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發布了《構建具有彈性和包容性的數字生態系統:使用數字支付工具包》。
報告指出,積極使用DFS的一個長期障礙是數字金融知識,特別是對婦女、流離失所者、土著群體和其他弱勢少數民族人口。
雖然在推出新的數字支付產品之初進行數字金融知識培訓很重要,但應考慮在整個項目期間進行定期培訓,以確保收款人能夠熟練使用數字支付產品。
什么是數字金融素養培訓?
數字金融素養培訓是構建更具包容性和彈性的數字生態系統的最重要步驟之一。
工作組將數字理財知識定義為“應用數字知識和理財知識來使用數字理財服務”,包含下圖所示的六個核心要素。

除了確保收款人可以使用選擇的數字支付模式這一主要目標之外,數字金融知識培訓還為首次使用DFS的用戶提供了開設賬戶的場所,向他們介紹當地的金融接入點(如移動貨幣代理),并將他們與更廣泛的VAS聯系起來。
數字金融素養培訓應在企業啟動數字支付前不遲于兩周進行,從以前的項目中吸取的經驗教訓為基礎,讓受款人有足夠的時間熟悉數字支付模式。項目工作人員應在數字金融素養培訓前至少一個月測試數字支付模式,為課程設計提供信息。
誰應該參加數字金融培訓?
考慮到整個數字支付生態系統,包括:
1.項目收款人。接受IPs付款的人,以及參與數字支付過程的其他利益相關者(如果是項目范圍的一部分)。例如,如果知識產權通過移動貨幣支付小農,然后通過移動貨幣支付農業投入提供者,那么農業投入提供者也必須參與數字金融知識培訓。
2.項目人員。尤其是那些有助于培訓和支持項目實施的項目。
3.現有社區領導人和團體(即村儲蓄和貸款協會或農業團體)。利用現有的信任和便利網絡是傳播DFS培訓的有效手段(在本步驟的第一個工具中了解更多信息)。
4.DFS服務提供商。在培訓過程中,讓選定服務提供商的代表參與,特別是與收款人(如移動貨幣代理)的直接接口,對于讓收款人熟悉其社區中的代表非常重要。它還提供了一個開設賬戶和推出增值服務的機會,可作為受款人再培訓和產品支持的可持續聯系點。
文本由@云閑原創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數據來源:《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構建具有彈性和包容性的數字生態系統:使用數字支付工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