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產業無疑是推進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而其中興起的各種養老模式也為未來的經濟發展趨勢指明了方向;其中互助養老作為新興養老模式,更是具有重要作用;那么互助養老究竟是什么?其模式分類又有哪些呢?下面的文章將對此進行簡單介紹。
什么是互助養老
互助養老可以定義為由老年人們自主選擇和政府引導相為主的發生在社區內部的養老方式,這種養老方式基于老年人的互惠互信,是實現基層社區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的重要手段。在互助中,老年人能夠滿足自己的精神情感交流以及生活照料等需求。
互助養老是一種新興的老方式,具有社會交換理論基礎,我國古代也有相關論述,例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守望相助”等等。這些傳統思想對國人互助的思維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互助養老模式的分類
中國互助養老目前主要有農村互助幸福院、時間銀行式互助以及結對抱團式互助三種形式。
(1)農村互助幸福院:農村互助幸福院的主要特點是“集體建院、集中居住、自我保障、互助服務”,幸福院由村委組織主辦和發起并組織各級政府和社會力量建設相關基礎設施,而相關的生活用品和公共物品則有參與老人自備,達到用最低的成本實現最大的集體福利效果。而且幸福院兼有居家、社區和機構養老的生活方式,既保留了鄉土和家園的味道又有老人們相互幫助的情誼還有系統的養老服務。
(2)時間銀行式互助:時間銀行式互助是以社區養老模式為基礎的一種新型互助養老模式。低齡健康的老人們在特定的社區里形成管理組織,基于平等交換的原則,在社區里為年邁老人提供多少服務時長將來就能享受對應的養老服務。2007年江蘇姜堰市退休人員管理中心針對這種模式做了相關的探索并取得成功。這種社區互助式的養老能夠提高養老的積極性,讓原本單純被動接受服務的老人有了更多精神上的肯定。
互助養老模式推進的建議
(1)高屋建瓴,科學進行老齡工作頂層設計:通過立法或者推行政策的方式,明確具體設計部門、執行部門、監管部門,明確責任機制,使養老問題得以落實。比如要推行“時間銀行”制度,由于時間銀行所涉及的面比較廣泛,要想在全國范圍內推行則需要政府明確政策的推行。國外已經有經驗可以借鑒。
(2)完善資金運行監管機制:完善養老保險金經營管理機制。在行政管理方面,由于養老保險基金涉及面廣、金額龐大,在社會政治經濟領域中發揮重要作用,不僅關系到每一位居民的切身利益,也關系到政府的形象、意志和利益,因此必須由政府出面成立專門機構,對各地經濟單位對養老保險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和管理,選擇合適的基金運營管理機構,通過對投資的數量、種類、范圍、比例進行規定的方式,是社會養老基金在保障安全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的增值、升值。
(3)完善相應的志愿者培訓管理機制:首先應該建立完整的志愿者培訓機制,根據志愿者的服務對象對志愿者進行相應的培訓,使其能夠勝任志愿者的角色需求。其次,應該加強志愿者聯動體系,是志愿者能夠為真正需要服務的群體服務。再次,應該建立志愿者長效運行機制。
(4)完善互助養老機構配套設施建設:一方面可以通過高校開設老年護理專業,開設相關老年護理課程的方式,培育新一代專業養老護理人員,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對退休的準老年人進行教育和培訓,這些準老年人以其豐富的人生閱歷和更好的心態。
以上就是有關互助養老的定義、分類及發展建議的相關內容,如果還想了解更多行業知識,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商業養老保險有哪些類型?產品及2022商業養老保險政策一覽
波士頓咨詢:2022健康管理賦能養老產業——國際發展經驗及對中國的啟示(PDF版)
慧享福:2021年中國養老市場年報.pdf(附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