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能力增強,各類高端電子產品也開始逐漸走入大眾視野,其中就有發展了很多年的智能相機;那么智能相機到底是什么?又有哪些類型呢?下面的文章將對此進行簡單介紹。
智能相機的定義
智能相機為高度集成化的微小型機器視覺系統,具有采集、處理信息與通信等功能。智能相機有模塊化、多功能化、易于實現、高可靠性等特點,智能相機通過應用大容量儲存、FPGA和DSP技術,智能化程度不斷提高,可滿足多種機器視覺應用的要求。智能相機一般由圖像采集單元、圖像處理單元、圖像處理軟件、網絡通信裝置等構成。

智能相機分類
智能相機可以按照傳感器和輸出信號進行分類。
(1)按照傳感器分類:可以分為CCD相機和CMOS相機。
CCD相機為使用CCD電荷耦合元件傳感器的智能相機,CCD相機主要應用電荷耦合元件圖像傳感器,CCD傳感器可將光學影像轉為電荷并將電荷數字信號存儲及轉移。CCD相機具有抗撞擊、抗震動、重量輕、不受磁場影響等特性。
CMOS相機為使用CMOS傳感器的智能相機,CMOS傳感器通過利用硅和鍺兩種元素制成半導體,促使其在CMOS傳感器上共存著帶N (負電)和P
(正電)級半導體互補效應所產生的電流,通過芯片記錄處理可解讀成影像。CMOS相機具有高整合度、低功耗和低成本等特點。

(2)按照輸出信號進行分類:可以分為模擬相機和數字相機。
模擬相機視頻輸出信號為模擬量視頻信號,需要配備專用的圖像采集卡將模擬信號轉化為數字信號,以便后期計算機對視頻信號的處理與應用。模擬相機優點為成本低和通用性好,缺點表現為圖像傳輸中容易受到噪聲干擾、圖像采集速度慢和分辨率較低。
數字相機視頻輸出信號為數字信號,相機內部集成轉化電路可以直接將模擬量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數字相機具有視頻輸出接口豐富、分辨率高、視頻信號格式多樣、傳輸抗干擾能力強等特點。

智能相機發展歷程
起步階段(1990-2008年):1990年以來,一些來自圖像處理和模式識別的研究所的工程師成立了視覺公司,利用簡單的圖像處理軟件庫和基于ISA總線的灰度級圖像采集卡開發了第一代智能相機。
發展階段(2009年至今):2009年人工智能技術在多個領域初步應用,其中交通安全防控領域為人工智能最先開始大規模應用的領域;2012年,人工智能技術在交通安全防控領域的得到大規模應用于落地;2016和2017年,智能相機領域核心技術機器視覺在中國的專利申請連續兩年突破1000項。
智能相機發展歷程

以上就是有關于智能相機的定義、類型及發展歷程的全部內容,如果還想了解更多數碼行業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本文由@AG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2022我國智能制造企業龍頭梳理
什么是數碼噴印?應用領域和數碼噴印設備龍頭企業一覽
艾瑞咨詢:2022年電腦數碼新品內容營銷白皮書.pdf(附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