信息,與執法機構建立穩固的合作關系,以便調查和起訴金融犯罪分子。6.加強消費者教育:對消費者
115、進行詐騙風險教育,為其提供信息和工具,助其更好地識別并報告此類犯罪活動,并保護他們的個人身份不被盜用。7.促進內部協同:加強組織內部網絡安全、技術和人工智能部門之間的協調與合作,確保公司深入了解技術能力以及犯罪分子的技術手段。8.關注法規動態:持續關注運營所在司法管轄區的最新 AML/CTF 法規和指導方針。定期審查內部政策和程序,確保與監管要求和行業標準保持一致。9.實施欺詐預防措施:實施有力的欺詐預防措施,包括客戶驗證流程和交易監控系統。向客戶普及常見的欺詐手段,提供實用的防騙建議。此外,與行業利益相關者和監管機構合作,分享打擊金融詐騙的信息和最佳實踐。全球監管觀察 亞太地區監管觀察 重點
116、關注宏觀經濟人工智能金融犯罪漂綠虛擬資產未來展望尾注聯系人作者38虛擬資產融入主流金融業務生態,正深刻重塑亞太乃至全球金融監管格局。德勤亞太地區監管策略中心2023 年亞太地區金融服務業監管展望報告顯示,數字資產監管已成為區域金融治理的核心議題。155隨著虛擬資產影響力持續擴大,監管機構面臨雙重挑戰:既要將其納入既有發牌體系,又需探索全新監管范式。本文聚焦亞太監管動態,解析金融機構應對策略與未來趨勢。虛擬資產監管動態更新在亞太乃至全球多數地區,此前已為在金融市場內運營的企業構建了發牌制度,不過該制度僅適用于傳統金融服務公司、產品及服務。隨著虛擬資產逐步融入主流金融服務生態系統,監管機構面臨著新
117、的挑戰是否應將其納入現有的發牌制度框架之中。針對這一問題,亞太地區的不同監管機構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應對策略。以中國香港和新加坡為例,兩地監管機構雖均積極推動虛擬資產牌照制度,但具體方式卻大相徑庭。中國香港:證監會于 2023 年 6 月率先推出針對虛擬資產交易平臺的發牌制度。156若相關交易平臺提供安全代幣交易服務,需依據現行證券及期貨條例框架獲取第 1 類與第 7 類兩類現有牌照;若提供非安全代幣交易服務,則需根據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條例取得一種新型牌照。157截至 2024 年 12 月,香港證監會已向 7 家虛擬資產交易平臺授予牌照,仍有大量申請處于審批階段。158,159此外,香港
118、證監會在 2024年 12 月宣布增發四張虛擬資產交易平臺牌照,并計劃在 2025 年初成立由持牌虛擬資產交易平臺構成的咨詢小組,以確保在制定未來政策時充分吸納業內意見。160香港政府還打算進一步擴展虛擬資產發牌制度,財庫局副局長陳浩濂先生透露,2025 年將推出針對虛擬資產托管服務提供商的專項發牌制度。161對于從事虛擬資產相關交易的公司而言,需警惕與區內非持牌實體交易可能帶來的風險。未來,虛擬資產托管牌照要求的實施將對各類金融公司,無論大型銀行還是小型金融科技平臺,均產生深遠影響。2025 年,亞太地區的金融機構需投入足夠資源來理解和遵守發牌制度。新加坡:當前與數字支付代幣相關的經紀及交易
119、服務受支付服務法監管。162 2024 年 4 月,該法律框架的適用范圍進一步擴大,覆蓋到從事虛擬資產相關傳輸與托管服務的公司。163 對于從事資本市場產品(含數字代幣)交易等受監管業務的公司而言,還需依據2001 年證券及期貨法獲取資本市場服務牌照。164 由此可見,新加坡通過擴展現有資本市場發牌制度,將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納入監管范疇,與中國香港推行新的特定牌照類別策略不同。此外,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于2024 年 10 月發布征詢意見,探討對根據金融服務與市場法令在新加坡境外提供數字代幣服務的供應商的新監管方式,165并拓寬發牌范圍,將發牌對象從原來在國內從事虛擬資產相關活動的新加坡企業擴大到
120、在新加坡境外開展類似業務的新加坡企業。澳大利亞:規定數字貨幣交易服務提供商必須在澳大利亞交易報告和分析中心(AUSTRAC)注冊,并遵守一系列 AML/CTF 規定和記錄保存要求。166 2024 年 12 月,澳大利亞證券和投資委員會發布咨詢文件,著重闡述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在現行資本市場發牌制度中的地位,167采取與新加坡相似的策略,擴展現有發牌制度的覆蓋范圍,而非像香港推出專門的新牌照。虛擬資產全球監管觀察 亞太地區監管觀察 重點關注金融犯罪宏觀經濟人工智能漂綠虛擬資產未來展望尾注聯系人作者39其他司法管轄區針對虛擬資產相關的發牌和注冊采取了多種策略:日本:亞太地區率先對加密資產交易服務及
121、其提供商實施虛擬資產發牌制度的司法管轄區之一。自 2017 年 4 月支付服務法推行以來,日本金融廳一直負責監管工作,168要求持牌機構遵循嚴格的記錄留存、報告提交以及 AML/CTF 制度。此外,金融廳正對當前虛擬資產監管框架進行評估,并計劃在 2026 年提出一項旨在修訂現行法律的議案,考慮將虛擬貨幣納入證券范疇,此舉或將使虛擬資產面臨更為嚴格的監管。169 印度:當前尚未設立正式的虛擬資產發牌制度。不過,印度金融情報單位(FIU-IND)此前已發布一套指南,并于 2023 年 3 月起正式實施,要求所有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必須在 FIU-IND 完成注冊,并遵守一系列 AML/CTF 規定
122、。170 新西蘭:提供金融服務的所有公司均需在金融服務提供商注冊處進行注冊,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也不例外。171他們同樣需要遵守新西蘭的 AML/CTF 制度,其合規情況將根據所從事的業務類型,由金融市場管理局和內政部共同負責監督。172新西蘭目前并未實施正式的發牌制度。韓國:2020 年,韓國政府修訂現行法律,強制規定國內所有交易所遵守 AML/CTF 要求,并要求各公司在 2021 年 9 月底之前從金融服務委員會旗下的金融情報單位(KoFIU)獲取牌照。173韓國金融服務委員會還出臺了進一步指導方針,要求所有在韓國境內運營的外國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在KoFIU 注冊登記。174 泰國:依照數
123、字資產業務緊急法令 BF 2561,于 2028 年建立了一套完備的虛擬資產發牌制度,將虛擬資產企業細分為數字資產交易所、數字資產經紀商以及數字資產交易商三大類,175這些業務實體須向泰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及財政部申請牌照。發牌制度是金融監管機構履行監督金融體系、保護消費者權益及維護經濟穩定職責的基本工具。在部分司法管轄區內,實施虛擬資產發牌制度是將虛擬資產納入監管框架的基礎,便于金融服務監管機構制定行為準則、風險管理措施及信息披露標準,實現保護消費者及穩定金融體系的雙重目標。亞太地區的虛擬資產發牌制度在諸多層面與傳統金融服務發牌制度顯著重疊,特別是在 AML/CTF、了解客戶及風險管理標準方面,
124、持牌機構需嚴格遵守這些規定;但也有一些新增議題,如網絡安全、技術基礎設施、資本充足率及資產托管等。鑒于虛擬資產產品和服務具有的獨特風險特征,監管機構力求通過提升合規標準來緩解這些潛在威脅。虛擬資產相關的發牌制度是一種新興的監管趨勢,然而,隨著加密貨幣第二大交易所 FTX 等知名企業的暴雷凸顯了強化監管監督的迫切性。發牌往往是監管機構將新興實體納入監管范疇的首要環節,為制定及執行其他要求奠定了基礎。隨著虛擬資產市場規模的持續擴張,對個人帶來的風險及對整體金融系統的潛在威脅也在不斷加劇。因此,監管機構將持續把該領域作為重點監管對象。2023 年,新加坡金管局宣布了穩定幣最終版監管框架,其中未規定專
125、門發牌要求。176 2024 年,部分司法管轄區提出法幣掛鉤穩定幣的發牌要求。2024 年12 月,香港特區政府公布了穩定幣條例草案,正式引入發牌制度,并于當月下旬在香港立法會完成了該條例草案的首讀,177 預計該制度將于 2025 年初全面生效。此前,香港財庫局與金管局已就擬定的 法幣掛鉤穩定幣監管制度進行了聯合咨詢。178依據此制度,在中國香港發行或推廣法幣掛鉤穩定幣的機構需持有相應牌照,除需滿足中國香港金融服務牌照的常規條件(如健全治理結構、完善風險管控及審計要求)外,申請者還需達到穩定幣發行風險相關的額外要求。虛擬資產全球監管觀察 亞太地區監管觀察 重點關注金融犯罪宏觀經濟人工智能漂綠
126、虛擬資產未來展望尾注聯系人作者40依照中國香港的法幣掛鉤穩定幣監管制度,持牌機構需滿足的一些核心發牌要求包括:1.須確保儲備資產價值始終與流通中的穩定幣面值完全匹配,且儲備資產須保持高流動性以滿足隨時贖回需求;2.制定有效的信托安排,以確保穩定幣的儲備資產與其他資產分隔保管;3.確保發行人不得向穩定幣持有人支付利息;4.公開披露流通中穩定幣的數量。澳大利亞同樣已對穩定幣發行人實施發牌制度。2024年 12 月,澳大利亞證券與投資委員會公布了一份咨詢文件,提議將澳元掛鉤的穩定幣劃歸為非現金支付工具類的金融產品,此類產品的發行人須取得澳大利亞金融服務牌照,179交易此類產品的公司及交易所同樣需持有
127、此牌照。咨詢期將于 2025 年 2 月截止,預計證券與投資委員會將在接下來幾個月繼續推進并取得進一步進展。對穩定幣發行人及可能參與此類產品交易與分銷的交易方實施澳大利亞金融服務牌照制度后,他們需遵循作為牌照持有者的相關監管規定。中國香港與澳大利亞是亞太地區在穩定幣等數字資產的監管方面采取不同方法的范例。中國香港監管機構增設專門的牌照類別,制定專項監管要求,以應對法幣掛鉤穩定幣的獨特風險狀況;澳大利亞監管機構則將法幣掛鉤穩定幣納入現行牌照制度,將其視為常規金融產品加以監管。綜上所述,許多地區正集中精力制定針對數字資產中介機構的發牌要求,以將交易所與托管機構均納入監管范疇,同時著重強調數字資產須
128、遵守強制性 AML/CTF 融資規定。穩定幣的監管也日益成為監管議程中的重點議題,預計消費者保護與數字資產營銷將在2025 年繼續受到嚴格審查。虛擬資產全球監管觀察 亞太地區監管觀察 重點關注金融犯罪宏觀經濟人工智能漂綠虛擬資產未來展望尾注聯系人作者41圖7:澳大利亞、中國香港、日本和新加坡有關數字資產的主要監管要求數字資產交易服務提供商須在AUSTRAC注冊,并遵循AML/CTF計劃。2024年12月,證券與投資委員會針對數字資產托管機構出臺了更為嚴格的信息安全要求,明確規定這些機構需對其運營實施強化的網絡和物理安全防范措施。澳大利亞消費者法規定禁止使用誤導性和欺騙性行為推介數字資產。數字資
129、產托管機構需在其產品披露聲明中清晰地向零售投資者闡述其作為托管方的職責,幫助投資者理解雙方的關系。須針對金融產品開立獨立賬戶。數字資產托管機構需將澳大利亞境內的數字資產置于信托管理之下。證券與投資委員會發布的指南明確規定了托管機構與資產持有人之間托管協議的具體內容規范。禁止金融產品的市場濫用行為。金融犯罪技術和網絡風險市場營銷和客戶信息披露市場誠信資產保護符合儲值支付工具持牌人資格的證券型代幣服務提供商和穩定幣安排須遵循AML/CTF措施。所有虛擬資產交易平臺均須向證監會申請牌照。自2025年起,提供數字資產托管服務的公司也將納入發牌管理范疇。香港證監會持牌實體須遵循技術和網絡安全要求。須針對
130、證券型代幣開立獨立賬戶。對虛擬資產交易平臺的發牌制度使證監會能夠對客戶資產的隔離作出規定。穩定幣發行人需持有充足的儲備資產用于支撐所發行穩定幣的價值。這些儲備資產應當易于獲取且具有流動性。僅可向專業投資者發售數字資產衍生品和基金,但在受監管的交易所交易并獲準向零售投資人發售的限量產品除外。個人投資者在投資前,需強制接受適合性評估,確認其對此類產品的認知程度。禁止證券型代幣的市場濫用行為。虛擬資產交易平臺須通過控制措施預防、發現和報告市場濫用行為。日本金融廳與兩家自律監管機構(日本加密貨幣和區塊鏈自律組織JSTA和數字貨幣兌換協會JVCEA)密切合作,以對證券型代幣和其他加密資產適用AML/CT
131、F措施。各相關企業需向日本金融廳及日本金融情報中心上報可疑交易情況。加密資產交易所須將至少95%的客戶加密資產存儲在“冷錢包”中。存儲于“熱錢包”中的加密資產,須由交易通過存入相應的贖回擔保加密資產提供保障。須針對所有數字資產開立獨立賬戶。穩定幣發行人須確保持有者能按面值贖回。為此,只有銀行、資金轉賬服務提供商和信托公司才能發行穩定幣。后兩者須為其穩定幣負債提供儲備資產。加密資產交易所服務提供商必須提供有關合約詳情和費用的資料,并向客戶說明加密資產的波動性。禁止證券型代幣的市場濫用行為。支付服務法禁止不公平行為,旨在遏制市場濫用行為。系統性穩定幣安排可被歸類為指定的支付系統,并須根據金融市場基
132、礎設施準則的規定,遵循更嚴格的運營韌性和網絡安全要求。須針對證券型代幣開立獨賬戶。數字支付代幣服務提供商須維護獨立賬戶,同時每日對所有客戶資產進行對賬。發行人必須保持最低基礎資本和充足的流動資產,以降低破產風險,并在必要時確保業務能夠有序清算。發布有關限制向公眾推介數字支付代幣服務的指引。制定為零售客戶提供額外保障的指南,包括評估該等客戶是否充分了解數字支付代幣服務的風險,并判斷其是否適合此類產品。禁止證券型代幣的市場濫用行為。提議要求數字資產服務提供商實施控制措施,以預防,發現和報告市場濫用行為。所有證券型代幣和數字支付代幣服務提供商均須遵循AML/CTF標準。根據金融服務與市場法令,在新加
133、坡成立的所有其他數字資產服務提供商均受到監管,并須遵循AML/CTF控制措施。新加坡正將其牌照制度適用范圍從國內相關企業擴展至在新加坡境外開展虛擬資產業務的公司,這些公司須遵循金融服務與市場法規定的AML/CTF標準。擬議監管/咨詢要求現有監管要求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亞中國香港虛擬資產全球監管觀察 亞太地區監管觀察 重點關注金融犯罪宏觀經濟人工智能漂綠虛擬資產未來展望尾注聯系人作者42金融機構面臨的挑戰:1.多地持牌加重監管負擔 在多個司法管轄區持有牌照,無疑會使金融機構的監管負擔大幅增加。不同司法管轄區有著各自獨特的合規要求、報告義務以及費用體系。對于金融機構而言,合規管理不僅流程復雜、環節繁瑣
134、,而且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成本也十分高昂。這種情況對于資源相對有限的小型企業來說,壓力尤為突出。在錯綜復雜的監管框架中穿梭,并確保時刻遵循每個司法管轄區的規則,這一挑戰不容小覷,稍有不慎就可能面臨合規風險。2.制定有針對性的內部合規和風險管控措施 在多個司法管轄區開展業務的金融機構,必須依據每項發牌制度的監管要求,量身定制內部合規和風險管控措施。這涵蓋實施完善的流程和系統,以有效監控和報告合規活動、及時響應監管變化,并切實緩解不同司法管轄區帶來的風險。在保持合規實踐一致性的同時,還要適應不同的監管標準,這對公司的運營能力提出了極高的要求,需要金融機構具備高度的靈活性和專業性。3.明確各項
135、發牌制度的適用范圍 各司法管轄區的發牌制度適用范圍存在差異,這對國際金融機構帶來了顯著的不確定性。在某些司法管轄區,金融機構需要遵守特定的發牌要求,而在另一個轄區卻可能得以豁免。這種差異使得金融機構在確定自身的合規義務時感到模糊不清、復雜難懂。要應對這種適用范圍之間的差異,關鍵在于深入理解監管的細微差別。對于在全球運營的公司來說,這意味著將面臨更為復雜和嚴峻的合規挑戰。4.發牌制度演變引發不確定性 發牌制度的穩定性難以預測,未來可能會出現監管政策變更、新增發牌條件或引入新牌照類型等情況。金融機構必須保持高度的敏銳性,密切關注監管動向,預見發牌要求的變化,以便及時調整自身的合規策略。監管框架的動
136、態變化給金融機構在計劃制定、資源分配以及合規準備等方面帶來了諸多考驗,需要金融機構具備強大的應變能力和前瞻性思維。虛擬資產全球監管觀察 亞太地區監管觀察 重點關注金融犯罪宏觀經濟人工智能漂綠虛擬資產未來展望尾注聯系人作者43金融機構關鍵考量 1.金融機構應充分了解虛擬資產,全面評估加密貨幣和數字資產對其現有戰略和產品的影響,同時識別與之相關的潛在戰略和監管風險。定期進行風險評估,以便及時發現并降低市場波動、網絡安全威脅和監管合規問題等潛在風險,確保業務的穩健發展。2.制定并執行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涵蓋 AML/CTF 措施、記錄保存以及報告要求等方面,以妥善管理風險。通過建立健全的內部控制體系
137、,金融機構可以有效防范各類風險,保障業務的合規運營。3.通過提升內部團隊能力并與外部專家緊密合作,持續深化數字資產方面的專業知識。這樣可以使金融機構趕上技術和商業模式的創新步伐,并推動其進一步發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4.主動與監管機構開展合作,關注并影響監管政策的最新動態,共同開發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以應對風險挑戰。例如,在數字資產設計中融入特定的技術要素,以及推動全球范圍內監管制度的趨同,為金融機構創造更加有利的監管環境。5.持續關注并評估相關司法管轄區內不斷變化的數字資產監管格局,保證遵守不斷涌現的新監管要求。只有及時適應監管變化,金融機構才能避免因違規而面臨的處罰和損失。虛
138、擬資產全球監管觀察 亞太地區監管觀察 重點關注金融犯罪宏觀經濟人工智能漂綠虛擬資產未來展望尾注聯系人作者44展望未來,亞太地區的監管機構將持續保持警惕,靈活適應日新月異的技術進步,特別是在人工智能和數字技術方面。同時,著力監督這些技術的道德及負責任使用,確保其符合客戶的最大利益并堅守公平透明原則。監管機構與管理部門始終以消費者保護為核心,不遺余力地維護消費者利益,打擊金融違規行為,強化對數字資產零售投資者的監管。防止人工智能應用中的偏見與歧視,促進金融服務普及,依然是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此外,加大對“漂綠”行為的打擊力度,采用國際可持續發展準則理事會等機構所制定的統一可持續性披露標準,這不僅會
139、提升金融行業的透明度,強化問責機制,還能降低虛假環境聲明的風險。通過采納具有前瞻性的監管策略及合作倡議,亞太地區金融市場將持續應對新的機遇與挑戰,為地區內所有利益相關方打造一個更具韌性和可持續性的金融生態系統。通過滿足監管機構的監管要求,并積極與監管機構展開合作,亞太地區金融機構將以堅韌和平穩之姿,從容應對 2025 年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實現可持續發展,穩健前行。未來展望未來展望全球監管觀察 亞太地區監管觀察 重點關注宏觀經濟人工智能漂綠金融犯罪虛擬資產尾注聯系人作者4545Tony Wood亞太地區監管策略中心指導委員會德勤亞太銀行業及資本市場主管合伙人 .hk久保島悠亞太地區監管策略中心
140、指導委員會德勤亞太咨詢業務增長主管合伙人ykuboshimatohmatsu.co.jp 方燁亞太地區監管策略中心指導委員會德勤中國金融服務業風險咨詢主管合伙人(中國大陸)Nicola Sergeant 亞太地區監管策略中心運營主管德勤日本nicola.sergeanttohmatsu.co.jp黃毅城亞太地區監管策略中心東南亞聯席主管德勤亞太監管策略風險咨詢主管合伙人 神谷精志亞太地區監管策略中心主管 seiji.kamiyatohmatsu.co.jp Sean Moore亞太地區監管策略中心澳大利亞聯席主管風險咨詢合伙人.au佐佐木清隆亞太地區監管策略中心指導委員會高級顧問德勤日本kiy
141、otaka.sasakitohmatsu.co.jp小林晉也亞太地區監管策略中心日本聯席主管德勤日本風險咨詢保險業主管 shinya.kobayashitohmatsu.co.jp聯系人全球監管觀察聯系人 亞太地區監管觀察宏觀經濟金融犯罪虛擬資產人工智能 重點關注漂綠尾注作者未來展望4646Andrew Neilson經理德勤澳大利亞.au蘇寧馨副總監德勤香港.hkRhys Belcher 高級顧問 德勤香港 J.hk Shoya Kusuda高級顧問德勤日本shoya.kusudatohmatsu.co.jp作者作者全球監管觀察 亞太地區監管觀察宏觀經濟金融犯罪虛擬資產人工智能 重點關注漂綠
142、尾注未來展望聯系人尾注471.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A super year for elections,consulted on 6 December 2024,available at:https:/www.undp.org/super-year-elections 2.World Bank,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June 2024;available at:https:/openknowledge.worldbank.org/server/api/core/bitstreams/62a41ee3-b385-
143、4f87-bd8b-1f413ef3e73d/content3.IMF,World Economic Outlook,October 2024:Policy Pivot,Rising Threats;available at:https:/www.imf.org/en/Publications/WEO/Issues/2024/10/22/world-economic-outlook-october-20244.Ibid 55.Ibid 56.ECB,Financial Stability Review,May 2024,available at:https:/www.ecb.europa.eu
144、/press/financial-stability-publications/fsr/html/ecb.fsr2024057f212449c8.en.html 7.CEPR,The return of industrial policy in data,January 2024;available at:https:/cepr.org/voxeu/columns/return-industrial-policy-data#:text=Globally%2C%20over%202%2C500%20industrial%20policy,for%2048%25%20of%20the%20meas
145、ures.8.Last July,the Sahm rule indicator was triggered when the three-month moving average of the unemployment rate was 0.53 percentage points higher than its low since July 2023.The Sahm Rule is an indicator that signals the early stages of a recession.More information available at:https:/fred.stlo
146、uisfed.org/release?rid=456#:text=The%20Sahm%20Rule%20identifies%20signals,during%20the%20previous%2012%20months.9.https:/ housing-market-trends-struggle-affordability-stagnation.html10.Deloitte analysis based on information available in 2023 annual reports of all GSIBs information on the list GSIBs
147、available at:FSB,2023 List of Global Systemically Important Banks(G-SIBs),November 2023,available at:https:/www.fsb.org/2023/11/2023-list-of-global-systemically-important-banks-g-sibs;all GSIBs financial disclosures are available in the investors relations section of their websites.Data was accessed
148、 on 18 October 2024.11.BCBS,Shifting landscapes:life insurance and financial stability,September 2024;available at:https:/www.bis.org/publ/qtrpdf/r_qt2409b.pdf 12.Social inflation refers to the increase in insurance claim driven by a combination of legal and societal factors,distinct from traditiona
149、l economic inflation(e.g.,increase in frequency and costs of litigation);more available at:https:/ example,in September 2024,the Insurance Regulatory Authority of India issued a Master Circular on policyholder protection to increase product suitability to customers and policyholder information.The U
150、Ks FCA launched market reviews in the General Insurance market and is actively targeting low-value insurance products.In Ireland,the new Consumer Protection Code will also heavily focus on FS customer outcomes.14.IAIS,Strategic-Plan-2025-2029,November 2024;available at:https:/www.iaisweb.org/uploads
151、/2024/10/Strategic-Plan-2025-2029.pdf 15.Vision of Humanity,Global Peace Index-Highest number of countries engaged in conflict since World War II,June 2024,https:/www.visionofhumanity.org/highest-number-of-countries-engaged-in-conflict-since-world-war-ii/16.https:/www.imf.org/en/Blogs/Articles/2024/
152、04/09/rising-cyber-threats-pose-serious-concerns-for-financial-stability17.FCA,speech by Nikhil Rathi:“Growth:Mission Possible”October 2024,available at:https:/www.fca.org.uk/news/speeches/growth-mission-possible 18.ECB,Speech by Elizabeth McCaul,Member of the Supervisory Board of the ECB:“Fading cr
153、ises,shifting priorities:a supervisory perspective on the regulatory cycle”,October 2024;available at:https:/www.bankingsupervision.europa.eu/press/speeches/date/2024/html/ssm.sp241025370063d218.en.html19.Ibid 20.HMT,Recommendation Letter for the 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November 2024,available a
154、t:https:/assets.publishing.service.gov.uk/media/673712ee12f25d73081271e8/CX_Letter_-_Recommendations_for_the_Financial_Conduct_Authority_FCA_-_Nikhil_Rathi_14112024.pdf 21.HMT,Recommendation Letter for the Prudential Regulation Committee,November 2024,available at:https:/assets.publishing.service.go
155、v.uk/media/673713fe12f25d73081271eb/CX_Letter_-_Recommendations_for_the_Prudential_Regulation_Committee_-_Andrew_Bailey_14112024.pdf 22.Honk Kong Monetary Authority Good practices on climate-related risk governance,August 2024;available at:https:/www.hkma.gov.hk/media/eng/doc/key-information/guideli
156、nes-and-circular/2024/20240822e1.pdf23.HKMA,Annex:Good practices on climate-related risk governance,available at https:/www.hkma.gov.hk/media/eng/doc/key-information/guidelines-and-circular/2024/20240822e1a1.pdf24.Fed,Federal Reserve Supervision and Regulation Report,November 2024,available at:https
157、:/www.federalreserve.gov/publications/2024-november-supervision-and-regulation-report.html25.ECB,Aggregate result of SREP,2023,available at:https:/www.bankingsupervision.europa.eu/banking/srep/2023/html/ssm.srep202312_aggregatedresults2023.en.html#:text=All%20data%20shown%20throughout%20the,%25%20im
158、prove%20(Chart%202)26.Bis,Progress in adopting the Principles for effective risk data aggregation and risk reporting,November 2023;available at:https:/www.bis.org/bcbs/publ/d559.pdf;ECB,Guide on effective risk data aggregation and risk reporting,May 2024,Available at:https:/www.bankingsupervision.eu
159、ropa.eu/ecb/pub/pdf/ssm.supervisory_guides240503_riskreporting.en.pdf 27.ECB,Guide on effective risk data aggregation and risk reporting,May 2024,available at:https:/www.bankingsupervision.europa.eu/ecb/pub/pdf/ssm.supervisory_guides240503_riskreporting.en.pdf 尾注全球監管觀察 亞太地區監管觀察 重點關注宏觀經濟人工智能漂綠金融犯罪虛擬資
160、產未來展望聯系人作者尾注4828.Central Bank of Ireland,Data Ethics Within Insurance,August 2023;available at:https:/www.centralbank.ie/docs/default-source/regulation/industry-market-sectors/insurance-reinsurance/solvency-ii/communications/data-ethics-within-insurance.pdf?sfvrsn=54219f1d_4;ACPR,Synthse de lenqute
161、dclarative de 2022 sur la gestion des donnes alimentant les calculs prudentiels des organismes dassurance;February 2023,available at:https:/acpr.banque-france.fr/synthese-de-lenquete-declarative-de-2022-sur-la-gestion-des-donnees-alimentant-les-calculs29.Deloitte ACRS,Regulatory management as strate
162、gy Perspectives on regulatory remediation,October 2024,available at:https:/ 239 Progress Report:Significant work still needs to be done for full compliance,February 2024;available at:https:/ Cyber Underwriting Report,September 2024,available at:https:/www.bma.bm/publications/bma-surveys32.APRA,Super
163、vision Priorities,February 2023,available at:https:/www.apra.gov.au/sites/default/files/2023-02/Information%20paper%20APRA%27s%20Supervision%20Priorities%20-%20February%202023.pdf 33.NAIC,Cyber insurance report,October 2024;available at,https:/content.naic.org/sites/default/files/cmte-h-cyber-wg-202
164、4-cyber-ins-report.pdf 34.FSA,Strategic Priorities:July 2024-June 2025,July 2024,available at:https:/www.fsa.go.jp/en/news/2024/20240913/20240913_summary.pdf 35.FCA,FCA warns firms over anti-money laundering failings,March 2024,available at:https:/www.fca.org.uk/news/news-stories/fca-warns-firms-ove
165、r-anti-money-laundering-failings 36.Carne,Private capital markets the growth story is set to expand,July 2024,available at:https:/ 37.Pitchbook,Historical AUM and forecasts of private capital,accessed on:19 April 2024,available at:https:/ 38.APRA,APRA Corporate Plan 2024-25,2024;available at,https:/
166、www.apra.gov.au/apra-corporate-plan-2024-25 39.IAIS,Global Insurance Market Report 2023,December 2023;available at:https:/www.iaisweb.org/uploads/2023/12/Global-Insurance-Market-Report-2023.pdf 40.Bis,Shifting landscapes:life insurance and financial stability,September 2024;available at:https:/www.b
167、is.org/publ/qtrpdf/r_qt2409b.pdf 41.PRA,Thematic review of private equity related financing activities,April 2024,available at:https:/www.bankofengland.co.uk/-/media/boe/files/prudential-regulation/letter/2024/thematic-review-of-private-equity-related-financing-activities.pdf.42.Rebecca Jackson(PRA)
168、Private equity financing,April 2024;available at:https:/www.bankofengland.co.uk/speech/2024/april/rebecca-jackson-speech-uk-finance-on-private-equity-focused-thematic-review.43.BCBS,Guidelines for counterparty credit risk management,April 2024;available at:https:/www.bis.org/bcbs/publ/d574.pdf.44.Bo
169、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FDIC,Office of the Comptroller of the Currency,Joint Statement on Banks Arrangements with Third Parties to Deliver Bank Deposit,July 2024,https:/www.fdic.gov/system/files/2024-07/joint-statement-on-third-party-deposit-products_0.pdf;Federal Register,Req
170、uest for Information on Bank-Fintech Arrangements Involving Banking Products and Services Distributed to Consumers and Businesses,July 2024,https:/www.federalregister.gov/documents/2024/07/31/2024-16838/request-for-information-on-bank-fintech-arrangements-involving-banking-products-and-services.45.O
171、ut of the 947 registers that passed the data integration checks and were analysed,6.5%successfully passed all data quality checks,while 50%of the remaining registers failed less than five data quality checks.“source:ESAs,Key findings from the 2024 ESAs Dry Run exercise,December 2024,available at:htt
172、ps:/www.esma.europa.eu/sites/default/files/2024-12/ESA_2024_35_DORA_Dry_Run_exercise_summary_report.pdf 46.Under the Bank Service Company Act,third-party contractors who undertake authorized bank services may be subject to regulation and examination by federal banking agencies as if such services we
173、re performed by the depository institution itself.See 12 USC 1867.47.IAIS,Public consultation on the draft Application Paper on Operational Resilience Objectives and Toolkit;August 2024,available at:https:/www.iaisweb.org/2024/08/public-consultation-on-the-draft-application-paper-on-operational-resi
174、lience-objectives-and-toolkit/;Bis,Principles for the sound management of third-party risk,available at:https:/www.bis.org/bcbs/publ/d577.pdf.48.Deloitte,Deloittes State of Generative AI in the Enterprise Q3 report,August 2024,https:/ 49.Federal Register,Quality Control Standards for Automated Valua
175、tion Models,October 2024,available at:https:/www.federalregister.gov/documents/2024/08/07/2024-16197/quality-50.HK SFC,Circular to licensed corporations-Use of generative AI language models,November 2024,available at:https:/apps.sfc.hk/edistributionWeb/gateway/EN/circular/intermediaries/supervision/
176、doc?refNo=24EC55.51.European Commission,Regulation(EU)2024/1689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13 June 2024 laying down harmonised rules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June 2024,available at:https:/eur-lex.europa.eu/eli/reg/2024/1689/oj 尾注全球監管觀察 亞太地區監管觀察 重點關注宏觀經濟人工智能漂綠金融犯罪虛擬資產未來展望聯系人作者
177、尾注4952.PRA,Operational Resilience,accessed on December 15 2024,available at:https:/www.bankofengland.co.uk/prudential-regulation/prudential-and-resolution-policy-index/banking/operational-resilience.53.PRA,PS16/24 Operational resilience:Critical third parties to the UK financial sector,November 2024
178、,available at:https:/www.bankofengland.co.uk/prudential-regulation/publication/2024/november/operational-resilience-critical-third-parties-to-the-uk-financial-sector-policy-statement 54.US White House,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the American People,accessed on 15 December 2024,available at:https:/tr
179、umpwhitehouse.archives.gov/ai/55.White House,Fact Sheet:Key AI Accomplishments in the Year Since the Biden-Harris Administrations Landmark Executive Order,October 2024,available at: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4/10/30/fact-sheet-key-ai-accomplishments-in-the-year-si
180、nce-the-biden-harris-administrations-landmark-executive-order/56.US Treasury Department,Request for Information on Uses,Opportunities,and Risk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the Financial Services Sector,June 2024,available at:https:/home.treasury.gov/news/press-releases/jy2393;US Financial Services
181、 Committee McHenry,Waters Lead Bipartisan Efforts Highlighting the Impact of AI on the Financial Services and Housing Industries,December 2024,available at:https:/financialservices.house.gov/news/documentsingle.aspx?DocumentID=409418.57.US SEC,Examination Priorities FY25,June 2024,available at:https
182、:/www.sec.gov/files/2025-exam-priorities.pdf 58.Financial Services Agency Japan,Regulating the crypto assets landscape in Japan,2017,available at:https:/www.fsa.go.jp/en/news/2022/20221207/01.pdf 59.S&P,Digital Assets Brief:Cryptos Trump Card,November 2024,available at:https:/ 60.International Assoc
183、iation of Insurance Supervisors,Draft Application Paper on Operational Resilience Objectives,August 2024,Issues Paper on Insurance Sector Operational Resilience61.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Insurance Supervisors,Strategic Plan 2025 2029,January 2025,Strategic-Plan-2025-2029.pdf62.Australian Pruden
184、tial Regulation Authority,Prudential Standard CPS 230 Operational Risk Management,Prudential Standard CPS 230 Operational Risk Management-clean63.APRA,APRA finalises cross-industry guidance on operational resilience,June 2024,APRA finalises cross-industry guidance on operational resilience|APRA64.Wo
185、rld Economic Forum,AI and energy:Will AI help reduce emissions or increase demand?Heres what to know,July 2024,AI and energy:Will AI reduce emissions or increase demand?|World Economic Forum65.New Zealand Government,Red Tape Tip Line goes live,November 2024,https:/www.beehive.govt.nz/release/red-tap
186、e-tipline-goes-live66.New Zealand Government Ministry for Regulation,Our Role,December 2024,Our role|Ministry for Regulation67.New Zealand Government Ministry of Business,Innovation&Employment,2024-25 financial services reforms,January 2025,2024-25 financial services reforms|Ministry of Business,Inn
187、ovation&Employment68.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World Economic Outlook:Policy Pivot,Rising Threats,October 2024,World Economic Outlook,October 2024:Policy Pivot,Rising Threats69.Source: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https:/www.imf.org/en/Publications/WEO/weo-database/20
188、24/October/select-country-group 70.Bank of Japan,Outlook for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Prices,October 2024,Outlook for Economic Activity and Prices(October 2024)71.ASEAN+3 Macroeconomic Research Office,Quarterly Update of the ASEAN+3 Regional Economic Outlook,October 2024,https:/amro-asia.org/wp-conte
189、nt/uploads/2024/10/AREO-2024-October-Update_Final.pdf 72.Deloitte Global Economics Research Center,Indian Economic Outlook,October 2024,India economic outlook|Deloitte Insights73.Reserve Bank of Australia,Statement on Monetary Policy,November 2024,https:/www.rba.gov.au/publications/smp/2024/nov/pdf/
190、statement-on-monetary-policy-2024-11.pdf 74.ASEAN+3 Macroeconomic Research Office,Quarterly Update of the ASEAN+3 Regional Economic Outlook,October 2024,https:/amro-asia.org/wp-content/uploads/2024/10/AREO-2024-October-Update_Final.pdf75.ASEAN+3 Macroeconomic Research Office,Quarterly Update of the
191、ASEAN+3 Regional Economic Outlook,October 2024,https:/amro-asia.org/wp-content/uploads/2024/10/AREO-2024-October-Update_Final.pdf176.Bank of Japan,Outlook for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Prices,October 2024,Outlook for Economic Activity and Prices(October 2024)77.Reserve Bank of Australia,Statement on M
192、onetary Policy,November 2024,https:/www.rba.gov.au/publications/smp/2024/nov/pdf/statement-on-monetary-policy-2024-11.pdf78.Source: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https:/www.imf.org/en/Publications/WEO/weo-database/2024/October/select-country-group 79.Bank for Internation
193、al Settlements,Deconstructing global trade:the role of geopolitical alignment,September 2024,Deconstructing global trade:the role of geopolitical alignment80.IAIS,Global Insurance Market Report(GIMR),December 2024,Global-Insurance-Market-Report-2024.pdf81.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FSB Chairs Letter
194、to the G20 Leaders,November 2024,FSB Chairs letter to G20 Leaders:November 2024尾注全球監管觀察 亞太地區監管觀察 重點關注宏觀經濟人工智能漂綠金融犯罪虛擬資產未來展望聯系人作者尾注5082.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FSB Chairs Letter to the G20 Leaders,November 2024,FSB Chairs letter to G20 Leaders:November 202483.HKMA,The Financial Stability Implicatio
195、ns of Private Credit Sector in Asia-Pacific,April 2024,The financial stability implications of the private credit sector in Asia-Pacific84.HKMA,The Financial Stability Implications of Private Credit Sector in Asia-Pacific,April 2024,The financial stability implications of the private credit sector i
196、n Asia-Pacific85.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Insurance Supervisors,Global Insurance Market Report(GIMAR),December 2024,Global-Insurance-Market-Report-2024.pdf86.Australian Department of Industry,Science,and Resources,Proposals Paper:Safe and Responsible AI in Australia,September 2024,proposals_pape
197、r_for_introducing_mandatory_guardrails_for_ai_in_high_risk_settings.pdf87.Ministr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Draft dossier of the Law on Digital Technology Industry,July 2024,https:/mic.gov.vn/van-ban-phap-luat/du-thao/2199.html88.Ministry of Digital Economy and Society and Office of the Nat
198、ional Digital Economy and Society Commission,Draft Service Business that Use AI Regulation,202210-draft-service-business-that-use-ai-regulation-hearing-chula-onde.pdf89.Central Government of PRC,The Provisional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of 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ervice,July 2023,https:/ V
199、olunteers on the Evolu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I of the Liberal Democratic Party,責任AI推進 法的関素案,February 2024,65d41b304bf0992d09793b08.pdf91.Ministry of Internal Affairs and Communications&Ministry of Economy,Trade and Industry,AI Guidelines for Business Ver1.0,April 2024,000943087.pdf92.Ministry o
200、f Internal Affairs and Communications,Hiroshima AI Process,Hiroshima AI Process93.Financial Services and the Treasury Bureau,Policy Statement on Responsible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the Financial Market,October 2024,P2024102800154_475819_1_1730083937115.pdf94.MAS,Principles to Promo
201、te Fairness,Ethics,Accountability and Transparency(FEAT)in the Us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Data Analytics in Singapores Financial Sector,November 2018,Principles to Promote Fairness,Ethics,Accountability and Transparency(FEAT)in the Us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Data Analytics in Singapo
202、res Financial Sector95.MAS,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Model Risk Management,December 2024,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Model Risk Management96.MAS,Smart Nation&Digital Government Office,Nation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trategy,November 2019,national-ai-strategy.pdf97.MAS,Principles to Promote Fairnes
203、s,Ethics,Accountability and Transparency(FEAT)in the Us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Data Analytics in Singapores Financial Sector,November 2018,FEAT Principles Final.pdf98.ECRS,Financial Markets Regulatory Outlook 2025,January 2025,Regulatory Outlook 2025|Deloitte UK99.ASIC,ASIC announces new en
204、forcement priorities with a focus on cost of living pressures,14 November 2024,24-252MR ASIC announces new enforcement priorities with a focus on cost of living pressures|ASIC100.ASIC,ASICs Interventions on Greenwashing Misconduct:2023-2024,August 2024,Report REP 791 ASICs interventions on greenwash
205、ing misconduct:20232024101.ASIC,ASIC continues action on misleading claims to deter greenwashing misconduct,23 August 2024,24-185MR ASIC continues action on misleading claims to deter greenwashing misconduct|ASIC102.JFSA,Response to the FSAs Consulation on the Proposed Amendment of the Comprehensive
206、 Supervisory Guidelines for Financial Instruments Business Operators,etc.regarding ESG Investment Trusts,March 2023,https:/www.fsa.go.jp/en/news/2023/20230331/20230331.html 103.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the Minist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Fin
207、ancial Supervision and the 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 jointly held a forum on green financial servic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beautiful China,11 May 2024,中國人民銀行 生態環境部 金融監管總局 中國證監會聯合召開綠色金融服務美麗中國建設工作座談會104.European Parliament,Green claims directive-Protecting consumers from greenwashing
208、,11 October 2024,Green claims directive:Protecting consumers from greenwashing|Think Tank|European Parliament105.European Commission,Proposal for a Directive on substanti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explicit environmental claims(Green Claims Directive),March 2023,Proposal for a Directive on green clai
209、ms-European Commission106.FCA,PS23/16:Sustainability Disclosure Requirements(SDR)and investment labels,28 November 2023,PS23/16:Sustainability Disclosure Requirements(SDR)and investment labels|FCA107.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Finalised non-handbook guidance on the Aiti-Greenwashing Rule,April 2024
210、,FG24/3:Finalised non handbook guidance on the Anti Greenwashing Rule108.IMCA,Hong Kong Code of Conduct for ESG Ratings and Data Products Providers,October 2024,ICMA-Hong-Kong-Code-of-Conduct-for-ESG-Ratings-and-Data-Products-Providers-ENGLISH-version-October-2024-031024.pdf109.ICMA,Singapore Code o
211、f Conduct for ESG Rating and Data Product Providers,December 2023,annex-c-code-of-conduct-for-esg-rating-and-data-product-providers.pdf110.JFSA,The Code of Conduct for ESG Evaluation and Data Providers,December 2022,02.pdf111.ACRS,Global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Standards-Strategic Insights for Asia
212、 Pacific Corporations,November 2024,Global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Standards|Deloitte China 尾注全球監管觀察 亞太地區監管觀察 重點關注宏觀經濟人工智能漂綠金融犯罪虛擬資產未來展望聯系人作者尾注51112.ISSB,IFRS S1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Disclosure of Sustainability Related Financial Information,June 2023,IFRS-IFRS S1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Discl
213、osure of Sustainability-related Financial Information113.ISSB,IFRS S2 Climate-related Disclosures,June 2023,IFRS-IFRS S2 Climate-related Disclosures114.ASIC,Sustainability reporting,Sustainability reporting|ASIC115.HKEX,Enhancement of Climate-related Disclosures under the 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
214、vernance Framework,April 2024,cp202304cc.pdf116.SEBI,Business Responsibility and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by listed entities,April 2021,1619067265752_1.pdf117.3 JFSA,Results of Comment on the Proposed Amendment to the Cabinet Office Ordinance on Disclosure of Corporate Details,January 2023,企業內容等開示関內
215、閣府令 等一部改正(案)対結果等公表:金融庁118.Ministry of Finance,Basic Principles for Enterprise Sustainability Disclosure(consultation),May 2024,P020240527389900277139.pdf119.SGX,Sustainability Reporting,Sustainability Reporting-Singapore Exchange(SGX)120.European Union,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Directive(CS
216、RD),December 2022,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European Commission121.Deloitte,Harnessing taxonomies to help delive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Paper 1:Leveraging the potential of sustainability taxonomies and avoiding the pitfalls,July 2024,Global Sustainability Taxonomies|Deloitte Global122.Eur
217、opean Union,Regulation(EU)2020/852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18 June 2020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framework to facilitate sustainable investment,and amending Regulation(EU)2019/2088(Text with EEA relevance),June 2020,Regulation-2020/852-EN-taxonomy regulation-EUR-Lex123.IEEF
218、A,Sustainable Finance in Asia:A Comparative Study of National Taxonomies,October 2024,IEEFA_Sustainable Finance in Asia Taxonomies Oct2024.pdf124.ISSB,Feedback Statement Consultation on Agenda Priorities,June 2024,agenda-consultation-feedback-statement-june-2024.pdf125.FATF,Trade-Based Money Launder
219、ing,23 June 2024,Microsoft Word-C1CD7B51.DOC126.World Economic Forum,How is Southeast Aisa Tackling cyberattacks on the underbanked?October 2024,Southeast Asia is tackling cyberattacks on the underbanked|World Economic Forum127.HKMA,Guideline on Anti-Money Laundering and Counter-Financing of Terrori
220、sm(For Licensed Corporations and SFC-licensed Virtual Asset Service Providers),June 2023,AML-Guideline-for-LCs-and-SFC-licensed-VASPs_Eng_1-Jun-2023.pdf128.HKMA,Consultation on legislative proposal to implement regulatory regime for stablecoin issuers and announcement on introduction of sandbox arra
221、ngement,27 December 2023,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Consultation on legislative proposal to implement regulatory regime for stablecoin issuers and announcement on introduction of sandbox arrangement129.HKMA,Consultation conclusions for legislative proposal to implement regulatory regime for stable
222、coin issuers in Hong Kong released,17 July 2024,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Consultation conclusions for legislative proposal to implement regulatory regime for stablecoin issuers in Hong Kong released130.HKMA,Fintech 2025 Our Fintech Vision,8 June 2021,Fintech 2025131.AUSTRAC,AML/CTF Amendment Bil
223、l introduced in Parliament,September 2024,AML/CTF Amendment Bill introduced in Parliament|AUSTRAC 132.AUSTRAC,Legislation to strengthen Australias anti-money laundering and counter-terrorism financing regime has passed Parliament,November 2024,Legislation to strengthen Australias anti-money launderi
224、ng and counter-terrorism financing regime has passed Parliament|AUSTRAC133.MAS,Money Laundering National Risk Assessment,October 2024,Money Laundering National Risk Assessment134.MAS,Consultation Paper on Proposed Regulatory Approach,Regulations and Notices for Digital Token Service Providers issued
225、 under the Financial Services and Markets Act 2022,October 2024,135.FATF,Global Assessment Calendar,Assessments136.JFSA,Guideline for Supervision of Crypto-Asset Exchange Service Providers,June 2021,e016.pdf137.Japan Ministry of Finance,National AML/CFT/CPF Action Plan(FY2024-26),April 2024,National
226、_AML_CFT_CPF_Action_Plan_FY2024-26.pdf138.FMA,Enhanced Customer Due Diligence Guideline,April 2024,AMLCFT-enhanced-customer-due-diligence-guideline.pdf139.BNM,Anti-Mohey Laundering,Countering Financing of Terrorism,Countering Proliferation Financing and Targeted Financial Sanctions for Financial Ins
227、titutions(AML/CFT/CPF and TFS for Fis),February 2024,Policy Document on Anti-Money Laundering,Countering Financing of Terrorism,Countering Proliferation Financing and Targeted Financial Sanctions for Financial Institutions140.SCM,Guidelines on Prevention of Money Laundering,Countering Financing of T
228、errorism,Countering Proliferation Financing and Targeted Financial Sanctions for Reporting Institutions in the Capital Market(Guidelines),June 2024,Guidelines on Prevention of Money Laundering,Countering Financing of Terrorism,Countering Proliferation Financing and Targeted Financial Sanctions for R
229、eporting Institutions in the Capital Market141.NPC Standing Committee,Anti-Money Laundering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November 2024,http:/ 尾注全球監管觀察 亞太地區監管觀察 重點關注宏觀經濟人工智能漂綠金融犯罪虛擬資產未來展望聯系人作者尾注52142.Parliament of Australia,Scams Prevention Framework Bill 2024,November 2024,143.SFC,Annual Rep
230、ort 2023/24,June 2024,SFC Annual Report 2023-24144.HKMA,Anti-Scam Consumer Protection Charter 2.0,April 2024,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Anti-Scam Consumer Protection Charter 2.0145.OJK,Implementation of Anti-Fraud Strategy for Financial Services Institutions,July 2024,POJK 12 Tahun 2024 Penerapan
231、Strategi Anti Fraud bagi Lembaga Jasa Keuangan.pdf146.FMA,Ripoata-Tau Annual Report 2023/24,October 2024,Financial Markets Authority Annual Report 2023/24147.MAS,Money Laundering National Risk Assessment,October 2024,Money Laundering National Risk Assessment148.FATF,Illicit Financial Flows from Cybe
232、r-Enabled Fraud,November 2023,Illicit-financial-flows-cyber-enabled-fraud.pdf.coredownload.inline.pdf149.FSC(Taiwan),打擊詐欺犯罪專法,遏止不當利用金融,May 2024,新聞稿-打擊詐欺犯罪專法,遏止不當利用金融-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全球資訊網150.ASIC,ASIC enforcement and regulatory update,September 2024,Report REP 794 ASIC enforcement and regulatory update151.
233、MAS,MAS Enforcement Report 2022/2023,September 2023,MAS Enforcement Report 2022/2023152.SFC,Annual Report 2023/24,June 2024,SFC Annual Report 2023-24153.SEBI,Annual Report 2023-24,August 2024,SEBI|Annual Report 2023-24154.FMA,Ripoata-Tau Annual Report 2023/24,October 2024,Financial Markets Authority
234、 Annual Report 2023/24 155.ACRS,2023 Asia Pacific Financial Services Regulatory Outlook,January 2023,2023 Asia Pacific Financial Services Regulatory Outlook|Deloitte Japan|Financial Services Industry156.SFC,Circular on implementation of new licensing regime for virtual asset trading platforms,May 20
235、23,Circular on implementation of new licensing regime for virtual asset trading platforms|Securities&Futures Commission of Hong Kong157.SFC,Virtual asset trading platform operators,Virtual asset trading platform operators|Securities&Futures Commission of Hong Kong158.SFC,Lists of virtual asset tradi
236、ng platforms,Lists of virtual asset trading platforms|Securities&Futures Commission of Hong Kong159.SFC,SFC licenses virtual asset trading platforms under swift licensing process,December 2024,SFC licenses virtual asset trading platforms under swift licensing process|Securities&Futures Commission of
237、 Hong Kong160.SFC,SFC sets out vision to foster a vibrant fintech ecosystem in Hong Kong,October 2024,SFC sets out vision to foster a vibrant fintech ecosystem in Hong Kong|Securities&Futures Commission of Hong Kong161.Hong Kong Legislative Committee,Press Release-LCQ15:Policy on digital assets,Dece
238、mber 2024,LCQ15:Policy on digital assets162.MAS,Payment Services Act 2019,April 2019,Payment Services Act 2019163.MAS,MAS Expands Scope of Regulated Payment Services;Introduces User Protection Requirements for Digital Payment Token Service Providers,April 2024,MAS Expands Scope of Regulated Payment
239、Services;Introduces User Protection Requirements for Digital Payment Token Service Providers164.MAS,Capital Markets Services(CMS)Licence,Capital Markets Services(CMS)Licence 165.MAS,Consultation Paper on Proposed Regulatory Approach,Regulations,Notices and Guidelines for Digital Token Service Provid
240、ers issued under the Financial Services and Markets Act 2022,October 2024,Consultation Paper on Proposed Regulatory Approach,Regulations,Notices and Guidelines for Digital Token Service Providers issued under the Financial Services and Markets Act 2022166.AUSTRAC,Digital currency(cryptocurrency),Dig
241、ital currency(cryptocurrency)|AUSTRAC167.ASIC,Consultation Paper 381-Updates to INFO 225:Digital assets:Financial products and services,December 2024,Consultation Paper CP 381 Updates to INFO 225:Digital assets:Financial products and services168.Japan National Diet,Payment Services Act,April 2017,Pa
242、yment Services Act-English-Japanese Law Translation169.NIKKEI,The Financial Services Agency considers treating virtual currencies as securities,paving the way for ETF approval,February 2025,HYPERLINK“https:/ Intelligence Unit India,AML&CFT Guidelines For Reporting Entities Providing Services Related
243、 To Virtual Digital Assets,March 2023,AMLCFTguidelines10032023.pdf171.FMA,Crypto asset service providers,March 2021,Crypto asset service providers|Financial Markets Authority172.DIA,Factsheet-Virtual Asset Service Providers,August 2023,Virtual-Asset-Service-Providers-Fact-Sheet-1.pdf173.National Ass
244、embly of the Republic of Korea,Act on Reporting and Using Specified Financial Transaction Information,March 2021,Statutes of the Republic of Korea174.KoFIU,The KoFIU notifies foreign VASPs of their obligation to register,August 2021,Press Release KoFIU 尾注全球監管觀察 亞太地區監管觀察 重點關注宏觀經濟人工智能漂綠金融犯罪虛擬資產未來展望聯系人
245、作者尾注53175.SEC,Emergency Decree on Digital Asset Businesses B.E.2561(2018),May 2018,HouseStyl176.MAS,MAS Finalises Stablecoin Regulatory Framework,August 2023,MAS Finalises Stablecoin Regulatory Framework177.Hong Kong Legislative Council,Stablecoins Bill,December 2024,The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246、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Gazette178.FSTB,Legislative Proposal to Implement the Regulatory Regime for Stablecoin Issuers in Hong Kong Consultation Paper,December 2023,Stablecoin_consultation_paper.pdf179.ASIC,CP 381 Updates to INFO 225:Digital assets:Financial products and services,December 2024
247、,CP 381 Updates to INFO 225:Digital assets:Financial products and services|ASIC尾注全球監管觀察 亞太地區監管觀察 重點關注宏觀經濟人工智能漂綠金融犯罪虛擬資產未來展望聯系人作者德勤監管策略中心提供敏銳深刻的洞察和意見,專為協助全球金融機構管理區域性及全球性監管政策的策略影響和綜合影響而設。中心集合了來自美洲、亞太、歐洲中東非洲地區德勤資深風險、監管和行業專家的力量包括由前監管機構成員、行業專家以及商業顧問所組成的團隊,對在商業模式和策略上的監管影響有著深刻的理解。Deloitte(“德勤”)泛指一家或多家德勤有限公
248、司,以及其全球成員所網絡和它們的關聯機構(統稱為“德勤組織”)。德勤有限公司(又稱“德勤全球”)及其每一家成員所和它們的關聯機構均為具有獨立法律地位的法律實體,相互之間不因第三方而承擔任何責任或約束對方。德勤有限公司及其每一家成員所和它們的關聯機構僅對自身行為及遺漏承擔責任,而對相互的行為及遺漏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德勤有限公司并不向客戶提供服務。請參閱 了解更多信息。德勤是全球領先的專業服務機構,為客戶提供審計及鑒證、管理咨詢、財務咨詢、風險咨詢、稅務及相關服務。德勤透過遍及全球逾150個國家與地區的成員所網絡及關聯機構(統稱為“德勤組織”)為財富全球500強企業中約80%的企業提供專業服務。
249、敬請訪問,了解德勤全球約415,000名專業人員致力成就不凡的更多信息。德勤亞太有限公司(一家擔保責任有限公司,是境外設立有限責任公司的其中一種形式,成員以其所擔保的金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是德勤有限公司的成員所。德勤亞太有限公司的每一家成員及其關聯機構均為具有獨立法律地位的法律實體,在亞太地區超過100個城市提供專業服務,包括奧克蘭、曼谷、北京、河內、香港、雅加達、吉隆坡、馬尼拉、墨爾本、大阪、首爾、上海、新加坡、悉尼、臺北和東京。本通訊中所含內容乃一般性信息,任何德勤有限公司、其全球成員所網絡或它們的關聯機構(統稱為“德勤組織”)并不因此構成提供任何專業建議或服務。在作出任何可能影響您的財
250、務或業務的決策或采取任何相關行動前,您應咨詢合資格的專業顧問。我們并未對本通訊所含信息的準確性或完整性作出任何(明示或暗示)陳述、保證或承諾。任何德勤有限公司、其成員所、關聯機構、員工或代理方均不對任何方因使用本通訊而直接或間接導致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德勤有限公司及其每一家成員所和它們的關聯機構均為具有獨立法律地位的法律實體。德勤亞太有限公司和德勤組織各成員所的法律責任已根據專業標準法例批準的計劃設立上限。2025 德勤有限公司 Designed by CoRe Creative Services.RITM2060033德勤監管策略中心提供敏銳深刻的洞察和意見,專為協助全球金融機構管理區域性及全球性監管政策的策略影響和綜合影響而設。中心集合了來自美洲、亞太、歐洲中東非洲地區德勤資深風險、監管和行業專家的力量包括由前監管機構成員、行業專家以及商業顧問所組成的團隊,對在商業模式和策略上的監管影響有著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