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住建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關于進一步做好棚戶區改造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的主要內容是要求加速推進棚改,依法依規控制棚改成本,科學規劃棚改騰空的土地,注重配套和環境建設,優先安排出讓棚改騰空的土地,同步推進產業發展。
2017年1月全國國土資源會議,其主要內容是要堅決落實中央關于房地產調控的重大決策,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土地制度,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建立分類調控制度。區分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對保障性住房用地實行應保盡保,對商品房根據供需形勢因城因地施策,建立住宅用地供應分類管理制度。對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土地供應,調整用地結構,提高住宅用地比例;對去庫存壓力大的三四線城市要減少以至暫停住宅用地供應。
2017年1月全國棚戶區改造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中的主要內容是會議明確今年棚戶區改造新開工600萬套的目標任務。要加快棚改進度;要依法依規控制棚戶區改造成本,科學規劃騰空土地,確保按合同約定及時償還貸款;要繼續提高房地產庫存量大的城巿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推進棚戶區改造。要符合城市規劃,結合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工程等要求,重視維護城市傳統風貌特色,要加快配套設施建設,高度重視工程質量安全。
2017年2月國務院印發《全國國土規劃綱要(2016-2030年)》,其主要內容是貫徹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和主體功能區戰略,推動“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以下稱三大戰略)落實,對國土空間開發、資源環境保護、國土綜合整治和保障體系建設等作出總體部署與統籌安排,對涉及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整治的各類活動具有指導和管控作用,對相關國土空間專項規劃具有引領和協調作用,是戰略性、綜合性、基礎性規劃。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其主要內容是提出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落實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權、農戶承包權、土地經營權“三權分置”辦法。加快推進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擴大整省試點范圍。統籌協調推進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研究制定支持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稅收政策。
2017年4月住建部、國土資源部《關于加強近期住房及用地供應管理和調控有關工作的通知》,其主要內容是通知提出要加強和改進住房及用地供應管理,改善住房供求關系,穩定市場預期。住房供求矛盾突出、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住宅用地特別是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供應規模,去庫存任務重的城市要減少以至暫停住宅用地供應。
2017年5月國土資源部會議,其主要內容是要充分發揮國土資源管理對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的服務保障作用,計劃將雄安新區作為國土資源管理改革試點和創新政策的先行先試區,重點從保障用地需求、土地供應政策、城市地質調查、不動產統一登記和土地稅費相關政策等方面給予支持。
2017年5月國土資源部印發《2017年全國土地利用計劃》,其主要內容是提出促進房地產巿場平穩健康發展。房地產庫存壓力過大的城鎮要減少乃至停止下達住房建設新增建設用地指標。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城市要統籌存量和增量建設用地,綜合考慮區域人口、就業、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等因素,優化土地供應結構,相應增加年度住宅用地供應。
2017年8月全國土地利用管理工作會議,其主要內容是聚焦節約集約用地和城鄉統一建設用地巿場建設兩條業務主線,深化改革,創新土地利用管理機制,促進土地資源的高效配置和合理利用,為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提供有力保障。新時期土地利用管理要緊緊圍繞兩條業務主線謀劃和部署各項工作。一是大力實施節約集約用地。二是加快建立城鄉統一建設用地市場。
2018年1月原國土資源部:全國國土資源工作會議,其主要內容是改變政府作為居住用地唯─供應者的情況,研究制定權屬不變、符合土地和城市規劃條件下,非房地產企業依法取得使用權的土地作為住宅用地的辦法,深化利用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完善促進房地產健康發展的基礎性土地制度,推動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
2019年4月自然資源部制定實施2019年住宅用地“五類”調控目標,其主要內容是根據商品住房庫存消化周期(截至2019年3月),結合本地土地市場實際,切實優化住宅用地供應,實施差別化調控政策,在上年住宅用地供應分類調控目標基礎上,調整確定2019年住宅用地供應“五類”(顯著增加、增加、持平、適當減少、減少直至暫停)調控目標。其中,消化周期在36個月以上的,應停止供地;36~18個月的,要適當減少供地;18~12個月的,維持供地持平水平;12~6個月的,要增加供地;6個月以下的,要顯著增加并加快供地。
2019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完善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二級市場的指導意見》,其主要內容是建立產權明晰、市場定價、信息集聚、交易安全、監管有效的土地二級市場,市場規則健全完善,交易平臺全面形成,服務和監管落實到位,市場秩序更加規范,制度性交易成本明顯降低,土地資源配置效率顯著提高,形成一、二級市場協調發展、規范有序、資源利用集約高效的現代土地市場體系。
2020年3月國務院關于授權和委托用地審批權的決定,千戶要內容是在嚴格保護耕地、節約集約用地的前提下,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改革土地管理制度,賦予省級人民政府更大用地自主權?!稕Q定》主要為兩方面:一是對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和村莊、集鎮建設用地規模范圍外,將永久基本農田以外的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國務院授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二是試點將永久基本農田轉為建設用地和國務院批準土地征收審批事項,委托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根據《決定》,首批試點省份為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廣東、重慶等八個省市,試點期限1年,具體實施方案由試點省份人民政府制訂并報自然資源部備案。

文本由@栗栗-皆辛苦 原創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數據來源《 產業債信用觀察系列之房地產行業之十一:房地產五年調控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