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myris破產給予合成生物學產業發展的重要經驗:其一,選品決定下游市場進入難度,成本領先為產業化必需條件。在將青蒿酸技術轉讓給賽諾菲之后,Amyris 將選品轉為法尼烯。根據 2012年 Amyris 對于法尼烯市場空間的測算,全球航空燃料和生物柴油的潛在市場空間分別高達 2120億美元和 1.6萬億美元,而精細化學品領域市場空間則相對較小,用于保濕劑的角鯊烷市場空間約為 40億美元,香料香精約為 90億美元,高性能材料約為 180億美元??紤]到燃料領域的廣闊市場,Amyris 進軍生物燃料領域。Amyris 開發出利用釀酒酵母生產的平臺化合物法尼烯,法尼烯進行氫化反應后可生成法尼烷。通用電氣和奔馳測試曾 Amyris的生物燃料,性能表現與傳統燃料接近一致。Amyris預期到 2012年將生產 4000-5000萬升法尼烯,并投建 1.5億升法尼烯生物燃料工廠,然而 Amyris低估了實驗室和工業級別發酵罐的環境差異,量產建設進度顯著低于預期。2011年,美國迎來頁巖油革命,石油價格下滑至 0.82-1.06 美元/升,而 Amyris 生物燃料售價為 7.8美元/升,雖然到 2015年其平均成本下降至 2.51美元/升,但仍然缺乏競爭力。2012年 2月,Amyris宣布放棄拓展生物燃料業務,無限期推遲產能建設,未來停止產量預測指引,專注于高價值的消費者產品,由合資公司運營維持。同期美國另一家纖維素燃料企業 Range Fuels也宣布破產。2015年 6月,Amyris與道達爾同意重組航空燃料合資企業,將其持有的 25%股份出售給道達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