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民用航空發展駛入快車道,國產替代空間較廣闊。參考航空工業發展中心發布的《民用飛機中國市場預測年報(2021-2040)》,預計2022-2041年我國需要補充民用客機7035架,其中寬體客機1396架、窄體客機5130架、支線客機509架。到2041年,中國的客機機隊規模達到8322架,民航貨機機隊規模達到685架。近年來,隨著C919、ARJ21、AG600等民用機型陸續推出,我國民航領域景氣度持續增長。根據中航機載2024年年度報告,截至年度報告披露日,C919 訂單量已突破1500架。根據中國商飛供應商披露,目前我國民航大飛機的國產化比例較低,特別是航空機載系統的重要技術對國外的依賴程度極高,C919大飛機的航電飛控系統、燃油系統、電源系統等關鍵領域,都直接采用國外成熟的產品和技術、或是由中外合資企業制造。國家“十四五”民用航空發展規劃提出要聚焦行業重大需求、發展瓶頸和科技前沿,建成支撐民航高質量發展的科技引領體系,加強關鍵技術攻關和自主創新產品應用,航空機載系統的國產化替代空間廣闊。根據中國國航2023年12月22日的定增可行性研究報告,中國國航將向中國商飛引進6架C919,中國商飛提供的2024年目錄單價中,C919的目錄單價為1.08億美元,7.67億人民幣。從價格上看,C919低于空客與波音同系列兩款大飛機,具備性能優勢和價格優勢。據2025年3月20日航空產業網新聞《中國商飛在2025年供應商大會上公布C919批產計劃與運營情況》,中國商飛計劃實現C919產能的階梯式增長:其將C919的2025年生產目標從50架/年提升至75架/年,并計劃通過2026年100架、2028年150架的階段性目標,最終在2029年實現年產能200架的里程碑。這一規劃意味著五年內產能將翻四倍,復合增長率高達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