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輕量化滲透率提升或推動鎂合金需求上行。汽車輕量化能夠有效地起到節能減排、提速增續航等作用,為國家大力提倡的綠色新質生產力發展方向。根據國際鋁業協會統計,燃油車每減重 100kg,每百公里節省約 0.6L燃油,減排 800-900g的二氧化碳。根據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數據,新能源電動汽車每減重 10%,P6 東興證券深度報告 電耗下降 5.5%,續航里程增加 5.5%。與鋁和鋼等其他輕量化材料對比,鎂合金密度小,僅為鋁的 2/3,使用鎂合金代替鋁合金,能進一步使汽車整體重量減輕 1.5%-2.5%。此外,鎂合金減震性更好、阻尼系數更高,使其相較鋁合金具有更高的強度,也能有效實現隔音,提高駕駛舒適度。此外,從當前鎂鋁價格觀察,鎂鋁比價已降至 0.73,鎂價低于鋁價,疊加鎂合金制造工業相對簡單、生產流程成熟,因此現階段使用鎂合金代替鋁合金具有更強的經濟性。因此,汽車輕量化發展或推動鎂合金需求增長。同時,出于更強的續航與動力需求,新能源汽車對鎂合金需求量相對傳統汽車更高。至 2024 年,新能源汽車單車用鎂量已經達到 10kg,而傳統汽車則為 5kg 左右。工信部于 2020 年發布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 2.0》,預計我國 2025年、2030年單車鎂合金用量將分別達到 25kg、30kg,鎂合金整車占比將分別達到 2%、4%。結合國家規劃與行業內機構預測,我們認為汽車輕量化對應的全球鎂合金需求或可從 2024年的 57萬噸增長至 2027年的135萬噸,期間 CAGR或達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