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供給側改革政策
2016.11國家發改委、國家糧食局《糧食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 》( 發改糧食[2016]2178號),支持優勢糧食企業強強聯合、兼并重組,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糧商,構建跨國糧食生產、倉儲物流、加工和貿易經營體系。到2020年,力爭我國有一定數量的大型糧食企業躍居全球跨國糧商前列。

2016.12國家糧食局《糧油加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國糧儲[2016]278號),“十三五”期間糧油加工業主營業務收入保持9%年均增速,工業增加值保持年均7%以上增速,利潤水平穩步提升。2020年形成30家以上主營業務收入過100億元的骨干糧油企業。培育一批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大糧商和糧食企業集團。產業布局上,多油并舉。
2017.3國家發改委《糧食物流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發改經貿[2017]432號),以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完善糧食宏觀調控體系,提升糧食流通現代化水平。
2017.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糧食產業經濟的意見》(國辦發[2017]78
號),全面落實國家糧食安全戰略,以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大力實施優質糧食工程,推動糧食產業創新發展、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
2018.12農業農村部等15部門《關于促進農產品精深加工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農產發[2018]3
號),把培育精深加工企業作為一項重要措施,支持加工企業加快技 術改造、裝備
升級和模式創新,向產業鏈中高端延伸,向研發設計和品牌營銷這兩端延伸,不斷提升企業加工轉化增值能力。
農業供給側改革,要解決的農業當中的結構性問題,即下力氣推進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結構調整。
重點是調減玉米種植面積,調整生豬、牛羊、漁業生產布局,鞏固提升糧食產能,推動糧經飼統籌、農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文本由@鄧鄧 整理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國家對農業信息化政策有哪些?主要政策梳理
【研報】農業:疫情變化政策出臺繼續關注種、養殖業-210222(14頁).pdf
零壹財經:農業保險發展的問題、政策機遇與出路—農村金融專題(21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