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有效市場假說?
有效市場理論起源于十九世紀六十年代,Samuelson從價格變化的不可預測性出發,認為當一個市場中的資產價格變化包含了市場上投資者的所有理性預期,同時能夠有效反映出市場上所有信息時,就可以認為該市場是一個效率的市場。Fama進一步在理性預期的基礎上提出有效市場假說(EMH),該理論被視為關于資本市場的效率最權威、最有影響的理論,其一經推出便在經濟學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有效市場假說是建立在以下三個假設下提出的:
1、市場中絕大多數投資者是理性投資者,能夠理性的評估資產的內在價值;
2、部分非理性投資者具有隨機性的交易行為,這種隨機性使得非理性投資者的交易行為對價格的作用能夠相互消除,從而并不影響價格;
3、即便部分非理性投資者存在相關的交易行為,其對價格的作用也能夠被理性套利者的套利行為所消除;
該假說認為:若一個市場有效,市場上的價格能夠準確而迅速的對新信息作出響應,價格的質量較高且能夠在不同的均衡價格區間中轉換,知曉所有信息的市場參與者獲取利潤的機會是平等的,即信息對價格的貢獻是平等的。
根據信息被反映的程度,市場可分為三個層次:
1、弱式有效市場:該種市場是滿足市場有效性的最低要求。在該種市場中,當前的資產價格已凝聚了市場上所有的歷史交易信息,諸如收益率、成交量、成交價格、持倉量等信息都可以公開、無成本的取得,歷史信息包含的內涵均已完全反映在當前價格中。因此,資產價格變化的期望值為零,各期價格變化的歷史時間序列數據會呈現出隨機游走的形態,投資者不可能通過分析歷史價格而預測未來價格走勢,技術分析將失去作用。
2、半強式有效市場:在半強式有效市場中,當前的資產價格不僅反映了市場中全部歷史交易信息,同時也能夠反映出當前宏觀經濟運行、中觀行業動態和微觀公司經營狀況等與資產價值有關的一切公開信息。因此,如果市場是半強式有效的,基本面分析也會失效,只有利用非公開的內幕信息進行交易才能獲得非正常的超額利潤。
3、強式有效市場:該種市場是最高水平的有效市場。在強式有效市場中,當前的資產價格涵蓋了市場上所有公開和非公開的內幕信息,是對所有信息的最佳反映。由于所有信息對價格不會產生任何影響,那么持有包括內幕信息在內的所有信息的交易者也無法預測未來價格變化,進而獲得超額收益,此時一切分析都將失去作用。
有效市場假說的對投資的借鑒意義
有效市場假說的提出,使經濟學界對資本市場的研究更加深入,也更加系統。雖然完全有效市場的存在只是一種理想狀態,但有效市場假說從金融資產價格的形成機制和期望收益率變動出發來考察市場的效率,理論相對科學且經得起一定的推敲,已成為市場效率研究的重要指導思想。
文本由@-YANYI 整理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全球金融市場NIFD季報[50頁].pdf
德勤:私人金融市場未來之路(英文版)(12頁).pdf
德勤:凝共識 促發展——2020年金融市場監管展望(70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