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智能樓宇是現代樓宇的一個發展趨勢,那么如何定義智能樓宇?智能樓宇控制系統包括哪些技術?跟隨文章,了解智能樓宇相關知識。
1.智能樓宇
美國智能建筑研究院將智能樓宇定義為:將建筑布局,設備,服務和管理結合,實現最佳組合,創建高效,舒適,便捷,安全的建筑。智能樓宇被歐洲智能建筑組織解釋為構建一個用戶可以通過最低的成本獲得最高的效率來經營自己的資源的建筑。

2.智能樓宇發展歷程
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極大的推動了樓宇建筑智能化,1984年美國Connecticut州的Hartford市開創了智能樓宇建筑的先河。Hartford市的這棟智能樓宇在普通樓宇的基礎上補充了計算機設備、程控交換機、數據通信線路等智能硬件。大樓的全部空調、排水、供配電設備、防火、保安設備都使用計算機實現控制,完成自動化、信息化,使大廈能力實現質的飛躍,從而創立了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化樓宇。
我國智能樓宇起步較晚,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其先進技術才傳入我國,這時人們才開始了解和認識智能樓宇概念。隨后我國開始研究智能樓宇技術,我國智能樓宇最先在沿海發達的地區發展,當時國家政府非常重視,因而得到了較快的發展。雖然目前國內的技術發展日益繁盛,但跟西方等發達國家的技術還有一段距離。
3.智能樓宇控制系統關鍵技術
智能樓宇控制系統涉及諸多技術,以無線數據傳輸技術、控制算法和Web框架技術最為關鍵。
(1)無線傳輸技術
當前常用的短距離無線數據傳輸技術大體分為三種,分別是wifi技術、藍牙技術和ZigBee技術。
ZigBee通信技術遵循國際標準
IEEE802.15.4,目前的應用領域包括:無線傳感器監測網絡、個人監護儀器、低功耗無線設備、電器自組網等。ZigBee的使用主要針對需要低能耗的領域,它的使用優點有:低成本、自帶無線網絡和路由功能、能耗低。然而ZigBee通信方式的數據傳輸速度較慢。
藍牙通信技術遵循國際標準IEEE802.15.1,通信范圍一般可達10m,與ZigBee通信技術一樣,也具有成本低廉和功耗較低的優點。雖然藍牙設備的傳輸速度介于ZigBee和wifi技術之間,但是仍然較慢,不適合在要求傳輸速度很高的場景使用。
wifi通信技術遵循國際標準IEEE802.11,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最大傳輸距離可達到 300M,速率最快能夠達到
300Mbps,基本能滿足所有短距離無線數據傳輸的需求。wifi設備內部配置有TCP/IP 協議棧,使得省去中間設備的接口轉換步驟就可以直接收發
Internet 數據包。
控制算法
控制算法是執行智能控制策略的一大核心元素,通過預先設定優化目標在策略計算過程中實現從控制目標到執行器控制命令的轉化,控制算法也可稱為控制程序。
Web框架技術
主流的Web框架技術涵蓋了Java編程語言、B/S體系結構和數據庫技術。
Java編程語言
Java是一種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它讓程序員可以利用簡單的思維方式完成繁瑣的編程。上位機控制系統為Java
Web項目,開發主要在Myeclipse10中進行。上位機控制系統中前端頁面設計和后端Java程序設計主要采用Java編程語言編寫。
B/S體系結構
B/S結構便是瀏覽器和服務器結構,C/S結構在使用軟件時需要先安裝對應的客戶端,與C/S結構不同,B/S結構的軟件不需要安裝任何軟件,只要擁有瀏覽器就能夠使用。采用B/S結構設計的軟件可以簡化客戶端,并且使系統更易于維護、擴展和更新。在B/S結構下,客戶端只需要瀏覽器就能夠實現業務操作。B/S結構是現今應用軟件體系結構的首要選擇。
數據庫技術
數據庫(Database) 產生于距今六十多年前,數據庫可以參照數據結構,實現組織存儲和管理數據功能。
以上就是簡單從定義與控制系統方面簡單介紹了智能樓宇,想要了解更多相關內容及不同行業知識,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行業知識欄目。
本文由@2200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什么是智慧樓宇?應用場景有哪些?行業痛點分析
樓宇經濟是什么?樓宇經濟的內涵、要素及特征介紹
智能經濟是什么意思?有哪些特征?基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