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碳交易市場的配額分配方法
目前碳交易市場兩種配額分配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免費分配,另外一種就是有償分配,下面將會對這兩種方式進行簡單介紹。
免費分配
常見的免費分配方法包括了歷史排放法、歷史強度法和基準線法。
歷史排放法是依據據企業自身歷史排放情況發放配額;歷史強度法是要求企業年度碳排放強度比自己歷史碳排放強度有所降低;行業基準線法是以行業的能效基準確定企業配額分配。

有償分配
常見的有償分配方法包括了是拍賣和固定價格出售。
拍賣指的就是由購買者競標決定配額價格;固定價格出售指的就是由出售者決定配額價格。
這里要注意一下,有償分配的主體是國家主管部門,仍能體現配額總量初次分配的特征。
以廣東省碳排放配額有償發放為例
廣州碳排放交易所負責舉辦碳排放配額有償競價發放活動,將提前通知競價計劃發行總量與政策保留價(競價公告日的前三個自然月廣州碳市場配額掛牌點選交易加權平均價),正式競價的時候,控排企業、新建項目單位和投資機構將參與競價,假如申報價高于政策保留價的申報總量大于等于檔期發放總量的時候,按申報排序先后成交;如果當期未能成功發放,省生態環境廳將會收回,原則上不再投入市場。
雖然有償分配是理論上最優的分配方式,可是,實際上來說,操作上常常會面臨比較大的阻力,所以,在在碳市場啟動的初期,就經常會采用免費分配,等到市場機制逐漸的成熟之后,再來過渡到有償分配。
這一點的話,在我國最新的有關碳權分配政策有所體現。
2020年11月生態環境部發布《全國碳排放權登記交易結算管理辦法(試行)》中明確,排放配額分配初期以免費分配為主,適時引入有償分配,并逐步提高有償分配的比例。
當前,我國已經有的七大交易所當中,所有交易所主要采用免費分配的方式,除了重慶交易所之外,其他的交易所也逐步引入有償分配的方式,碳權市場交易機制不斷完善。
文本由@鄧鄧 整理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精選】2021年中國碳交易市場展望與林業碳匯前景分析報告(46頁).pdf
【精選】2021年碳交易市場建立與CCER發展空間分析報告(31頁).pdf
【精選】2021年全國碳交易體系及碳資產管理行業發展趨勢分析報告.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