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管理體系(QMS)發布了《減少蘇格蘭養豬業的溫室氣體排放》。報告旨在向蘇格蘭政府提供建議,以支持該部門實現其到2045年實現凈零溫室氣體排放(GHG)的目標。
報告指出,過去的20年中,蘇格蘭養豬場的全球變暖潛力下降了近40%。豬肉是蘇格蘭消費者最喜歡的蛋白質來源之一,結合了價格合理且美味的優點,相對于其他產品而言具有低碳足跡。
蘇格蘭養豬業發展概況
蘇格蘭的養豬生產者一直處境艱難,部分原因是該部門沒有從農業支持中受益。全球新冠疫情導致屠宰場關閉,以及非洲豬流感的挑戰是商業沖擊的真實例子。
盡管如此,蘇格蘭政府已制定了緊迫而雄心勃勃的目標,到2030年將排放量減少75%,而不斷發展的大學豬肉部門已經有了數據記錄和最佳實踐知識共享的基礎,并在此基礎上取得了進展。
蘇格蘭養豬業發展因素
蘇格蘭人食用的豬肉比雞肉以外的其他任何蛋白質都要多:
圖1 2019年蘇格蘭蛋白質消費量

豬肉的多功能性意味著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食用,例如新鮮的豬肉,火腿,香腸,餡餅和培根,僅舉幾例。此外,它也是最實惠的蛋白質來源之一:
圖2 2019年蘇格蘭蛋白質平均消費量

蘇格蘭目前有約46,000頭種豬,每年生產約120萬頭豬。三分之一的人在蘇格蘭飼養和屠宰,其余的則作為種畜或屠宰以不同的年齡轉移到英格蘭。在室外繁殖系統中有25,000頭母豬,在室內則有21,000頭。在250個不同的地點,大約有100家企業以商業規模生產生豬,除了一家大公司外,所有都是家族企業。
蘇格蘭養豬生產對環境的影響
與所有養殖活動一樣,蘇格蘭的生豬生產將一系列投入物轉化為營養蛋白質,從而對環境產生影響。下圖基于去年在蘇格蘭生豬單位上進行的碳足跡計算,并重點介紹了在生豬單位上產生碳排放的主要因素。
圖3 蘇格蘭養豬生產中碳排放的來源

蘇格蘭養豬業環保問題解決方案
大豆非常適合做豬糧,并且易于消化,而豌豆,豆類和羽扇豆的蛋白質含量較低,且不那么美味。使用菜籽粕替代大豆已經取得了更大的成功(盡管氨基酸譜不適用于豬),而且在蘇格蘭氣候下油菜也更容易種植。將來可以使用在基質上生長的細菌蛋白和昆蟲衍生的蛋白。合成氨基酸已被有效地用于降低大豆的包合率。
目前,所有這些替代品都比較昂貴,這在與仍將使用大豆的進口豬肉競爭時成為吸收的障礙。完全去除大豆可能不利于氣候變化目標,因為低效率的日糧會增加飼料的使用量,從而導致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增加。
文本由@云閑原創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數據來源:《質量管理體系(QMS):減少蘇格蘭養豬業的溫室氣體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