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流量經濟是什么
流量經濟是基于經濟資源要素流動引致經濟效益,促進經濟發展的經濟形態總稱,根據流量經濟空間組織形式,區域通過自身比較優勢,來集聚和擴散人才、物資、資金、技術等要素,通過優化資源要素時空配置,內外流通,從而實現區域協同發展。流量經濟的核心區域通過整合要素效益來帶動周圍區域發展;周圍區域向核心區域輸送資源又促進核心區域發展,二者的集聚效應與擴散效應形成一種良性循環,推動整個區域的可持續發展。
流量經濟概念最初由周振華教授提出,是指在一定的區域內依托相應的資源和平臺,吸聚區域外經濟要素流向區域內,通過要素的重組及優化,然后與當地產業及經濟要素相互融合,帶動產業部門的發展,再以倍增的能量帶動周邊地區的發展。在要素流動的過程中,要素因快速、有效、頻繁的流動而實現經濟價值,并經過持續的循環流動,要素流量規模不斷增大,最終能夠促進區域經濟規模的擴大和區域經濟的高速、持續發展。

2 流量經濟的特征
(1) 流動性。流量經濟本身就是通過中心區域發揮其集聚和擴散功能,實現人才、物資、資金、技術在不同區域、領域之間的高效流動來促進經濟發展的。
(2)
規?;?。由以上流量經濟的概念可以看出,流量經濟發展過程中要素的流動不是單一的、少量的,只有通過流動實現要素集聚的規?;?,才能充分實現各個要素的功能,否則會因為其作用極其微小而無法對整個區域的經濟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3)
開放性。流量經濟的流動性特征必然要求空間區域內、區域與區域之間乃至全球范圍都是互動的、開放的。這種互動開放程度伴隨著區域的影響力、經濟能量、交通發達程度逐步提升。
(4) 協作性。協作性一方面表現在內部要素之間的互相協作和補充,另一方面表現在流量經濟內部運作系統和外部環境之間的協調、融合。
(5)
信息化。流量經濟屬于新興的經濟學范疇,基于現代網絡信息技術,通過網絡化操作、溝通、指揮、協調能夠實現流量經濟的八大要素之間,區域內部和外部之間及時、順暢的溝通。
3 流量經濟的效應
從流量經濟的定義中 ,反映出流量經濟具有流量要素集聚、重組、整合、擴大以及對外輻射的功能。
(1)流量經濟是一種區域發展理論 (或模式 )。流量經濟是以核心區域的發展來帶動周圍區域的發展 ,反過來周圍區域的發展又對核心區域的發展有促進作用
,從而形成一種良性循環 ,帶動整個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 ,流量經濟理論可歸類到區域發展理論中。
(2)流量經濟要素的作用。通過流量經濟要素的流動 ,實現資源向核心區域的集聚以及向周圍區域的輻射。流量是資源的載體。
(3)核心區域的作用。核心區域通過自己的平臺和條件來吸收各種流量向其聚集 ,然后通過整合、放大后 ,再向周圍區域輻射。
(4)周圍區域的作用。周圍區域是各種流量的主要來源地 ,同時也是各種流量的重要接收地。
(5)聚集效應。核心區域只有具備各種平臺、設施、政策等有利因素 ,才會吸引周圍區域的流量向其聚集。
(6)擴散效應。核心區域也會有相應的反饋 ,即向周圍區域輻射各種流量 ,當然流入和流出的流量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會不同。比如 ,對人才流而言
,周圍區域的杰出人才會更多地向核心區域聚集 ,這些人才在核心區域經過實踐后會有很大的提升
;而核心區域也會向周圍區域輸送人才。這些人才就總體而言不會是核心區域最優秀的人才 ,但對周圍落后區域而言 ,就會是很優秀的人才。
以上是關于流量經濟是什么及其相關知識的分享,獲取更多信息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什么是形象經濟?是什么意思?發展意義分析
2022夜聽經濟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國家為什么要發展平臺經濟?有什么意義?發展措施一覽
什么是民營經濟?民營經濟的地位和作用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