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什么是地緣經濟?什么是地緣經濟學嗎?定義是什么?
1、什么是地緣經濟?
地緣經濟學出現在二十世紀末期,起源于地緣政治。地緣經濟學最早是由美國學者愛德華·盧特沃克(Edward
N.Luttwak)提出的。他的論文《從地緣政治到地緣經濟:沖突的邏輯、貿易的法則》,被認為是地緣經濟理論的基石。

地緣經濟理論是對冷戰后世界政治經濟發展格局的一種新的理論概括。
張麗君認為地緣經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地緣經濟是一種從經濟地理位置和經濟關系角度來認識和處理國際關系的理論,即它是以經濟關系和經濟利益來取代政治關系和軍事對抗作為國際關系主軸的理論。狹義的地緣經濟是從地理空間和歷史角度出發,兩個或兩個以上位置比鄰、空間相連的地域經濟單元,以傳統的經濟聯系為基礎,按比較利益來開展較為密切的產業和勞動地域分工,以獲取最大的經濟利益。
除此之外,也有學者認為地緣經濟是基于地域關系等因素對經濟的影響而產生的經濟概念,特定的地理位置會對一國經濟發展產生影響。特定的地理區位中的文化、語言、民族、歷史傳統等因素都會影響地緣經濟的形成和發展。
地緣經濟的涵義主要包含了三大方面的內容
一個是關于地緣經濟的理論研,也就是地緣經濟學。是從地理區位和經濟關系等方面來研究國際關系的理論。
二個是相鄰國家間的經濟行為。在相當程度上,由于相鄰國家經濟上存在較強的互補性,更容易加強合作,也容易形成政府指導下的區域性的經濟集團。
三個是地緣經濟戰略的研究,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迅速發展,各國間幵始開展經濟合作,通過自身的地緣優勢來制定相應的地緣經濟戰略,拓展自身經濟的發展空間。
2、什么是地緣經濟學?
地緣經濟學是冷戰后首先在西方興起的一門新興的科學,是從經濟地位和經濟關系的角度去認識和處理國家關系的科學。
20世紀末,地緣經濟學理論被引入我國。其中韓銀安認為從地緣關系出發,充分考慮地理要素,探索如何通過運用經濟手段來實現國家利益以及對國際關系的影響的學說就是地緣經濟學。
薩本望認為冷戰結束后,以經濟利益和經濟關系取代軍事對抗和政治關系作為國際關系主軸的理論就是地緣經濟學。
總而言之,地緣經濟學是關于國家利益、經濟現象和地緣關系的科學。
更多相關知識,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了解。
推薦閱讀
什么叫泡沫經濟?形成原因有哪些?和經濟泡沫有什么區別?
零工經濟是什么?起源、優點與特點分析
數字經濟包括哪些?概念、核心產業及相關政策一覽
什么是區域經濟一體化?形式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