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中資銀行海外信貸業務的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表現及分析報告(27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中資銀行海外信貸業務的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表現及分析報告(27頁).pdf(27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中資銀行海外信貸業務的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表現及分析中資銀行海外信貸業務的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表現及分析中資銀行海外信貸業務的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表現及分析32關于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世界自然基金會 (WWF) 是在全球享有盛譽的、最大的獨立性非政府環保組織之一。自 1961 年在瑞士成立以來,已經在全世界擁有 500 多萬的支持者和一個在 100 多個國家和地區活躍著的全球網絡。從本土到全球,WWF用基于科學的獨特工作方式,提供滿足人與自然需求的創新解決方案。WWF 的使命是遏止地球自然環境的惡化,創造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未來。關于科學碳目標倡議隨著全球加速轉向低碳經濟,每個國家的每個行業
2、都將經歷這一轉型,而全球絕大多數的溫室氣體排放都直接或間接的受到企業的影響。有遠見的企業已洞察轉型的緊迫性和機遇。WWF 聯合全球環境信息研究所(CDP)、世界資源研究所(WRI)、以及聯合國全球契約項目(UNGC)于 2015 年 9 月于巴黎會議發起了 “ 科學碳目標 ” 倡議 (SBTi), 幫助企業設定符合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五次評估報告中 2 攝氏度脫碳水平的、基于科學的減排目標。關于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是中國紡織工業的發展導向者與利益代表者,承擔產業發展導向、政策研究、標準規范、信息交流、企業服務等行業性工作。自 2005 年起,設立第一個國家級企業社
3、會責任專職部門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社會責任辦公室,在紡織行業推進企業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2017 年依照中國政府簽署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協定(巴黎協定)啟動 “ 碳管理創新 2020 行動 ”,為中國紡織服裝企業提供碳減排行動支持框架和在線可計量減排工具,推動行業碳排放基線調查和碳信息披露,以實現紡織工業十三五期間單位工業增加值能源消耗下降 18% 的減排目標,促進中國紡織工業綠色制造和全球紡織供應鏈的低碳發展。該計劃加入 WWF及其它機構發起的 “ 科學碳目標倡議 ”。版權信息版權所有: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主 編:陳欣(WWF)撰 寫:吳 倩 (普華永道)、崔俊蓮 (普華永道)、劉 穎
4、(WWF)、 胡柯華(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感謝以下人員提供寶貴的建議和支持:奚旦立教授(東華大學)、藺梓馨(NRDC)、趙立建(Carbon Trust)、馬瑩瑩(公眾環境研究中心)、黃璐婷(Top10 China)、張楠(WWF)、王筱汐中資銀行海外信貸業務的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表現及分析項目聯合課題組 WWF、銀行業協會綠色信貸業務專業委員會、部分銀行、商道融綠中資銀行海外信貸業務的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表現及分析中資銀行海外信貸業務的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表現及分析54目 錄摘要.6前言.8第一章 中資銀行海外信貸業務現狀 .10第二章 中資銀行海外投資環境風險管理相關政策.13第三章 銀行海外業
5、務的授信流程和管理 .18第一部分 政策框架 .19第二部分 組織管理 .20第三部分 程序和工具 .21第四部分 監督、報告和鑒證 .22第五部分 能力建設 .23第六部分 可持續金融產品 .23第四章 中資銀行海外業務綠色轉型的挑戰和建議.24第五章 NGO 在中資銀行海外業務綠色轉型中的角色 .28附錄一:銀行海外融資項目環境和社會風險調查問卷 .31附錄二:商務部、環境保護部對外投資合作環境保護指南.34附錄三:中國銀監會關于規范銀行業服務企業走出去加強風險防 控的指導意見 .36附錄四: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于加強中資商業銀行境外機構合 規管理長效機制建設的指導意見 .41附錄五:中國
6、對外投資環境風險管理倡議.45附錄六:“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48附錄七:負責任銀行原則.50附錄八:海外投資環境和社會風險評估管理工具示例 .51中資銀行海外信貸業務的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表現及分析中資銀行海外信貸業務的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表現及分析76摘 要“一帶一路”倡議一方面有助于填補“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發展資金缺口,幫助實現沿線國家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另一方面也為綠色低碳轉型、應對氣候變化提供了重要空間。研究表明,要實現將全球溫度提升控制在平均 2之內,2018-2030 年“一帶一路”沿線在能源、交通、建筑和工業四個產業的綠色投資需求為 12 萬億美元。截至 2017 年 6 月末,國
7、內 21 家主要銀行采用國際慣例或國際標準的境外項目貸款余額為 371.76 億元人民幣,海外項目貸款的綠色化規模仍十分有限?!耙粠б宦贰眹移毡榇嬖谏鷳B環境條件脆弱,面臨工業化和城鎮化過程中的環境污染和生態退化等多重挑戰。隨著中資銀行越來越廣泛和深入地參與“一帶一路”沿線項目投資,與之相伴的是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投資的環境和社會影響的密切關注。為此,項目聯合課題組開展了“一帶一路”戰略下中資銀行海外業務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研究,旨在識別在“一帶一路”戰略下中國銀行類金融機構海外業務的環境風險管理現狀和問題,為主要利益相關方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議。目前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商
8、務部、生態環境部都針對中資機構境外投資的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制定了政策,主要要求海外投資嚴格遵守東道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同時也鼓勵中資金融機構和企業采取高于合規的環境風險全流程管理、開展利益相關方溝通、加強信息披露、支持綠色產業發展,但該類高于合規的要求不具備強制性,也尚無支持工具或成體系的實施細則予以指引,缺少相應的落實監督。銀行在開展海外業務時主要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包括:(1) 風險審查重點在項目環境和社會的合規性,輕視社會許可;(2) 中資銀行專業人士多為金融背景,也較少與外資銀行以及國際多邊機構 合作、參與國際銀團貸款,海外環境和社會風險全面管理能力與經驗不足;(3) 缺乏與利益相
9、關方的必要溝通和交流,互動渠道薄弱,信息披露有限?;谝陨蠁栴}與挑戰,項目聯合課題組對中資銀行海外投資提出如下建議:(1) 提高自身識別項目社會和環境風險的能力;(2) 主動加強同項目利益相關方的溝通;(3) 建立或健全合規和問責框架與機制;(4) 壓縮高碳行業占比,支持低碳綠色產業發展;(5) 政策性銀行應更好發揮其導向作用。在這過程中,作為中資銀行海外業務中的重要利益相關方,NGO 可以在以下方面提供支持,幫助中資銀行提升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水平,助力“一帶一路”投資綠色化:(1) 識別和整理國別環境和社會風險信息;(2) 推動監管提升中資銀行海外投資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標準和要求;(3) 提
10、升銀行業識別項目環境和社會風險的能力;(4) 搭建各利益相關方的信息交流平臺;(5) 推動中資銀行海外業務信息披露;(6) 推動海外投資綠色產業目錄及相關篩選標準出臺;(7) 探索商業保險在中資銀行海外投資環境風險管理中的作用;(8) 推動 “一帶一路” 沿線國家環保政策的完善與落實, 推動綠色金融的發展。摘要中資銀行海外信貸業務的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表現及分析中資銀行海外信貸業務的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表現及分析98前 言研究背景2013 年,中國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倡議,旨在改善跨大陸互聯互通與合作,帶動沿線國家經濟共同發展,并著眼于加強政策溝
11、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等五大方面。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于 2015 年 3 月聯合發布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 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一帶一路”戰略將加強沿線各國的能源和基礎設施互通合作。截至 2019 年 7 月,中國已與全球 138 個國家簽訂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2。在基礎設施投資建設方面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每年就有 6000 億美元的資金缺口3;要實現將全球溫度提升控制在平均2之內, 2018-2030年 “一帶一路”沿線在能源、交通、建筑和工業四個產業的綠色投資需求為 12 萬億美元4。與此同時,“一帶一路”國家普遍存在生態環
12、境條件脆弱,面臨工業化和城鎮化過程中的環境污染和生態退化等多重挑戰?!耙粠б宦贰钡貐^未來 5-10 年的投資決策除了對所在國的環境和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產生影響,也將極大地影響全球碳排放軌跡和氣候變化程度。由此可見,“一帶一路”倡議一方面有助于填補發展資金缺口,幫助實現沿線國家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另一方面也為綠色低碳轉型、應對氣候變化提供了重要空間。研究目標隨著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越來越廣泛和深入地參與“一帶一路”沿線項目投資,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投資的環境和社會影響的關注也愈加密切。為此,項目聯合課題組開展了“一帶一路”戰略下中資銀行海外業務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研究,旨在識別在“一帶一路”戰略下中
13、國銀行類金融機構海外業務的環境風險管理現狀和問題,為主要利益相關方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議,為探索通過“一帶一路”環境大數據平臺提升中國銀行業海外投資貸款環境風險管理的能力打下基礎。具體目標如下: 識別在“一帶一路”戰略下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以及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對環境風險管理的政策、流程和表現; 提升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海外投資貸款的環境風險管理意識和能力,為主要利益相關方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議。研究方法本報告分析主要基于案頭研究,并結合對部分重點參與支持“一帶一路”金融機構的訪談。調研金融機構名稱調研金融機構性質國家開發銀行政策性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政策性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大型商業銀行中國銀行大型商業
14、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大型商業銀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區域多邊開發性金融機構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政策性保險公司為全面了解金融機構海外融資環境風險管理的政策與實踐,項目課題組設計了調查問卷(附錄一),涵蓋政策框架、組織管理、程序和工具、監督報告和鑒證、能力建設、可持續金融產品等六個方面。報告結構本報告由中資銀行海外信貸業務現狀、中資銀行海外投資環境風險管理相關政策及主管部門、銀行海外業務的授信流程和管理、中資銀行海外業務綠色轉型的挑戰和建議、NGO 在中資銀行海外業務綠色轉型中的角色等六章組成,對重點參與支持“一帶一路”戰略的中資銀行和其他利益相關方的海外業務環境風險管理現狀進行了梳理, 識別了相關挑
15、戰, 并為主要利益相關方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議。2中國一帶一路網,. 截至 2019 年 7 月數據。3金 融 界,2018. 葛 華 勇:“ 一 帶一 路” 資 金 缺 口 大、 匹 配 差、 匯兌風險高 . http:/ 2019. 金融業如何推動 “一帶一路”綠色化發展. 當代金融家 2019年第7期.前言中資銀行海外信貸業務的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表現及分析中資銀行海外信貸業務的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表現及分析第一章 中資銀行海外信貸業務現狀第一章 中資銀行海外信貸業務現狀1110“走出去”和“一帶一路”是中國全面對外開放的總體方略,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客戶業務發展,中資銀行海外業務增多。中資銀行
16、認真貫徹落實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不斷擴展在沿線國家的機構布局,海外投資業務正在迅速擴張。根據原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銀監會)2017年報 ,截至2017年底,共有10家中資銀行在26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設立了68家一級機構(包括17家子行、40家分行、10家代表處、1家合資銀行)。從融資規模上看,截至2017年底,中資銀行共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相關項目近2700個,累計授信近4000億美元,發放貸款超過2000億美元 ,主要覆蓋鐵路、公路、通信、水電、核電、水利、信息電網、油氣等領域 。從各銀行業務量上看,中資銀行海外投資主要集中在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
17、、交通銀行等開發性金融機構、政策性銀行和大型國有商業銀行 。隨著國家“走出去”戰略和“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五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近幾年海外業務布局加快,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2018年末的境外資產較2014年末分別增加95.48%、81.54%、70.28%,55.98%。由表1可見,中國銀行是境外資產規模體量最大的銀行,截至到2018年末,中國銀行境外總資產超過6萬億元,占五大商業銀行海外資產的45.61%,較2014年增長36.14%。從營業收入看,中國銀行和工商銀行表現突出,遠超于其他三家銀行,建設銀行的境外營業收入占比較低。 從利潤來看,中國銀行境外利潤最高,超過了其他
18、四家銀行的境外利潤總和,從境外利潤占比看,交通銀行低于中國銀行,位居次席。從資產利潤率看,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比較接近,高于其他三家銀行,建設銀行和農業銀行相同,資產利潤較低。表1 2018年末五大商業銀行的境外業務情況9單位:億元五大國有商業銀行境外總資產境外總資產占比營業收入營業收入占比利潤利潤占比資產利潤率中國銀行62067.1129.18%1148.5522.78%683.0629.74%1.10%工商銀行36956.9913.34%985.1412.73%409.187.66%1.11%建設銀行16945.195.13%210.353.19%102.663.33%0.61%交通銀行10
19、061.9510.56%132.566.23%78.999.18%0.79%農業銀行10052.444.45%319.955.35%61.402.44%0.61%根據2017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公報披露的數據,截至2017 年末,五大國有商業銀行共在美國、日本、英國等46 個國家(地區)開設88 家分行、57 家附屬機構, 員工總人數達5.1 萬人, 其中雇用外方員工4.7 萬人,占92.2%。根據各行2018年年報整理出的表2表明,中國銀行海外機構覆蓋國家和地區最多,達56家,工商銀行緊隨其后,交通銀行和農業銀行覆蓋國家和地區與中國銀行差距較大。9數據來源:銀行 2018 年年報第一章中資銀
20、行海外信貸業務現狀中資銀行海外信貸業務的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表現及分析中資銀行海外信貸業務的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表現及分析第一章 中資銀行海外信貸業務現狀第一章 中資銀行海外信貸業務現狀1312表2 2018年末五大商業銀行的境外機構情況10單位:個五大國有商業銀行覆蓋國家或地區數覆蓋“一帶一路”國家或地區11中國銀行5623工商銀行4721 建設銀行29-農業銀行17-交通銀行16-此外,由中國倡議發起的多邊開發性金融機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簡稱“亞投行”)也在積極支持“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建設。2017年5月,亞投行同世界銀行等六家多邊開發銀行與中國政府
21、共同簽署了關于加強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相關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12。截至2018年7月,亞投行已批準項目投資53億多美元,所有投資項目均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13。隨著中資銀行越來越廣泛和深入地參與“一帶一路”沿線項目投資,與之相伴的是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投資的環境和社會影響的密切關注。根據原銀監會統計數據14,截至2017年6月末,國內21家主要銀行15采用國際慣例或國際標準的境外項目貸款余額為371.76億元人民幣,預計可以減少151.70萬噸CO2e排放。境外項目貸款的綠色化規模仍十分有限。 10數據來源:銀行 2018 年年報11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在年報未明確說明覆蓋
22、“一帶一路”國家或地區12路透社,2017.“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清單涉及政策溝通等五大類 .2017 年 5 月 15 日 . https:/ 2019 年 6 月 30 日訪問 .13新華社,2018 年 . 金立群:亞投行積極支持 “ 一帶一路 ” 倡議已批準投資超53 億 美 元 . http:/ 2019 年 6 月 30 日訪問 .14原 銀 監 會 ,2018. 2013 年 至 2017 年 6月國內 21 家主要銀行綠色信貸數據 . http:/ 21 家主要銀行機構包括: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進出口銀行、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 中
23、國建設銀行、 交通銀行、 中信銀行、中國光大銀行、華夏銀行、廣東發展銀行、 平安銀行、 招商銀行、 浦東發展銀行、興業銀行、民生銀行、恒豐銀行、浙商銀行、渤海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第二章中資銀行海外投資環境風險管理相關政策中資銀行海外信貸業務的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表現及分析中資銀行海外信貸業務的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表現及分析第二章 中資銀行海外投資環境風險管理相關政策第二章 中資銀行海外投資環境風險管理相關政策1514針對中資商業銀行海外投資中的環境與社會風險管理,相關部門制定了一系列相關政策,以規范和監管商業銀行的海外投資業務。中資銀行海外投資主管部門主要是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等,國家發
24、展改革委、商務部、生態環境部也對中資機構境外投資提供政策。2012年2月,原銀監會發布關于印發綠色信貸指引的通知,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加強對擬授信的境外項目的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確保項目發起人遵守項目所在國家或地區有關環保、土地、健康、安全等相關法律法規。對擬授信的境外項目公開承諾采用相關國際慣例或國際準則,確保對擬授信項目的操作與國際良好做法在實質上保持一致。在2014年發布的與該指引配套的綠色信貸實施情況關鍵評價指標中,原銀監會給出了相關國際慣例或標準的示例,包括赤道原則、聯合國全球契約(UNGC)、聯合國環境署金融倡議(UNEP FI);此外也表示,對因環境和社會風險產生較大爭議的擬授
25、信境外融資項目,應聘請合格、獨立的第三方對其環境和社會風險進行評估和檢查。2013年2月,為指導我國企業在對外投資合作中進一步規范環境保護行為,引導企業積極履行環境保護社會責任,推動對外投資合作可持續發展,商務部、原環境保護部聯合發布了關于印發對外投資合作環境保護指南的通知。該指南為非強制性指導文件16,為對外投資企業的環境管理提供了先進做法指導,主要包括明確環境社會責任、建立環境管理制度和污染預防措施、加強溝通和環保宣傳、研究和借鑒國際經驗等方面,但未直接對作為對外投資資金支持方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做出明確引導。2016年3月,原銀監會為促進銀行業金融機構境外業務健康發展,防范境外業務風險,更好
26、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銀行業金融機構境外運營風險管理的通知。要求中資商業銀行加強境外機構管理,嚴格遵守所在地法律法規、監管規則、環境保護等方面的要求,關注境外資源、勞務用工、宗教以及文化習俗等方面對業務開展可能造成的影響。2016年8月,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發展改革委、原環境保護部、原銀監會、證監會、原保監會發布了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提出要通過“一帶一路”戰略等推動區域性綠色金融合作,支持相關國家的綠色投資;積極穩妥推動綠色證券市場雙向開放;鼓勵和支持我國金融機構、非金融企業和我國參與的多邊開發性機構在“一帶一路”和其他對外投資項目中加強環境風險管理,提高環境信息披
27、露水平,使用綠色債券等綠色融資工具籌集資金,開展綠色供應鏈管理,探索使用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等工具進行環境風險管理。2017年1月,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共建“一帶一路”、推進國際產能合作的決策部署,規范銀行業金融機構境外經營行為,提升支持企業走出去服務能力,建立服務“一帶一路”建設長期、穩定、可持續、風險可控的金融保障體系,原銀監會發布了關于規范銀行業服務企業走出去加強風險防控的指導意見。要求銀行重視境外業務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實施環境和社會風險全流程管理、維護當地民眾權益、增進與利益相關方的交流溝通、加強信息披露。2017年4月,原環境保護部、外交部、發展改革委、商務部聯合印發關于推
28、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要推動制定和落實防范投融資項目生態環保風險的政策和措施,加強對外投資的環境管理,促進企業主動承擔環境社會責任,嚴格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環境;推動我國金融機構、中國參與發起的多邊開發機構以及相關企業采用環境風險管理的自愿原則,支持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積極推動綠色產業發展和生態環保合作項目落地。同年5月,原環保部印發“一帶一路”生態環境保護合作規劃,提出要引導投資決策綠色化,在“一帶一路”和其他對外投資項目中加強環境風險管理,提高環境信息披露水平,使用綠色債券等綠色融資工具籌集資金;并提出在環境高風險領域建立并使用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等工具開展環境風險管理。
29、規劃提出要開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綠色投融資需求研究,研究制定綠色投融資指南,以綠色項目識別與篩選、環境與社會風險管理等為重點,探索制定綠色投融資的管理標準。2017年11月,原銀監會發布了中國進出口銀行監督管理辦法和國家開發銀行監督管理辦法,要求兩家政策性銀行應當樹立綠色金融理念,嚴格遵守環保、產業等領域的法律法規,借鑒赤道原則等國際良好做法,充分評估項目的環境和社會風險,將評估結果作為授信決策的重要依據。 2019年1月,中國銀保監會發布了關于加強中資商業銀行境外機構合規管理長效機制建設的指導意見(銀保監辦法201913號),明確中資商業銀行合規管理的工作目標,提出了中資銀行境外合規管理應
30、當堅持的基本原則,銀保監會將督促中資商業銀行完善合規管理體系,有效維護境外資金安全,更好服務建設開放性世界經濟,不斷提升我國銀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在健全合規制度流程中,要求總部和境外機構要充分了解所在國(地區)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認真梳理、更新和優化環境與社會風險等重點領域的制度。此外,關于銀行業金融機構海外投資環境風險管理還有兩項非政策性倡議。一是2017年9月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綠金委)、中國投資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中國信托業協會、環保部環境保護對外合作中心共同向參與對外投資的中國金融機構和非金融企業發起的中國對外投資環境風險管理
31、倡議。倡議指出參與對外投資的金融機構和企業應充分了解項目所在地的環境法規、標準和相關的環境風險;參與對外投資的銀行應借鑒國際可持續原則,參與對外投資的機構投資者應借鑒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在投資決策和項目實施過程中充分考慮環境、社會、治理(ESG)因素,建立健全管理環境風險的內部流程和機制;鼓勵參與對外投資的金融機構和企業強化ESG信息披露,主動與環保組織合作,利用信息披露要求改善項目評估和內部管理流程;鼓勵參與對外投資重大項目的機構在決策和實施過程中,充分利用第三方專業力量,幫助評估和管理所面臨的環境和社會風險;逐步完善對項目環境效益與成本的定量評估;鼓勵對外投資項目,尤其是中長期基礎設施項目
32、,充分利用綠色融資工具等。二是綠金委與倫敦金融城牽頭多家機構發起的“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原則從戰略、運營和創新三個層面提出了七條原則性倡議,內容包括公司治理、戰略制定、風險管理、對外溝通以及綠色金融工具運用等,供參與“一帶一路”投資的全球金融機構和企業在自愿的基礎上采納和實施。目前國內已有8家銀行簽署該原則,包括中國農業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16龍鳳 & 葛察忠 , n.a. 對外投資合作環境保護指南解讀 .中資銀行海外信貸業務的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表現及分析中資銀行海外信貸業務的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表現及分析第二章 中資銀行海外投資環境風險管理相關政策第二章 中資銀行海外投資環境風險管
33、理相關政策1716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興業銀行。根據“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該原則將設立秘書處,開發具體的實施工具、手冊和案例,為開展綠色投資提供能力建設。海外信貸業務的環境合規性目前發布的海外投資環境風險管理相關的政策和倡議都對銀行業金融機構作出了合規性的要求,要求嚴格遵守東道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法律法規。海外信貸業務中高于合規的環境風險管理要求所有海外投資環境風險管理相關的政策和倡議都對銀行業金融機構提出了高于合規的環境風險全流程管理要求。以關于規范銀行業服務企業走出去加強風險防控的指導意見為例,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將環境和社會風險評估結果作為項目準
34、入、評級和管理的重要依據,并在貸款“三查”、貸款定價和經濟資本分配等方面實施差別化管理;加強環境和社會風險監測,對存在重大風險的項目,應加大跟蹤力度,及時采取風險緩釋措施。部分政策和倡議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采納/借鑒環境風險管理相關國際慣例或國際準則,包括赤道原則、聯合國環境署金融倡議(UNEP FI)、負責任投資原則(UN PRI)等;鼓勵對有重大環境風險或環境爭議性較大的項目聘請獨立第三方進行評估;鼓勵引入環境污染責任險等工具管理環境風險。但這類指引的要求不具有強制性,也缺少相應的落實監督。利益相關方溝通機制個別政策和倡議明確要求/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增進與利益相關方的交流溝通,但缺少具體的實
35、施指引。關于規范銀行業服務企業走出去加強風險防控的指導意見中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督促涉及重大環境和社會風險的客戶建立申訴回應機制,但未對銀行自身建立申訴回應機制做出要求。信息披露部分政策和倡議提出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加強信息披露,但對信息披露的內容、指標、載體、頻率等細節缺少明確的規定。綠色投向自2017年起開始有政策和倡議提及海外投資要支持綠色產業發展。但目前尚未有海外投資綠色產業項目名錄或綠色項目識別與篩選標準出臺。海外信貸業務環境風險管理工具目前尚未有監管方或行業協會專門針對銀行業金融機構海外信貸業務環境風險管理制定相關工具或實施細則。表3 銀行業海外投資環境風險管理相關政策、倡議一覽年份出臺
36、部門政策法規名稱合規高于合規的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要求利益相關方溝通機制信息披露綠色投向工具2012原銀監會關于印發綠色信貸指引的通知2013商務部、原環保部對外投資合作環境保護指南2016原銀監會關于進一步加強銀行業金融機構境外運營風險管理的通知2016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發展改革委、原環境保護部、 原銀監會、證監會、原保監會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2017原銀監會關于規范銀行業服務企業走出去加強風險防控的指導意見2017原環保部、外交部、 發展改革委、商務部關于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的指導意見2017原環保部“一帶一路”生態環境保護合作規劃2017綠金委、中國投資 協 會、 中 國
37、銀行業協會、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中國信托業協會、環保部環境保護對外合作中心中國對外投資環境風險管理倡議2019銀保監會關于加強中資商業銀行境外機構合規管理長效機制建設的指導意見2019綠金委、倫敦金融城綠色金融倡議“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中資銀行海外信貸業務的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表現及分析中資銀行海外信貸業務的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表現及分析第三章 銀行海外業務的授信流程和管理第三章 銀行海外業務的授信流程和管理1918部分中資銀行的海外投資業務已經對環境保護、監測和社會風險控制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建立了相關的應急預案,并在投資過程中承諾采納國際原則。為全面、充分了解銀
38、行海外業務中的環境與社會風險管理實踐與挑戰,項目課題組設計了調查問卷(附錄一),對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等六家銀行開展訪談或對公開披露信息進行整理。此外,項目課題組也專門走訪了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中國信保),以了解中國信保在海外投資環境社會風險管理方面的實踐和潛在挑戰。具體調研結果總結如下。第一部分 政策框架1、貴銀行在其海外信貸業務中是否包含管理環境和社會風險的相關政策或規定?所有調研銀行(6家)海外信貸業務均包含管理環境和社會風險的相關政策或規定。進出口銀行早在2007年就制定了中國進出口銀行貸款項目環境與社會評
39、價指導意見,首次正式以制度形式規定環境風險評估作為非轉貸業務貸款審批的基本依據之一。亞投行搭建了較為完善的環境和社會框架(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Framework,ESF),包括環境和社會政策(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Policy)、環境和社會標準(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Standards)、環境和社會排除清單(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Exclusive List)、環境和社會政策指令(Directive on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Policy)、指南和信息
40、工具(Guidance and Information Tools)。2、貴銀行是否承諾參加可持續的銀行或金融組織倡議?調研對象中絕大部分銀行(5家)(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中國工商銀行)簽署了“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部分銀行(2家)(國家開發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加入了聯合國環境署金融倡議(UNEP FI)。3、請描述貴銀行的ESG政策/管理環境和社會風險的政策?所有銀行均有ESG政策/管理環境和社會風險的政策;部分銀行(4家)制定了詳細的行業或地區的政策,如制定國家風險,逐年修(制)定行業(綠色)信貸政策等;個別銀行(1家)相關政策分散在業務流程中;極少數銀行(
41、1家)僅有單一的總體政策。進出口銀行的國家風險框架中包括了環境與社會風險。亞投行制定了能源行業戰略交通行業戰略可持續城市戰略,致力于推動亞洲地區可持續能源、可持續交通和可持續城市發展。4、貴銀行是否曾經公開披露ESG的政策?調研對象中絕大部分(5家)銀行公開披露ESG的政策。進出口銀行在其中國進出口銀行綠色金融白皮書中部分披露該行相關政策。亞投行的ESG相關政策均在其官網公開披露。第三章銀行海外業務的授信流程和管理中資銀行海外信貸業務的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表現及分析中資銀行海外信貸業務的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表現及分析第三章 銀行海外業務的授信流程和管理第三章 銀行海外業務的授信流程和管理21205
42、、貴銀行的ESG政策涵蓋了環境和社會影響,還是僅僅環境或社會影響其中之一?調研對象中所有銀行(6家)的ESG政策均涵蓋了環境和社會影響。6、貴銀行的ESG政策是否參照相關國際準則(如世界銀行國際金融公司IFC的環境和社會績效標準)來制訂的?調研對象中部分銀行(3家)參照了如世界銀行、國際金融公司等相關國際準則,其他銀行有的(1家)參照部委和監管機構的相關政策,或(2家)不方便透露具體情況。7、貴銀行ESG政策的適用范圍。如哪些信貸業務(項目融資、資產融資、一般公司信貸)中實施了可持續政策?可持續政策是否只用于貸款業務,在貴銀行其他產品或服務中是否也適用?調研對象中部分(4家)銀行的項目融資、資
43、產融資、一般公司信貸實施了可持續政策,有部分銀行未透露實施可持續政策的范圍。第二部分 組織管理8、貴銀行內負責ESG相關事務的最高官員是?所有調研銀行都設有負責ESG/綠色信貸的高級官員;3家銀行為副行長;1家銀行董事長;1家銀行為董事會;1家銀行為首席風險官。9、ESG的表現是否納入貴銀行董事或高級管理人員的業務考評,是否與他們的業績掛鉤?調研對象中半數銀行(3家)將ESG的表現是否納入貴銀行董事或高級管理人員的業務考評。10、貴銀行是否有負責評估信貸業務中環境和社會風險的專職團隊?如有,這個團隊內有多少人員?調研對象中半數銀行(3家)明確表示設有負責評估信貸業務中環境和社會風險的專職團隊或
44、人員,但未透露團隊人數。11、銀行是否有對潛在客戶或交易進行環境和社會風險評估并逐級上報審批的正式程序?所有調研銀行(6家)都有對潛在客戶或交易進行環境和社會風險評估并逐級上報審批的正式程序。12、貴銀行的非環境和社會風險專業人員(如客戶關系經理或前臺業務人員)是否有對客戶或交易進行環境和社會風險評估的責任?調研對象中半數銀行(3家)的非環境和社會風險專業人員(如客戶關系經理或前臺業務人員)有對客戶或交易進行環境和社會風險評估的責任。13、負責審批貴銀行的ESG政策是哪一級部門?貴銀行的ESG政策預計每隔多久被重新評估和更新?調研對象中負責審批ESG政策的部門董事會級別的3家,銀行部門級別的2
45、家,工作組形式的1家。重新評估和更新ESG(綠色信貸)政策的周期,有3家銀行為每年,1家銀行3年,1家銀行為不定期,1家銀行未透露。第三部分 程序和工具請介紹貴銀行評估海外借貸業務的環境和社會風險所進行盡職調查的全過程,回答12-14題:14、貴銀行是否使用篩選標準(如,慎入行業或禁入區域名錄、客戶環境表現黑名單等)來識別不予以授信的客戶或項目?所有調研銀行(6家)都不同程度地建立了自己的國別風險、行業政策/風險和客戶環境表現重點關注名單數據庫,作為客戶和項目篩選標準的一部分。亞投行制定了“環境和社會排除清單”,明確禁止對14類有重大環境和社會負面影響的項目提供融資。15、貴銀行海外業務在選擇
46、客戶時,是否有單獨的、有別于項目審批的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程序?調研對象中有3家銀行表示有單獨的、有別于項目審批的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程序。16、貴銀行海外業務在授信管理的哪個階段或哪幾個階段關注環境和社會風險?所有調研銀行(6家)在貸前調查、貸中審批、放款環節、貸后管理等全部流程均關注環境和社會風險。進出口銀行制定了一套覆蓋業務全流程的綠色信貸標準,將客戶和項目的環境和社會風險狀況作為受理授信業務時的調查重點,要求對境內外貸款項目社會效益有關情況的合規性、真實性和風險狀況進行全面、深入、細致的調查,并形成盡職調查初步意見;在貸時審查階段執行嚴格的評審標準,建立并實施“環保一票否決”機制,并根據客
47、戶和項目的環境和社會風險的性質及嚴重程度,確定合理的授信權限和審批流程;在貸款資金發放和支付審核中發現客戶存在重大風險隱患的,可中止直至終止貸款資金的發放和支付;授信后管理階段,進出口銀行根據項目所處狀態(建設期、完工、運營期)明確了重點環境與社會風險檢查點,對于能耗、環保不達標或違反國家有關規定的貸款企業,建立環保封信信貸退出機制。17、貴銀行海外業務從下列哪些來源取得進行環境和社會風險盡職調查所需的信息?在備選的信息來源中,有三個來源使用率較高,為所有調研銀行(6家)所采用,即客戶直接提供的信息、銀行已掌握的客戶信息、外部獨立第三方所提供的盡職調查。一般在環境和社會風險復雜、難以判斷的情況
48、下,銀行會尋求外部獨立第三方進行調查。中資銀行(5家)還會采用政府機構(如銀保監會、央行、生態環境部等)提供的信息。大部分銀行(4家)會通過如客戶網頁、媒體和非政府組織所提供的網上信息輔助判斷。進出口銀行和亞投行在合作項目中可能會使用到合作方的評估工具。受理與調查貸款發放和支付授信后管理和信貸退出風險評價與信貸審批中資銀行海外信貸業務的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表現及分析中資銀行海外信貸業務的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表現及分析第三章 銀行海外業務的授信流程和管理第三章 銀行海外業務的授信流程和管理232218、貴銀行海外業務是否依據環境與社會風險信息來對潛在客戶或交易進行分類處理?多數銀行(4家)明確表示按
49、照環境和社會風險信息對潛在客戶或交易進行了分類。亞投行的分類與國際標準基本保持一致,根據環境和社會風險高低以及項目類型將項目分為A、B、C和FI(金融中介)類,并對不同類型的項目提出不同的環境和社會風險審查及管理要求。19、貴銀行海外業務在對客戶或項目進行授信審批時,環境和社會風險評估對客戶或交易授信審批是否具有“一票否決”的作用?所有調研銀行(6家)都實行了環境和社會風險“一票否決”制。20、海外業務當發現環境和社會風險時,貴銀行采用哪些措施來降低風險?對于六種備選措施,“要求客戶制訂和執行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的行動方案”入選率最高,為所有6家銀行所采用。多數銀行(4家)明確會采用“將環境和社
50、會的合規要求或表現納入交易合約”。部分銀行(3家)還會采用“要求客戶獲得獨立第三方對其環境和社會表現的擔?!焙汀巴ㄟ^彌補手段來減少對環境的影響”。盡管國內有政策鼓勵引入環境污染責任險等工具來進一步管理環境風險,目前尚未有銀行明確表示采用備選措施中的“要求客戶對潛在的環境和社會風險投?!?。中國海外投資保險最主要的服務提供方是中國信保。中國信保成立以來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提供了大力的支持,承保各類“走出去”項目,與重點參與支持“一帶一路”投資的中資銀行也有深入合作。中國信保主要管理和承保的是國別政治風險,在國別政治風險評級中會加入對自然資源和環境政策穩定性的評估。目前項目層面的環境和社會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