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皮匠報告前文介紹了商業生態系統的定義及發展階段,作為現今企業發展不可或缺的系統之一,它的結構與特征是怎樣的呢?本文將具體介紹。

1.商業生態系統的結構
Moore(1993)最早使用 4P3S 的分析框架對商業生態系統的結構進行剖析,4P即市場(place)、顧客(people)、產品與服務(product)、過程(process);3S
即社會環境(society)、結構(structure)、風險承擔者(shareowner)。這一分析框架為分析商業生態系統的結構和發展脈絡提供了工具基礎。
Iansiti M&Levien
R(2004)對商業生態系統中的成員企業分為三類,分別是核心型企業(Keystone)、主宰型企業(Dominators)及縫隙型企業(
NichePlayers)型企業。核心型企業占據生態系統的中樞位置,充當系統調控者的角色,通過核心企業可將系統內價值網絡進行有效聯系,最終提升價值創造效率。支配主宰型企業通過橫向一體化或縱向一體化對體系內的資源進行控制??p隙型企業往往是構成系統的主體,這類企業自身的專業化程度較強,通過對系統內其他資源的依賴開展經營活動。
楊忠直(2003)提出,商業系統的結構可分解為生產者單元集合、分解者單元集合、消費者單元集合及市場者單元集合。楊忠直(2003)在《企業生態學引論》一書中,對商業生態系統的宏觀結構進行了解釋。商業生態系統的宏觀結構能夠劃分為空間結構、時間結構與價值結構。商業生態系統為內部成員的產品市場和要素市場提供了有序的空間結構;商業生態系統具有階段演化性,構成其時間結構;系統內成員通過共同協作使自身產品的價值得到增值。
2.商業生態系統特征
商業生態系統是以生態學、社會學理論為理論基礎發展起來的。商業生態系統具有生態學中的共性及個性,是一個復雜的開放性系統。
(1)網絡性
詹姆斯認為商業生態系統是一個大的集成網絡,主要特征是共同進化、內部與外部集成化、企業生態位、自組織、周期性、演化性、開放性等。馬爾科·楊西蒂和羅伊·萊維恩認為商業生態系統的目的是傳遞創新。
(2)復雜性
正如生態系統由大量的無機物、有機物組成。商業生態系統由大量商業公司和組織構成,它們以相互連接的方式影響對方的行為。馬爾科·楊西蒂和羅伊·萊維恩指出每個參與者都依靠其他的參與者,以取得各自的生存能力。商業生態系統中不同層級的參與者構成商業生態系統的結構復雜性。
(3)適應性
復雜的交互作用過程,決定了商業生態系統具有適應性。在主體交流中,相互學習,適應動態環境,根據環境自我調節和自我優化,從惡性競爭調節至“共贏”的競爭合作,是商業生態系統的優勢體現。
(4)協同進化
Pagie(1999)協同進化有3種類型,分別是競爭、互惠和剝削。競爭性協同進化指在商業生態系統的環境下,其他成員受到同種資源的限制,在交互作用中相互競爭,稱為紅皇后效應?;セ菪缘膮f同進化指的是商業生態系統中各成員相互合作,從交互作用中獲得相融的改變。在商業生態系統中,互惠協同進化有很多例子,如粵港澳大灣區內11座城市各具優勢,如東莞制造業技術進步依賴于作為深圳科技創新,深圳科技進步得益于東莞的制造業的技術創新。剝削性的共同進化是指主宰型企業通過其討價還價的能力使得其他縫隙型企業減低價格并且及時完成服務。
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本文由@2200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商業查詢平臺是做什么的?商業查詢行業發展概況及發展趨勢分析
什么是開源商業化?國內現狀、融資事件介紹
什么是商業模式?構成要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