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公司估值
公司估值,也可以稱作企業估值、企業價值評估等,是對上市或非上市公司本身的內在價值進行評估。公司價值存在多個理解角度,既可以包括企業的固有內涵價值,也可以包括市場公允價值等多種價值。不同的公司價值理解角度都有其自身的合理性和適用條件。一般來講,公司的資產及獲利能力決定于其內在價值。

2 上市公司估值方法有哪些
(1)收益法
收益法關注的是把企業未來某個時間產生的預期收益折合成的當前現值,所以也被稱作收益現值法或者收益還原法。企業價值評估所要估計的就是企業的未來獲利能力并據以計量企業的內涵價值,而收益法正是以企業的獲利能力為基準的方法,所以收益法常常作為上市公司估值的首選方法。收益法常用的具體方包括股利折現法(Dividend
Discount Model,DDM)和現金流量折現法(Discounted Cash Flow Model,DCF)。
(2)市場法
市場法一般包括可比公司法和交易案例比較法,其最大的特點是需要其他企業作為參考,分析被評估企業的特點后在有效市場中尋找類似的其他企業,并在此基礎上計算可比價值倍數,最后確定被評估企業的價值。常見的可比價值倍數有市盈率倍數、市凈率倍數、市現率倍數、企業價值倍數等。因為在有效資本市場中理性的投資者一般情況下不會支付相較于同質替代品更高的價格,所以市場法在健全活躍的股票市場中估值結果會更加準確。市場法的操作和計算過程相對比較簡單,數據搜集的范圍較大,但在公開市場中可以比較容易地獲取可比公司的相關財務數據。運用市場法估計某一家上市公司的價值有可能會因市場對其所屬行業的推崇或冷落造成較大的估值差異,相應地對單一企業來講會造成高估或低估其價值。
(3)成本法
與其他方法不同的是,單項資產是成本法評估的出發點,即首先調整企業財務會計單項資產的賬面價值以使其更加接近市場價值,加總之后除去負債即為當前企業的價值。由此可見,成本法在使用中需要以企業財務報表提供的數據為基礎,不需要行業數據或其他公司的對比數據來支撐,只需基于歷史信息調整財務報告的相關數據,所以也被稱作賬面調整法。
(4)其他方法
①實物期權法
實物期權法(Real Option
Model,ROM)與期權定價理論密切相關。作為可轉讓的標準合同,期權持有者可以在將來的某個時間點以執行價格選擇買入或者賣出資產。期權的實質是一項選擇權。在企業經營中,尤其是實行經營柔性戰略的公司更傾向于適時調整決策,傳統的估計方法在計算企業價值時忽略了增長機會的不確定性。實物期權沒有固定的交易市場,不確定性的來源多樣。相比于金融期權,實物期權具有分享性,并不具有排他的獨占性。
目前實物期權定價方法主要有 B-S 模型和二叉樹模型。對于不同的應用領域,可以選擇不同的模型進行估計。B-S
模型假設較多,并認為股票的價格遵循幾何布朗運動的規律,股票價格的自然對數則服從正態分布。二叉樹模型是一種動態規劃方法,假設股票價格服從二項分布,可以在風險中性條件下應用。
②經濟增加值法
經濟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EVA)表現的是公司運用投入資本所創造的高于投入資本的增加值。經濟增加值能夠較為準確地體現公司的真實收益,被看做是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的指標。它同時也是公司績效評估的指標之一,對公司財務管理和薪酬激勵也有重要影響。
經濟增加值估值模型數據相對容易獲取,在運用時需要對影響資本總額和經濟利潤的會計項目進行調整。經濟增值模型的優勢在于它可以與股東的財富回報聯系在一起。盡管如此,經濟增加值估值模型卻無法比較不同規模公司的績效水平,是一個絕對的評價指標,可能會誤導人們的判斷。經濟增加值模型也忽略了公司成長性的評估,初創公司的經濟增加值可能相對較小,影響估值的準確性。
推薦閱讀:
《【公司研究】可恩口腔-魯口腔服務龍頭估值修復空間大-210507(35頁).pdf》
《【公司研究】芒果超媒-再論長視頻盈利模式、護城河和估值-210622(47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