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MI 指數是什么
PMI指數,全稱是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即采購經理人指數,是通過對采購經理的月度調查統計匯總、編制而成的指數,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經濟的變化趨勢,是經濟監測的先行指標,是世界經濟運行活動的重要評價和世界經濟變化的晴雨表。
PMI 的概念最早由美國提出,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從 1923 年開始對構建PMI指標體系展開調查與研究,并于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開始持續發布。ISM 最初建立了制造業PMI,因為投資者希望在經濟快速發展中,了解整個企業生產經營的變化趨勢,對企業發展和經濟變化進行監督和掌握。
當前,國際范圍內已有20多個國家建立了PMI指數,作為預判國家宏觀經濟運行態勢的指標之一。我國自2005年1月首次公布官方PMI指數,用于監測國內宏觀經濟運行狀況。除官方PMI指數外,匯豐銀行也根據其對國內企業(主要是中小企業)的調查結果,按月發布PMI指數,并稱之為匯豐PMI指數。

2 制造業PMI指數計算方法
各國現有制造業PMI指標體系,包含指標內容可能存在差別,但是具體數據計算方法是通用的。中國構建制造業PMI,是將11個指標計算合成為5個擴散指數,進而將5個擴散指數加權計算合成最終的制造業PMI。
(一)擴散指數計算
擴散指數的計算包含生產量、新訂單數量、出口訂單數量、進口訂單數量、積壓訂單數量、產成品庫存量、采購量、采購價格、主要原材料庫存量、雇員和供應商配送時間11個問題。開放性問題不參與擴散指數計算,對原材料訂貨提前天數等問題單獨進行處理。
匯總方法分為加權計算和不加權計算兩種。采用加權計算百分比,是以國家統計局統計調查制度N131表即《企業基本情況調查表》上一年營業收入作為權重,計算“增加”、“基本持平”、“減少”三個選項所占比例。目前中國計算制造業PMI采用不加權計算百分比的方法,即直接對參與調查的企業個數進行計數,計算“增加”、“基本持平”、“減少”三個選項占比。計算時要注意剔除無關選項,例如“沒有”、“不好估計”、“不確定”等,保證“增加”、“基本持平”、“減少”三個選項占比達到100%。
擴散指數是先行性指數,可以顯示各個維度變化趨勢。計算擴散指數的公式是正向回答百分比加上回答不變百分比的一半,即
DI=Percent1+Percent2×0.5
式中DI表示擴散指數,Percent1表示選項為“增加”的占比,Percent2表示選項為“基本持平”的占比,供應商配送時間在計算中是逆指標。
原材料訂貨提前時間需要對“隨用隨買”、“30天”、“60天”、“90天”、“6個月”、“1年”共6個選項分別采用加權和不加權的計算方法計算提前采購天數12,即
提前采購天數=5×Percent0+30×Percent30+60×Percent60+90×Percent90+180×Percent180+360xPercent360
式中Percent0表示選項為“隨用隨買”的占比,Percent30表示選項為提前“30天”的占比,Percent60表示選項為提前“60天”的占比,Percent90表示選項為提前“90天”的占比,Percent180表示選項為提前“6個月”的占比,Percent360表示選項為提前“1年”的占比。
(二)綜合指數合成
中國制造業PMI是將5個計算得到的擴散指數采用不等權方法合成。各個擴散指數的權重為:新訂單擴散指數權重30%、生產擴散指數權重25%、雇員擴散指數權重20%、配送擴散指數權重15%、存貨擴散指數權重10%。
制造業PMI=新訂單×30%+生產×25%+雇員×20%+配送*×15%+存貨×10%
式中配送為逆向指標,需要對其進行正向處理得到配送*,即配送*=100-配送
(三)季節調整
制造業PMI指數調查問卷要求各位采購經理根據本月與上月的情況對比填寫,即本月相對上月的變化趨勢,會受到季節因素影響,需要進行季節調整。
美國是最早研究和發布制造業PMI的國家,其季節調整依照美國商務部提供的季節因子,根據每年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中國制造業PMI季節調整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負責,主要考慮時間變化、季節和氣候變化因素,并根據采購經理在調查問卷中填寫自己對季節因素的考慮程度以及問卷內容會受到季節影響的程度綜合分析計算獲得。中國制造業PMI季節調整方法屬于保密技術,暫未公布。
3 制造業PMI指數的特點
(1)及時性與先導性
PMI指數是經濟監測的先行指標。由于采取快速、簡便的調查方法,每月發布一次,在時間上大大早于其他官方數據。在PMI基礎之上發布的商務報告,是所有宏觀經濟序列數據中滯后期最短的報告之一。
(2) 綜合性與指導性
PMI指數是一個綜合的指數體系,盡管指標不多,但涵蓋了經濟活動的多個方面,如新訂單、新出口訂單、進口、生產、供應商配送、庫存、雇員、價格等,其綜合指標指數反映的是經濟總體情況和總的變化趨勢,而其各項指標又反映了企業供應與采購活動的各個側面,特別是PMI指數中一些特有的指標是其他統計指標中所缺少的,如訂貨提前期與供應商配送時間等,有助于詳細分析行業發展走勢的成因,為國家宏觀經濟調控和指導企業經營提供了重要依據。
(3)真實性與可靠性
PMI指數問卷調查直接針對采購與供應經理,取得的原始數據不做任何修改,直接匯總并采用科學方法統計、計算,保證了數據來源的真實性。同時進行季節性調整,減少季節性波動、法規制度和法定假日等因素變化所造成的影響,因此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4)科學性與合理性
首先,樣本選擇涵蓋了不同行業,按照各行業對GDP貢獻大小選取一定數量企業,貢獻大的行業樣本多,反之,則少;其次考慮地理分布,作為樣本的企業要具有足夠的地域代表性;另外還考慮企業規模,不同規模的企業均有代表。這樣,減少了隨機波動帶來的誤差。在首次抽樣選擇之后,樣本基本確定下來,但每年度或每半年要對樣本進行抽查,根據企業、采購經理發生的變化,予以及時調整。
(5)簡單易行
PMI指數問卷調查是非定量調查,數據采集和加工的簡單易行,保證了它作為預測工具的連續性、及時性和可靠性。問卷對每個指標都有明確解釋。問卷還列出了幾個開放性問題,包括采購策略、價格升高與降低的原材料與短缺品種等,為研究應用提供了更為具體的信息。
以上是關于PMI指數相關知識的分享,獲取更多信息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PMI指數是什么意思?定義、各國PMI發展史介紹
波士頓咨詢公司:數字采購經理(PMI)計劃的潛在目標
2021年8月PMI為50.1%,低于上月0.3個百分點
【研報】中國PMI制造業行業分析報告1912:行業分化依舊食品醫藥良好電子汽車持續優異-191231[40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