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國空調行業市場規模
市場發展:2008年我國施行家電下鄉政策、且有一些新政支持房地產,家庭空調保有量開始逐漸增長;2013-2018年我國空調行業規模在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以及棚改政策的催化下快速擴大,行業年出貨增速CAGR達6.4%;2020年我國開始住房不炒、因城施策的政策,家庭空調保有量達到新峰值。
中國家庭空調保有情況(臺/百戶)

市場規模:2021年,我國國內空調零售量為3683萬臺,同比減少2.7%;零售額為1155億元,同比增加7.5%。2021年國內空調零售均價有所上升,為3137元,同比增長117%。

2.我國空調行業發展特點
集中度進一步上升:2021年VAC數據顯示,空調行業顯示CR3(業務規模前三名的公司所占的市場份額)為74.8%,線下達到84.9%;相比2018年空調線上CR3的56.9%,線下CR3的72.6%有所增長。證明2018至2021年我國空調行業集中度持續上升。

高端市場重要性增加:我國城鎮人均消費支出超過2萬元,中高收入群體規模不斷擴大,新興人群對生活品質有著更高追求,高價位產品市場銷售額占比也越來越大。從這個角度看,消費者對于家電產品漲價的承受力在不斷增強。根據AVC數據統計,2021年全年6500元以上的空調,線上銷售份額占比11.04%,線下銷售份額占比31.24%,高價位產品市場日益重要。

3.2022年我國空調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國內空調行業尚未進入存量期:對標日本,國內空調保有量仍有上升空間;預計到2026年國內空調保有量有望突破7.68億臺,較2019-2021年均銷售量增長28.6%,年銷售突破1.1億臺瓶頸。
價格層面預測:(1)2021年空調零售均價已觸及近幾年新高,上漲為3137元,同比增長11.7%。但成本端短期還處在高位置,因此預計2022年空調價格仍有小幅上調空間;(2)2022年廠家動機再繼續打價格戰,因為一是空調新能效標準發布,各大廠家優化產品結構和去庫存為目標的促銷已經基本完成;二是空調相關原材料持續上漲,降價為主的惡性競爭已經不是明智選擇;三是由于行業集中度上升的原因,市場進入寡頭格局,價格戰效用遞減,帶來的收益更大的是價格棘輪效應。
質量層面預測:(1)疫情對實體經濟消費和空調生產鏈帶來的沖擊逐漸衰減;(2)房地產嚴格政策開始松動,竣工面積增速轉正,購置新房逐漸增加,而購置新房帶來空調新增需求增加。
綜合來看,2021年空調價格上漲較多,但行業零售量下滑較小,行業零售額出現正增長,表明消費者對高價位空調是有消費能力的。因此可預期2022年空調行業市場的能夠價格與質量齊升。

更多行業現狀分析,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行業分析欄目。
推薦閱讀
《佳力圖-投資價值分析報告:IDC精密空調龍頭需求端景氣助力未來發展-210706(20頁).pdf》
《空調行業深度報告之一行業篇:長期增長可期新增市場遷移-20200726[33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