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智能制造
最早提出智能制造概念的是美國賴特伯恩,他在其著作《Smart
Manufacturing》一書中定義“智能制造”為“通過集成知識工程、制造軟件系統、機器人視覺和機器人控制來對制造技工們與專家知識進行建模,以使智能機器能夠在沒有人工干預的情況下進行小批量生產"。
2016年我國工信部發布《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16-2020年)》,在該規劃中對智能制造概念進行了界定,“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深度融合,
貫穿于設計、生產、管理、服務等制造活動各個環節,具有自感知、自決策、自執行、自適應、自學習等特征,旨在提高制造業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的先進生產方式?!?/p>
2 智能制造的內涵
智能制造是在產品、制造、管理和服務四個方面實現智能化。

(1)產品智能化:是指產品具備智能感知和通信能力,成為物聯網連接的終端,實現產品“可追潮, 可識別、可定位”功能
(2)管理智能化:是指結合數智技術提升資源管理。包括提升能源管理、供應鏈管理、訂單管理、設備管理等方面的決策效率,變被動管理為主動管理和預防性管理
(3)制造智能化:分為智能制造載體和智能制造過程兩個方面。智能制造載體包括智能裝備,智能制造單元、智能生產線,智能車間、智能工廠等:智能制造過程包括生產要素、工藝流程、上下游企業的網絡化協同和柔性化生產
(4)服務智能化:是指制造與服務邊界被打破,越來越多的制造企業將從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型。
3 智能制造核心價值
智能制造在降低綜合成本、提質增效、減少資源能源消耗、提升用戶體驗和再塑生產方式等方面有不可比擬的價值。

4 智能制造產業鏈
智能制造產業鏈分為應用層、工業互聯網、網絡層、數控系統和執行層

5 我國智能制造政策和各國智能制造發展戰略
2015年5月國務院《中國制造2025》
2015年12月工信部.《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15 年版)》
2016年3月國家規劃司.《智能制造工程實施指南(2016-2020) 》
2016年4月工信部.《智能制造試點示范2016專項行動實施方案》
2016年12月工信部、財政部《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16-2020 年)》
2017年5月工信部《2017年中德智能制造合作工作安排》
2017年11月國家發改委《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 年)》
2018年10月工信部.《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18 年版)》
2018年11月財政部、發改委、工信部等六部門《國家支持發展的重大技術裝備和產品目錄(2018 年修訂)》
2021年2月工信部《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 年)》

來源:《商湯:智能制造白皮書(2021)(40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