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產業園是什么意思
產業園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政府通過行政或市場化等多種手段,為促進某一產業發展而創立的特殊區位環境。是通過制定長期發展規劃和政策,建設并完善適于工業企業進駐發展的環境,聚集大量企業或產業,使之成為產業集約化程度高、產業特色鮮明、集群優勢明顯、功能布局完整的現代化產業分工協作區和實施工業化的有效載體。

2.產業園的主要作用
(1)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產業園于19世紀末作為一種促進、規劃和管理工業發展的手段在工業化國家出現。它是區域經濟發展、產業調整升級的空間承載形式,又是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衡量標志,肩負著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使命。
(2)帶動關聯產業發展:產業園區能夠有效地創造聚集力,通過共享資源、克服外部負效應,帶動關聯產業的發展,從而有效地推動產業集群的形成。
3.產業園的類型
(1)政府主導型:政府主導型產業園是由地方政府出面,包辦規劃設計、土地一級開發以及招商引資,實際上就是政府代行開發商的職能,將政府和開發商的角色合二為一了。大部分以城市+高新區/經開區冠名的產業園區都屬于這一類。
但政府主導型產業園也存在許多問題,在規劃、招商和運營執行能力不那么強的地方園區,爛尾現象就極容易發生。因此有很多地方政府選擇與企業合作,自己只保留決策權、審批權與稅收,將規劃開發建設運營的任務交給合適的開發商打理,市場化運作。
(2)學校主導型:學校主導型的產業園區以大學科技園為主,以具有較強科研實力的大學為基礎,將大學的研發優勢、人才優勢與其他社會優勢資源結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與創新創業人才培育,打造產學研一體化的綜合性服務平臺。
要確保大學科技園區與區域經濟融合發展的可行性與持續性,關鍵在于政府、學校和園區三者之間要構建必要的經濟聯系,使功能屬性完全不同的大學科技園和地方政府、大學校區之間能通過具體產業鏈的打造與構建、衍生與集聚,實現促進教育發展、推動科技創新、繁榮區域經濟發展的目的。
(3)企業主導型:企業主導型是由自帶產業的大型企業開發建設的產業園區。這種產業園區,由于運營商本身就自帶產業,園區的主導產業一般都與開發企業的產業一脈相承,或者是相關的產業。開發運營企業利用自身的產業吸引力,吸引相關產業及產業上下游企業入駐,從而實現對政府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兌現。
(4)地產開發商主導型:開發商主導模式并不是開發商全權包辦,而是開發商將園區的一部分職責肩負了起來,替政府行駛建設和運營等職能的同時收取一定的費用。在這種模式下,開發商的來源往往是一些大型的專門的地產開發商,或者大型房企轉型。地產開發商,如聯東、天安等,他們的傳統地產開發模式與房地產開發并沒有本質區別,都是利用土地開發、銷售或者租賃物業獲利。
產業地產的用地性質是工業用地,通過招標、拍賣、掛牌出售的方式拿下的價格相對商住用地要低出很多,而拿地成本恰恰就是開發商成本的主要構成部分。因此,產業地產開發商的利潤空間就大了很多,即使是出租廠房或者辦公樓這樣資金緩慢回流的長期項目,也不會有太大的壓力。
(5)企業總部型:這種大型和特大型的企業總部,一般建筑面積在10萬平方米以上,形成獨立的園區。企業總部除了辦公能外,一般還具有完善的配套服務設施。這種總部一般只需要容納企業內部的員工辦公及生活和預留企業自身的發展空間,形態一般較自由。
企業總部往往能夠以自身強大的產業集聚能力吸引相關產業,形成產業集群,拉動區域經濟產業發展。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就是在阿里巴巴總部的拉動下,集聚了恒生、龍軟等企業及一批產業園形成的。此外較為著名的還有北京的小米移動互聯網產業園。
以上就是有關于產業園定義、主要作用及類型的全面梳理,如果還想了解更多產業園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什么是產業資本?功能有那些?職能形式分析
什么是產業安全?類型有哪些?特征一覽
產業技術是指什么?分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