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貿易交流,而作為國際貿易中主要貿易類別之一的文化貿易,對于國家文化的發展也有重要作用;那么文化貿易到底是什么?又有什么特點呢?下面的文章將對文化貿易進行簡單介紹。
文化貿易的定義
?文化貿易是以滿足人民文化生活和興趣需求為主旨,在兩個或者多個國家之間進行文化傳遞的貿易活動。文化貿易所涉及的行業方方面面,都與人們的文化需求息息相關,包含娛樂,影視,新聞傳播,旅游,體育服務等,同時這其中的每一個行業又可以延展出無數的分支,比如視聽服務又包含廣播電視服務,錄音服務,媒體傳輸服務等。
另外隨著信息化時代的發展,一些新的行業和類別逐漸涌現出來,比如最近幾年新出現的文化會展服務,文化咨詢服務等,這說明文化貿易并不是始終不變的部門,它所包含的范疇是在逐年變化并不斷更新的。

文化貿易的分類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文化貿易分為兩類:第一類是聲像和有關服務;第二類是其他個人文化娛樂服務。
其中聲像和有關服務主要是包括電影、電視、音樂錄制品等,主要是依托媒體和網絡傳輸的音像文化貿易,注重意識形態和思想的傳輸,具有公共性和多樣化的特征;其他個人文化娛樂服務包括包括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體育娛樂活動等,具有較強的地域性和群體性,也要依托數字化技術進行變革發展。
文化貿易的特點
(1)多樣性:各個國家的歷史和地理位置不同,文化也獨一無二。同一種物品可以在不同國家生產出來,一旦給這個物品賦予了文化內核,那么其所帶有的文化內涵就會不同,所傳遞的文化理念也是獨特的,因而造就了文化貿易本身的多樣性。
(2)共融性:文化貿易涉及的行業多種多樣,與人們的文化生活和需求息息相關,文化能夠和任何產業聯系起來,這種行業的交叉使得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可貿易性大大提高。
(3)滲透性:文化作為一種看不見的力量能夠輕松滲透到他的消費群體,把貿易輸出國的文化價值理念傳達給外國消費者。
(4)發展極不平衡:長期以來以美歐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占據文化貿易出口的絕對優勢地位,他們的文化價值理念深入人心,而廣大發展中國家在文化貿易方面屬于絕對的劣勢地位。
(5)與“文化折扣”現象伴隨出現:“文化折扣”即在某一特殊文化環境下的產品和服務,深受當地百姓的喜歡和愛戴,當把它放在一個文化完全不相同的環境之中,很有可能它會因為與當地的價值理念,風俗,習慣不同而失去它本身的吸引力。
以上就是有關于文化貿易的定義、分類和特點的主要內容,可見文化貿易下屬種類繁多,與貿易出口國的經濟實力也有較大關聯;隨著我國經濟實力不斷加強,如何加強國家在文化貿易方面的實力,也會逐漸成為強國戰略的重要議題。
更多行業知識,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行業知識欄目。
本文由@AG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什么是文化產業?文化產業類型有哪些?
中國社會科學院:2022國貨市場發展報告:新媒介、新消費與新文化.pdf(附下載)
什么是數字文化和數字文化產業?相關政策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