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爆發之后,一個名叫“動態清零”的概念也是一直圍繞在我們身邊,那么究竟什么是“動態清零”呢?我們如何去理解“動態清零”?
“動態清零”什么意思?
動態清零是當前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總方針。近期,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常務副院長、清華大學健康中國研究院院長梁萬年團隊在《中華醫學雜志》發布學術成果《我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動態清零”策略》,對“動態清零”進行了詳細介紹。
“動態清零”策略及科學內涵
“動態清零”策略是指在遵循“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防控策略的前提下,當出現本土新冠肺炎病例時,采取有效的綜合性防控措施,“發現一起、撲滅一起”,快速切斷疫情傳播鏈,使每一起疫情及時終止,感染者“清零”,實現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成效的一種防控目標。它是中國疫情防控的經驗總結,是現階段防控的最佳選擇。
其科學內涵主要包括:
(1)通過發熱門診、健康監測、核酸檢測、篩查等手段,及時發現病例和感染者,對傳染源進行隔離與治療。
(2)利用流行病學調查和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快速劃定疫點或疫區并實施管控,對密切接觸者、風險人群進行精準管理,實施減少人群聚集等公共衛生與社會干預措施,切斷可能的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
(3)通過對患者的有效救治,阻止病情進展,減少重癥和死亡。
(4)“動態清零”追求快速、精準,而非“零感染”,追求最大限度地統籌疫情防控與社會經濟發展。
“動態清零”策略的演化過程
在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抗疫理念下,我國的總體策略目標是盡一切可能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減少新冠肺炎發病、重癥和死亡,同時統籌疫情防控與社會經濟發展。自疫情常態化防控階段以來,我國本土疫情已經基本阻斷,聚集性疫情均來源于境外輸入。我國在快速有效處置多起聚集性疫情的過程中已具備了一系列制度、規程、方法與技術,擁有了豐富經驗的實踐隊伍,也得到了國際社會、人民群眾、專業隊伍的認可。然而,目前全球仍處于疫情大流行階段,新型冠狀病毒(簡稱新冠病毒)變異株不斷出現,人群免疫屏障尚未構建完全,尚無特效治療藥物,全球對新冠病毒和疾病的了解仍然存在很多未知。綜合考慮以上因素,目前我國必須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策略不動搖。
不同防控策略的選擇取決于諸多因素,包括病毒特征、阻斷傳播的可行性、對疾病嚴重程度的估計、疾病本身及其應對策略帶來的社會經濟影響、公眾的接受程度和意愿,以及政府的決心和能力等。從疫情早期的圍堵策略,到常態化防控探索,到當前的“動態清零”策略的演化過程看,都是為了切實應對不斷出現的全球疫情新形勢、病毒新變異、更好地滿足我國統籌疫情防控與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需求。
“動態清零”策略是在應對德爾塔變異株傳播過程中的經驗總結??紤]如何以更高水平、更小成本、更短時間控制住疫情,使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生產生活影響更小,以良好的防控成效保障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在此階段,立足抓早、抓小、抓基礎,提升疫情防范和早發現能力;發生疫情后,充分利用疫情發現之初的黃金24
h處置時間,在原來充分發揮檢測隊伍作用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揮流行病學調查和監督隊伍作用,突出“快”字,在疫情沒有擴散之前,或者感染者還不具備傳播能力之前,把密接者找到,把可能的感染者提前管控住,力爭用1個潛伏期左右時間控制住疫情傳播。
“動態清零”策略的理論基礎
控制傳染病疫情傳播的關鍵是盡可能地發現傳染源。只有發現了傳染源,才能隔離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才能對傳染病疫情實施有效的控制。因此,傳染病疫情的控制策略是建立在有效發現傳染源的技術手段基礎之上的。
在傳染病疫情防控中,“圍堵策略”與“緩疫策略”是最常使用策略。不同策略選擇是基于不同傳染病的特點、防控措施以及發現傳染源的技術手段決定的。對于以顯性感染為主的傳染病,如天花等,臨床醫生非??焖俚鼐湍茏R別出患者(傳染源),疾控人員應用傳統的流行病學調查,追溯和理清傳播鏈、估計可能的傳染源、預測可能的傳播范圍、提出應對策略和措施。隨著生物醫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具有了對一些病原體檢測的能力,通過對就診患者特定的病原學檢測,發現可能的傳染源;根據其可能傳播的范圍確定“疫點”或“疫區”,劃出疫源地范圍,提出和實施傳染病防控的“圍堵策略”。
以隱性感染和顯性感染并存的傳染病,由于在人群中存在的無癥狀感染者無法被臨床醫生發現,流行病學調查人員也只能發現具有典型臨床癥狀的患者,而大量具有傳染性的無癥狀感染者、處于潛伏期或恢復期的患者無法被識別,傳染源可能傳播的范圍也無法精確確定,圍堵邊界難以劃定,這類傳染病的控制只能采用被動的“緩疫策略”。
隨著生物學技術快速進步和大數據技術的廣泛使用,人們不但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研發出病原體的核酸檢測技術,而且能夠實現經濟、方便、可及。通過大范圍人群病原體核酸篩查,可以將隱藏在人群中的傳染源篩查出來,實時隔離與管理。通過大數據技術的使用可以快速識別密接者和風險人群,快速劃定疫點或疫區,實施精準管控。新冠病毒傳播力強,病毒不穩定,容易產生變異,已經出現了多種變異株;人感染新冠病毒后的疾病譜廣泛,即死亡、危重癥、重癥、普通型、輕癥以及無癥狀感染者都存在。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使用核酸檢測技術對人群進行篩查,發現傳染源;利用大數據技術劃定疫源地進行精準管控,“動態清零”策略應運而生?!皠討B清零”策略在理論上既不同于“圍堵”策略的盲目,也不同于“緩疫”策略的忍讓,是更加精確、更加有效的疫情防控策略,能夠以最小社會成本獲得最大防控成效。
“動態清零”策略的實施階段及效果
“動態清零”策略適用于在應急階段采取“圍堵”策略有效控制住疫情后,當應急階段轉為常態化防控階段時,當傳染源以輸入為主且出現本土病例時所采取的策略。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部分國家所采取的以降低、推遲流行高峰從而減少醫療服務需求為目的,側重在對重癥病例的發現、隔離和治療以減少死亡,而對密接者僅進行有限追蹤或不追蹤的“緩疫”策略,這種策略在應對德爾塔變異株的疫情中效果有限。德爾塔變異株具有傳染力強、病毒載量高、潛伏期短等特點,給疫情防控帶來新的挑戰。該變異株在印度被發現后,迅速在多個國家流行并已成為全球主要流行株。既往多項研究發現,德爾塔變異株的疫苗突破性感染更易見于老年人群,可發展為重癥。實踐證明,相對于其他部分國家所采取的“緩疫”策略,我國現階段實施的“動態清零”策略在減少德爾塔變異株所致的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感染及重癥、死亡上效果更佳。
總體上,通過“動態清零”策略,我國得以快速有效降低感染和死亡,在短期內可能對感染者及密接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一定影響,但從長遠看,疫情得以快速控制后有利于社會經濟生活快速恢復至常態。研究發現,與多國采取的防控策略相比,我國采取的“動態清零”策略能夠更好兼顧疫情防控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模型研究發現,如果采取美國、英國、以色列、西班牙和法國等國家的疫情防控策略,我國每天新增感染人數可能達到數十萬人,其中重癥病例可達1萬例,將對我國的醫療體系和社會造成巨大沖擊。其中,如果采用美國策略,我國每日的新增病例數將超63萬例;若采用英國策略,我國的每日新增病例數將超27萬。
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三個階段
從疫情初始至今,我國疫情防控共經歷了三個階段,即:突發疫情應急圍堵階段、常態化防控探索階段、全鏈條精準防控的“動態清零”階段。
1.
突發疫情應急圍堵階段:從疫情初始到2020年3月,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全國貫徹“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用3個月左右的時間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重大戰略成果。在此階段,總目標是不惜一切代價控制疫情播散,堅決撲滅各地疫情。實施了“圍堵”策略,即:在限定的地理范圍內,采取了區域封鎖、停學和停工等非藥物性干預措施,盡可能地阻止病毒傳播,遏制和延遲了病毒在全球的傳播,為全球控制新冠肺炎大流行發揮了重要的關鍵性作用。
2.
常態化防控探索階段:2020年4月底我國進入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階段。疫情防控由應急狀態轉入常態化防控階段,目標是嚴防輸入,以核酸檢測為中心進行風險防控,在2~3個潛伏期內控制住疫情傳播。在此期間我國出現了30多起局部聚集性疫情,基本都實現了預期控制目標。在此階段,境外輸入病例基本得到控制,我國本土疫情總體呈零星散發狀態,局部偶有小范圍聚集性疫情,均迅速有效控制,疫情積極向好態勢持續鞏固,社會經濟生活快速恢復正常。
3.
全鏈條精準防控的“動態清零”階段:從2021年8月我國開始進入全鏈條精準防控的“動態清零”階段。此階段的防控目標是盡量減少疫情發生,在疫情發生后高效處置散發病例和聚集性疫情,基本在1個潛伏期(14
d)內控制住疫情,力求以最小社會成本獲得最大防控成效。在堅持前期的人-物-環境同防和社會面防控的有效做法基礎上,繼續大力推進疫苗接種;針對傳播速度更快的變異毒株,優化完善防控措施,強化防控薄弱環節,與病毒“賽跑”,實現主動防御。我國繼續堅持“四早”原則,在發熱門診監測的基礎上,將監測關口前移,部署各地對口岸高風險人員等12類人群“應檢盡檢”,定期開展核酸檢測。新疆霍爾果斯、內蒙古額濟納關聯疫情、內蒙古二連浩特疫情等均是通過相關人群的主動監測發現。
展望
在全球疫情仍處于大流行的狀態下,境外輸入風險持續增加。目前,我們對新冠肺炎病毒的認識仍然十分有限,病毒在不斷變異,德爾塔變異株已經成為全球新冠肺炎流行的優勢株,給疫情處置帶來了較高難度。11月25日,南非向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新發現奧密克戎變異株,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奧密克戎變異株在全球傳播的風險非常高,可能導致病例激增并帶來嚴重后果。因此,更需清晰認識到我們所面臨的挑戰,更需堅持“外放輸入、內防反彈”的總策略不動搖,堅持“動態清零”、精準管控、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盡可能降低疫情對社會的影響,統籌好疫情防控與社會經濟發展。
除此之外,12月1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近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種工作有關情況。國家衛生健康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對我國“動態清零”防控策略做了權威解讀。
梁萬年介紹,“動態清零”是當前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總方針,它是指在現在的情況下,當出現本土病例的時候,我們所采取的綜合防控措施的一種集成,來快速撲滅疫情,實際上是中國疫情防控經驗的總結和提煉,也是現階段我們疫情防控的一個最佳選擇和總方針。
梁萬年表示,從專業的角度、科學的角度來看“動態清零”的內涵,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第一,怎么及時主動發現傳染源。這種傳染源包括患者、無癥狀感染者,甚至可能攜帶病原體的相關其他的動物,主要是通過監測發熱門診的預警以及一些檢測、主動篩查的手段,來發現傳染源。
第二,一旦發現有病例出現的時候,就要快速采取公共衛生和社會的干預措施,這些措施主要包括疫點的管控、密切接觸者的管理、流行病學的調查,以及減少人群聚集等管控措施。
第三,有效救治。主要運用中西醫結合等方法,來有效救治患者,盡快、盡量阻止疫情的進展,也就是防止輕轉重,減少重癥和死亡的發生。
梁萬年特別強調:
一,“動態清零”是個總方針,要追求快速,要追求精準,如果沒有快、沒有精準,就很難做到“動態清零”。
二,“動態清零”不是“零感染”,我們現在還沒有能力不出現一例本土病例,但是我們有能力,也有信心,當發現有本土病例出現的時候,快速撲滅疫情,所以這是我們要特別強調的,不是追求“零感染”,而是要追求盡快把疫情撲滅。
三,“動態清零”不是躺平,不是任由疫情發展,而是控制它、切斷它。
四,“動態清零”的總方針是追求最大限度地統籌社會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
此前,國家衛生健康委主任馬曉偉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動態清零”是中國控制疫情的“法寶”?!皥猿秩嗣裰辽?、生命至上,是我們一切防控舉措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F階段我們仍將堅持‘動態清零’策略不動搖?!?/strong>
來源:國家衛健委
參考文獻:梁萬年;劉民;劉玨;王亞東;吳敬;劉霞.我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動態清零”策略[J].中華醫學雜志
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