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的企業在出售產品時,往往會進行相應的營銷和推廣,只有當產品的營銷推廣與消費者需求相關,才能收到更好的反饋效果,而影響消費者表達需求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心理賬戶的作用不可忽視;那么心理賬戶是什么意思?對消費者的消費決策的影響又有哪些呢?下面的文章將對此進行簡單介紹。
什么是心理賬戶
心理賬戶即Psychic
Accounting,是行為經濟領域里的重要概念。其定義是心理賬戶是人們在心理上對結果(尤其是經濟結果)的分類記賬、編碼、估價和預算等過程。人們由于受到心理賬戶的影響,在面對選擇時往往會違反一些簡單的經濟運算規則,而做出一些缺乏理性的決策行為。

心理賬戶的特征
(1)不可替代性:金錢心理賬戶的不可替代性特征:人們在做貨幣決策時經常會違反可替代性的經濟原則,因此,意外獲得的錢財可能與努力勞動獲取的報酬非常不同。時間心理賬戶的不可替代性
:當人們面對的情況比較迫切時,被分配的時間就成為了珍貴資源,此時的時間和金錢一樣被賦予了價值,由于時間的不可再生,某種程度上來說時間會比金錢更容易影響人們的活動,所以時間和金錢一樣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2)心理預算:“心理預算”作為心理賬戶的一個特征,它用來描述心理賬戶的預算。人們雖然會根據花費項目不同設置不同的預算,但是預算的設置往往與實際花費有誤差,這就會導致消費者在實際消費過程中會出現兩種現象,預算設置過低就會存在消費不足,而預算設置過高就會出現過度消費。其次,由于不同項目的花費是單獨記賬的,反映到不同心理賬戶上就會出現開支不足和過度開支的問題。
(3)靈活性:心理賬戶的靈活性指的是人們往往會靈活變動各個賬戶的收支情況,反映了心理賬戶的彈性。心理賬戶的分類以及預算受到自我控制的影響,因此非常靈活,消費者根據自己經濟狀況或者時間、事件的影響而對不同的心理賬戶進行設立和結算等。通常而言,靈活性水平與經濟狀況呈現正相關關系,經濟狀況好的消費者靈活性也高,經濟狀況差的消費者靈活性也低。
心理賬戶對消費決策的影響
心理賬戶在人們進行經濟決策時,通過心理上的作用機制產生不同于經濟學和數學的運算規則,往往導致人們的行為決策偏離理性。
心理賬戶對消費決策的影響表現在:
不同來源的收入劃分到不同類型的收入心理賬戶,不同消費支出劃分到不同的支出型心理賬戶等,通過影響消費者不同賬戶的設置,影響消費者的消費行為;
心理賬戶的心理預算對消費決策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會進行“自我控制”,通過對消費支出設定預算,包括總消費預算以及不同各類消費的預算,以及對金錢進行持續追蹤來影響消費者的消費決策;
心理賬戶的靈活性反映了心理賬戶的彈性水平,經濟狀況好的消費者,靈活性水平高,靈活性強的消費者各個賬戶的收支情況也在靈活變動,通過影響消費者不同賬戶間的收支平衡,來影響消費者的消費決策。
以上就是有關于心理賬戶定義、特征和影響的主要內容,從文章我們不難看出,影響消費者做出決策的因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還是外界營銷和自我需求的雙重驅動,而心理賬戶作為自我需求驅動中的重要因素,在消費領域具有重要意義。
更多行業知識,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戴德梁行:2022中國新消費時代下零售市場洞察報告.pdf(附下載)
什么是悅己型消費?興起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特點?
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2022線上睡眠消費報告.pdf(附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