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是我國現階段要你解決的問題之一,許多垃圾在沒有得到合理分類前提下,嚴重造成了環境的污染,未來減少環境的污染及減少環衛公認的工作量,我國頒布了一些相應的政策,具體說明如下:
2017年3月18日國務院發布了《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其主要內容是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類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生活垃圾分類模式,在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2020年底前,在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等46個城市的城區范圍內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
2019年4月26日住建部發布了《關于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其主要內容是
到2020年,46個重點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其他地級城市實現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至少有1個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到2022年,各地級城市至少有1個區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其他各區至少有1個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到2025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基本建咸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2020年7月31日發改委發布了《域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實施方案》,其主要內容是到2023年,具備條件的地級以上城市基本建咸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全國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大幅提升;縣城生活垃圾處理系統進一步完善;建制鎮生活垃圾收集轉運體系逐步健全。到2023年,《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策》明確的46個重點城市全面建成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分類運輸體系。
2020年11月27日住建部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若干意見》,其主要內容是到2020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和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城市力爭實現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基本全覆蓋,分類運輸體系基本建成,分類處理能力明顯增強;其他地級城市初步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推進工作機制。力爭再用5年左右時間,基本建立配套完善的生活垃圾分類法律法規制度體系;地級及以上城市因地制宜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系統,居民普遍形成生活垃圾分類習慣;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

文本由@栗栗-皆辛苦 原創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數據來源《周專題:全面電動化趨勢下環衛車空間擴容邏輯》