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起到“慰藉食品”的功能。中消協發布的《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狀況年度報告(2023)》指出:今年除了性價比之外,情緒釋放將成為影響年輕一代消費者決策的重要因素,也將是今后一個時期的消費新熱點?!?023 青年消費調研》顯示,近一半年輕人愿意為情緒價值消費;而根據小紅書和尼爾森的小紅書用戶消費心理研究,消費者購買決策考慮因素中,“情緒價值”占比高達 82%,甚至超過了“性價比”(占比78%)。在當前經濟周期下,多數消費品牌在“性價比”和“實用”的維度里競爭,“情緒價值”仍有很大的發揮空間,而休閑零食切入“情緒經濟”賽道具備天然優勢。根據億滋國際發布的《2023 年全球零食現狀報告》,盡管經濟緊縮,但零食消費依然保持不變。66%的人表示他們雖然更加關注零食價格,但在零食的消費上并未做出重大改變;在過去的五年中,零食幫助消費者渡過了難關,68%的千禧一代和 65%的 Z 世代表示,零食可以幫助他們消減日常生活中的煩惱。70%的人證實,“在這個我們都沉浸在日常雜事中的世界,分享零食讓我們找回了與他人溝通的簡單快樂”。根據心理學家珍·克里斯特勒對慰藉食物(comfort food)的定義,慰藉食物是指那些能夠給我們帶來愉悅感、滿足感,又或者是能喚醒某些療愈體驗的食物。英敏特調查數據顯示,在中國,93%的二、三線城市的被訪者表示會通過零食來慰藉心情,而該比例在一線城市中是 86%。其中,80%的消費者吃零食是為了讓自己心情更愉悅,90%的消費者認為“吃縱享味的零食讓我心情變好”,58%的消費者愿意提供舒緩情緒效果的糖果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