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磷化工行業現狀和前景
1.國際糧食價格持續上漲,帶動磷化工品價格持續上漲,國內磷化工板塊周期上行。
受疫情影響,全球主要經濟體大多推出較為寬松的貨幣政策,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全球糧食作物價格持續上漲。糧價上漲帶動了國內農資品價格上行,國內的化肥工業逐漸走出低迷。磷化工板塊持續發力,2021年6月中信磷肥及磷化工指數呈現震蕩上行,同比上漲超過50%。
2. 供給與成本共振,為磷化工品形成價格支撐。
我國是世界上主要的磷化工品出口國,磷化工品是國民經濟領域內必要的基礎原料。磷化工行業可以分為兩個子行業:磷肥、磷酸鹽。磷化工產品包含兩大類:第一類是應用于農業,包括磷肥和含磷農藥;另一類則被廣泛的應用于工業、食品、醫藥等領域,如飼料級磷酸氫鈣等。
原料價格維持高位,為磷化工品提供價格支撐。目前磷肥的上游原料磷礦石、硫酸、合成氨等價格上漲明顯,大多企業仍處于隨產隨銷狀態,供應依舊緊張。目前磷礦石,硫酸及合成氨的價格指數分別為每噸465/520/4020
元,較年初上漲24.3%/72.2%/23.4%。
3.供給側改革加速,高環保下國內磷化工落后產能退出明顯。
我國磷化工企業大多集中在長江上游,產能長期處于過剩狀態,由于磷化工項目大多高污染,2019 年5 月,生態環境部印發《長江“三磷”專項排查整治行動實施方案》對長江“三磷”進行摸底,消除重大環境隱患,2021 年3 月份又出臺《長江保護法》,加強對長江流域總磷排放量的控制。高環保壓力疊加以渣定產政策,使得行業內落后產能退出明顯,行業格局向頭部集中,磷肥方面,MAP 和DAP 企業CR10 占比分別由2016 年的46%/78%提升至2020 年60%/91%。
2014 年至今,國內草甘膦小產能企業退出明顯,累計退出產能在28 萬噸左右。2018 年2 月興發集團收購內蒙騰龍100%股權,產能從13 萬噸提升至18 萬噸;2021 年4 月,江山股份公告擬重組并購福華通達100%股權,產能提升至22.3 萬噸,成為國內行業第一,國內CR3 達到66.1%。
磷化工行業主要上市公司介紹
1.云天化
國內磷肥龍頭,礦肥一體化產業鏈優勢明顯。公司合計擁有磷礦石原礦產能1450萬噸,擦洗選礦生產能力618萬噸,浮選生產能力750萬噸?;士偖a能881萬噸,包括基礎磷肥產能約555萬噸/年,其中磷酸一銨70萬噸,磷酸二銨445萬噸,磷礦自給率約為80%,是國內最大的磷肥生產企業之一。
2.興發集團
公司是綜合性的磷化工公司,專注于精細磷化工發展主線,打造行業獨特的“礦電化一體”、“磷硅鹽協同”、“礦肥化結合”的產業鏈優勢。公司主營產品有磷礦石、黃磷、精細磷酸鹽、磷肥、草甘膦、有機硅、濕電子化學品等。公司具有磷礦和水電站,降低黃磷及下游磷酸鹽的生產成本,公司具有全國第一的草甘膦產能,2020
年以來受全球需求拉動及原材料價格提升影響,草甘膦價格一路增加到8 萬元/噸,并且價差有不斷擴大趨勢。
在新材料領域,興福電子經過十多年發展,目前有電子級磷酸3
萬噸/年(IC 級1 萬噸)、電子級硫酸2 萬噸/年(全部為IC 級)、電子級蝕刻液3 萬噸/年(IC 級1 萬噸),產能規模居行業前列,新建4 萬噸/年IC
級硫酸計劃2022 年上半年分期投產。
3.新洋豐
公司為磷復肥生產企業,具有830 萬噸/年高濃度磷復肥生產能力和320 萬噸/年低品味磷礦洗選能力,其中磷酸一銨產能180
萬噸/年,含工業級磷酸一銨產能15 萬噸/年,配套硫酸280 萬噸/年、合成氨15 萬噸/年、
硝酸15 萬噸/年。公司宣布投資20-30 億元建設20 萬/年磷酸鐵產能,與常州鋰源公司成立合資公司湖北豐鋰,建設一期5 萬噸磷酸鐵項目,預計2022
年2 月投產,全資子公司洋豐楚元與格林美簽署框架協議,將成立合資公司建設二期15 萬噸磷酸鐵項目,預計2022 年底投產。
4.川恒股份
公司主營飼料級磷酸鹽的生產,2019 年定增項目新建20 萬噸的半水-二水磷酸裝置,10
萬噸/年的食品級凈化磷酸裝置,公司掌握國際先進的凈化磷酸生產技術,磷酸及后續產品生產有顯著成本優勢,公司與富臨精工、國軒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進軍新能源材料生產,與國軒集團建立合資公司,擬建設50
萬噸/年的磷酸鐵產能。
5.云圖控股
公司主要從事復合肥的生產和銷售,形成了復合肥、聯堿、磷化工三條主要產品線,公司共有復合肥產能510 萬噸,純堿、氯化銨60 萬噸、磷酸一銨43
萬噸、石灰30 萬噸、硝酸鈉/亞硝酸鈉10 萬噸、黃磷6萬噸、磷酸5 萬噸、三聚磷酸鈉3.5 萬噸、磷酸二氫鈉1.5 萬噸。公司擬定增25
億元用于投資磷礦資源生產新能源材料以及緩控釋復合肥聯動生產項目,建設35 萬噸電池級磷酸鐵及相關配套項目,將拓寬公司產品線增厚利潤。
6.川發龍蟒
公司主營肥料產品、飼料級磷酸氫鈣、工業磷酸一銨(純度98%以上),是傳統的磷化工公司。公司的工銨產能全國第一為30
萬噸/年,為全國產銷量最大、出口量最大的工銨生產企業。工業級磷酸一銨是生產磷酸鐵鋰的重要原材料,公司具備上游資源優勢,目前已經向磷酸鐵和磷酸鐵鋰生產企業供貨,未來將直接受益于電池用磷酸鹽產品需求增長。
7.安納達
公司主營鈦白粉和磷酸鐵兩種產品,產地位于安徽銅陵,擁有磷、硫、鈦循環經濟經濟優勢降低生產成本,子公司銅陵納源在2021 年3 月份完成5
萬噸/年磷酸鐵技改項目(原產能1 萬噸/年),與湖南裕能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合作已經展開。
8.利爾化學
公司為龍頭農藥公司,擁有國內規模最大的草銨膦產能和氯代吡啶類農藥原藥和制劑產能。目前公司草銨膦產能1.54 萬噸,其中綿陽基地0.84
萬噸,廣安基地已投產0.7 萬噸,還有0.3
萬噸未投產,總產能全球第一,草銨膦行業維持高景氣度,因抗草甘膦超級雜草的出現、百草枯草甘膦禁用政策、轉基因農作物滲透率的提升,草銨膦需求有望持續提升。
內容來源:
《磷化工行業梳理:農化產品為主精細化工品提高產業價值水平-220128(36頁).pdf》
《磷化工行業深度跟蹤報告:供給緊張疊加原料價格支撐磷化工景氣上行-210702(23頁).pdf》
推薦閱讀:
《2021年興發集團一體化優勢與磷化工行業研究報告(55頁).pdf》
《【公司研究】云天化-全球磷肥景氣向上降費減負效果顯現磷化工龍頭破繭重生-210622(40頁).pdf》
《化工行業深度報告:磷化工和鈦白粉企業進軍磷酸鐵大有可為-210909(29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