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財政政策面臨再擴張壓力,但政府債務率居高可能限制財政政策空間。2024 年 7 月工黨在議會下院選舉中取得壓倒性勝利,終結保守黨連續 14 年執政,英國政治重心從保守主義向中間偏左翼轉向。工黨政府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增加稅收,雇主國家保險費(NICs)稅率從 13.8%上調至 15%、起征點從 9100 英鎊降至 5000 英鎊,資本利得稅基本稅率和高檔稅率分別從 10%和 20%上調至 18%和 24%,凍結遺產稅和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對私立學校開征 20%增值稅和商業物業稅用于支持公立教育,分階段取消對“非常住居民”海外收入和財產的稅收優惠,引入碳排放相關稅收,將分別增加企業、投資者、高收入者、高凈值人士和耗能者的稅收負擔;二是增加對醫療、教育、住房、基礎設施和綠色能源的公共支出;三是上調最低工資 6.7%,預計惠及 300 萬低收入工人,但將增加企業成本,可能減少勞工需求;四是在整固財政與支持增長之間需求平衡,延長財政平衡時間表,避免 2022年“迷你預算”式市場動蕩;五是加強與歐盟經貿投資聯系,降低脫歐后貿易壁壘,修復與中國經貿關系,增加北部和工業衰退區自由港投資,促進區域平衡發展;六是在美國計劃削減對歐洲軍事防衛投入后,英國宣布增加國防開支,支持軍工產業發展。工黨政策小幅降低政府債務率,但未能顯著改善經濟增長動能,企業和投資者稅負降低私人投資增速,基礎設施、綠色能源和國防軍事支出可能帶來結構性利好但尚未落地。關稅沖擊之后,英國財政政策面臨加大寬松力度壓力,但政府債務/GDP 超過 95%可能限制財政擴張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