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資產評估
資產評估是指由專業人,按照特定目的,依照標準,按照法定的程序,采用科學的方法,對資產的內在價值進行估計。它的核心是在某一點上估計資產的價格。資產評估的六個基本要素:評估目的、評估對象、評估主體、評估標準、評估程序和評估方法。
評估目的是評估主體為了達到的目標,也是評估的動機和原因。評估對象主要是有價值的資產或者企業,在實踐操作中,主要是市場主體,以大型企業為主。評價主體主要是指市場中的各類企業,也包括政府、事業單位、自然人。評估標準是市場公認的評價準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評估方法。評估方法主要是指采用哪種方式對評估對象進行價值評估。資產評估程序是指資產評估的規則和工作程序。

2.資產評估方法
資產評估方法多樣且有選擇性。常用的三種基本方法是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場法。
(1)成本法。成本法是在現有條件下,通過從資產重置成本中扣除各項價值損失來確定資產價值的一種方法。成本法的思想是,首先計算被評估資產的當期重置成本,即根據市場實際情況,在新的狀態下重建與被評估資產功能相同的資產所需的成本,然后減去損失,所得差額為被評估資產的評估價值。
成本法的計算公式為:成本法評估值﹦重置成本﹣實體性損耗﹣功能性損耗﹣經濟性損耗或成本法評估值﹦重置成本×綜合成新率
(2)收益法。收益法是一種基于資產未來預期收益折現或資本化后的估計資產價值的方法。收益法的理論基礎是效用價值論。收益法的基本思想是通過估計待評估資產的預期未來收益,按一定的貼現率或資本化率將其轉換為現值,從而確定資產的估值價值。收益法的評估值為:
V=a/r[1-1/(1+r)^n]
其中 a、r、n 分別表示未來收益、貼現率、收益期限。
(3)市場法。市場法是通過比較被評估資產與參照交易資產的異同,并據此調整參照交易資產的市場價格,確定被評估資產價值的一種方法。市場評估方法的基本思想是找到交易價格(也稱為事務)的引用對象類似于評估資產在資產市場,然后調整評估資產之間的差異和參考對象,并調整交易價格參考對象的評估資產的價值。設選入參考資產交易的資產數量為
n,則市場法的計算公式為:被評估資產價值=(∑參考物價格×各項因素調整系數)÷n。對于完全相同的參考,其價格可以直接作為被評估資產的評估價值;對于類似的參考,需要進行差異調整。
3.資產評估的作用
(1)對委托評估的資產提供價值意見。資產評估報告書是反映和體現資產評估工作情況,明確委托方,受托方及有關方面責任的依據。對資產評估報告書進行審核,是管理部門完善資產評估管理的重要手段。資產評估報告書是建立評估檔案、歸集評估檔案資料的重要信息來源。
(2)資產評估報告書必須由資產評估機構獨立撰寫,不受資產評估委托方或其主管單位、政府部門或其他經濟行為當事人的干預。
(3)資產評估報告不僅是資產評估機構完成評估工作的總結,也是國有資產管理部門驗證、確認資產評估過程和評估結果的重要依據,是公眾投資者得以了解公司情況的重要途徑。因此,資產評估機構必須依照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的原則撰寫資產評估報告,如實反映評估工作的情況,調查取證的資料要真實可靠,不得提供偽證。
以上梳理了資產評估的定義、方法及作用,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本文由@2200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什么是資產重組?方式有哪些?
什么是資產管理業務、信托業務?二者有什么區別?
Grayscale:新前沿-數字資產如何重塑資產配置(英文版)(24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