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2017-2022年我國游戲行業監管政策的匯總梳理。
2017年4月《關于推動數字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加強游戲內容價值導向管理。
2017年12月《關于嚴格規范網絡游戲市場管理的意見》重點排查用戶數量多、社會影響大的網絡游戲產品,對價值導向嚴重偏差、含有暴力色情等法律法規禁止內容的,堅決予以查處;對內容格調低俗、存在打擦邊球行為的,堅決予以整改。
2018年3月《游戲申報審批重要事項通知》機構改革審批游戲版號暫緩。(注:后于2018年12月重啟版號審批)。
2018年8月《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實施網絡游戲總量調控,控制新增網絡游戲上網運營數量,探索符合國情的適齡提示制度,采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時間。
2018年12月2018年度中國游戲產業年會: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長馮士新在表示首批部分游戲已經完成審核,正抓緊核發版號;機構改革落地,新的審核部門為下屬中宣部出版局的網絡出版處。
2019年4月全國游戲管理工作專題會議:重新開展游戲審批工作,控制版號產品數量,提出新游戲版號審批要傾向精品游戲。
2019年7月《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提出政府應“實施網絡游戲總量調控,控制新增網絡游戲上網運營數量,鼓勵研發傳播集知識性、教育性、原創性、技能性、趣味性于一體的優秀網絡游戲作品,探索符合國情的適齡提示制度,采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時間?!?/p>
2019年10月《游戲業“團體標準”》在音數協此次發布的團體標準的21個立項通知中,有7項標準涉及游戲行業,也是游戲行業第一批團體標準。
2019年11月《關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實行網絡游戲用戶賬號實名注冊制度;嚴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網絡游戲時段、時長(每日22時到次日8時不得為未成年人提供游戲服務,法定節假日每日不得超過3小時,其他時間每日不得超過1.5小時);規范向未成年人提供付費服務。
2019年11月《游戲游藝設備管理辦法》實施游戲游藝設備分類管理,從設備機型、設備內容、未成年人保護等方面明確了相關規定。
2020年12月,2020年度中國游戲產業年會,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長馮士新表示:“防沉迷”是游戲行業落實社會責任的集中體現,是游戲管理工作的頭等大事,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對游戲“防沉迷”提出了明確要求。同時,2020年以來,我們會同各地管理部門,對擅自更改游戲內容、違規上線運營、套皮扒皮等150多款游戲做出處理,約談相關單位70多家,暫停20多家企業版號申請,撤銷和下架近50款游戲?!?/p>
2020年12月《網絡游戲適齡提示》適齡提示的標識符以3個不同的年齡為標準,分別為綠色的8+、藍色的12+、黃色的16+。
2021年9月《關于開展文娛領域綜合治理工作的通知》加強游戲內容審核把關,提升游戲文化內涵。壓實游戲平臺主體責任,推進防沉迷系統接入,完善實名驗證技術。
2021年3月《游戲審查評分細則》從2021年4月1日起,游戲送審試行全新的評分審查制度,從“觀念導向”“原創設計”“制作品質”“文化內涵”“開發程度”5個方面對游戲作品進行評分。低分游戲將被打回,無法進入版號審批排隊流程。
2021年4月《關于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放寬市場準入若干特別措施意見》鼓勵網絡游戲產業發展。探索將國產網結游戲試點審批權下放海南,支持海南發展網絡游戲產業。(牽頭單位:中央宣傳部)
2021年4月《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光明行動工作方案(2021—2025年)》將實施網絡游戲總量調控,探索符合國情的適齡提示制度,采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時間
2021年8月國務院《關于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貿易投資便利化改革創新若干措施的通知》開展網絡游戲屬地管理試點,在符合條件的自貿試驗區所在地推進網絡游戲審核試點工作。
2021年8月《關于進一步嚴格管理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1)嚴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服務的時間。2)嚴格落實網絡游戲用戶賬號實名注冊和登錄要求。3)加強對網絡游戲企業落實提供網絡游戲服務時段時長、實名注冊和登錄、規范付費等情況的監督檢查,加大檢查頻次和力度。4)積極引導家庭、學校等社會各方面營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
2021年9月中國音數協游戲工委發起《網絡游戲行業防沉迷自律公約》,騰訊、網易等213家企業參與。公約強調,要堅決執行管理要求,建立工作規范。要認真制定具體執行方案和實施細則,全力做好各項防沉迷工作。
2021年9月婦女兒童工委《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21—2030年)》1)針對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務依法設置相應的時間管理、權限管理、消費管理等功能,不得為未滿十六周歲兒童提供網絡直播發布者賬號注冊服務。2)加強網絡語言文明教育,堅決遏阻庸俗暴戾網絡語言傳播。3)實施國家統一的未成年人網絡游戲電子身份認證,完善游戲產品分類、內容審核、時長限制等措施。加強兒童個人信息和隱私保護。
2021年10月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舉報平臺:在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舉報平臺中,舉報者可從實名認證違規舉報、時段時長違規舉報以及充值付費違規舉報三個方面對游戲中防沉迷違規信息進行舉報。
2022年3月《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征求意見稿)》網絡產品和服務提供者應當建立健全防沉迷制度,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誘導其沉迷的產品和服務。


游戲行業監管政策就介紹到這里了,更多行業政策梳理,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
資料來源:文化部、工信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游戲出版工作委員會和中國軟件行業協會游戲軟件分會等。
本文由@-YANYI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關于加強網絡視聽節目平臺游戲直播管理的通知》發布,原文一覽
2018-2021中國游戲行業監管政策梳理,重要政策匯總
2021游戲和電競行業監管政策匯總,相關政策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