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蓋爾研究所(Bruegel)發布了報告《歐盟凝聚項目特點與區域經濟增長》。
本報告通過采用一種新穎的方法來研究成功的銜接方案和項目的特征:
通過控制各種初始條件,我們使用一個定量計量經濟學模型來確定歐盟地區在地區人均GDP增長方面(相對于其他類似地區)表現最好和最差的地區。顯然,GDP增長不是凝聚力政策的唯一目標。若干方案旨在保護環境、促進城市發展或促進社會包容。這類計劃可能不會導致經濟增長立即提速。然而,大多數凝聚性資金都用于欠發達地區,其首要目標是促進這些地區的發展。因此,雖然經濟趨同不是唯一的目標,但它仍然是凝聚力政策最重要的目標。
回歸的殘差對應于我們所包含的變量未解釋的經濟增長部分,我們稱之為“未解釋的經濟增長”。這與我們所考慮的基本增長決定因素所能解釋的增長之外的“額外增長”相對應。
對比按實際經濟增長(圖1)和無法解釋的經濟增長(圖2)的區域排名,可以看出主要差異。例如,意大利大部分地區的實際經濟增長相當貧窮,因此意大利大部分地區在圖1中是紅色的。但這種糟糕的表現部分是不利的基本面造成的,因為當我們控制增長的決定因素時,圖2中的幾個意大利地區是黃色的(意味著平均表現),一些甚至是綠色的(意味著良好的增長表現)。
保加利亞提供了一個相反的例子:它的實際增長表現很突出,如圖1中大部分綠色區域所示。但圖2顯示了無法解釋的經濟增長,顯示了一些地區的平均或較差的增長表現。換句話說,鑒于保加利亞若干區域的初始情況,經濟增長應該比實際情況快。
圖1 2003-2017年各地區實際經濟增長:

圖2 2003-2017年未被解釋的經濟增長地區:

文本由@木子日青 原創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數據來源:《布魯蓋爾研究所(Bruegel):歐盟凝聚項目特點與區域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