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裝飾行業專題研究:搭建綠色建筑分析框架把握行業浪潮投資機會-220313(45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建筑裝飾行業專題研究:搭建綠色建筑分析框架把握行業浪潮投資機會-220313(45頁).pdf(45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 行業專題研究 2022 年 03 月 13 日 建筑裝飾建筑裝飾 搭建搭建綠色建筑綠色建筑分析分析框架框架,把握行業浪潮投資機會,把握行業浪潮投資機會 綠色建筑是綠色建筑是產業升級產業升級重要方向,重要方向,孕育豐富成長投資新機遇孕育豐富成長投資新機遇。建筑業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隨著國內綠色建筑頂層設計持續完善,能夠實現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為人民提供健康、適用、高效使用空間的綠色建筑逐步成為建筑行業轉型升級主線,孕育豐富成長投資新機遇。2022 年 3 月住建部“十四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到 202
2、5 年,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2020 年滲透率 77%),行業迎重要成長窗口期。而從綠色建筑評價標準(2019)中“資源節約”評分項分值是其他評分項的 2 倍, 以及 2020 年 綠色建筑創建行動方案8 大任務對 “資源節約”的傾斜均可以看出,資源節約是我國現階段推動綠色建筑的主要著力點。 打造“資源節約”型綠色建筑的打造“資源節約”型綠色建筑的四個方向四個方向:基于綠色建筑評價標準,我國資源節約型綠色建筑包括以下四個方向:1)建造方式選擇裝配式建筑,以及鋁模板支護,以實現建造過程的綠色化;2)建筑材料選擇陶瓷纖維、保溫材料、綠色涂料等綠色建材,不僅生產過程更加節能減排,同時也
3、使建筑更具保溫隔熱、減水降耗、健康安全等綠色屬性;3)建筑類型選擇超低能耗建筑及近零能耗建筑,并積極運用 BIPV/BAPV,以及被動式建筑;4)運維方式使用建筑節能技術來減少建筑運行能耗,重點包括企業微電網、供熱節能技術。 綠建萬億市場綠建萬億市場穩步穩步擴張擴張,多多領域展現領域展現優異優異成長性。成長性。我們測算 2025 年綠色建筑市場規模有望超 9 萬億元,CAGR 5%。重點領域看:1)裝配式建筑及鋁模板支護均呈快速發展趨勢,2025 年規模有望分別達到 2.4 萬/571 億元,CAGR 分別為 10%/9%;2)綠色建材應用比例持續提升,假設 2025 年提升至 60%, 對應
4、 2025 年市場規模約 1.3 萬億元, CAGR 3%; 3) BIPV/BAPV隨著分布式光伏裝機提速而快速擴張,測算存量改造超萬億,每年增量可超1400 億;4)用電能效管理潛在市場空間可達 4000 億元;5)供熱節能市場呈快速成長趨勢,2025 年有望近 300 億元,CAGR 14%。 投資建議:投資建議:1)裝配式建筑重點推薦鴻路鋼構、華陽國際鴻路鋼構、華陽國際等;鋁模板關注專注志特新材志特新材、華鐵應急華鐵應急。2)綠色建材建議關注綠色建材檢測龍頭國檢集團國檢集團;陶瓷纖維、耐火保溫材料龍頭魯陽節能魯陽節能, 以及硅酸鈣板、 石膏板、 特種玻璃、防水材料等細分方向龍頭。3)B
5、IPV/BAPV 重點推薦積極推進 EPC+BIPV 業務的鋼結構龍頭精工鋼構、精工鋼構、東南網架東南網架,關注聯手隆基共拓 BIPV 業務的金屬圍護領軍企業森特股份森特股份,協同現有政府、企業資源,積極探索分布式光伏領域的龍元建設龍元建設,以及光伏幕墻技術儲備較多的江河集團江河集團。4)建筑運維節能重點推薦國內微電網領軍企業蘇文電能蘇文電能、安科瑞安科瑞,以及供熱節能專家瑞納智瑞納智能能。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綠色建筑政策推進不及預期風險, 裝配式建筑發展不及預期風險,綠色建材應用動力不足風險,光伏建筑發展不及預期風險,建筑節能推進不及預期風險等。 增持增持(維持維持) 行業行業走勢走勢 相
6、關研究相關研究 1、 建筑裝飾:政府工作報告顯決心,穩增長主線再強化2022-03-06 2、 建筑裝飾:政策面持續積極,穩增長仍為主線2022-02-27 3、建筑裝飾: 如何看待當前建筑地方國企投資機會?2022-02-20 重點標的重點標的 股票股票 股票股票 投資投資 EPS (元)(元) P E 代碼代碼 名稱名稱 評級評級 2020A 2021E 2022E 2023E 2020A 2021E 2022E 2023E 600496.SH 精工鋼構 買入 0.32 0.34 0.43 0.54 14.0 13.2 10.5 8.3 002541.SZ 鴻路鋼構 買入 1.51 2.1
7、8 2.84 3.61 29.2 20.2 15.5 12.2 002135.SZ 東南網架 買入 0.23 0.42 0.66 0.81 50.6 27.9 17.7 14.4 600491.SH 龍元建設 買入 0.53 0.56 0.62 0.71 11.6 10.9 9.9 8.7 002949.SZ 華陽國際 買入 0.88 0.54 1.29 1.59 17.2 28.4 11.8 9.6 300982.SZ 蘇文電能 買入 1.69 2.17 2.88 3.75 39.7 31.0 23.3 17.9 300286.SZ 安科瑞 買入 0.57 0.79 1.11 1.56 47
8、.7 34.1 24.2 17.3 301129.SZ 瑞納智能 買入 1.77 2.35 3.22 4.39 32.5 24.5 17.9 13.1 資料來源:Wind,國盛證券研究所 2022 年 03 月 13 日 P.2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內容目錄內容目錄 1. 綠色建筑引領轉型升級,“資源節源”為主要抓手 . 5 1.1. 綠色建筑定義及評價體系. 5 1.2. 綠色建筑助力行業轉型升級,契合雙碳發展目標 . 7 1.3. 政策大力推動,綠色建筑發展動力充足. 8 1.4. 資源節約是現階段推動綠建的主要著力點 . 11 2. 打造資源節約綠色建筑的四
9、個方向 . 12 2.1. 從 2019 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看資源節約的重點方向 . 12 2.2. 建造方式:裝配式建造、鋁模板支護 . 13 2.2.1. 裝配式建筑是綠建的重要實施手段 . 13 2.2.2. 鋁模板大幅提升傳統現澆施工環保與經濟性 . 14 2.3. 材料選擇:綠色建材 . 16 2.3.1. 圍護結構及混凝土類 . 17 2.3.2. 門窗幕墻及裝飾裝修類 . 18 2.3.3. 防水密封及建筑涂料類 . 18 2.4. 房屋類型:BIPV/BAPV、被動式建筑 . 19 2.4.1. BIPV/BAPV . 19 2.4.2. 被動式建筑 . 21 2.5. 運維方
10、式:微電網、智慧供熱節能 . 23 2.5.1. 微電網 . 24 2.5.2. 供熱節能 . 25 3. 市場空間:綠建萬億空間打開,多領域展現優異成長性 . 27 3.1. 綠色建筑整體空間:2025 年有望達 9.2 萬億,CAGR 5% . 27 3.2. 重點細分領域市場. 30 3.2.1. 裝配式建筑:2025 年有望超 2.4 萬億,CAGR 10% . 30 3.2.2. 鋁模板:2025 年有望達 571 億,CAGR 9% . 31 3.2.3. 綠色建材:2025 年有望達 1.3 萬億,CAGR 3% . 32 3.2.4. BIPV/BAPV:存量改造超萬億,每年增
11、量可超 1400 億 . 32 3.2.5. 用電能效管理系統:潛在市場空間可達 4000 億元 . 34 3.2.6. 供熱節能:2025 年有望近 300 億元,CAGR 14% . 35 4. 綠色建筑產業鏈個股梳理 . 36 4.1. 裝配式建筑:鋼結構+內裝+設計 . 36 4.2. 鋁模板:設備租賃 . 38 4.3. BIPV/BAPV:屋頂+幕墻 . 39 4.4. 運維方式:微電網+供熱節能 . 41 5. 投資建議 . 42 6. 風險提示 . 44 圖表目錄圖表目錄 圖表 1: 綠色建筑評價標準(2019) 技術體系 . 6 圖表 2:綠色建筑評價分項表 . 6 圖表 3
12、:一星級、二星級、三星級綠色建筑的技術要求 . 6 圖表 4:我國建筑業總產值及增速 . 7 圖表 5:我國建筑業總產值占 GDP 的比重 . 7 rXtZPB9XnUwVaQbP8OsQrRmOnPeRrRmPfQnMmQ7NpPzQuOnNvMxNpOvN 2022 年 03 月 13 日 P.3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 6:我國綠色建筑政策匯總 . 8 圖表 7:“十四五”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發展目標. 9 圖表 8:北京市高標準住宅建設方案評審內容和評分標準 . 11 圖表 9:綠色建筑評價標準(2019)中關于資源節約的評分細項及對應產業方向 . 12
13、圖表 10:PC 裝配式建筑與現場澆筑建筑成本對比 . 14 圖表 11:鋼結構對比傳統混凝土結構污染物排放量(Kg/) . 14 圖表 12:我國建筑模板體系的發展歷程概覽 . 14 圖表 13:鋁模板的主要優勢 . 15 圖表 14:我國近年來推動鋁模板發展政策匯總 . 15 圖表 15:綠色建材產品認證實施范圍 . 16 圖表 16:綠色建材認證標識 . 17 圖表 17:生態水泥標磚 . 17 圖表 18:再生骨料 . 17 圖表 19:鋪裝 EPS 泡沫板 . 18 圖表 20:發泡水泥充填保溫砌塊坯體 . 18 圖表 21:Low-E 玻璃 . 18 圖表 22:陶瓷薄板 . 18
14、 圖表 23:光伏電站分類 . 19 圖表 24:BAPV 后臵式光伏發電屋面系統 . 20 圖表 25:BIPV 光伏建筑一體化. 20 圖表 26:BIPV/BAPV 經濟性分析總結表 . 21 圖表 27:各類建筑能耗及功能對比圖 . 22 圖表 28:住建部被動式房屋示范項目“在水一方”C15 樓造價對比 . 22 圖表 29:北方采暖地區城鎮居住建筑年采暖能耗及二氧化碳排放總量測算 . 23 圖表 30:建筑全過程能耗數據 . 24 圖表 31:建筑全過程碳排放數據 . 24 圖表 32:企業微電網結構 . 24 圖表 33:城市供熱系統示意圖 . 25 圖表 34:建筑運行能耗各區
15、域占比 . 26 圖表 35:建筑物實際耗熱量的影響因素 . 26 圖表 36:我國近年來供熱節能政策匯總 . 27 圖表 37:新建綠色建筑市場規模預測 . 28 圖表 38:住宅建筑面積估算 . 29 圖表 39:2005 年后歷年竣工建筑中住宅占比 . 29 圖表 40:新建綠色建筑市場規模測算 . 30 圖表 41:不同裝配化率下高層 PC 建造成本及與鋼結構成本對比(元/平米) . 31 圖表 42:裝配式建筑市場規模測算 . 31 圖表 43:鋁模板市場規模測算 . 32 圖表 44:綠色建材市場規模預測 . 32 圖表 45:光電轉換效率 15%、單位造價 5 元/w 假設下屋頂
16、光伏安裝存量市場測算 . 33 圖表 46:彈性假設下存量建筑屋頂光伏改造市場規模敏感性分析(單位:億元) . 33 圖表 47:每年新增可安裝屋頂光伏面積測算 . 34 圖表 48:光電轉換效率 15%、單位造價 5 元/w 假設下屋頂光伏增量市場測算 . 34 圖表 49:彈性假設下屋頂光伏每年增量市場規模敏感性分析(單位:億元) . 34 圖表 50:我國能效管理行業市場總空間測算 . 35 2022 年 03 月 13 日 P.4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 51:我國城市集中供熱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及增速 . 35 圖表 52:我國供熱節能設施行業規模測算
17、. 36 圖表 53:鴻路鋼構各類鋼結構產品 . 36 圖表 54:亞廈股份工業化內裝優勢 . 37 圖表 55:志特新材鋁模系統局部效果 . 38 圖表 56:精工鋼構旗下子公司開展的 BIPV 業務 . 39 圖表 57:江河集團光伏幕墻項目北京世園會中國館 . 41 圖表 58:江河集團光伏幕墻項目廣州珠江城(煙草大廈) . 41 圖表 59:蘇文電能 EPCO 一體化業務布局 . 41 圖表 60:綠色建筑各細分方向投資機會梳理 . 43 圖表 61:重點公司估值表 . 44 2022 年 03 月 13 日 P.5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1. 綠色建筑引領
18、轉型升級, “資源節源”綠色建筑引領轉型升級, “資源節源”為為主要抓手主要抓手 1.1. 綠色建筑定義及評價體系綠色建筑定義及評價體系 我國國家標準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對綠色建筑給出了明確定定義:在全壽命期內,在全壽命期內,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高效的使用空間,最大限度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高效的使用空間,最大限度地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質量建筑。地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質量建筑。從概念上來講,綠色建筑主要包含了三點:一是節約資源,里面包含了“四節” ,即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主要是強調減少各種資源的浪費;二是保護環境,強調的是
19、減少環境污染,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三是滿足人們使用上的要求,為人們提供“健康” “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 綠色建筑評價指標體系由安全耐久、健康舒適、生活便利、資源節約、環境宜居安全耐久、健康舒適、生活便利、資源節約、環境宜居 5 類指標組成,且每類指標均包括“控制項”和“評分項” ;并設臵了“提高與創新加分項” 。 1) 安全耐久:建筑安全是人們使用建筑的最基本前提,建筑耐久則是提升建筑使用時間、降低再建成本、減少資源消耗的重要途徑。該指標對綠色建筑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提出了具體要求。 2) 健康舒適:室內健康舒適是人們正常使用建筑的重要保障,減少疾病風險,提升人們工作和學習效率。該指標從室內
20、空氣品質、水質、聲環境與光環境、室內熱濕環境四方面對綠色建筑達到健康舒適性能提出了具體要求。 3) 生活便利: 完善的生活配套設施, 可使人們工作生活更加便利, 明顯提升居住質量。該指標從出行與無障礙、服務設施、智慧運行、物業管理四方面對綠色建筑達到生活便利性提出了具體要求。 4) 資源節約: 傳統粗放式的建材生產、 建設、 運維過程不再符合國家高質量發展方向,節省消耗、減少排放、降低成本的建筑生產運維方式是必然趨勢。該指標從節地與土地利用、節能與能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材與綠色建材四方面對綠色建筑達到資源節約提出了具體要求。 5) 環境宜居:綠色建筑應與生態環境和諧相處,通過合理規劃場
21、地生態與景觀,減少噪音、光污染及熱島效應,提升人們生活舒適性。該指標從場地生態與景觀、室外物理環境兩方面對綠色建筑達到環境宜居性能提出了具體要求。 6) 提高與創新:鼓勵綠色建筑企業發揮各自優勢,在建筑各環節和階段采用先進、適用、經濟的技術、產品和管理方式,創新發展綠色建筑。 2022 年 03 月 13 日 P.6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 1:綠色建筑評價標準(2019)技術體系 資料來源:綠色建筑評價標準(2019),建研院,國盛證券研究所 綠色建筑評價的總得分按下式進行計算:Q(Q0Q1Q2Q3Q4Q5QA)/10,式中:Q 為總得分;Q0 為控制項基礎分
22、值,當滿足所有控制項的要求時取當滿足所有控制項的要求時取 400 分,被分,被評為基本級評為基本級;Q1-Q5 分別為評價指標體系 5 類指標(安全耐久、健康舒適、生活便利、資源節約、環境宜居)評分項得分;QA 為提高與創新加分項得分。滿足每類評分都不小于 30%后,同時進行全裝修,按照公式計算后的 60、70、85 分分別評為一星級、二星分別評為一星級、二星級、三星級綠色建筑級、三星級綠色建筑。 圖表 2:綠色建筑評價分項表 圖表 3:一星級、二星級、三星級綠色建筑的技術要求 資料來源:綠色建筑評價標準(2019),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綠色建筑評價標準(2019),國盛證券研究所 20
23、22 年 03 月 13 日 P.7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1.2. 綠色建筑助力行業轉型升級綠色建筑助力行業轉型升級,契合契合雙碳雙碳發展目標發展目標 建筑業轉型升級帶來大量市場機遇,綠色化是重要發展趨勢建筑業轉型升級帶來大量市場機遇,綠色化是重要發展趨勢。2019-2021 年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僅分別增長 5.4%/2.9%/4.9%,當前我國建筑新建需求逐漸平穩,但每年建設體量仍然較大,2021 年建筑業實現總產值 29.3 萬億,占 GDP 的 26%。而傳統建筑粗放式生產方式已難以滿足國內高質量增長的需求,建筑行業已處在高質量發展轉型升級前夕, 在政府引領+
24、市場自發探索的情況下衍生出較多轉型升級方向, 如工業化、 信息化、綠色化、機械化等,而綠色建筑能夠囊括以上“四化”等轉型方向,在建筑轉型升級過程中有望面臨較多市場機遇。 圖表 4:我國建筑業總產值及增速 圖表 5:我國建筑業總產值占 GDP 的比重 資料來源:統計局,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統計局,國盛證券研究所 綠建綠建優勢突出,優勢突出,契合契合碳中和長期碳中和長期發展目標發展目標。雙碳政策目標指引了我國各行業,尤其是高能耗、高排放行業長期發展方向,建筑行業碳排放量占全社會碳排放量 40%,建筑碳減排大有可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司建筑節能處處長林嵐嵐指出,與普通建筑相比,綠色建筑有
25、四大優勢:節能水平更高,資源消耗更少,生態環境更好,節水效果更明顯。綠色建筑約有 30 項指標與碳達峰、碳中和相關,通過優化圍護結構熱工性能,提升暖通空調、照明與電氣設備能效水平,充分利用太陽能、地熱能等可再生清潔能源等,能夠有效減少化石能源消耗,降低建筑碳排放。 0%5%10%15%20%25%30%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350000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建筑業總產值(億元) 增速 0%5%10%15%20
26、%25%30%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建筑業總產值占GDP比重 建筑業總產值占GDP比重 2022 年 03 月 13 日 P.8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1.3. 政策大力推動,綠色建筑發展動力充足政策大力推動,綠色建筑發展動力充足 頂層設計出臺,頂層設計出臺,綠建綠建中長期發展方向明確中長期發展方向明確。我國自 2012 年以來推廣綠色建筑力度開始加大,出臺系列鼓勵推廣政策。2021 年 10 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推動城鄉建
27、設綠色發展的意見,從頂層規劃角度推動建筑業低碳化發展,其中重點要求發展低碳建筑、裝配式建筑、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設,以及降低建筑運行能耗。 十四五綠建規劃出臺,十四五綠建規劃出臺,細化細化滲透滲透目標目標。2022 年 3 月 11 日住建部發布“十四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目標到 2025 年,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完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面積 3.5 億平方米以上,建設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 0.5 億平方米以上,裝配式建筑占當年城鎮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 30%,全國新增建筑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 0.5 億千瓦以上,地熱能建筑應用面積 1 億平方米以上,城鎮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達
28、到 8%,建筑能耗中電力消費比例超過 55%。在政策持續推動、綠色建筑滲透目標不斷提高的趨勢下,我國綠色建筑增長趨勢明確、動力充足。 圖表 6:我國綠色建筑政策匯總 時間時間 發文單位發文單位 政策名稱政策名稱 核心內容核心內容 2006 年 5 月 住建部 綠 色 建 筑 評 價 標 準 GB50378-2006 為綠色建筑提出完整評價體系,圍繞節地與室外環境、節能與能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室內環境質量、運營管理六大維度,給予建筑一/二/三星級的評價結果。 2012 年 4 月 國務院 關于加快推動我國綠色建筑發展的實施意見 1)切實提高綠色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重,到
29、 2020 年,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超過 30%,建筑建造和使用過程的能源資源消耗水平接近或達到現階段發達國家水平;2)到 2014 年政府投資的公益性建筑和直轄市、 計劃單列市及省會城市的保障性住房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力爭到 2015 年,新增綠色建筑面積 10 億平方米以上。 2013 年 1 月 國務院 綠色建筑行動方案 在政府投資建筑、商業房地產開發、工業建筑、新農村建筑等領域全面推進綠色建筑,要求“十二五”期間完成新建綠色建筑 10 億平方米;到 2015 年末,20%的城鎮新建建筑達到綠色建筑標準要求。 2014 年 4 月 住建部 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 50378-201
30、4 在 2006 版的基礎上增加施工管理、提高與創新等指標體系,在評分過程中采用指標權重計算法。 2016年12月 國務院 “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 到 2020 年,城鎮綠色建筑面積占新建建筑面積比重提高到 50%。實施綠色建筑全產業鏈發展計劃,推行綠色施工方式,推廣節能綠色建材、裝配式和鋼結構建筑。 2017 年 2 月 國務院 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 明確提出要提升建筑設計水平,突出建筑使用功能及節能、節水、節地、節材和環保等要求,提供功能適用、經濟合理、安全可靠、技術先進、環境協調的建筑設計產品。 2017 年 3 月 住建部 關于印發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十三五”規
31、劃的通知 “十三五”時期,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建筑節能標準加快提升,城鎮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推廣比例大幅提高,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有序推進,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規模逐步擴大,農村建筑節能實現新突破,使我國建筑總體能耗強度持續下降,建筑能源消費結構逐步改善,建筑領域綠色發展水平明顯提高。 2019 年 3 月 住建部 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 50378-2019 將指標體系更改為安全耐久、健康舒適、生活便利、資源節約、環境宜居、提高與創新六大維度,同時完善綠色建筑的評價體系 2020 年 7 月 住建部、 發改委等七部門 綠色建筑創建行動方案 到 2022 年,當年城鎮新建建筑中綠色建
32、筑面積占比達到 70%,星級綠色建筑持續增加,裝配化建造方式占比穩步提升,綠色建材應用進一步擴大,綠色住宅使用者監督全面推廣。 2021年10月 國務院 關于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的意見 大力推廣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發展零碳建筑,大力推動可再生能源應用,鼓勵智能光伏與綠色建筑融合創新發展。重點推動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設,不斷提升構件標準化水平,推動形成完整產業鏈,推動智能建造和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 2022 年 3 月 住建部 “十四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 目標到 2025 年,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建成綠色建筑,為城鄉建設領域2030 年前碳達峰奠定堅實基礎。到 2025 年,完成既有建筑
33、節能改造面積 3.5 億平方米以上,建設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 0.5 億平方米以上,裝配式建筑占當年城鎮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 30%,全國新增建筑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 0.5 億千瓦以上。 資料來源:住建部,國務院,國盛證券研究所 2022 年 03 月 13 日 P.9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 7:“十四五”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發展目標 主要指標主要指標 十三五實現情況十三五實現情況 十四五目標十四五目標 備注備注 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面積(億平方米) 7.0 3.5 十三五既有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節能改造面積分別為 5.14/1.85 億平米 建設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
34、筑面積(億平方米) 0.1 0.5 城鎮新建建筑中裝配式建筑比例 20.5% 30% 新增建筑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億千瓦) 0.724 0.5 十三五期間分布式光伏合計裝機 72.4GW 新增地熱能建筑應用面積(億平方米) - 1.0 截至 2020 年我國地熱能供暖(制冷)面積累計13.9 億平米,較 2015 年增加 9.0 億平米,能源局計劃 2025 年較 2020 年增加 50% 城鎮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 6% 8% 建筑能耗中電力消費比例 49% 55% 十三五數據取自中國建筑能耗研究報告(2019) 資料來源:住建部,國家能源局,國盛證券研究所 各省市積極出臺星級綠色建筑獎補措施
35、各省市積極出臺星級綠色建筑獎補措施。在國家頂層設計下,各省市紛紛出臺相關綠建獎補政策,主要措施包括土地招拍掛、財政補貼、稅收優惠、信貸傾斜、容積率獎勵、評獎評優等。各省市的獎補標準一般是針對非政府投資項目,基于綠色建筑星級標準、建筑面積、項目類型等組合方式來設計獎補措施,經我們統計,有 11 個省市明確了對星級綠色建筑的財政補貼額度,補貼范圍在 15-150 元/m2,其中如北京、上海、廣東等地從二星級開始資助,山東、陜西、寧夏對一、二、三星級都提出了明確的獎勵標準。 圖表 5:各省市綠色建筑激勵政策和補貼標準 地區地區 指導文件指導文件 激勵與補貼措施激勵與補貼措施 上海 上海市建筑節能和綠
36、色建筑示范項目專項扶持辦法(滬住建規范聯【2020】2 號) 1.運行標識項目:二星 50 元/m2;三星 100 元/ m2; 2.裝配整體式建筑示范項目 AA 等級 60 元/ m2,AAA 等級 100 元/ m2; 3.既有居住建筑補貼 50 元/m2,公共建筑單位建筑面積能耗下降 20%及以上和下降 15%20%的分別補貼 25 元/ m2和 15 元/ m2; 4.可再生能源與建筑一體化項目,太陽能光熱 45 元/m2,淺層地熱能 55 元/m2; 5.符合超低能耗建筑示范的項目,補貼為 300 元/m2 北京 北京市發展綠色建筑推動綠色生態示范區建設財政獎勵資金管理暫行辦法 二星
37、 22.5 元/m2,三星 40 元/m2; 山東 山東省省級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 一星級 15 元/m2、二星級 30 元/m2、三星級 50 元/m2,單一項目最高不超過 500 萬元。 重慶 重慶市綠色建筑項目補貼資金管理辦法 1)對獲得金級、鉑金級綠色建筑標識的項目按項目建筑面積分別給予 25 元/m2和 40 元/m2的補助資金,不超過 400 萬元; 2)對僅獲得我市金級、鉑金級綠色建筑竣工標識的項目分別給予 10 元/m2和 15 元/m2的補助資金,不超過 160 萬元 廣東 支持推廣綠色建筑及建設綠色建筑示范項目 1.二星 25 元/m2, 單位項目最高不超
38、過 150 萬元;三星 45 元/m2, 單位項目最高不超過 200萬元; 2.公共機構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項目按投資額不超過 50%進行補助, 非公共機構按投資額不超過 20%進行補助,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 200 萬元 山西 關于印發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綠色建筑扶持辦法(試行)的通知 1.綠色工業建筑項目,國標二星級運行標識獎勵 100 元/m2,單項最高不超過 200 萬元;國標三星級運行標識的獎勵 150 元/m2,單項最高不超過 300 萬元; 2.綠色民用建筑項目,省標三星級運行標識獎勵 100 元/m2獎勵,單項最高不超過 200 萬元。獲評為近零能耗的建筑,按其地上建筑面積給予 20
39、0 元/m2獎勵,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 300 萬元 浙江 浙江省綠色建筑條例 1.開發綠色建筑的研發費用,可享受稅前加計扣除等優惠; 2.利用太陽能、淺層地熱能、空氣能的,建設單位可申請項目資金補助; 3.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購買二星級以上綠色建筑的,貸款額度最高可上浮 20% 江蘇 關于推進全省綠色建筑發展的通知 1.一星 15 元/m2,二星、三星項目按一定比例給予配套獎勵; 2.運行標識項目,在設計標識獎勵標準基礎上增加 10 元/m2 天津 天津市綠色建筑試點建設項目管理辦法 市建委與項目承擔單位簽署任務合同書,給予節能專項資金獎勵(不超過 5 萬元) 河北 河北省促進綠色建筑發展條例
40、綠色建筑新技術、新材料和新設備等研發費用可享受稅前加計扣除等優惠政策 2022 年 03 月 13 日 P.10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福建 福建省綠色建筑行動實施方案 1.對于二星級及以上建筑, 給予省節能資金獎勵;對于房地產開發企業開發星級綠色建筑住宅小區項目,按照一、二和三星級分別獎勵容積率 1%、2%和 3%; 2.對獲得綠色建筑星級的項目,省級財政按建筑面積獎勵 10 元/m2 海南 海南省住房與城鄉建設廳關于實施綠色建筑行動有關問題的通知 獲得二、三星級運行標識的項目可按規定申請中央財政獎勵和分別返還 20%、40%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 安徽 安徽省綠色建
41、筑及裝配式建筑專項資金管理辦法 省住建廳將專項資金分配方案正式行文報省財政廳, 省財政廳按規定下達轉移支付或辦理國庫集中支付。 江西 江西省發展綠色建筑實施意見 將綠色建筑列為省政府節能目標責任考核指標。各地要落實綠色建筑發展的相關土地、財稅、金融等激勵政策,支持綠色建筑項目和綠色生態城區建設 湖北 關于促進全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1.將以獎勵容積率的方式,鼓勵房地產業轉型; 2.一星、二星、三星級綠色建筑,按總面積的 0.5%、1%、1.5%給予容積率獎勵; 3.裝配式項目,給予容積率獎勵;免征全裝修部分對應產生的契稅 湖南 湖南省綠色建筑行動實施方案 1.取得綠色建筑評價標識
42、的項目,在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中給予獎勵; 2.對其中的房地產開發項目,另給予容積率獎勵; 3.對采用地源熱泵系統的項目,在水資源費征收時給予政策優惠 四川 四川省推進綠色建筑行動實施細則 通過綠色建筑認證的項目,有關部門在“魯班獎”、“廣廈獎”、“天府杯”、“全國綠色建筑創新獎”等評優活動及各類示范工程評選中,應優先推薦上報 貴州 貴州省綠色建筑行動實施方案 1.對政府投資公益性項目、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非營利民生項目,以資金獎勵為主; 2.對經營性營利項目要以容積率獎勵為主 云南 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云南省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實施細則的通知 對認定的綠色供應鏈、綠色園區、綠色工廠、綠色產品和工
43、業產品生態(綠色)設計示范企業給予 50 萬元-200 萬元一次性獎勵 廣西 廣西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工作實施方案 對獲得認定的綠色工廠、綠色產品、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企業給予資金獎勵,并在政府采購上給予優先待遇 陜西 關于加快推進我省綠色建筑工作的通知 一星級、二星級、三星級的補貼為 10 元/m2、15 元/m2、20 元/m2 河南 河南省綠色建筑行動實施方案 對使用新型墻體材料,并獲得綠色建筑星級評價三星、二星、一星的建筑返還已征收的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并給予一定的容積率返還優惠 內蒙古 關于積極發展綠色建筑的意見 對于三星級評價標識減免城市配套費 100%, 二星級評價標識的減免城市配
44、套費 70%, 取得一星級評價標識的減免城市配套費 50% 甘肅 關于開展綠色制造體系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 積極爭取節能減排項目財政補貼或財政獎勵資金,爭取工業轉型升級專項資金、工業轉型升級基金、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等方面的財政支持 青海 青海省綠色建筑行動實施方案 對取得三星級評價標識的項目,城市配套費返還 70%;取得二星級評價標識的項目,城市配套費返還 50%;取得一星級評價標識的項目,城市配套費返還 30% 新疆(烏魯木齊) 關于印發全面推進綠色建筑發展 實施 方案 的通知 烏 政辦201773 號 1.一星級及以上的綠色建筑,經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并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可享受市級財政資金獎
45、勵,二星級 20 元/m2,三星級 40 元/m2; 2.對建筑面積超過 1 萬平方米達到或優于國家標準的被動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清潔能源應用建筑(太陽能強制范圍及天然氣應用除外)示范項目,給予 10 元/m2獎勵,最高不超過 100 萬元 寧夏 寧夏回族自治區綠色建筑示范項目資金管理暫行辦法 寧建科發201725 號 1.一星級 15 元/m2,其中,設計標識獎勵 3 元/m2、運行標識 12 元/m2;二星級 30 元/m2,其中,設計標識獎勵 5 元/m2、運行標識 25 元/m2;三星級 50 元/m2,其中,設計標識獎勵 10 元/m2、運行標識 40 元/m2,單一項目獎補資金最
46、高不超過 100 萬元; 2.通過自治區驗收評估的裝配式建筑示范項目按照 100 元/m2標準給予一次性獎補,單一項目不超過 200 萬元。 對國家和自治區認定的裝配式建筑產業化示范基地一次性獎補 100萬元 黑龍江 黑龍江省綠色建筑行動實施方案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201835 號文 支持金融機構對購買綠色住宅的消費者在購房貸款利率上給予適當優惠 吉林 省級綠色環保建筑獎補資金管理辦法 1.三星級設計標識的項目 25 元/m2;二星級設計標識的項目 15 元/m2;一星級設計標識的項目將根據具體情況給予適當獎補; 2.利用土壤源熱泵和空氣源熱泵技術供熱制冷項目 60 元 m2;利用深淺層地下
47、水源熱泵技術供熱制冷的項目 45 元/m2;利用污水源及工業廢水等低溫熱能熱泵技術供熱制冷的項目20 元/m2(同一項目最高獲得獎補資金不超過 300 萬元) 遼寧 遼寧省綠色建筑行動實施方案 遼政辦發201568 號 對獲得二星級及以上的綠色建筑項目和綠色生態城區,可申請中央財政獎勵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國盛證券研究所 政策引導, “競品質”有望成為政策引導, “競品質”有望成為各城市各城市土拍規則重點調整方向土拍規則重點調整方向。2021 年 5 月底北京市首場集中拍地中首創在土地供應階段增加高標準建設方案的評審來確定中標資格, 實行 “競價+競高標準商品住宅建設方案”競拍規則。7 月
48、杭州頒布第二輪集中供地土拍新規,也重點提出要開展“競品質”試點,先競品質后競地價,從源頭上引導房地產市場供應高品質住宅產品。結合 2021 年 7 月住建部房地產市場監督管理司在東方時空欄目中 2022 年 03 月 13 日 P.11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表示, “各地區各部門應著力建立房地聯動機制,推廣北京市的做法,限房價、控地價、提品質” ,我們認為后續“競品質”可能成為未來土拍規則重點調整方向。 “競品質”土拍規則進一步提振綠建、裝配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競品質”土拍規則進一步提振綠建、裝配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等細分領域等細分領域需求需求。競品質具體要求上
49、看,以北京的高標準商品住宅建設方案評審內容和評分標準為例,建筑品質評價總分 100 分,其中綠色建筑 18 分,裝配式建筑 20 分,超低能耗建筑 20 分,健康建筑 6 分,宜居技術應用 16 分,管理模式 20 分。二級標準中還囊括分值較高的三星級綠色建筑(18 分) 、裝配化率大于 91%的裝配式建筑(13 分) 、大比例實施超低能耗的建筑(20 分) 、綠色建材(6 分) 、建筑減隔震(3 分) 、BIM(5 分) ,預示了未來住宅土拍規則政策引導的主要方向。 圖表 8:北京市高標準住宅建設方案評審內容和評分標準 評審項目評審項目 標準標準 分值分值 1.綠色建筑 (綠色建筑 (18
50、分)分) 全面實施三星級綠色建筑 18 分 2.裝配式建筑裝配式建筑 (20 分)分) 裝配率 (13 分) 75%裝配率90% 8 分 裝配率大于等于 91% 13 分 全面實施裝配式裝修 7 分 3.超低能耗建筑超低能耗建筑(20 分)分) 項目實施超低能耗建筑面積達到總面積的 30%,且超低能耗建筑面積不低于 5 萬平米 15 分 項目實施超低能耗建筑面積達到總面積的 50%, 且超低能耗面積不低于 10 萬平米或總面積低于 5 萬平米時,全部實施超低能耗建筑 20 分 4.健康建筑(健康建筑(6 分)分) 項目實施健康建筑面積達到總面積的 30%,且不低于 5 萬平米;或總面積低于 5
51、 萬平米時,全部實施健康建筑 6 分 5.宜居技術應用宜居技術應用 (16 分)分) 綠色建材應用 (6 分) 采用通過三星級綠色建材認證的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保溫材料、建筑門窗、防水卷材、防水涂料(每選 1 類且 100%使用得 1 分,滿分 4 分) 4 分 住宅小區內道路、園林綠化等公共設施項目建設所用路面磚、植草磚、道路無機料、路緣石等 100%使用建筑垃圾再生產品 2 分 外墻保溫工程、防水工程承諾質量保修期限不超于 15 年,屋面保溫工程、建筑門窗承諾質量保修期限不少于 8 年 3 分 至少 1 棟采用減震/隔震技術 3 分 可變空間設計 2 分 智能家居應用 2 分 6.管理模
52、式 (管理模式 (20 分)分) 采用工程總承包模式 5 分 采用建筑師負責制 5 分 投保綠色建筑性能責任保險,引入風險防控機制 5 分 全生命期(規劃、勘察、設計、施工、運維)應用 BIM 技術 5 分 資料來源: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國盛證券研究所 1.4. 資源節約是資源節約是現階段推動綠建的主要著力點現階段推動綠建的主要著力點 2020 年 7 月住建部、發改委等 7 部委發布綠色建筑創建行動方案 ,在提出 2022 年綠色建筑面積滲透率 70%目標的同時,制定了當前發展綠色建筑的 8 大任務:1)推動新建建筑全面實施綠色設計;2)完善星級綠色建筑標識制度;3)提升建筑能效水效
53、水平;4)提高住宅健康性能;5)推廣裝配化建造方式;6)推動綠色建材應用;7)加強技術研發推廣;8)建立綠色住宅使用者監督機制。 從 8 大任務中可以看出,任務 3、5、6 均涉及綠色建筑評價標準(2019) 中的“資源節約” ,而評價標準中“安全耐久” 、 “健康舒適” 、 “生活便利” 、 “環境宜居”等綠色建筑評價指標中,僅“健康舒適”被提及。 2022 年 03 月 13 日 P.12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具體看, 綠色建筑創建行動方案在“推廣裝配化建造方式”任務中提出“大力發展鋼結構等裝配式建筑,新建公共建筑原則上采用鋼結構” ;在“提升建筑能效水效水平
54、”任務中提出“鼓勵各地因地制宜提高政府投資公益性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綠色等級,推動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發展” ;在“推動綠色建材應用”任務中提出“推動政府投資工程率先采用綠色建材,逐步提高城鎮新建建筑中綠色建材應用比例” ;在“加強技術研發推廣”任務中提出“積極探索 5G、物聯網、人工智能、建筑機器人等新技術在工程建設領域的應用,推動綠色建造與新技術融合發展” 。 從綠色建筑創建行動方案中可以明顯看出,當前發展綠色建筑的核心突破點在于實當前發展綠色建筑的核心突破點在于實現“資源節約”現“資源節約” 。 2. 打造資源節約綠色建筑打造資源節約綠色建筑的四個方向的四個方向 2.1. 從從 20
55、19 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看資源節約的重點方向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看資源節約的重點方向 2019 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三級子項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三級子項也也可以對應綠色建筑推動方向可以對應綠色建筑推動方向。2019 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給予了“資源節約”評分項 200 分,其余細項均 100 分,體現出對于資源節約的重視。 其中資源節約又細分為4個二級項目, 分別為節地與土地利用 (40分) 、節能與能源利用(60 分) 、節水與水資源利用(50 分) 、節材與綠色建材(50 分) ,從分數上看,節能與能源利用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其中每個二級項目中又分為若干個三級打分子項。根據行業經驗判斷,每個三級子
56、項可以對應不同的綠色建筑產業方向,我們總結其主要包括裝配式建筑、被動式建筑、BIPV/BAPV、建筑節能技術等。 圖表 9:綠色建筑評價標準(2019)中關于資源節約的評分細項及對應產業方向 資源節約方向(共資源節約方向(共 200 分)分) 子項子項 得分得分 建筑建筑相關產業方向相關產業方向 節地與土地利用(40 分) 節約集約利用土地 20 裝配式建筑提升容積率 合理開發利用地下空間 12 - 機械式停車設施、地下停車庫、地面停車樓 8 鋼結構 節能與能源利用(60 分) 優化建筑圍護結構熱工性能 15 被動式建筑、綠色建材 冷熱源機組能效優于現行國家標準 10 建筑節能技術 降低暖通空
57、調系統末端系統及輸配系統能耗 5 能耗管理系統、供熱節能 節能型電氣設備及節能控制措施 10 能耗管理系統、供熱節能 降低建筑能耗 10 被動式建筑、能耗管理系統 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 10 BIPV/BAPV 節水與水資源利用(50 分) 使用較高用水效率等級的衛生器具 15 - 綠化灌溉及空調冷卻水采用節水設備或技術 12 - 結合雨水綜合利用設施營造室外景觀水體 8 - 使用非傳統水源 15 被動式建筑 節材與綠色建材(50 分) 土建與裝修一體化設計施工 8 裝配式建筑 合理選用建筑結構材料與構件 10 裝配式建筑 選用工業化內裝部品 8 裝配式建筑 選用可再循環材料、可再利用材料及利廢
58、建材 12 綠色建材 選用綠色建材 12 綠色建材 資料來源:綠色建筑評價標準(2019)國盛證券研究所 2022 年 03 月 13 日 P.13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基于基于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綠色建筑評價標準(2019) 中關于資源節約的評分細項) 中關于資源節約的評分細項預示的產業方向,并結預示的產業方向,并結合合綠色建筑創建行動方案綠色建筑創建行動方案的政策方向,我們認為的政策方向,我們認為我國打造資源節約型的綠色建筑的我國打造資源節約型的綠色建筑的內容應當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內容應當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建造方式上一是建造方式上,應當選擇裝配
59、式建筑,尤其是鋼結構建筑更加受政策傾斜。同時對于傳統建筑的建設,也應當盡量實現資源節約,比如用鋁模板替代傳統的木模板,亦符合建造過程資源節約的要求。 二是材料選擇上二是材料選擇上,應當選擇綠色建材,綠色建材一方面反映在材料生產過程中的資源節約上,另一方面也反映在建筑使用過程中,綠色建材的性能使建筑更加節能環保。 三是三是建筑類型上建筑類型上,應當積極選用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等被動式建筑類型,其中我們認為 BIPV/BAPV 是被動式建筑發展的重要實施路徑,未來潛在發展空間廣闊。 四是運維方式四是運維方式上上,由于建筑運行過程中能耗巨大,應當結合最新建筑科技成果進行智慧運維,實現建筑節能。
60、其中北方采暖地區建筑運行能耗和碳排放量約占全國能耗和碳排放量的 11%,供熱節能未來成長空間較為廣闊。 2.2. 建造方式:裝配式建造方式:裝配式建造建造、鋁模板、鋁模板支護支護 2.2.1. 裝配式建筑裝配式建筑是綠建的重要實施手段是綠建的重要實施手段 2020 年 7 月住建部等 7 部委聯合應發的 綠色建筑創建行動方案 中提出大力發展鋼結構等裝配式建筑,新建公共建筑原則上采用鋼結構。2022 年 3 月住建部 “十四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中指出,2020 年全國新開工裝配式建筑占城鎮當年新建建筑面積比例為 20.5%,目標到 2025 年達到 30%。我國在推動綠色建筑的發展歷程
61、中,始終將裝配式建筑作為重要建造方式,尤其是鋼結構建筑。 裝配式建筑綠色環保優勢突出裝配式建筑綠色環保優勢突出。裝配式建筑工業化的建造方式可將大部分濕作業轉入工廠,這樣可以有效減少有害氣體及污水排放,降低施工粉塵及噪聲污染,降低固體垃圾的排放,大大減少了施工擾民的現象,有利于環境保護。 預制預制 PC 方面方面: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與傳統生產方式相比,PC 裝配式建筑較現場澆筑建筑可節約水資源 35%-40%、能源消耗 20%-25%、建筑廢物處臵量 65%-70%、粉塵水平 20%-30%,綠色環保優勢明顯。 鋼結構方面鋼結構方面:根據中國工程院戰略咨詢報告測算數據,以多層建筑為例,鋼結
62、構建筑建造過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為 200Kg/, 同口徑下傳統混凝土方案為 234Kg/, 減排 15%;同時耗水量減少 39%,能耗減少 12%。 2022 年 03 月 13 日 P.14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 10:PC 裝配式建筑與現場澆筑建筑成本對比 PC 裝配式建筑裝配式建筑 現場澆筑建筑現場澆筑建筑 節約和改善節約和改善 工期 160210 天 250300 天 2045% 所需現場施工人數 4050 人 150160 人 6075% 水資源消耗 0.0510.067m3/m2 0.0850.09 m3/m2 3540% 能源消耗 7.07.1k
63、wh/m2 8.99.0kwh/m2 2025% 建筑廢物處臵量 7.347.35kg/m2 23.7523.80kg/m2 6570% 粉塵水平(PM10) 6075g/m3 85100g/m3 2030% 資料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國盛證券研究所 圖表 11:鋼結構對比傳統混凝土結構污染物排放量(Kg/) 建筑類型建筑類型 溫室氣體溫室氣體 有害氣體有害氣體 污染物污染物 CO2 NOx SO2 CO 粉塵 固廢 傳統混凝土 234.3 1.21 0.63 5.95 1.11 40.6 鋼結構 200.2 1.13 0.42 6.76 0.46 20.0 節省幅度 15% 6% 32% -
64、14% 59% 51% 資料來源:中國工程院戰略咨詢報告,國盛證券研究所 2.2.2. 鋁模板鋁模板大幅提升傳統現澆施工環保與經濟性大幅提升傳統現澆施工環保與經濟性 建筑模板是一種臨時性支護結構,用于保證混凝土工程質量與施工安全、加快施工進度和降低工程成本。目前建筑施工領域使用的模板主要為木膠合板模板、竹膠合板模板、鋼模板、塑料模板、鋁模板。 圖表 12:我國建筑模板體系的發展歷程概覽 資料來源:志特新材招股說明書,國盛證券研究所 鋁模板鋁模板在所有建筑模板中最具發展潛力在所有建筑模板中最具發展潛力。我國建筑業目前木模板使用率約 50%,生產 1立方米木膠合板模板所用木材約 2.53 立方米,
65、能夠重復利用 1-3 次的占 80%左右,現場加工后的木膠合板模板再次使用僅占 5%,廢棄的木膠合板模板難以做到合理回收,污染較嚴重。竹膠合板模板市占率較低,同時可重復使用的次數一般較少,約 15 次左右。鋼模板在取代木模板進程中發揮過重要作用,但存在自重較大、資金投入較多、運用范圍較窄(常用于高層且需標準層)等問題。塑料模板市場占有率為 10%左右,在消化社會廢棄塑料上起到一定積極作用, 但剛度低、 耐久性較差、 受溫度影響較大的缺點,限制了其進一步發展。 而鋁模板鋁模板在施工質量、施工效率、經濟效益、安全性和節能環保等方面具備一定優勢, 2022 年 03 月 13 日 P.15 請仔細閱
66、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其中環保特性顯著,除少量非標準件在模板重復使用前需要更換外,其余配件均可重復使用,大大減少了對自然資源的占用,且所有材料均為可循環使用材料,符合國家對建筑項目節能、環保、低碳、減排的規定,可帶來良好的社會效益;鋁合金模板不會造成現場污染,現場無需進行裁剪、切割,不會產生相應的廢料。 圖表 13:鋁模板的主要優勢 領域領域 優勢優勢 施工質量施工質量 均布荷載和可承受混凝土側壓承載能力強 精度高、誤差小 表面光滑、平整,基本不會出現漏漿、爆漿現象 施工效率施工效率 造型拼接容易而且密度小、平均重量輕,其平均每平方米重量只有 25 千克左右,易裝快拆 采用
67、早拆模支撐系統,較短時間內就可以進行拆卸 無需人工定位預留孔洞,在設計時已考慮相應的預留洞口,省去了預留孔洞定位的繁瑣工作 使用鋁模系統施工的同時可以按設計尺寸預制好門窗,總體施工周期短 經濟效益經濟效益 實現了一體化設計,顯著提高了模板的周轉率,熟練的安裝工人每人每天可安裝 20-30 平方米,節約人工費用 施工效果較好,避免二次批蕩作業的情況出現 重復利用性較強,理論上可重復使用 150-300 次 安全性安全性 承載力高達 60 千牛/平方米且穩定性好 節能環保節能環保 可重復使用,所有材料均為可循環使用材料,現場無需進行裁剪、切割 資料來源:志特新材招股說明書,國盛證券研究所 近年來鋁
68、合金模板行業受到國家產業政策的鼓勵和支持近年來鋁合金模板行業受到國家產業政策的鼓勵和支持?;阡X模板綜合優勢突出,我國近年來持續大力推廣鋁模板的使用, 2016 年 9 月工信部發布的 有色金屬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 年) 明確提出推廣鋁合金建筑模板、擠壓鑄造件的應用,到 2020 年,實現鋁在建筑、交通領域的消費用量增加 650 萬噸。2020 年 5 月住建部發布的關于推進建筑垃圾減量化的指導意見中提出鼓勵采用工具式腳手架和模板支撐體系,推廣應用鋁模板、金屬防護網、金屬通道板、拼裝式道路板等周轉材料。近年來隨著鋁模板從民用建筑向公共建筑延伸,地鐵、隧道、橋梁和管廊等工程也開始使用鋁
69、合金模板,行業有望迎來快速發展期。 圖表 14:我國近年來推動鋁模板發展政策匯總 發布時間發布時間 發布單位發布單位 名稱名稱 主要內容及影響主要內容及影響 2014 年 1 月 住建部 綠色保障性住房技術導則 (建辦2013195 號) 采用工具式定型模板,提高模板使用率。工具式定型模板使用面積占模板工程總面積的比例宜達到 51%以上。 2014 年 7 月 住建部 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推進建筑業發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見(建市201492 號) 推動建筑施工安全專項治理。研究探索建筑起重機械和模板支架租賃、安裝(搭設)、使用、拆除、維護保養一體化管理模式,提升起重機械、模板支架專業化管理水平。 2
70、016 年 9 月 工信部 有色金屬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 年)(工信部規2016316號) 推廣鋁合金的應用領域, 推廣鋁合金建筑模板、 擠壓鑄造件的應用,到 2020 年,實現鋁在建筑、交通領域的消費用量增加 650 萬噸。 2017 年 10 月 住建部 建筑業 10 項新技術(2017 版)(建質函2017268 號) 模板腳手架技術屬于“建筑業 10 項新技術”,其中包括了組合鋁合金模板施工技術、集成附著式升降腳手架技術、清水混凝土模板技術、管廊模板技術。 2020 年 5 月 住建部 關于推進建筑垃圾減量化的指導意見(建質202046 號) 鼓勵采用工具式腳手架和模板支撐體
71、系,推廣應用鋁模板、金屬防護網、金屬通道板、拼裝式道路板等周轉材料。 2022 年 03 月 13 日 P.16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國盛證券研究所 2.3. 材料選擇:綠色建材材料選擇:綠色建材 綠色建材對生產過程及使用過程均提出較高要求綠色建材對生產過程及使用過程均提出較高要求。 2016 年 8 月, 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在編制建材工業“十三五”發展指導意見時,在廣泛征求行業內專家和企業代表意見的基礎上,提出了綠色建材的定義:綠色建筑材料是指在原料的選用、開采加工、產品制造、產品應用過程中,能夠有效利用廢棄物,少用天然資源和能源,資源可
72、循環再利用的,不僅性能功能符合建筑物等配臵的要求,而且全生命期內與生態環境和諧,對人類健康無害的建筑材料。 依據住建部系列文件,目前我國將建筑門窗及配件等 51 種產品納入綠色建材產品認證實施范圍,按照綠色建材產品認證實施方案要求實施分級認證。綠色建材標識等級依據技術要求和評價結果,由低至高為一星級、二星級和三星級 3 個等級。 圖表 15:綠色建材產品認證實施范圍 序號序號 產品大類產品大類 產品種類產品種類 序號序號 產品大類產品大類 產品種類產品種類 1 一、圍護結構及一、圍護結構及混凝土類混凝土類 預制構件 26 三、 防水密封及建筑涂三、 防水密封及建筑涂料類料類 建筑密封膠 2 鋼
73、結構房屋用鋼構件 27 防水涂料 3 現代木結構用材 28 墻面涂料 4 砌體材料 29 反射隔熱涂料 5 保溫系統材料 30 空氣凈化材料 6 預拌混凝土 31 樹脂地坪材料 7 預拌砂漿 33 四、 給排水及水處理設四、 給排水及水處理設備類備類 建筑用閥門 8 混凝土外加劑 減水劑 34 塑料管材管件 9 二、門窗幕墻及二、門窗幕墻及裝飾裝修類裝飾裝修類 建筑門窗及配件 35 游泳池循環水處理設備 10 建筑幕墻 36 凈水設備 11 建筑節能玻璃 37 軟化設備 12 建筑遮陽產品 38 油脂分離器 13 門窗幕墻用型材 39 中水處理設備 14 鋼質戶門 40 雨水處理設備 15 金
74、屬復合裝飾材料 41 五、 暖通空調及太陽能五、 暖通空調及太陽能利用與照明類利用與照明類 空氣源熱泵 16 建筑陶瓷 42 地源熱泵系統 17 衛生潔具 43 新風凈化系統 18 無機裝飾板材 44 建筑用蓄能裝臵 19 石膏裝飾材料 45 光伏組件 20 石材 46 LED 照明產品 21 鎂質裝飾材料 47 采光系統 22 吊頂系統 48 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 23 集成墻面 49 六、其它設備類六、其它設備類 設備隔振降噪裝臵 24 紙面石膏板 50 控制與計量設備 51 機械式停車設備 資料來源:關于加快推進綠色建材產品認證及生產應用的通知,國盛證券研究所 2022 年 03 月 13
75、 日 P.17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 16:綠色建材認證標識 資料來源:綠色建材產品分級認證實施通則,國盛證券研究所 2.3.1. 圍護結構及混凝土類圍護結構及混凝土類 生態水泥生態水泥是以城市垃圾焚燒灰和廢水中污泥等廢棄物為主要原料,添加其他輔料燒制而成的新型水泥或利用工業廢料生產的水泥。傳統情況下,生產 1 噸水泥需要約 1.1 噸石灰石,消耗 105 千克煤,同時,分解 1.1 噸石灰石需排放 0.49 噸二氧化碳。而生態水泥通過利用粉煤灰、礦渣、垃圾焚燒灰,在大幅減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同時,還能具有和普通水泥相同的質量,對節能減排具有重要的意義。 再生
76、骨料混凝土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材料包括廢棄混凝土、碎磚、瓦、玻璃、陶瓷、爐渣、礦物垃圾、石膏等,經特定處理、破碎、分級并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形成的以滿足不同使用要求的骨料,對于應對我國環境壓力嚴峻、建材資源日益緊張問題意義重大。我國規范規定:在配制過程中摻用了再生骨料, 且再生骨料占骨料總量的質量百分比不低于 30%的混凝土稱為再生混凝土。再生骨料混凝土是建筑業 10 項新技術(2017 版)之一,再生骨料與天然骨料相比,孔隙率大、吸水性強、強度低, 建筑業 10 項新技術(2017 版) 認為我國目前實際生產應用的再生骨料大部分為 II 類及以下再生骨料,宜用于配制 C40及以下強度等級的非預應
77、力普通混凝土,鼓勵再生骨料混凝土大規模用于墊層等非結構混凝土。 圖表 17:生態水泥標磚 圖表 18:再生骨料 資料來源:長信澤建材,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中國砂石骨料網,國盛證券研究所 保溫材料保溫材料用于控制室內熱量外流,主要的保溫材料包括:1)膨脹型聚苯板(EPS 板) ,保溫效果好,價格便宜,強度稍差;2)擠塑型聚苯板(XPS 板) ,保溫效果更好,強度高,耐潮濕,價格貴;3)巖棉板,防火,阻燃,吸濕性大,保溫效果差;3)膠粉聚苯顆粒保溫漿料,阻燃性好,廢品回收,保溫效果差;5)聚氨酯發泡材料,防水性好,保溫效果好,強度高,價格較貴;6)珍珠巖等漿料,防火性好,耐高溫,保溫效果差,
78、吸水性高。 2022 年 03 月 13 日 P.18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保溫砌塊保溫砌塊是將混凝土砌塊由單一結構材料升級為結構功能一體化保溫型混凝土砌塊,解決了外墻保溫系統與建筑同壽命核心技術問題,顯著提高建筑抗震、安全性和耐久性,是建筑節能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 圖表 19:鋪裝 EPS 泡沫板 圖表 20:發泡水泥充填保溫砌塊坯體 資料來源:河南泰冠保溫材料公司,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新型綠色工程和建筑材料,國盛證券研究所 2.3.2. 門窗幕墻及裝飾裝修類門窗幕墻及裝飾裝修類 生態玻璃生態玻璃是指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或功能,對資源能源消耗少和對生態環境污
79、染小,再生利用率高或可降解與循環利用,在制備、使用、廢棄直到再生利用的整個過程與環境協調共存的玻璃材料。常用建筑生態玻璃包括熱反射玻璃、Low-E 玻璃、調光玻璃、隔音玻璃、電磁屏蔽玻璃、抗菌自潔玻璃、光致變色玻璃等。 環境友好型建筑衛生陶瓷環境友好型建筑衛生陶瓷是對陶瓷礦產資源合理開發綜合利用的一種陶瓷,可以保護優質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紅土類等鐵鈦含量高的低質原料及各種工業尾礦、廢渣。同時還推行清潔生產與管理,陶瓷廢次品、廢料的回收、分類處理與綜合利用。常見的環境友好型建筑衛生陶瓷包括陶瓷薄板、外墻干掛陶瓷空心板、薄型陶瓷磚、發泡陶瓷保溫磚(板) 、燒結透水磚、輕量化節水型陶瓷衛生潔具、陶瓷太
80、陽能集熱器(板) 。 圖表 21:Low-E 玻璃 圖表 22:陶瓷薄板 資料來源:星冠玻璃,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齊家網,國盛證券研究所 2.3.3. 防水密封及建筑涂料類防水密封及建筑涂料類 涂料的主要成分為樹脂類有機高分子化合物,在使用時(刷或噴涂)需用稀釋劑調成合適黏度以方便施工, 而這些稀釋劑揮發性強, 大量彌散于空氣中, 極容易引起環境污染,甚至引發住戶中毒。涂料的加工和生產產生的有機化合物在人類活動所產生的有機揮發 2022 年 03 月 13 日 P.19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組分(VOC)總量中僅次于交通,占 20%25%。 綠色涂料綠色涂料
81、是指節能、 低污染的水性涂料、 粉末涂料、 高固體含量涂料 (或稱無溶劑涂料)和輻射固化涂料等。綠色涂料追求 VOC 不斷降低直至為零,在綠色建筑發展浪潮下,水基涂料、粉末涂料、無溶劑涂料等有望成為將來涂料發展的主要方向。 2.4. 房屋類型房屋類型:BIPV/BAPV、被動式被動式建筑建筑 2.4.1. BIPV/BAPV 光伏建筑光伏建筑為太陽能發電的新應用領域,該技術通過集成光伏發電系統與建筑外部結構實現建筑節能降耗,是實現低能耗被動式建筑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據集成化程度差異,光根據集成化程度差異,光伏建筑可分伏建筑可分為:為:后臵式光伏發電屋面系統(BAPV,Building Attac
82、hed Photovoltaic) ,一般指在現有建筑上安裝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利用建筑閑臵空間發電,多運用于存量建筑改造;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 ,是與建筑物同時設計、施工和安裝,并與建筑物融為一體的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兼顧發電效益及建筑外觀。 圖表 23:光伏電站分類 資料來源:能輝科技招股說明書,國盛證券研究所 從建造方式看從建造方式看,BAPV 一般采用特殊的支架將光伏組件固定于原有建筑結構,主要起到發電作用,不影響建筑物原有功能,屬“安裝型“太陽能光伏建筑。BIPV 采用一次性建設和投資模式,在建筑施工時直接安裝光
83、伏發電系統支架配件、光伏發電組件單元板和其他電氣設備。BIPV 除具備發電功能外還需兼顧建筑物自身結構和使用功能,以替代建筑物原有構件,本質為建筑建材。 2022 年 03 月 13 日 P.20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 24:BAPV 后臵式光伏發電屋面系統 圖表 25:BIPV 光伏建筑一體化 資料來源:光伏建筑公眾號,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光伏建筑公眾號,國盛證券研究所 靜態看: 工業廠房靜態看: 工業廠房 BAPV/BIPV 投資回收期分別投資回收期分別 8-9 年年/6-7 年, 公共建筑年, 公共建筑 BAPV/BIPV投資回收期分別投資回收期分
84、別 5-6 年年/4-5 年年。 根據我們今年 1 月份外發的行業專題報告 BAPV/BIPV發展提速,如何看待其經濟性? ,我們靜態測算工業廠房 BAPV/BIPV 投資回收期分別8-9 年/6-7 年,公共建筑 BAPV/BIPV 投資回收期分別 5-6 年/4-5 年。但考慮到當前分布式光伏行業持續出臺促進措施、 組件價格趨于下行、 工業電價趨于上行, 未來 BAPV/BIPV動態回收期有望進一步縮短,提升項目整體經濟性。 政策積極推動,政策積極推動,2022 年年 BIPV/BAPV 行業有望加速成長。行業有望加速成長。從行業推進政策來看,本周工信部等五部委印發智能光伏產業創新發展行動
85、計劃(2021-2025 年) ,提出要積極開展光伏發電、儲能、直流配電、柔性用電于一體的“光儲直柔”建筑建設示范,同時能源局印發 加快農村能源轉型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 , 支持鄉村利用農戶閑臵土地和農房屋頂,建設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及相關產業,同時配臵一定比例儲能,就地消納,余電上網;2022 年 3 月住建部“十四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中,目標十四五期間全國新增建筑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 50GW 以上。在政策持續推動下,我們認為 2022 年可能是分布式光伏裝機大年,BAPV/BIPV 行業有望加速成長。 2022 年 03 月 13 日 P.21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
86、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 26:BIPV/BAPV 經濟性分析總結表 項目項目 單位單位 工業廠房(工業廠房(25 年使用)年使用) 公共建筑(公共建筑(50 年使用)年使用) 傳統方式傳統方式 BAPV BIPV 傳統方式傳統方式 BAPV BIPV 建設:建設: 屋頂建設總成本(首次建設) 萬元 -100 -720 -675 -300 -780 -750 屋頂建設總成本(生命周期) 萬元 -300 -720 -675 -300 -1260 -1500 情景一:每年用電量達到情景一:每年用電量達到 BAPV 發電量發電量 120 萬度上限萬度上限 每年購電凈支付(正為收益) 萬元 -77 -
87、3.8 6.8 -90 -4.5 6.0 生命周期內購電合計費用(正為收益) 萬元 -1920 -96 170 -4500 -225 299 生命周期內屋頂+購電合計費用 萬元 -2220 -816 -505 -4800 -1485 -1201 回收期 年 8-9 年 6-7 年 5-6 年 4-5 年 情景二:每年用電量達到情景二:每年用電量達到 BIPV 發電量發電量 150 萬度上限萬度上限 每年購電凈支付(正為收益) 萬元 -96 -23.0 -4.8 -113 -27.0 -5.6 生命周期內購電合計費用(正為收益) 萬元 -2400 -576 -120 -5625 -1350 -2
88、81 生命周期內屋頂+購電合計費用 萬元 -2700 -1296 -795 -5925 -2610 -1781 回收期 年 8-9 年 6-7 年 5-6 年 4-5 年 資料來源:國盛建筑團隊BAPV/BIPV 發展提速,如何看待其經濟性?,國盛證券研究所 2.4.2. 被動式建筑被動式建筑 在房屋在房屋設計設計時時就選用被動式建筑體系, 可最大限度提升房屋運行環節節能減排能力就選用被動式建筑體系, 可最大限度提升房屋運行環節節能減排能力。 綠色建筑創建行動方案中明確提出推動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發展。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都可以認為是“被動式建筑” ,是通過自然通風、自然采光、太陽
89、能輻射和室內非供暖熱源得熱等各種被動式節能措施與建筑外圍護結構保溫隔熱節能技術相結合建造而成的建筑。近零能耗建筑是超低能耗建筑的更高水平體現,進一步地,若建筑物每年生產的能源和消耗的能源達到平衡,則被稱為零能耗建筑。 被動式建筑被動式建筑是未來建筑發展重要方向之一是未來建筑發展重要方向之一。 2019 年 9 月, 我國 近零能耗建筑技術標準正式實施,這是國際上首次通過國家標準形式對近零能耗建筑相關定義進行明確規定,也是我國首部引領性建筑節能國家標準。目前我國山東、河南、北京、吉林等省市針對超低能耗建筑示范推廣的鼓勵政策和技術標準陸續出臺, 在財政補貼、 非計容面積獎勵、備案價上浮、綠色信貸等
90、方面提出了政策優惠。未來隨著超低能耗建筑技術不斷應用于單體建筑、民用建筑、公共建筑、多層建筑和高層建筑領域,行業空間廣闊。 2022 年 03 月 13 日 P.22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 27:各類建筑能耗及功能對比圖 資料來源: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國盛證券研究所 被動式被動式建筑建筑建設成本增加約建設成本增加約 10%,但但開發商與消費者可實現共贏開發商與消費者可實現共贏。根據住建部被動式房屋示范項目秦皇島 “在水一方” 項目測算數據, 按照我國現行節能 65%標準 (較 19801981 年能耗降低 65%) 和按照德國被動式房屋標準建造的造價對比看,
91、前者造價為 5028元/平米,后者為 5624 元/平米,被動房成本增加約 10%。而從開發商角度看,成本增加幅度可以從政策補貼、更高的售價,以及高吸引力加快房屋去化、提升資金使用效率得到補充;從購房者角度看,雖然購房成本增加,但被動式建筑可以提供更加舒適的室內居住環境,并可以節省居住過程中各類能耗的費用。 圖表 28:住建部被動式房屋示范項目“在水一方”C15 樓造價對比 序號序號 項目項目 按節能按節能 65%標準的造價(元標準的造價(元/m2) 按被動式房屋的造價(元按被動式房屋的造價(元/m2) 1 降水 25 25 2 土方 10 10 3 護坡 9 9 4 樁基 30 30 5 結
92、構 510 510 6 裝修及保溫 220 392 7 門窗 208 333 8 水暖電 380 297 9 電梯 50 50 10 熱回收系統 0 300 11 防熱橋及細部處理成本 0 90 12 建筑單體成本小計建筑單體成本小計 1442 2046 13 室外工程及綠化 600 600 14 市政配套 200 130 15 規劃設計 100 100 16 驗收承辦 150 150 17 土地款 2000 2000 18 不可預見費 3% 135 151 19 管理費 2.5% 116 129 20 貸款利息 6% 285 318 21 總成本合計總成本合計 5028 5624 資料來源:
93、住建部被動式居住建筑在中國推廣的可行性研究,國盛證券研究所 2022 年 03 月 13 日 P.23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被動式被動式建筑建筑節能減排效益突出節能減排效益突出。根據住建部測算,被動式房屋“在水一方”示范項目與采用集中供暖方式的居住建筑相比,采暖費用可降低 80%以上,制冷費用可降低 40%以上。若將北方地區新建居住建筑建成被動式房屋,則可在 2050 年時較 2011 年累計節省 32 億噸標準煤,約占我國每年能源生產量的 84%;可在 2050 年時較 2011 年累計減排 89 億噸二氧化碳,約占我國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 96%。 圖表 29
94、:北方采暖地區城鎮居住建筑年采暖能耗及二氧化碳排放總量測算 資料來源:住建部被動式居住建筑在中國推廣的可行性研究,國盛證券研究所 2.5. 運維方式:運維方式:微電網、智慧供熱節能微電網、智慧供熱節能 建筑運行環節能耗高、排放量大,運行環節節能減排是綠色建筑發展的重要建筑運行環節能耗高、排放量大,運行環節節能減排是綠色建筑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組成部分。根據中國建筑節能協會能耗專委會發布的中國建筑能耗研究報告(2020) ,2018 年全國建筑全過程能耗總量為 21.47 億 tce,占全國能源消費總量比重為 46.5%;2018 年全國建筑全過程碳排放總量為 49.3 億 tCO2,占全國碳排放
95、的比重為 51.3%。從數據上可以看出,無論是能耗還是碳排放,建筑的運行階段均占了主要比例,加強建筑運行階段節能減排是實現綠色建筑的重點組成部分。 建筑節能建筑節能是指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采用物聯網等技術手段升級建筑管理模式等方式,使建筑運行更加節約能源,如商業建筑中的酒店、商業綜合體、辦公樓,公共建筑的場館、機場、高鐵站、醫院,工廠建筑的中央空調廠房等均可通過更加智能化的控制實現節能減排,即使未運用被動式建筑或 BIPV/BAPV 建設的房屋,也可以通過升級運營的方式實現建筑節能。運維在整個建筑生命周期內持續時間最長,占到 80-90%以上,行業目前依然未被重視,未來具有較好的成長潛力。 運
96、行運行環節環節綠色化綠色化持續受到政策重視持續受到政策重視。隨著我國綠色建筑規?;七M,綠色建筑發展過程中存在的重設計、建設輕運行管理的現象逐漸顯露。截止 2016 年 9 月份全國綠色建筑中獲運行標識的項目占比僅 6%。2017 年住建部發布的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十三五”規劃中強調要加強對綠色建筑標識項目建設跟蹤管理,加強對高星級綠色建筑和綠色建筑運行標識的引導,目標到 2020 年,獲得綠色建筑評價標識項目中,獲得運行標識項目比例超過 30%。 綠色建筑評價標準(2019) 中也規定,綠色建筑評價應在建筑工程竣工后進行,在建筑施工圖完成后,可進行預評價。 2022 年 03 月 13
97、日 P.24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 30:建筑全過程能耗數據 圖表 31:建筑全過程碳排放數據 資料來源:中國建筑節能協會能耗統計專委會,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中國建筑節能協會能耗統計專委會,國盛證券研究所 2.5.1. 微電網微電網 微電網微電網是能完整覆蓋是能完整覆蓋工商企業建筑工商企業建筑設施設施能效綜合管理的重要平臺能效綜合管理的重要平臺。 微電網 (Micro-Grid)也譯為微網,是指由分布式電源、儲能裝臵、能量轉換裝臵、負荷、監控和保護裝臵等組成的小型發配電系統,是工商企業建筑內部用電的完整網絡,也是其自身進行電力綜合能效管控的平臺。 圖表
98、32:企業微電網結構 資料來源:安科瑞官網,國盛證券研究所 分布式新能源具有間歇性、隨機性等特點,企業微網建設需求有望快速提升分布式新能源具有間歇性、隨機性等特點,企業微網建設需求有望快速提升。分布式新能源發電往往存在較強的間歇性、不可預測性、多變性的發電特征,直接使用的難度較大。2021 年 3 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推進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發展的指導意見 ,擬通過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的方式促進新能源電力順利消納,能夠實現多能互補、儲能,并整合本地分布式光伏、電網、負荷,實現源網荷儲高度融合的企業微網建設有望快速提升。 2022 年 03 月 13 日 P.25 請仔細閱
99、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企業微網對電力協調性管理要求更高、功能更加復雜,能源管理系統迎發展風口。企業微網對電力協調性管理要求更高、功能更加復雜,能源管理系統迎發展風口。企業微網建設后,電力系統的協調性及靈活性要求將大幅提升,進而對企業能源管理系統提出更高要求。無論是適應分布式電源并網和消納要求,還是支撐新能源汽車等交互式、移動式設施廣泛接入,都需要以數字技術為電網賦能,促進企業微網協調互動,推動能源管理系統升級。同時,傳統的用戶使用電力方式在同一線路只需要一塊電表計量,而自用自發、余電上網的分布式光伏項目,以及儲能項目往往需要電表實時計量發電量、上網電量、下網電量,需要實現電
100、路雙向電量計量,用電計量復雜程度進一步提升,促能源管理系統需求進一步增加。 2.5.2. 供熱節能供熱節能 供熱節能是建供熱節能是建筑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筑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供熱系統一般由三部分組成,包括熱源、熱網和熱用戶。其中熱源主要是生產和制備一定參數(溫度、壓力)熱媒的鍋爐房或熱電廠;熱網是傳輸熱媒的室外供熱管路系統;熱用戶是直接使用或消耗熱能的居民或工商業用戶。集中供熱是通過在工業生產區域、城市居民集聚的區域內建設集中熱源,向該地區及周圍的企業、居民提供生產和生活用熱的一種能源方式。集中供熱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符合環保和節能減排的要求,已成為北方地區供熱的主流選擇。 圖表 33
101、:城市供熱系統示意圖 資料來源:瑞納智能招股說明書,國盛證券研究所 北方采暖地區建筑運行能耗和碳排放量約占全國能耗和碳排放量的北方采暖地區建筑運行能耗和碳排放量約占全國能耗和碳排放量的 11%。根據中國建筑節能協會能耗統計專委會數據,2018 年我國建筑運行能耗總量約 10 億噸標準煤,占全國總量的 22%,同時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約 21 億噸,也占全國總量的 22%,其中北方采暖地區建筑運行能耗和碳排放量占比約一半,即占全國能耗和碳排放量的約 11%。 供熱在建筑運行階段中能耗和碳排放占比大,供熱浪費現象促供熱節能需求持續提升供熱在建筑運行階段中能耗和碳排放占比大,供熱浪費現象促供熱節能需求持
102、續提升。據清華大學建筑節能中心測算,2018 年北方城鎮供暖能耗 2.12 億噸標煤,占建筑運行總能耗的 21%;碳排放量約 5.5 億噸,占建筑運行總碳排放量的 26%。當前我國北方城鎮冬季供暖情況持續完善,主要問題已經從過去的室溫低、高投訴、熱費上繳率低等民生問題轉變成為目前的室內過熱、高能耗和降低污染物排放等面向生態文明發展的新訴求。建筑物的實際耗熱量除了與建筑物保溫性能相關以外,還受到供熱系統調控等多個方面影響,但由于缺乏供熱調控手段,甚至導致居民經常開窗“散熱” ,傳統供熱系統中仍然存在大量過量供熱的現象。供熱企業運行管理人員往往只能根據經驗,加大供熱量以減少投訴率,從而導致系統整體
103、過熱,造成過量供熱損失。為提高供熱利用效率、響應國家節能減排號召,面對多方面熱量損耗,供熱企業紛紛對供熱各個環節進行節能改造,專業化的供熱節能改造以及智慧化升級運營需求不斷提高。 2022 年 03 月 13 日 P.26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 34:建筑運行能耗各區域占比 資料來源:中國建筑能耗研究報告(2020),國盛證券研究所 圖表 35:建筑物實際耗熱量的影響因素 資料來源:瑞納智能招股說明書,國盛證券研究所 我國近年來持續出臺舉措促采暖節能降耗。我國近年來持續出臺舉措促采暖節能降耗。2017 年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2017-2021 年) 開始
104、促進供熱企業積極進行供熱系統自動化升級改造;2019 年 7 月份國務院關于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提出積極推行節能環保整體解決方案, 明確提出積極推廣集中供熱; 2019 年 2 月 綠色產業指導目錄 (2019 年版) 將熱力計量設備、節能自控設備生產制造、城鎮集中供熱管網節能改造等均列入了綠色產業指導目錄中,為供熱節能行業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同時 2019 年 4 月至今持續出臺老舊小區改造升級促進政策,積極推動存量老舊小區供熱改造。 北方采暖地區, 54% 夏熱冬暖地區, 17% 夏熱冬冷地區, 29% 2022 年 03 月 13 日 P.27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105、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 36:我國近年來供熱節能政策匯總 時間時間 部委部委 政策政策 核心內容核心內容 2017年12月 發改委、能源局等 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2017-2021 年) 未來將加大老舊一、二級管網、換熱站及室內取暖系統的節能改造,積極推廣熱源側運行優化、熱網自動控制系統、管網水力平衡改造、無人值守熱力站、用戶室溫調控及無補償直埋敷設等節能技術措施。 2018 年 7 月 國務院 國務院關于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 積極推行節能環保整體解決方案,加快發展合同能源管理、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和社會化監測等新業態,培育一批高水平、專業化節能環保服務公司。完善各
106、類園區集中供熱設施,積極推廣集中供熱。 2019 年 2 月 發改委 綠色產業指導目錄(2019年版) 將熱力計量設備、節能自控設備生產制造、城鎮集中供熱管網節能改造等均列入了綠色產業指導目錄中,為供熱節能行業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2019 年 4 月 住建部、發改委、財政部 關于做好 2019 年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通知 大力進行老舊小區改造提升,進一步改善群眾居住條件,決定自 2019年起將老舊小區改造納入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給予中央補助資金支持。 2020 年 5 月 發改委、科技部等 關于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節能環保企業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 在石油、化工、電力、天然氣等重點行業和領域
107、,進一步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放開節能環保競爭性業務,積極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2020 年 7 月 國務院 關于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 2020 年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 3.9 萬個,涉及居民近 700 萬戶;到2022 年,基本形成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制度框架、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 2021 年 2 月 國務院 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 進一步放開石油、化工、電力、天然氣等領域節能環保競爭性業務,鼓勵公共機構推行能源托管服務。適時修訂綠色產業指導目錄,引導產業發展方向。 2021年10月 國務院 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
108、中和工作的意見、2030 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的通知 推進煤炭消費替代和轉型升級,積極推進供熱改造;加快提升建筑能效水平,提高節能降碳要求,推動超低能耗建筑、低碳建筑規?;l展;持續推動老舊供熱管網等市政基礎設施節能降碳改造;加快推廣供熱計量收費和合同能源管理,逐步開展公共建筑能耗限額管理。到2025 年,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國盛證券研究所 3. 市場空間:市場空間:綠建萬億空間打開,綠建萬億空間打開,多多領域展現領域展現優異優異成長性成長性 3.1. 綠色建筑整體綠色建筑整體空間:空間:2025 年有望達年有望達 9.2 萬億,萬億,CAGR 5% 1)
109、新建綠色建筑市場規模:)新建綠色建筑市場規模: 綠色建筑綠色建筑面積面積測算測算:對于新建建筑面積,我們假設 2021-2025 年均保持零增速。對于新建綠色建筑面積的比例,根據 2022 年 3 月 11 日住建部發布的“十四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截至 2020 年底,全國城鎮新建綠色建筑占當年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到 77%,累計建成綠色建筑面積超過 66 億平方米,目標到 2025 年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建成綠色建筑,則對于 2025 年新建綠色建筑約 30.7 億平米。 綠色建筑單價:綠色建筑單價: 根據住建部于 2019 年 4 月發布的 綠色建筑經濟指標 (征求意見稿) ,住宅類
110、一星級、二星級、三星級綠色建筑項目每平方米單價約為 2500/3300/4600 元,考慮到低級別星級的綠色建筑依然較多,我們取平均約們取平均約 3000 元元/平米平米。公共建筑類項目每平方米單價略高于住宅,為保守估計,取住宅類項目的單價作為測算依據??紤]技術提升帶來的成本下降等諸多因素,在測算中假設每年單位造價成本不變。 經估算經估算得得 2025 年年新建綠色建筑市場規模新建綠色建筑市場規模約約 9.2 萬萬億元億元,5 年復合增速年復合增速 5.4%。 2022 年 03 月 13 日 P.28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 37:新建綠色建筑市場規模預測 2
111、020 年年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新建建筑面積(億平方米) 30.7 30.73 30.73 30.73 30.73 30.73 同比增速 -1.5% 0% 0% 0% 0% 0% 綠色建筑比例 77% 82% 87% 92% 96% 100% 新建綠色建筑面積(億平方米) 23.66 25.20 26.74 28.27 29.50 30.73 綠色建筑單價(元/平方米) 3000 3000 3000 3000 3000 3000 新建綠色建筑市場規模(億元)新建綠色建筑市場規模(億元) 70986 75596 80205 84815 88502 921
112、90 復合增速復合增速 5.4% 資料來源:住建部、Wind,國盛證券研究所 2)存量建筑存量建筑綠色改造市場規模綠色改造市場規模:存量建筑市場=待改造住宅面積*住宅單位改造成本+待改造非住宅面積*非住宅單位改造成本。 住宅建筑面積估計:根據 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可得,城市人口數為 4.04 億人,人均住宅面積 29.15 平方米,鎮人口數為 2.66 億人,人均住宅面積 32.03 平方米,合計可得城鎮住宅存量面積約為 203 億平方米(20 年七普中未含住宅數據) 。由于六普數據中未考慮空臵房屋也可以進行綠色改造,因此 2010 年底實際住宅存量面積應在六普結果基礎上除以(1-空
113、臵率) 。2017 年調查顯示,大中城市房屋空臵率為 11.9%,小城市為 13.9%,由于鎮空臵率普遍比城市高,取整體空臵率為 15%,可得 2010 年底住宅存量約為 239 億平方米。2020 年底住宅存量年底住宅存量=2010 年底住宅存量年底住宅存量+2011-2020 年每年年每年年底住宅竣工總面積年底住宅竣工總面積=312 億平方米。億平方米。 2022 年 03 月 13 日 P.29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 38:住宅建筑面積估算 2010 年住房建筑存量估計年住房建筑存量估計 城市人口數(人) 403760040 城市人均住房面積(平方米/人
114、) 29.15 鎮人口數(人) 266245506 鎮人均住房面積(平方米/人) 32.03 非空臵住宅建筑存量(億平方米) 202.97 空臵率 15% 住宅建筑存量(億平方米) 238.79 2010 年以來住房竣工面積(億平方米)年以來住房竣工面積(億平方米) 2011 年 7.17 2012 年 7.90 2013 年 7.87 2014 年 8.09 2015 年 7.38 2016 年 7.72 2017 年 7.18 2018 年 6.60 2019 年 6.80 2020 年 6.59 2020 年底住宅建筑面積(億平方米)年底住宅建筑面積(億平方米) 312.10 資料來源:
115、Wind,國盛證券研究所 非住宅建筑面積估計:2005 年,國家統計局公布全國城鎮房屋建筑面積為 164.51 億平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積 107.69 億平米,占房屋建筑面積的比重為 65.46%。從 2005 年后歷年竣工住宅和非住宅的比例推算,住宅與非住宅建筑面積比約為 7:3,故推算非住宅建筑面積為 134 億平米。 圖表 39:2005 年后歷年竣工建筑中住宅占比 資料來源:Wind,國盛證券研究所 剔除已完成綠建改造后,尚未剔除已完成綠建改造后,尚未改造改造的的建筑面積:建筑面積:據住建部披露,截至 2020 年累計建成77.5% 78.8% 71.8% 79.4% 77.7% 77
116、.4% 79.5% 77.6% 75.3% 73.7% 72.7% 70.8% 70.6% 70.9% 72.3% 66%68%70%72%74%76%78%80%82%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竣工住宅占總竣工面積比例 竣工住宅占總竣工面積比例 2022 年 03 月 13 日 P.30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綠色建筑面積為 66 億平米,假設其中住宅與非住宅比例為 7:3,則對應已建成的綠色建筑住宅與非住宅分別為 46/20 億平米。進一步可
117、估算尚未進行綠色改造的建筑中住宅與非住宅分別為 266/114 億平米。 單位改造成本:單位改造成本:根據綠色建筑經濟指標(征求意見稿) ,已有住宅的綠色改造成本約為 200-400 元/平米,非住宅(如學校)的改造成本約為 300-700 元/平米,估算時分別取中間值 300、500 元/平米。 經估算可得經估算可得存量存量建筑綠色改造市場規模約為建筑綠色改造市場規模約為 13.7 萬億元,若十年內改造完畢則每年約萬億元,若十年內改造完畢則每年約有有 1.4 萬億元的市場規模。萬億元的市場規模。 圖表 40:新建綠色建筑市場規模測算 項目項目 指標指標 2020 年底住宅存量(億平方米) 3
118、12 待改造住宅面積(億平方米) 266 住宅改造單位成本(元/平方米) 300 2020 年底非住宅存量(億平方米) 134 待改造非住宅面積(億平方米) 114 非住宅改造單位成本(元/平方米) 500 傳統改造綠色建筑市場規模(億元)傳統改造綠色建筑市場規模(億元) 136800 資料來源:Wind、住建部、國家統計局,國盛證券研究所 結論:基于綠色建筑相關政策、存量建筑綠色改造需求等因素,我們測算出結論:基于綠色建筑相關政策、存量建筑綠色改造需求等因素,我們測算出 2025 年我年我國綠色建筑年度新增市場規模約為國綠色建筑年度新增市場規模約為 9.2 萬億元,萬億元,5 年復合增速年復
119、合增速 5%;同時每年還約有;同時每年還約有1.4 萬億元規模的綠色建筑存量市場改造。萬億元規模的綠色建筑存量市場改造。 3.2. 重點細分領域市場重點細分領域市場 3.2.1. 裝配式建筑裝配式建筑:2025 年有望年有望超超 2.4 萬億,萬億,CAGR 10% 我國目標我國目標 2025 年年裝配式裝配式建筑在建筑在新建建筑新建建筑中的比例中的比例超超 30%。2016 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 ,提出力爭用 10 年左右的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 30%。2022 年 3 月住建部發布的“十四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再次強調 202
120、5 年裝配式建筑占當年城鎮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的發展目標。 測算測算 2025 年我國裝配式建筑市場規模有望超年我國裝配式建筑市場規模有望超 2.4 萬億萬億。2020 年裝配式建筑新開工面積 6.3 億平米,占當年新建建筑面積的 20.5%,我們保守預測新建建筑面積未來 5 年均保持零增速,裝配式建筑占比從 20.5%逐步提升至 2025 年的 31%,對應 2025 年我國裝配式建筑新開工建筑面積約 9.5 億平米。同時我們假設其中 PC 結構和鋼結構占比為6:4,其中單位建造成本方面,根據住建部裝配式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額 ,PC 結構不同裝配化率下單位建造成本不同,我們預計當前階段國內
121、 PC 裝配化率整體還較低,可以以 20%裝配化率的單位成本進行衡量,預計 2025 年有望整體提升至 40%裝配化率,由此對應 PC 裝配式建筑單位成本從 2231 元/平米提升至 2496 元/平米。而鋼結構本身具備裝配化的屬性,鋼結構建筑裝配化率整體較高,可以根據住建部裝配式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額數據假設單位成本維持 2776 元/平米?;谏鲜黾僭O,可以測算我國 2020年裝配式建筑市場規模約 1.5 萬億,2025 年有望超 2.4 萬億,5 年復合增速 10%。 2022 年 03 月 13 日 P.31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 41:不同裝配化率下高層
122、 PC 建造成本及與鋼結構成本對比(元/平米) 高層高層 PC-20% 高層高層 PC-40% 高層高層 PC-50% 高層高層 PC-60% 鋼結構鋼結構 估算參考指標估算參考指標 2231 2396 2478 2559 2776 建安費用 1896 2037 2106 2175 2360 人工費 346 307 288 269 193 材料費 1262 1457 1554 1651 1699 其他費用 288 273 264 255 468 資料來源:住建部裝配式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額,國盛證券研究所 圖表 42:裝配式建筑市場規模測算 2020 年年 2021E 2022E 2023E 20
123、24E 2025E 備注備注 新建建筑面積(億平方米) 30.7 30.7 30.7 30.7 30.7 30.7 同比增速 -1.5% 0% 0% 0% 0% 0% 裝配式建筑比例 20.5% 23.0% 25.0% 27.0% 29.0% 31.0% 裝配式新開工面積(億平方米) 6.3 7.1 7.7 8.3 8.9 9.5 =新開工面積*裝配式比例 PC 結構占比 68% 60% 60% 60% 60% 60% 由上述分析得 鋼結構占比 32% 40% 40% 40% 40% 40% 由上述分析得 PC 結構單位成本 2231 2264 2297 2330 2363 2396 根據住建
124、部裝配式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額假設 鋼結構單位成本 2776 2776 2776 2776 2776 2776 根據住建部裝配式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額假設 裝配式建筑市場規模(億元)裝配式建筑市場規模(億元) 15144 17449 19119 20812 22531 24273 復合增速復合增速 10% 資料來源:Wind、住建部,國盛證券研究所 3.2.2. 鋁模板鋁模板:2025 年有望達年有望達 571 億,億,CAGR 9% 對標韓國市場我國鋁模滲透率偏低,市場增長空間廣闊。對標韓國市場我國鋁模滲透率偏低,市場增長空間廣闊。2020 年,我國鋁模板占建筑模板的比例約為 20%,其中鋁模在中高
125、層建筑的滲透率約為 30%,對比韓國中高層 90%的鋁模滲透率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從未來趨勢看,鋁模租賃市場的快速發展有望進一步凸顯其優異性能帶來的綜合成本效益,同時裝配式建筑、綠色施工等政策預計將加速推動“以鋁代木”的發展進程,驅動鋁模滲透率快速提升。 1) 新開工面積:2021 年我國房屋新開工 19.9 億平米,同降 11%,我們保守假設后續每年新開工面積下滑 3%,則到 2025 年全國房屋新開工面積約 17.6 億平方米。 2)鋁模板滲透率:假設鋁模板滲透率逐年攀升,2021-2025 年滲透率分別達24%/28%/32%/36%/40%。 3)單位產值:以 2020 年鋁模市場規模
126、數據(364 億元) 、房屋新開工面積(22.4 億平米)及鋁模滲透率(20%)數據為基礎,測算得單位面積的鋁模市場產值約為 81.1 元。 按“全國房屋新開工面積按“全國房屋新開工面積*鋁模板滲透率鋁模板滲透率*單位產值”計算,到單位產值”計算,到 2025 年鋁模市場規模有年鋁模市場規模有望達望達 571 億元,五年億元,五年 CAGR 達達 9.4%: 2022 年 03 月 13 日 P.32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 43:鋁模板市場規模測算 2020 年年 2021E 2022 E 2023 E 2024 E 2025 E 房屋新開工面積(萬平方米)
127、224433 198895 192928 187140 181526 176080 同比增速 -11% -3% -3% -3% -3% 鋁模滲透率 20% 24% 28% 32% 36% 40% 鋁模市場規模(億元)鋁模市場規模(億元) 364 387 438 486 530 571 復合增速復合增速 9.4% 資料來源:基建物資租賃承包協會,國盛證券研究所 3.2.3. 綠色建材綠色建材:2025 年有望達年有望達 1.3 萬億,萬億,CAGR 3% 1)綠色建材應用比例:2017 年,質檢部、住建部等部門發布關于推動綠色建材產品標準、 認證、 標識工作的指導意見 提出, 到 2020 年底
128、綠色建材應用比例達 40%。 2020年綠色建筑創建行動方案 、以及住建部 “十四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均強調要進一步提高綠色建材應用比例,我們預計 2025 年綠色建材應用比例約 60%。 2)綠色建材增量成本:據住建部披露,居住項目一、二、三星級綠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分別為 23 元/平米、66 元/平米、121 元/平米,公建項目一星級、二星級、三星級綠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分別為 44 元/平米、102 元/平米、161 元/平米。若假設傳統建筑每平米均價為 2000 元,則綠色建材相較傳統建材成本增幅在 1.2%-8.1%間,估算時取 5%。 根據綠色建材市場規模根據綠色建材市場規模=
129、當年當年房屋房屋新開工面積新開工面積*每平米均價每平米均價*建材費用占比建材費用占比*綠色建材應綠色建材應用比例用比例*(1+綠色建材增幅) ,估算得綠色建材增幅) ,估算得到到 2025 年綠色建材市場規模約為年綠色建材市場規模約為 1.3 萬億元萬億元,5年復合增速年復合增速 3%。 圖表 44:綠色建材市場規模預測 2020 年年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新開工面積(萬平方米) 224433 198895 192928 187140 181526 176080 同比增速 -1% -11% -3% -3% -3% -3% 綠色建材應用比例 40% 45%
130、 50% 55% 58% 60% 傳統單位造價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建材占工程總費用比例 60% 60% 60% 60% 60% 60% 綠色建材價格增幅 5% 5% 5% 5% 5% 5% 綠色建材市場規模(億元)綠色建材市場規模(億元) 11311 11277 12154 12969 13266 13312 復合增速復合增速 3.3% 資料來源:Wind、住建部,國盛證券研究所 3.2.4. BIPV/BAPV:存量改造超萬億,每年增量可超存量改造超萬億,每年增量可超 1400 億億 光伏建筑存量改造市場規模測算:存量規??沙f億光伏建筑存量改造市場
131、規模測算:存量規??沙f億 1)住宅和非住宅存量面積估算)住宅和非住宅存量面積估算:前文我們已測算我國截至 2020 年底存量住宅面積約312 億平米,非住宅面積約 134 億平米。 2)可安裝光伏比例:)可安裝光伏比例:考慮到住宅安裝分布式光伏的比例可能較小,非住宅安裝的比例更高,我們假設住宅可安裝比例為 2%,非住宅為 6%。 3)光電轉換效率假設:)光電轉換效率假設:假設光電轉換效率為 15%-20%,即每平米光伏負荷為150W-200W,并針對不同光電轉換效率進行彈性市場規模測算。 2022 年 03 月 13 日 P.33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4)單位造
132、價假設:)單位造價假設:當前單位造價約為 5 元/W,考慮后續單位造價可能下滑,進一步假設單位造價在 2.5 元/W-5 元/W 并進行彈性測算。 按 15%光電轉換效率、5 元/W 的單位造價測算,我國存量建筑光伏改造市場規模約10710 億元。彈性假設測算下,存量改造規模約 5355-14280 億元。 圖表 45:光電轉換效率 15%、單位造價 5 元/w 假設下屋頂光伏安裝存量市場測算 假設假設 數據數據 備注備注 城鎮建筑存量面積 446 億平米 住宅+非住宅 可安裝光伏比例 住宅 2%,非住宅 6% 綜合考慮平均層數及滲透率 可安裝光伏建筑面積 14.3 億平米 =總面積*可安裝光
133、伏比例 單位光伏負荷 150W/平米 潛在裝機容量 214GW =可安裝面積*單位光伏負荷 單位造價 5 元/w 存量建筑光伏改造市場規模存量建筑光伏改造市場規模 10710 億元億元 資料來源:Wind,國盛證券研究所 圖表 46:彈性假設下存量建筑屋頂光伏改造市場規模敏感性分析(單位:億元) 單位造價(元單位造價(元/w) 5 4.5 4 3.5 3 2.5 每平米光伏負每平米光伏負荷(荷(w) 150 10710 9639 8568 7497 6426 5355 160 11424 10282 9139 7997 6854 5712 170 12138 10924 9710 8497 7
134、283 6069 180 12852 11567 10282 8996 7711 6426 190 13566 12209 10853 9496 8140 6783 200 14280 12852 11424 9996 8568 7140 資料來源:國盛證券研究所 建筑光伏增量市場測算:每年可超建筑光伏增量市場測算:每年可超 1400 億元億元 1) 可安裝) 可安裝 BAPV/BIPV 屋頂面積測算:屋頂面積測算: 近年我國年均房屋建筑竣工面積約為 38 億平方米, 其中住宅 26 億平, 廠房建筑 4.4 億平, 商業建筑 2.7 億平, 公共類等建筑 4.9 億平。如果不考慮存量建筑更新
135、,僅考慮廠房、商業、公共三類建筑新竣工面積,假設三類建筑平均層數分別為 2/5/5 層,BAPV/BIPV 屋頂滲透率分別為 60%/30%/40%,則累計屋頂資源面積為 1.87 億平米。 2)光電轉換效率假設:)光電轉換效率假設:假設光電轉換效率為 15%-20%,即每平米光伏負荷為150W-200W,并針對不同光電轉換效率進行彈性市場規模測算。 3)單位造價假設:)單位造價假設:當前單位造價約為 5 元/W,考慮后續單位造價可能下滑,進一步假設單位造價在 2.5 元/W-5 元/W 并進行彈性測算。 按 15%光電轉換效率、5 元/W 的單位造價測算,我國屋頂 BAPV/BIPV 每年增
136、量市場可超 1400 億元。彈性假設測算下,屋頂 BAPV/BIPV 每年增量市場約 703-1874 億元。 2022 年 03 月 13 日 P.34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 47:每年新增可安裝屋頂光伏面積測算 房屋類型房屋類型 竣工面積 (億平竣工面積 (億平米)米) 平均層數平均層數 屋頂面積屋頂面積 (億平米)(億平米) 滲透率滲透率 屋頂光伏安裝面積屋頂光伏安裝面積 (億平方米)(億平方米) 廠房建筑 4.4 2 2.2 60% 1.32 商業建筑 2.7 5 0.5 30% 0.16 公共及其他類 4.9 5 1.0 40% 0.39 合計合計
137、12 3.7 1.87 資料來源:Wind,國盛證券研究所 圖表 48:光電轉換效率 15%、單位造價 5 元/w 假設下屋頂光伏增量市場測算 項目項目 單位單位 數值數值 屋頂光伏安裝面積 億平方米 1.87 每平米光伏負荷 W 150 單位造價 元/w 5 屋頂光伏增量市場規模屋頂光伏增量市場規模 億元億元 1406 資料來源:國盛證券研究所 圖表 49:彈性假設下屋頂光伏每年增量市場規模敏感性分析(單位:億元) 單位造價(元單位造價(元/w) 5 4.5 4 3.5 3 2.5 每平米光伏負每平米光伏負荷(荷(w) 150 1406 1265 1124 984 843 703 160 1
138、499 1349 1199 1049 900 750 170 1593 1434 1274 1115 956 796 180 1687 1518 1349 1181 1012 843 190 1780 1602 1424 1246 1068 890 200 1874 1687 1499 1312 1124 937 資料來源:國盛證券研究所 3.2.5. 用電用電能效管理系統能效管理系統:潛在潛在市場空間市場空間可可達達 4000 億元億元 根據國家電網統計,10KV 及以上供電電壓等級的工商業用戶超 200 萬戶,數量眾多,日常運行維護工作較為傳統,普遍存在運維效率低、響應慢、運維過程不規范、
139、巡檢過程難以監管、設備檔案管理確實等問題。我們假設未來這些工商業用戶中 50%升級使用能效管理平臺,硬件方面,假設單個工商業用戶使用包括智能電表、電力傳感器在內的各類傳感器 1000 個,平均每個售價 300 元,則對應能效管理平臺硬件市場總空間可達3000 億元;軟件方面,根據行業經驗,保守假設軟件占能效管理系統總售價的 25%,則對應能效管理軟件市場規模 1000 億元。 硬件+軟件的國內能效管理系統潛在總市場有望達 4000 億元。 2022 年 03 月 13 日 P.35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 50:我國能效管理行業市場總空間測算 項目項目 單位單位
140、 數值數值 10KV 以上供電電壓等級的工商業用戶 萬戶 200 能效管理系統滲透率 - 50% 單個工商業用戶使用傳感器數量 個 1000 單個傳感器平均售價 元/個 300 能效管理硬件市場規模能效管理硬件市場規模 億元億元 3000 能效管理軟件占系統總售價的比例 - 25% 能效管理軟件市場規模能效管理軟件市場規模 億元億元 1000 能效管理系統總規模能效管理系統總規模 億元億元 4000 資料來源:國家電網,國盛證券研究所 3.2.6. 供熱節能:供熱節能:2025 年有望年有望近近 300 億元億元,CAGR 14% 新建供熱面積方面,據住建部統計數據,我國 2020 年城市集中
141、供熱面積 98.8 億平米,每年呈 3-5 億平米的增量提升,我們假設 2021-2025 年每年增加 4 億平米。 存量改造供熱面積方面,我們結合供熱節能設施可以持續使用 20 年,對應每年改造的存量供熱面積占總供熱面積的 5%左右。 單價方面,參考瑞納智能招股說明書披露的典型代表性項目單價,我們估算當前供熱節能設施平均單價約 17 元/,但我們假設未來電動化、信息化供熱節能設備需求持續提升,供熱節能設施單平米價格有望增加,假設到 2025 年提升至 30 元/平米。 由此可以測算 2021 年我國供熱設施市場規模約 155 億元,2025 年有望接近 300 億元,5 年復合增速 14%。
142、 圖表 51:我國城市集中供熱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及增速 資料來源:住建部,國盛證券研究所 18.9 21.6 25.2 26.6 30.1 34.9 38.0 43.6 47.4 51.8 57.2 61.1 67.2 73.9 83.1 87.8 92.5 98.8 0%5%10%15%20%25%020406080100120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全國城市集中供熱面積(億平米) 同比增速 2022 年 03 月 13 日 P.36 請仔
143、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 52:我國供熱節能設施行業規模測算 指標指標 單位單位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全國城市集中供熱面積 億平米 102.82 106.82 110.82 114.82 118.82 全國城市集中供熱面積:當年新增 億平米 4.00 4.00 4.00 4.00 4.00 當年需更新改造的供熱面積 億平米 5.14 5.34 5.54 5.74 5.94 供熱節能系統設備投入 元/平米 17.0 20.3 23.5 26.8 30.0 供熱新增建設市場規模 億元 68 81 94 107 120 供熱存量改造市
144、場規模 億元 87 108 130 154 178 合計市場規模合計市場規模 億元億元 155 189 224 261 298 復合增速復合增速 13.9% 資料來源:住建部,國盛證券研究所 4. 綠色建筑產業鏈個股梳理綠色建筑產業鏈個股梳理 4.1. 裝配式建筑裝配式建筑:鋼結構:鋼結構+內裝內裝+設計設計 鴻路鋼構鴻路鋼構 鋼結構契合建筑低碳發展方向,公司鋼結構制造產能行業第一鋼結構契合建筑低碳發展方向,公司鋼結構制造產能行業第一。鋼結構是綠色建筑頂層設計中反復推動的建筑結構體系,生產過程中碳排放量明顯小于水泥,契合建筑低碳發展方向。鴻路鋼構專注鋼結構制造加工,近年來持續擴張鋼結構產能、完
145、善生產管理體系,2021 年實現鋼結構產量 339 萬噸,居全國首位。公司計劃至 2022 年總產能提升至500 萬噸, 我們根據公司在手工業土地資源測算公司未來產能有望擴張至超過 700 萬噸。在當前行業需求旺盛背景下,公司有望一方面依托規模優勢,持續提升簽單和成本轉嫁能力,逐步掌握行業話語權;另一方面依托優異的管理實力,快速執行訂單,在產量快速增長的情況下降低邊際成本、提升噸凈利,進一步強化規模優勢,實現正向閉環。 圖表 53:鴻路鋼構各類鋼結構產品 資料來源:公司官方公眾號,國盛證券研究所 2022 年 03 月 13 日 P.37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亞廈
146、股份亞廈股份 公司工業化內裝體系工期、環保、用材等多領域契合綠色建筑要求,未來成長可期。公司工業化內裝體系工期、環保、用材等多領域契合綠色建筑要求,未來成長可期。隨著國內高質量發展和碳中和中長期發展目標持續推進,具備節能、節材、減排、降污等優勢的裝配式裝修需求廣闊。亞廈股份是我國工業化內裝市場的開拓者與領先者,2012年亞廈工業化戰略啟動,2013-2016 年工業化技術及產品持續迭代升級,2017 年工業化產業鏈及運營模式確立。目前公司已研發出第七代裝配式內裝產品系列,包含十五個子系統, 解決方案已日臻完善, 能夠實現部品部件大比例工廠預制、 現場裝配、 干法施工,最大可節省工期 50%,產
147、品具有甲醛等有害物質低、即裝即住的優勢,并可持續提供裝修后市場服務。當前公司已自建較為完善的 BIM 體系,可一體化管控方案設計與深化、智能生產、施工安裝等流程,實現精準下單現場基本無切割拼裝、總裝與輔件工廠高效協同生產、多模塊同時開工、現場廢料率明顯下降等效果。公司裝配式體系優勢突出,BIM 信息化工具賦能,在裝配式裝修市場逐漸打開階段,公司有望率先受益。 圖表 54:亞廈股份工業化內裝優勢 資料來源:公司公眾號,國盛證券研究所 華陽國際華陽國際 綠色建筑對設計環節提出更高要求,裝配式綠色建筑對設計環節提出更高要求,裝配式房建房建設計龍頭有望持續受益設計龍頭有望持續受益。裝配式建筑設計是裝配
148、式建筑項目的最前端,是行業快速發展過程中重要受益環節,而裝配式建筑設計具有容錯能力差、設計復雜度高、技術前臵、管理前移等特征,具備一定行業壁壘。華陽國際是我國最早開展裝配式設計企業之一,早在 2004 年就開始啟動建筑工業化研究, 目前已在全國 18 個城市完成超過 200 個裝配式建筑項目設計, 總建筑面積超過 3000萬平方米, 擁有建筑設計行業首家 “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 、 首批 “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 。公司旗下“華陽國際設計集團建筑產業化公司”是全國首家從事裝配式建筑設計研究的專業機構,集成“工業化+綠色+BIM” ,提供涵蓋裝配式建筑設計、生產與施工技術咨詢、建筑產品研發、項目運
149、維與成本控制咨詢,以及政策標準及課題研究等技術咨詢服務。目前公司裝配式設計技術積淀深厚,在綠色建筑推動裝配式建筑持續發展浪潮中有望持續受益。 2022 年 03 月 13 日 P.38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4.2. 鋁模板:設備租賃鋁模板:設備租賃 志特新材志特新材 鋁模板租賃行業地位突出,規模優勢顯著鋁模板租賃行業地位突出,規模優勢顯著。鋁合金模板相較傳統木模板,能節省人工、重復利用、承載力高,具備安全、經濟、低碳環保等綜合優勢。志特新材深耕建筑鋁模系統, 主營鋁模租賃和銷售, 當前公司核心業務為鋁模板租賃, 2020 年業務占比 74%。近年來公司也逐步將業務
150、延伸至爬架產品,鋁模行業地位突出。志特新材長期以來與中建、中鐵、中冶等國內前十大建筑總包方,同時與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外多家建筑施工企業保持良好合作伙伴關系。經過 2018 年至 2019 年兩年不斷擴大租賃業務規模后,公司持有模板資產 203 萬平方米, 且大部分已用于對外租賃, 出租用鋁模板賬面價值 6.7億元, 與同行業公司相比規模較大且呈快速增長趨勢。 鋁模是綠色施工體系的重要一環,中長期成長趨勢明確,在行業空間打開之際公司有望依托規模優勢持續受益。 圖表 55:志特新材鋁模系統局部效果 資料來源:志特新材招股說明書,國盛證券研究所 華鐵應急華鐵應急 浙江恒鋁成長性優異,鋁模板業務有望
151、成為公司新增長點浙江恒鋁成長性優異,鋁模板業務有望成為公司新增長點。公司于 2019-2021 年陸續完成浙江恒鋁全部股權收購,實現鋁合金模板租賃業務的跨越式發展。浙江恒鋁在浙江和貴州建有鋁合金模板基地,其生產能力和預拼裝能力已達行業先進水平,截至 2020 年末,公司自有的鋁模板面積已超 60 萬平方米。浙江恒鋁 2019-2020 年分別完成扣非后凈利潤 2713/3225 萬元,2020 年同增 19%;并在 2021 年 1 月份收購剩余股份時承諾2021-2023 年扣非后凈利潤分別不低于 4800/5700/6500 萬元,5 年復合增速 24%。在綠色建筑、綠色建材等相關政策大力
152、推動下,鋁模板因具有可再生利用、綠色節能環保的特點,行業需求有望明顯提升,華鐵應急布局鋁模板新業務方向有望打造新品類租賃業務增長點。 2022 年 03 月 13 日 P.39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4.3. BIPV/BAPV:屋頂:屋頂+幕墻幕墻 精工鋼構精工鋼構 鋼結構行業領軍企業, 早期布局鋼結構行業領軍企業, 早期布局 BIPV 搶占先機搶占先機。 公司 2012 年與中節能太陽能簽署 戰略合作協議書 ,在太陽能電站工程建設方面進行合作,逐步推進 BIPV 業務。目前公司通過旗下 4 家子公司(精工能源、精銳金屬、綠筑光能、蘇州中節新能)承接 BIPV 項
153、目,現已發展成為集設計、制造、施工和安裝于一體的“綠色集成建筑系統服務商” 。公司憑借在工業建筑、公共建筑、新型金屬圍護系統等領域的設計研發能力和施工技術優勢、豐富的管理經驗以及客戶資源,未來有望進一步開拓 BIPV 市場。 圖表 56:精工鋼構旗下子公司開展的 BIPV 業務 子公司子公司 業務范圍業務范圍 精工能源 專業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投資商、建設商、運營商,通過精工能源投資運營的屋頂電站,在同等條件下優先由公司提供 EPC 服務 精銳金屬 專業從事鋼結構建筑金屬屋面圍護體系、建筑光伏發電一體化系統的工程集成商,年業務產值 8-10 億元的規模 綠筑光能 從事太陽能科技領域內的技術開發
154、、技術服務、技術轉讓、技術咨詢,光伏電池、組件、組件支架、光伏發電系統、光熱系統設備、節能領域產品的設計,機電產品、電氣配件、光伏設備和組件、新能源及光伏發電集成系統的銷售,電力建設工程施工 蘇州中節新能 與中節能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的合伙制企業,基金規模 2.9 億元,基金資金將全部用于投資中節能太陽能,推動公司發展光伏建筑一體化業務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國盛證券研究所 東南網架東南網架 依托鋼結構技術和客戶資源,聯合產業鏈企業開拓依托鋼結構技術和客戶資源,聯合產業鏈企業開拓 BIPV 市場市場優勢突出優勢突出。公司在鋼結構及綠色建筑行業深耕 30 余年,承建了 6000 余項國家
155、大科學裝臵、機場航站樓、高鐵站房、體育場館、文化會展中心、高層建筑、工業廠房、醫院、學校等工程,是鋼結構及綠色建筑行業領軍企業之一,擁有大量既有項目資源和新建 EPC 項目屋頂資源,以及豐富的光伏建筑一體化的技術積累(包括光伏建筑相關核心專利 20 余項) 。去年公司公告擬與杭州福斯特應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合資成立浙江東南網架福斯特碳中和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共拓光伏建筑業務。后續公司將持續采用裝配式鋼結構建筑+BIPV 光伏一體建設模式,以項目投資、建設、運維一體化,并聯合金融機構、國電電力等能源類企業聯盟發展,長期成長潛力充足。 積極簽署和開工積極簽署和開工 BIPV 項目,有望項目,有望打造打
156、造公司新增長點公司新增長點。當前公司已與杭州市蕭山區衙前鎮人民政府、杭州市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山西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天津港保稅區管理委員會等業主方簽署了光伏項目開發協議,預計合計裝機規??沙?3GW。據公司近期公告,今年公司將持續推進這些區域的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的開發,首先會以各類工商業廠房的屋頂作為應用場景,努力開拓大型公共建筑、商用建筑、農居等各類建筑體的光伏產品的應用場景,推動近零能耗建筑發展。我們預計公司光伏項目利潤率相對較高,隨著該業務持續推進,后續有望成為公司全新增長點。 森特股份森特股份 金屬維護行業領軍企業,聯手隆基共推金屬維護行業領軍企業,聯手隆基共推 BIPV 業務。
157、業務。森特股份系國內金屬建筑圍護行業領軍企業,專注于“高端金屬建筑圍護系統+環?!眱纱箢I域,提供覆蓋專業咨詢、設計、生產、施工到維護運營的工程一體化服務,產品包括金屬復合幕墻板、金屬屋墻面單層板和隔吸聲屏障板,在全國擁有 25 家分支機構,是國內領先的建筑金屬圍護系統 2022 年 03 月 13 日 P.40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一體化服務商,曾承接雄安高鐵站、大興國際機場、天津國家會展中心等多個國內外重點項目。 隆基入股森特,助力公司隆基入股森特,助力公司 BIPV 業務加速推廣。業務加速推廣。2021 年 3 月隆基股份收購公司 27.25%股權,成為公司第
158、二大股東。隆基股份已在 BIPV 業務有較多業務儲備,此前已組建超過百人的技術研發團隊,研發出較為成熟的“隆頂”BIPV 產品,其 BIPV 工廠單線年產能達 300MW,設計有 3 條全自動生產線及 1 條研發線,全線投產后年產能將達到 1GW左右。隆基戰略入股后,森特股份在建筑屋頂資源、設計、維護上的優勢與光伏巨頭隆基在光伏行業的優勢相結合,有望加速推廣 BIPV 業務。 龍元建設龍元建設 充分調動在手資源,積極布局光伏業務。充分調動在手資源,積極布局光伏業務。2021 年以來公司積極布局光伏業務,公司在2021 年中報中披露在梳理在手屋頂資源和實踐經驗后, 內部已組織專門團隊對接各類合作
159、企業和政府,以開拓光伏領域業務,同時光伏領域的相關公司進行了合作交流,雙方優勢互補未來在 BIPV 領域深度合作。 11 月 16 日公司披露簽署 簽署渭南市華州區屋頂光伏發電項目投資開發合作協議 、關于與淮南市謝家集區人民政府簽署光伏新能源投資開發戰略協議 ,擬分別投資 10 億元(合 20 億元)推進渭南市華州區,以及淮南市謝家集區內黨政機關、學校、醫院、場館、村委會等符合條件的屋頂光伏屋頂建設。其中渭南市華州區項目建設規模 200MW,2023 年 12 月底前建成并網;淮南市謝家集區項目簽署方除了區政府外,還引入了天合光能旗下子公司江蘇天合分布式能源管理有限公司,后續雙方有望展開更多業
160、務協同。 公司在 PPP 業務發展過程中積累了較多的政府資源和項目施工、運維經驗;且公司內部專家庫實力強勁, 在手高質量項目占比高, 運作規范。 在光伏建筑一體化市場打開之際,公司有望依托政府資源、項目經驗、技術等優勢快速獲取高質量光伏訂單,逐步打造新業務增長點。 江河集團江河集團 全球高端幕墻第一品牌全球高端幕墻第一品牌,已具備較多已具備較多 BIPV 技術儲備技術儲備。公司是全球高端幕墻領域第一品牌, 成立于 1999 年, 于 2001 年進入高端幕墻領域。 公司在全球各地承建了數百項難度、規模、影響大的地標建筑,技術與品牌實力雄厚。2011 年公司上市后不僅迅速通過并購補充內裝和設計業
161、務短板,同時深入布局醫療領域,形成建筑+醫療雙輪驅動。江河集團長期致力于節能環保技術在幕墻系統中的研發與應用,近年來自主開發的智能呼吸式幕墻、光伏幕墻等新型節能幕墻技術已成功應用于國內外眾多高端幕墻工程。具體項目來看,公司設計施工了一批代表性的光伏幕墻工程,節能效果顯著,如北京世園會中國館、廣州珠江城、日出東方凱賓斯基酒店、三里河三區 12 號地危舊房改造工程、中國環??偩致募s中心等。公司目前擁有太陽跟蹤式光伏電源系統的發明專利,公司目前擁有太陽跟蹤式光伏電源系統的發明專利,兩兩項關于光項關于光伏框架及單元幕墻系統的實用新型專利,在光伏幕墻一體化工程上具有經驗積累及技術伏框架及單元幕墻系統的實
162、用新型專利,在光伏幕墻一體化工程上具有經驗積累及技術儲備。儲備。 2022 年 03 月 13 日 P.41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 57:江河集團光伏幕墻項目北京世園會中國館 圖表 58:江河集團光伏幕墻項目廣州珠江城(煙草大廈) 資料來源:索比光伏網,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索比光伏網,國盛證券研究所 4.4. 運維方式運維方式:微電網微電網+供熱節能供熱節能 蘇文電能蘇文電能 電能電能智能運維智能運維促企業實現碳減排,未來發展促企業實現碳減排,未來發展極具潛力極具潛力。公司在電力設計行業深耕多年,將電力設計成功向后端延伸,當前已成為國內集設計咨詢(E)
163、、設備服務(P) 、安裝建設(C)以及智能運維(O)為一體的大型一站式供用電服務商。電力運維服務是指為維護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 保證電能質量, 針對配電設施、 用電設施, 進行規劃設計、安裝調試、運行監測、維護保養、設備檢修等專業服務。傳統的電力運維服務需要安排人力在配電管理室進行值班,以保障電力的正常運營,而只有大型建筑和企業才會安排專業人員進行 24 小時值班,大量小企業和一般建筑難以安排,因此無法及時處理突發問題。公司通過將用戶的各種用電設備接入智能管理云平臺,借助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實時監控用電情況,及時提醒用電異常。通過“線上監控+線下運維”相結合,在發現問題后線下及時派出專業維
164、修人員,在系統的指引下高效的解決用電問題。公司當前所打造的“富蘭克林云”智能電力運維平臺可減少人力、物力、財力,同時還能促進用電企業節省電力,助力滿足碳達峰、碳中和監管要求,成長空間廣闊。 圖表 59:蘇文電能 EPCO 一體化業務布局 資料來源:公司招股說明書,國盛證券研究所 2022 年 03 月 13 日 P.42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安科瑞安科瑞 積極進軍微電網項目,技術儲備充足。積極進軍微電網項目,技術儲備充足。公司近年來積極嘗試從競爭力相對較弱的普通多功能電力儀表逐漸向針對各細分行業企業提供微電網解決方案的業務,不僅可以提升公司產品附加值,同時也可以讓
165、客戶對接大數據云平臺,獲得更好的數據服務。公司研發的微電網能量管理控制系統用于保障微電網的穩定和經濟優化運行,可用于風、光等新能源電站、自發自用分布式光伏發電等發電場景,實現變電所運維、預付費平臺、環保用電、安全用電、能耗管理等諸多具體功能,技術實力領先。 已投資建設微電網研究院與廠房,有望持續受益國內分布式新能源建設已投資建設微電網研究院與廠房,有望持續受益國內分布式新能源建設。公司于 2020年 3 月投資 3500 萬元在江蘇省江陰市新建廠房用于微電網研究及開發, 7 月份開工, 建設工期 18 個月。該微電網項目 2020 年完成投資 372 萬元,2021 年上半年累計完成投資 12
166、51 萬元,按工期估計有望在 2021 年年底完成全部投資。該微電網項目有利于保障公司微電網新產品開發、新工藝設計、新技術的運用,實現主要產品技術產業化,提高市場反應能力,后續有望充分受益于在國內分布式新能源快速推進浪潮。 瑞納智能瑞納智能 政策驅動,城鎮供熱管網投資有望提速政策驅動,城鎮供熱管網投資有望提速。近期管理層批示“十四五”必須把管道改造和建設作為重要基礎設施工程來抓。供熱是城鎮管網重要一環,當前我國較多地區供熱管網隨著年限增加而老化嚴重, 導致水資源及能源浪費; 另一方面往往也缺乏供熱調控手段,導致居民供熱過量或不足,引起居民投訴。供熱節能改造是提升城鎮熱網可靠性、可調控性與運行效
167、率的重要手段,預計隨著城鎮供熱管網投資提速,供熱節能市場需求有望加快釋放。 公司為國內供熱節能領軍者,系統產品覆蓋熱源、熱網、熱力站和熱用戶等供熱核心環節,且可滿足客戶差異化、定制化產品需求,是國內少數供熱管理系統軟硬件一體化生產開發企業,有望重點受益于國內建筑節能發展浪潮。未來公司成長動力充足:1)區域開拓:公司深耕供熱需求最大省份山東的同時,大力開拓新疆、山西、陜西、河南等區域市場。2)新產品:公司積極開展 AI 算法在供熱領域應用,AI 系統產品已開始推廣。3) 產能擴張: 擬新建 600 套/年智能模塊化換熱機組、 2 萬套/年智能水力平衡裝臵產能,產能有望擴大兩倍,保障公司持續較快增
168、長。 5. 投資建議投資建議 我國建筑業總產值占 GDP 的 26%,傳統建筑粗放式生產方式已難以適應新時期高質量增長的需求。隨著國內目前對于 3060 雙碳目標的持續重視和推進,能夠實現明顯節能減排、契合雙碳目標的綠色建筑有望成為未來建筑業轉型升級主線。在此背景下,國內各部委積極完善綠色建筑頂層制度方案, 各省市也紛紛出臺各類星級綠色建筑獎補措施,行業發展趨勢明確,我們測算到 2025 年綠色建筑新建市場規模有望達 9.2 萬億元,5 年復合增速 5.4%,行業空間廣闊。 無論是綠色建筑評價標準(2019) 還是 2020 年的綠色建筑創建行動方案都將資源節約放在綠色建筑創建中的重要位臵,
169、我們總結出打造突出資源節約特性的綠色建筑,應當包括至少四方面內容,一是建造方式應當選擇裝配式建筑,以及鋁模板支護設備;二是材料選擇上應當選擇綠色建材;三是建筑類型上應當選擇被動式建筑,并積極運用BIPV/BAPV; 四是運維方式上應當使用包括企業微電網、 供熱節能管理等建筑節能技術。由此也對應著我們重點推薦的投資方向: 2022 年 03 月 13 日 P.43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1)裝配式建筑及鋁模板支護行業)裝配式建筑及鋁模板支護行業均呈快速發展趨勢,我們測算到 2025 年裝配式建筑市場規模有望達 2.4 萬億元,5 年復合增速 10%;鋁模板市場規模有望
170、達 571 億元,5 年復合增速 9%。其中裝配式建筑行業重點推薦鋼結構龍頭鴻路鋼構鴻路鋼構,裝配式龍頭亞廈股亞廈股份份, 裝配式設計龍頭華陽國際華陽國際。 鋁模板行業關注專注于鋁模板租賃的龍頭企業志特新材志特新材,以及鋁模板業務有望快速增長的國內建筑機械租賃龍頭華鐵應急華鐵應急。 2)綠色建材)綠色建材是綠色建筑的主要建設材料,未來應用比例將持續提升,我們測算 2025 年我國綠色建材市場規模約 1.3 萬億元,5 年復合增速 3%。建議關注以下幾個細分方向:a)綠色建材檢測國內建材檢測龍頭國檢集團國檢集團;b)陶纖、耐火保溫材料龍頭魯陽節能魯陽節能;c)硅酸鈣板龍頭中材節能中材節能;d)特
171、種功能玻璃旗濱集團、信義玻璃、南玻旗濱集團、信義玻璃、南玻 A;e)石膏板復合墻北新建材北新建材;f)防水材料龍頭東方雨虹東方雨虹。 3)BIPV/BAPV 是實現被動式建筑的重要路徑,隨著技術成熟和規模擴張,當前國內光伏組件成本持續下降、工業電價趨于上漲,經濟性持續凸顯,我們測算 BIPV/BAPV 存量改造超萬億, 每年增量可超 1400 億, 潛在運用空間廣闊。 重點推薦積極推進 EPC+BIPV業務的鋼結構龍頭精工鋼構精工鋼構、東南網架東南網架;關注與隆基股份聯手發展 BIPV 的金屬圍護領軍企業森特股份森特股份,協同現有政府、企業資源,積極探索分布式光伏領域的龍元建設龍元建設,以及光
172、伏幕墻技術儲備較多的江河集團江河集團。 4)建筑)建筑運維方式運維方式依托 BIM、物聯網等技術手段管理電力、熱力等能源的使用,使建筑運行過程中降低能耗、減少排放。其中我們測算用電能效管理每年潛在市場規??蛇_2000 億元,供熱節能市場則呈快速成長趨勢,2025 年有望近 300 億元,5 年復合增速達 14%。 重點推薦國內微電網領軍企業蘇文電能蘇文電能、 安科瑞、 安科瑞, 以及供熱節能專家瑞納智能瑞納智能;關注國內建筑全生命周期節能服務標桿企業達實智能達實智能。 圖表 60:綠色建筑各細分方向投資機會梳理 綠色建筑領域綠色建筑領域 細分方向細分方向 重點個股重點個股 建造方式建造方式 裝
173、配式建筑 鴻路鋼構、精工鋼構、東南網架、亞廈股份、華陽國際 鋁模板 志特新材、華鐵應急 材料選擇材料選擇 綠色建材檢測 國檢集團 陶瓷纖維 魯陽節能 硅酸鈣板 中材節能 特種功能玻璃 旗濱集團、信義玻璃、南玻 A 石膏板復合墻 北新建材 防水材料 東方雨虹 房屋類型房屋類型 BIPV/BAPV 屋面 精工鋼構、東南網架、森特股份、龍元建設 BIPV/BAPV 幕墻 江河集團 運維方式運維方式 微電網 蘇文電能、安科瑞 供熱節能 瑞納智能 建筑全生命周期節能 達實智能 資料來源:國盛證券研究所 2022 年 03 月 13 日 P.44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 6
174、1:重點公司估值表 股票簡稱股票簡稱 股價股價 (元)(元) EPS(元)(元) PE PB 2020A 2021E 2022E 2023E 2020A 2021E 2022E 2023E 精工鋼構 4.50 0.32 0.34 0.43 0.54 14.0 13.2 10.5 8.3 1.20 鴻路鋼構 44.00 1.51 2.18 2.84 3.61 29.2 20.2 15.5 12.2 3.51 亞廈股份 5.88 0.24 0.34 0.45 0.59 24.8 17.4 13.1 10.0 0.92 華陽國際 15.23 0.88 0.54 1.29 1.59 17.2 28.4
175、 11.8 9.6 1.24 志特新材 42.88 1.44 1.47 2.39 3.09 29.8 29.2 17.9 13.9 4.28 華鐵應急 11.37 0.36 0.51 0.72 1.01 31.8 22.3 15.9 11.3 2.82 國檢集團 15.75 0.38 0.42 0.57 0.69 41.1 37.8 27.8 23.0 6.01 魯陽節能 16.34 0.73 1.06 1.28 1.56 22.3 15.5 12.8 10.5 3.14 中材節能 7.22 0.22 0.26 0.31 0.36 32.7 27.3 23.1 20.1 2.30 旗濱集團 1
176、3.10 0.68 1.67 1.78 2.06 19.3 7.8 7.4 6.4 2.87 信義玻璃 17.68 1.60 2.29 2.24 2.51 11.1 7.7 7.9 7.0 2.28 南玻 A 7.87 0.25 0.63 0.86 1.08 31.0 12.4 9.1 7.3 2.12 北新建材 29.03 1.69 2.19 2.66 3.06 17.1 13.2 10.9 9.5 2.70 東方雨虹 42.63 1.34 1.66 2.16 2.74 31.7 25.7 19.8 15.6 4.34 東南網架 11.75 0.23 0.42 0.66 0.81 50.6
177、27.9 17.7 14.4 2.26 森特股份 47.40 0.34 0.16 0.70 1.17 140.0 289.0 68.0 40.4 9.40 龍元建設 6.15 0.53 0.56 0.62 0.71 11.6 10.9 9.9 8.7 0.78 江河集團 6.11 0.82 -0.39 0.77 0.94 7.4 -15.5 8.0 6.5 0.80 蘇文電能 67.20 1.69 2.17 2.88 3.75 39.7 31.0 23.3 17.9 7.02 安科瑞 26.95 0.57 0.79 1.11 1.56 47.7 34.1 24.2 17.3 5.88 瑞納智能
178、 57.44 1.77 2.35 3.22 4.39 32.5 24.5 17.9 13.1 3.18 資料來源:Wind,國盛證券研究所;股價為 2022 年 3 月 11 日收盤價;國檢集團、魯陽節能、中材節能、旗濱集團、信義玻璃、南玻 A、北新建材、東方雨虹、東南網架、森特股份、江河集團 EPS 數據取自 Wind 一致預期。 6.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綠色建筑綠色建筑政策推進不及預期風險,裝配式建筑發展不及預期風險政策推進不及預期風險,裝配式建筑發展不及預期風險,綠色建材應用動力不,綠色建材應用動力不足風險足風險,光伏建筑光伏建筑發展不及預期風險,發展不及預期風險,建筑節能推進不及預期風
179、險建筑節能推進不及預期風險等等。 1)綠色建筑)綠色建筑政策推進不及預期風險政策推進不及預期風險 我國持續推進城鎮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面積占比提升, 同時各地方均出臺相關獎補措施,若后續因行業推廣力度不足,企業發展動力有限等原因,則可能造成綠色建筑發展不及預期風險。 2)裝配式建筑發展不及預期風險裝配式建筑發展不及預期風險 當前國內裝配式建筑持續引領行業變革,但若政策推進放緩,行業需求大幅下降,則行業發展可能存不及預期風險。 3)光伏建筑光伏建筑發展不及預期風險發展不及預期風險 2022 年 03 月 13 日 P.45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光伏建筑將建筑結構與光伏材料集成的新型建筑系統,其中 BIPV 代替了部分建筑結構功能,若未來業主接受度不高,或經濟效益不好,則容易存發展不及預期風險。 4)綠色建材應用動力不足風險綠色建材應用動力不足風險 綠色建材是綠色建筑的建設材料,政策持續推動綠色建材應用比例提升,若相關生產成本較高,或綠色建材的各類綠色性能吸引力有限,導致業主運用綠色建材動力不足,則可能影響綠色建材的推廣進度。 5)建筑節能推進不及預期風險建筑節能推進不及預期風險 國內建筑節能行業仍處于藍海市場,若市場持續未受到重視,或者推進進度不及預期,則建筑節能行業需求空間可能較為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