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化工行業深度研究報告:面向新需求深度一體化會是終局深度梳理磷系產業鏈-211101(29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磷化工行業深度研究報告:面向新需求深度一體化會是終局深度梳理磷系產業鏈-211101(29頁).pdf(29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基于物耗價格假設,可概算出黃磷的可變成本約為18847 元/噸,熱法磷酸可變成本8536 元/噸,濕法磷酸可變成本 3447 元/噸,濕法凈化磷酸可變成本 3563 元/噸。同時,根據梅毅等人在濕法磷酸凈化與熱法磷酸競爭力分析一文中提出,30 萬噸濕法磷酸、 5 萬噸凈化磷酸、1 萬噸工業黃磷、5 萬噸 85%熱法磷酸生產裝置的固定成本約為62/286/292/78 元/噸,假設在以上裝置環境下,可得生產成本約為:黃磷 19139 元/噸、熱法磷酸8614 元/噸、濕法磷酸3509 元/噸、濕法凈化磷酸3849 元/噸。(1) 當假設其他成本不變,僅磷礦石價格改變時,濕法凈化磷酸成本受到影響大
2、于熱法磷酸。磷礦石單噸價格每上漲100 元,濕法凈化磷酸單噸生產成本增加約600 元,熱法磷酸成本上漲約 420 元。但只有當磷礦價格在約2100 元/噸以上時,濕法磷酸凈化成本才會高于熱法磷酸成本,因此若磷礦價格處于2000 元/噸以下,濕法凈化就較熱法有明顯成本優勢。(2) 當假設其他成本不變,僅電價改變時,熱法磷酸成本受到影響遠大于濕法磷酸。單位電價每上漲 0.1 元,熱法磷酸單噸生產成本增加約 635 元,濕法凈化磷酸增加約56 元,濕法凈化磷酸優勢明顯。因此,在電價增長的情況下,濕法凈化磷酸的成本優勢將會被明顯拉大。綜合來看,工業磷酸在我國目前磷化工產業包括磷礦資源逐漸稀缺、能耗控制和環保制約這三大限制因素下,濕法凈化磷酸較熱法磷酸成本更優,可持續發展性更強,是我國未來工業磷酸制作的主要發展路線。磷酸一銨是濕法磷酸與液氨反應所得,全部用于磷復肥,生產的季節性跟著復合肥走,春耕之后便會經歷短暫的淡季,直至東北玉米補肥、山東大蒜等追肥啟動才會啟動次旺季的行情,四季度則處于全年景氣度的低點。從產能利用率的水平出發,磷酸一銨整體處于相對寬松的供需格局下;但從庫存的角度出發,磷酸一銨供需明顯偏緊,價差也明顯地印證了這一點,這意味著產能統計存在口徑誤差,分母端存在較大的無效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