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綠色建筑
綠色建筑,即在有效滿足建筑基礎性功能的條件下,利用建筑節能、節水等設計對資源進行再利用,以環保理念為指導,盡量減小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為人們創設一個良好的居住環境??v觀綠色建筑具有以下特點:第一,節約能源,綠色建筑通過對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充分利用,將室內溫度維持在合適的溫度內,繼而有效降低空調使用頻次;第二,節約資源,從制定建設計劃到選擇材料均會對資源利用率進行考慮,盡可能合理利用資源,降低資源消耗;第三,回歸自然,建筑和周邊環境高度融合,保持高度和諧。
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對“綠色建筑”的定義:從建筑選址到設計、建設、運行、維護、改造和拆除,環境保護和資源高效利用理念貫穿于建筑全壽命期中的建筑”。
2019年我國國家標準《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19)中對綠色建筑給出了明確定定義:在全壽命期內,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高效的使用空間,最大限度地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質量建筑。概念上的綠色建筑一是廣義上的節能,即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強調減少資源的浪費;二是保護環境,減少環境污染,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三是滿足人們使用上的要求,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
2 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及其指標
根據《綠色建筑評價標準(2019)》規定,綠色建筑評價指標體系由安全耐久、健康舒適、生活便利、資源節約、環境宜居5類指標組成,且每類指標均包括控制項和評分項;并設臵了提高與創新加分項。

1) 安全耐久:建筑安全使用建筑的最基本前提,建筑耐久是提升建筑使用時間、降低再建成本、減少資源消耗的重要途徑。
2)
健康舒適:人們正常使用建筑的重要保障,健康舒適的環境可以減少疾病風險,提升人們工作和學習效率。該指標從室內空氣品質、水質、聲環境與光環境、室內熱濕環境四方面對綠色建筑達到健康舒適性能提出了具體要求。
3) 生活便利:從出行與無障礙、服務設施、智慧運行、物業管理四方面對綠色建筑提出要求,完善的生活配套設施,便利工作生活,明顯提升居住質量。
4)
資源節約:從節地與土地利用、節能與能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材與綠色建材四方面提出要求,節省消耗、減少排放、降低成本的建筑生產運維方式是必然趨勢。
5)
環境宜居:從場地生態與景觀、室外物理環境兩方面對環境宜居提出要求,綠色建筑應與生態環境和諧相處,通過合理規劃場地生態與景觀,減少噪音、光污染及熱島效應,提升人們生活舒適性。
6) 提高與創新:鼓勵綠色建筑企業發揮各自優勢,在建筑各環節和階段采用先進、適用、經濟的技術、產品和管理方式,創新發展綠色建筑。
3 綠色建筑評分表
綠色建筑評價的總得分計算公式是:Q=(Q0+Q1+Q2+Q3+Q4+Q5+QA)/10,其中Q是總得分;Q0是控制項基礎分值,當滿足所有控制項的要求時取400分,被評為基本級;Q1-Q5是評價指標體系中的安全耐久、健康舒適、生活便利、資源節約、環境宜居5類指標評分項得分;QA是提高與創新加分項得分。滿足每類評分的控制項且評分項得分不低于30%、進行全裝修、且滿足對應技術要求后,根據公式計算后的60、70、85分分別評為一星級、二星級、三星級綠色建筑。

來源:《建筑裝飾行業:建筑變革尋機土拍“競品質”開啟地產鏈新時代-210823(25頁).pdf》
推薦閱讀:《能源基金會:綠色金融支持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實施路徑研究[106頁].pdf》
《裝配式建筑與綠色建筑行業深度研究之六:保障性租賃住房綠色及裝配式建筑的重大發展機遇-20211216(37頁).pdf》
《【研報】建筑行業:《綠色技術推廣目錄》助推裝配式技術升級國鐵集團工作會議召開-210109(44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