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的沖擊下,共享員工這一用工模式體現出獨特的魅力,以盒馬鮮生、阿里巴巴等新零售企業以共享員工用工模式接納了數十家企業幾千名員工,共享員工模式逐漸被大眾所知。那么,你真的了解共享員工嗎?它與傳統用工形式有什么區別呢?本文將具體介紹。
1.共享員工
共享員工是一個初誕生的新概念,當前理論界尚未對其概念達成共識,主流觀點認為:共享員工也稱共享員工關系、共享用工關系,是指不同用工主體之間為調節特殊時期階段性用工緊缺或富余,在尊重員工意愿、多方協商一致且不以營利為目的前提下,將閑置勞動力資源進行跨界共享并調配至具有用工需求缺口的用工主體,實現社會人力資源優化配置、用人單位降低人力成本、用工單位解決“用工荒”、待崗員工獲得勞動報酬的多方共贏式新型合作用工形式。從狹義上來講,共享員工關系是指由企業端主導發起人力資源共享,企業之間調劑富余勞動力的一種形式。廣義上來說,是指企業、個人等不同雇傭主體之間勞動力資源的協調與共享模式。本質上來說,共享員工是靈活用工的一種形式。

2.共享員工與傳統用工形式的區別
(1)與勞務派遣
勞務派遣通過派遣勞動者盈利并需要專門資質,而共享員工通常不以員工輸出作為營利目的,且無需相應的勞務派遣許可執照。勞務派遣,是指由勞務派遣機構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是勞動合同用工的補充形式,把勞動者派向其他用工單位,由用工單位向勞務派遣機構支付服務費用的用工模式。勞務派遣機構必須取得相應派遣資質,勞務派遣機構是以盈利為目的進行商業運營的。①在共享員工關系中,進行共享員工的用人單位其本身不具備進行勞務派遣活動的資格。如果進行共享員工的用人單位向用工單位追加征收額外費用的話,有造成非法勞務派遣的可能性。共享員工的用人單位將富余勞動力進行共享的主要原因,是想通過將暫時富余勞動力資源分配給其他單位,來降低自身的人力資源成本。與勞務派遣不同的是,共享員工用人單位不能以營利為目的進行員工共享,而是為了提高人力資源利用效率,促進勞動力資源的合理流動,節約企業人力資源成本。因此,共享員工關系與勞務派遣關系不同。
此外,勞務派遣對崗位性質、用工規模和比例、合同期限等都有相應的限制,且通常被嚴格限定在具有臨時性、輔助性、替代性的崗位,而共享員工則無相關限制且用工形式更為靈活,并且對共享員工用工單位所提供的工作崗位的性質并無強制性限制要求。勞務派遣只能在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實施。由此可見,共享員工關系與勞務派遣關系雖具有一定相似性,實際上卻并不相同。
(2)與勞務外包
勞務外包關系僅以所委托的事項是否完成作為判斷標準,更多聚焦于完成具體任務。共享員工關系則以員工個體為中心,而具體工作量則與共享員工無關。勞務外包關系,是指發包方單位購買勞務外包方的勞務成果的行為,多見于建筑工程、倉儲物流、人力資源、培訓咨詢等行業。通常根據事先雙方協商制定的勞務單價,勞務外包單位根據具體完成的工作量進行結算。勞務外包公司與勞動者之間是直接勞動關系,通過雙方協商確立雇傭關系或勞動關系,由勞務外包公司向勞動者支付報酬,承擔勞動者的用工風險。而共享員工關系是以提高人力資源利用效率為前提,不僅以所委托的事項是否完成作為判斷標準,更多是為了提高人力資源利用效率。因此,共享員工關系與勞務外包關系不同。
此外,勞務外包關系中發包企業對外包公司員工不進行直接管理,其工作組織形式和工作時間安排由外包公司自己安排確定。共享員工關系中用工單位則需對員工工作內容、時間安排等進行直接管理。勞務外包關系中發包企業對外包公司員工不進行直接管理,其工作組織形式和工作時間安排由外包公司自己安排確定。然而,在共享員工關系中,共享員工勞動者與原用人單位之間持續存在勞動關系,共享員工在用工單位的崗位上提供勞動并接受其日常管理,他們之間成立“類借調關系”或“勞務關系+勞動關系”。而共享員工關系與勞務外包兩者同樣是企業利用外部勞動力完成生產任務的用工形態。勞務外包將部分勞動力需求交由外包單位負責且不以資源配置效率提升為目標,共享員工則以員工個體為中心,而具體工作量則與員工輸出企業無關。共享員工的用工單位則需對員工工作內容、時間安排等進行直接管理。
(3)與借調
借調關系多見于企業集團內部、機關事業單位間或關聯企業內部,而共享員工關系則突破傳統慣例,實現跨地域、跨行業、跨企業、跨職能用工。當前借調關系實踐中主體的局限性使其無法涵蓋共享員工形式。當前借調行為的使用主體主要為事業單位或國家機關,為了解決工作人員編制不足的問題,從其下屬單位或其他相關聯單位借用人員與相關企業之間進行人事交流。共享員工關系的主體是不受此限制的,勞動者的流動都是兩個單位之間發生的,對于共享員工用人單位和用工單位來說,共享員工并不是為了解決人員編制,同時并不存在任何逃避勞動合同法有關勞動合同期限的剛性規定,而是屬于企業間勞動力資源的流動,暫時解決勞動力供給不均衡問題。
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本文由@2200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數字靈工是什么?定義是?與靈活用工、零工經濟的區別介紹
用工荒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越來越嚴重?相關對策分析
靈活用工的六種模式是什么?優劣勢對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