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制造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傳統的粗放生產方式已經無法滿足職業早發展的需要,精益生產應運而生。那么,什么是精益生產?與傳統生產有什么區別?本文將具體梳理。
1.什么是精益生產
精益生產起源于豐田公司,它是對日本豐田管理方式的總結,是一種理念,一種較為先進的管理方式。精指的是少,也就是不需要加入超過所需數量的生產要素(即人、物、資金等),只需要在需要的時間,生產所需要的產品。益指的是效益,也就是在進行生產的過程中,所進行的生產活動都是由有價值的、有效果的,都能夠有經濟效益。
精益生產方式,是以滿足顧客需求為前提,最大限度地減少企業所占用的資源,減少甚至消除企業生產過程中一切不增值的浪費行為,降低企業生產運營成本,提高企業效益為目標的企業生產方式。

2.精益生產七大浪費
精益生產簡單來說,就是一個減少浪費甚至消除浪費的生產方式,主要涉及生產過程中:過量生產的浪費、庫存的浪費、搬運的浪費、等待的浪費、加工的浪費、動作的浪費、產品缺陷的浪費、管理的浪費。

3.精益生產的特點
(1)拉動式的準時化生產
拉動式就是從顧客的需求出發。準時化就是在進行生產時產品在上一工序加工完畢之后立即進入下一工序,中間無停滯、無等待,物流是均衡的,由此零庫存可以被實現。在這個過程中要依靠看板,通過看板可以知道工序間的生產情況、需求情況,可以規避上一道工序生產超量或者生產的過早產生停滯現象,也就是浪費。在生產的過程中,生產人員隨時進行管理,確保能夠均衡連續流動。
(2)重視質量
精益生產所表達的質量并不能靠產后檢驗,而是在生產的過程中就要避免質量問題。一道工序結束后,沒有質量問題后才能進入下一道工序,在生產的過程中一出現問題就要停下來進行問題解決,避免生產出有問題的產品進入下一道工序,造成更多的浪費。并且在生產的過程中,所有的人員都要有質量控制的意識。
(3)團隊合作
精益生產所表示,一個人不是單獨的獨立出來的人,他是在整個團隊中的。所以在進行團隊工作時,員工不能只了解自己所做的任務,還要知道團隊的其他成員要做的工作是什么,整個團隊的目標是什么,這樣團隊才能更好的進行溝通,實現團隊的目標。既然一個人是在他的團隊里的,所以對他的績效的評定有一部分也要取決于他所在的團隊。此外人員不能只是執行他所做的任務,還要參與到做決定或者輔助做決定中,這樣會讓人員意識到他存在的重要性,從而提高其工作積極性。
(4)并行工程
一個產品,在其初始設計的時間段內,把概念設計、結構設計、工藝設計、最終需求這幾個要素綜合起來,爭取在最短的時間能夠高質量的生產出來。
4.精益生產與傳統生產的區別
精益生產與傳統生產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分工方式、產品特征、生產后勤、產品質量、自動化及生產組織等方面。

以上梳理了精益生產的概念、特點等信息,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本文由@2200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什么是零庫存管理?優點有哪些?如何實現零庫存管理?
什么是供應鏈管理?包括哪些內容?
什么是目標管理?它有何特點?優缺點介紹
什么是全面預算管理?作用是什么?優缺點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