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皮匠報告此前曾梳理了共享經濟的定義及發展現狀,作為當前最受歡的經濟模式之一,共享經濟已經滲透進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那么,共享經濟的特點有哪些?共享經濟的發展有何意義?本文將一一梳理。

1.共享經濟的特點
(1)依托互聯網技術作為核心載體
共享經濟是以互聯網技術為依托的新型經濟模式。為了實現大規模用戶和用戶之間的連接,必須依托互聯網技術?;ヂ摼W平臺為共享經濟用戶建立彼此交易的系統,共享平臺連接了供需方兩端,使雙方信息對稱,讓消費者花費合理的價格滿足自身的需求,供給者利用自己的閑置物品獲得額外的收益,滿足了需求者對物品的需求,使供需達到均衡。共享經濟時代讓我們曾經認為不可能的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變為現實,只有依靠互聯網技術才能實現。在共享經濟領域中,依托互聯網技術展開并完成業務是共享行業發展的前提。
(2)強調使用權大于所有權
隨著共享經濟的出現,傳統消費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變,傳統消費注重的是擁有的過程,而共享經濟注重的是使用的過程。我們可以不擁有一件物品,但卻可以擁有它一段時間的使用權。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們觀念的轉變,共享經濟強調在某個時間段內對于物品的使用及體驗感,而不強調擁有物品的權利。如果長時間的將資源閑置,物品就會失去其使用價值,注重使用權可以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共享經濟如今被大眾消費者所接受,說明強調使用權的消費方式可以很大程度的節省人們的成本。
(3)服務大眾化,人人參與模式
共享經濟的一個突出特點是服務的大眾化,供給方和需求方是利益共同體,當需求者有需求時能馬上被匹配,立刻滿足其需求。一個共享平臺的用戶數量決定這個共享平臺是否可以發展起來,平臺能夠創造價值多少又決定了用戶量的多少,能夠創造價值的又是用戶本身,這就促使人人都參與共享,人人共享體現了共享經濟極高的靈活性。大眾參與模式的優勢顯而易見,用最少的資源維持最大的用戶量。實現人人參與需要對參與者和分享者的信息進行甄別,確保用戶通過共享平臺誠信體系的考量,人人參與的模式帶領人們走向共享經濟的新時代,提高了資源利用率,節約了成本。
2.共享經濟的意義
(1)帶動就業
共享經濟發展推動新型就業模式,相比于工業時代的就業形態,新時代下的萬眾就業呈現身兼數職、居家工作、協同合作等特征,極大降低創業和就業準入限制,為廣大群體提供再就業機會,增加勞動者可支配收入,釋放消費潛力與投資空間?!按蟊妱摌I、萬眾創新”是為滿足精細化、分散化市場需求而探索新產業變革的趨勢,不同于工業流水線上的“螺絲釘”,共享經濟不僅包含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等勞動密集型崗位,也包含創意策劃、軟件設計等知識密集型崗位,瞬息萬變的互聯網時代創造眾多工作機會,如共享單車給傳統自行車制造廠商帶來大量訂單,推動自行車智能升級。
(2)共享經濟撬動巨大稅源
稅收作為國家主要收入來源,用于國防、基礎建設、醫療教育等民生支出,共享經濟在改善民生的同時給稅收征繳帶來難題。據國家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年度報告》系列顯示,2018
年、2019
年我國共享經濟市場交易額依次約29420億、32828億,2020年共享經濟市場交易規模約為33773億元,同比增長2.9%,假如共享經濟平臺企業按現代服務業6%繳納增值稅,其潛在巨額的稅源將為國家帶來可觀的財政收入。伴隨新型崗位大幅增長,共享型服務和消費新業態也將帶來新一輪稅源增長點,傳統行業稅基被侵蝕,使得原先穩定稅源大幅度發生轉化,例如傳統交通出行領域出租車司機與經營者存在雇傭關系,而共享出行領域更多是自由從業人員,因此稅源也將由出租車公司繳納增值稅轉為網約車司機個人所得稅。
(3)共享經濟助推經濟增長
對消費者而言,共享經濟下個體消費者在交易過程中擁有更多自主選擇權及話語權,需求方通過新聞熱點、電子期刊、公共號等渠道可搜尋眾多有效信息以抗衡交易雙方信息不對稱情形,逐步改善用戶消費體驗及消費質量。
對國家而言,共享經濟作為新業態實現產業結構優化與經濟發展成果的共享,當前已成為助推經濟穩步提速的重要方式。
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本文由@2200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什么是共享員工?與傳統用工形式的區別
什么是財務共享服務?財務共享服務特點有哪些?
什么是共享工廠?有哪些特點?出現的背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